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學案 人民版必修2.doc
《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學案 人民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學案 人民版必修2.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學案 人民版必修2 一、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 1.背景 (1)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2)帝國主義妄圖將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中,國內地主和資產階級不斷在各地發(fā)動叛亂。 2.內容 (1)農業(yè):實行余糧收集制。 (2)工業(yè):企業(yè)一律收歸國有,實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產品分配:取消自由貿易,實行實物配給制。 (4)強制勞動:實行成年人勞動義務制。 3.特點:蘇俄在戰(zhàn)爭逼迫的特定環(huán)境下采取的軍事性非常措施。 4.影響 (1)積極方面:為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提供了保證,使蘇維埃政權站穩(wěn)了腳跟。 (2)消極方面:實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弊病和錯誤,遭到廣大農民的反對。 二、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1.經濟危機 (1)原因: ①戰(zhàn)爭破壞:四年世界大戰(zhàn)和三年國內戰(zhàn)爭,整個國家滿目瘡痍。 ②自然災害:1920~1921年的大旱災,糧食產量急劇下降。 ③政策因素:繼續(xù)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2)表現(xiàn): ①工農業(yè):工農業(yè)產值大幅度下降,大批工廠無法開工。 ②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滿足,許多人死于饑餓。 2.政治危機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經濟危機引起嚴重的政治危機。 ②直接原因:國內戰(zhàn)爭基本結束后,農村實行的余糧收集制得到強化。 (2)表現(xiàn): ①在農村:農民對余糧收集制不滿。 ②在城市:工人因生活條件惡化紛紛罷工抗議。 ③水兵叛亂:農民和工人的不滿情緒牽動著軍隊士兵,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 三、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1.原因 (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戰(zhàn)爭結束后的新情況。 (2)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2.標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報告》。 3.內容 領域 內容 農業(yè) 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工業(yè) ①改變國營企業(yè)高度集中管理的辦法 ②堅持國家掌握經濟命脈,實行經濟核算 ③部分國有企業(yè)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商業(yè) 允許商品買賣,實行自由貿易 分配 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 (1)新經濟政策調動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蘇俄經濟走出困境,為實現(xiàn)工業(yè)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鞏固了工農聯(lián)盟,從而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到1925年,國民經濟已基本得到恢復。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轉。 5.評價 (1)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在總結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找到的一條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2)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從俄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進行的有益探索。 [輕巧識記] 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2.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易錯提醒] 新經濟政策并不是資本主義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是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引進外國資金和技術,利用市場和貨幣關系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lián)盟,使國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政策。這是布爾什維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中更加成熟的表現(xiàn),絕不是轉向資本主義。 [概念闡釋] 新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是蘇俄政策的調整,完全不同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它是在總結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的。它一方面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允許私人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允許商品買賣,恢復了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新經濟政策相對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政策。 [名師點撥] 1.新經濟政策的“新” (1)所有制允許私有制的存在,出現(xiàn)了多種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實行按勞分配。 (3)流通領域:允許自由貿易。 (4)過渡方式: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從直接過渡轉變?yōu)橹鸩竭^渡。 (5)實質: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促進生產發(fā)展,向社會主義過渡。 2.新經濟政策實施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蘇俄的生產力水平較低,小農經濟占優(yōu)勢,工業(yè)生產落后。 (2)直接原因: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弊端顯現(xiàn),出現(xiàn)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1921年喀瑯施塔得發(fā)生反政府兵變。 1.十月革命后,為了應對嚴峻的內外局勢,蘇維埃政權實行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以保障軍事上的勝利。但在實行中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和錯誤。 2.新經濟政策取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歷史的必然,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鞏固工農聯(lián)盟,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3.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是列寧從俄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實際出發(fā)對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進行的有益探索。 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 [材料一] 1918年列寧說:“在一個遭受帝國主義戰(zhàn)爭破壞的國家里,實行余糧收集制,禁止自由貿易——不僅是維持生活和對付戰(zhàn)爭,已經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務,而是共產主義任務,是推進社會主義的主要途徑。” ——《蘇聯(lián)史》 (1)材料一是針對什么政策而言的?說明列寧實施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你讀史] 據材料中的破折號把材料分為兩部分,第一層是措施,第二層是目的。 [提示]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目的:集中全國的物力、人力、財力,支持紅軍,戰(zhàn)勝敵人;按共產主義原則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 [材料二] 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xiàn)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 ——《列寧選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寧又說:“目前已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即用簡捷、迅速、直接的辦法實現(xiàn)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和嘗試已經失敗了?!涡蝿菹蛭覀儽砻?,在許多問題上,必須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 ——《蘇聯(lián)興亡史》 (2)材料二、三說明蘇俄的經濟政策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變化?指出這種變化的實質。 [教你讀史] 材料二中的關鍵詞是“原打算”“我們犯了錯誤”,表明了準備調整政策。材料三最后一句話是中心語,“政治形勢”是依據,“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是舉措。 [提示] 變化:用新經濟政策代替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原因: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fā)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實質:俄國開始從本國國情出發(fā),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lián)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 項目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背景 險惡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物資極度匱乏 國際環(huán)境改善,但經濟形勢嚴峻,政治危機嚴重 主 要 內 容 農業(yè) 余糧收集制 固定糧食稅 工業(yè) 把大中小企業(yè)收歸國有 中小企業(yè)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 商貿 禁止商品貿易 允許自由貿易、商品買賣 分配 強制勞動,實行平均主義配給制 廢除平均主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 評價 贏得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但對國家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引起工農群眾不滿,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使工農業(yè)生產逐步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受到廣大工農的歡迎,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相同點 使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 啟示 ①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走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 ②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們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 ③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積極性,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特別是新經 濟政策的一些原則和經驗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具有指導意義 題組一 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 1.1919年3月,蘇維埃政府將全國城鄉(xiāng)存在的各種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聯(lián)合并改組為統(tǒng)一的消費公社,規(guī)定全體城鄉(xiāng)居民都必須加入消費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由此可知,蘇維埃政府 ( ) A.取消了自由貿易 B.實行了普遍義務勞動制 C.鼓勵私人辦企業(yè) D.征收固定糧食稅 解析:選A 依據材料“1919年3月”“日用必需品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可知,當時蘇俄正在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取消了商品貿易,日用必需品實行國家統(tǒng)一配給制,故A項正確。 2.小說《靜靜的頓河》中的一位暴動士兵說:“青天白日里就進行瘋狂的搶劫!把我們家的糧食全搞走啦,連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說這樣為勞動人民嗎?”士兵的話主要針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 ( ) A.余糧收集制 B.企業(yè)國有政策 C.糧食稅 D.義務勞動制 解析:選A 題干的核心信息是,一位士兵家里的糧食被全部抬走了。結合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士兵的話針對的是余糧收集制,A項正確。 3.20世紀20年代初,蘇俄農民喊出了“打倒列寧和馬肉,恢復沙皇統(tǒng)治和豬肉”的口號。這說明了 ( ) A.農民不堪忍受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災難 B.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fā)了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引起了這種狀況 D.蘇維埃政權遭到了一切蘇俄人民的反對 解析:選B 從材料看,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再適應戰(zhàn)爭結束后的新情況,導致蘇俄社會出現(xiàn)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 題組二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4.1921年10月,列寧在黨的代表會議上指出:“新經濟政策的全部意義……就在于而且僅僅在于:要找到我們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來的那種新經濟同農民經濟的結合點。”這里,列寧主要強調 ( ) A.利用市場機制 B.建立工農聯(lián)盟 C.生產資料公有 D.按勞分配產品 解析:選A 新經濟政策的突出特點在于注重利用市場、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故選A項。 5.列寧說:“既然我們還不能實現(xiàn)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論的措施是 ( ) A.允許私人創(chuàng)辦和租賃工廠 B.普遍實行工業(yè)國有化 C.實行余糧收集制 D.禁止自由貿易 解析:選A 實踐證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之后,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通過在一定限度內發(fā)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鞏固工農聯(lián)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6.讀表,蘇俄(聯(lián))糧食作物耕種面積和產量,表格中,1921年以后所發(fā)生的變化主要得益于 ( ) 年份 項目 1913 1921 1923 1925 糧食作物耕種 面積(萬公頃)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糧食作物產量 (億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 B.社會主義政權建立 C.蘇俄徹底粉碎外來干涉 D.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解析:選D 由表格可以看出,蘇俄(聯(lián))糧食作物耕種面積和產量在1923~1925年得到發(fā)展,恰好與蘇俄(聯(lián))在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相符,故D項符合題意;A項發(fā)生在1918~1920年,B項發(fā)生在1917年,C項發(fā)生在1920年底。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同志們,炮火包圍著我們,兇猛的野獸齊向我們猛撲。”為打退國內外敵人的進攻,蘇俄實行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下列不屬于這一政策內容的是 ( ) A.把大中企業(yè)全都收歸國有 B.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 C.取消一切商品貿易 D.按國家規(guī)定價格征收農民余糧 解析:選B 據所學基礎知識可知B項不是其內容,符合題意要求。 2.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施后,農民隱瞞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的情況較為普遍,這說明( ) A.蘇維埃政權得不到農民的擁護 B.工農聯(lián)盟已經出現(xiàn)嚴重危機 C.這種政策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 D.小生產者的自私性暴露無遺 解析:選C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規(guī)定:農民除保留口糧、種子糧和飼料糧外,其余糧食以極低的價格交售給國家,這引起了農民的不滿,隱瞞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的情況日益普遍。 3.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被稱為“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時期”是指這一時期蘇俄面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困境 B.國內外敵對勢力的進攻 C.嚴重的兵變和農民暴動 D.法西斯侵略勢力的威脅 解析:選B 十月革命后,面對嚴峻的內憂外患,蘇維埃政府實行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B項正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開始實施的時間是1918年,當時蘇俄已退出了一戰(zhàn),A項錯誤;C項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施的消極影響;D項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與時間不符。 4.十月革命后,蘇維埃俄國曾嘗試“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結果,這一嘗試 ( ) A.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 B.有效鞏固了工農聯(lián)盟 C.導致了新經濟政策被廢止 D.迅速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解析:選A “直接過渡”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這一嘗試導致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故A項正確;鞏固工農聯(lián)盟是指新經濟政策,故B項錯誤;新經濟政策在1921年,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之后的嘗試,故C項錯誤;迅速完成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是斯大林模式,故D項錯誤。 5.列寧指出:“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同農民的聯(lián)盟,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廣大農民群眾的結合”,“為了逐漸發(fā)展強大的工農聯(lián)盟,除了在工人國家的領導和監(jiān)督下發(fā)展商業(yè)并逐漸提高農業(yè)和工業(yè)的現(xiàn)有水平外,就沒有任何別的出路……我們新經濟政策的基礎和實質全在于此。”材料內容表明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目的是 ( ) A.革除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 B.鞏固蘇俄的工農聯(lián)盟 C.穩(wěn)固蘇俄的無產階級政權 D.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 解析:選C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的經濟危機引發(fā)了政治危機,蘇俄國內出現(xiàn)了新的危機,為了穩(wěn)固蘇俄的無產階級統(tǒng)治,故放棄了直接過渡的方式而實施了新經濟政策,故答案選C項。 6.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權頒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為全民財產,禁止土地買賣、出租等。糧食稅頒布后的1922年,全俄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頒布了《土地勞動使用法》,允許出租土地和使用雇傭勞動。該政策的出臺和實施表明當時蘇俄 (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徹底廢除 B.農村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 C.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 D.商品經濟的主導地位得到鞏固 解析:選C 新經濟政策的顯著特征就是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材料的主旨也是在強調當時蘇俄是在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以往的土地法令并未被徹底廢除,當時蘇俄并沒有承認農村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當時蘇俄也不是以商品經濟為主導地位,而只是想法把經濟搞活,所以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C項。 7.有人說:“對于蘇俄農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陰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則是陽光燦爛。”這里的“陽光燦爛”最有可能是因為 ( ) A.國家允許私人經營大中小企業(yè) B.農民納稅后可以自由支配余糧 C.蘇維埃政府無償征收農民的余糧 D.農民享有優(yōu)先處理農產品的權利 解析:選B 新經濟政策用固定的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故選B項。 8.蘇俄新經濟政策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從經濟規(guī)律的角度講,主要“新”在( ) A.加強國家政權對經濟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C.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D.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 解析:選D A項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特點;B項只是新經濟政策的一個方面,不如D項概括全面;C項是兩者的共同點。 二、非選擇題(18分)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由于余糧收集制和全部企業(yè)收歸國有,市場上什么東西都沒有,蘇維埃紙幣快速貶值。瞿秋白在趕往莫斯科的火車上,看到沿途鄉(xiāng)下婦人拿100個雞蛋來,想換些鹽,卻不愿意要盧布。 材料二 在俄國小農占了人口的絕大多數,我們必須遷就農民,必須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這樣農民才會得到鼓勵。 材料三 第二年(1922年),社會景況頓然改觀。街市上人山人海,農家婦女、老人、工人、學生……種種色色人簇擁在一處。這里一批白面包、香腸、火腿、牛奶、糖果點心,那里一批小褂、絨褲、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與農民的關系也得到了緩和。苦爾斯克(即庫爾斯克)農民對于新經濟政策中的糧食稅很滿意。商業(yè)也活躍了起來,商店、面包房、咖啡館也都開張了。 (1)根據材料一,概括蘇維埃政權所面臨的嚴峻形勢。(6分) (2)根據材料二判斷,列寧準備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難?實行這項措施的出發(fā)點和根本目的分別是什么?(6分) (3)材料三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6分) 解析:第(1)問,要結合所給材料,根據“余糧收集制和全部企業(yè)收歸國有”分析出當時實行的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結合“市場上什么東西都沒有”以及“不愿意要盧布”分析出生活物資的嚴重匱乏和盧布的貶值。第(2)問,根據“糧食稅”推斷出列寧要實行新經濟政策,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出發(fā)點和根本目的。第(3)問,概括材料分析出新經濟政策實行后市場的繁榮。 答案:(1)所需的各種生活物資嚴重匱乏,貨幣貶值,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2)措施:新經濟政策。出發(fā)點: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根本目的: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 (3)說明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取得明顯成效,蘇俄經濟迅速恢復,物資(商品)開始豐富,受到工農群眾的歡迎,工農聯(lián)盟得到鞏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學案 人民版必修2 2019 年高 歷史 專題 蘇聯(lián) 社會主義建設 經驗 教訓 道路 初期 探索 人民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84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