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知識整合與備考方略(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2.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知識整合與備考方略(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知識整合與備考方略(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2.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知識整合與備考方略(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2 1. 模塊總論 學習本模塊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可以用“一種民主思想、多種民主模式”的思路整合本模塊知識。 (1)“一種民主思想”:指洛克、盧梭等啟蒙思想家提出的民權、民主思想,它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其價值具有普遍性。 (2)“多種民主模式”:指世界各國在啟蒙思想指導下,根據本國的國情而形成了多種民主政治體制,教材主要涉及的有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民主共和制、中國的民主共和制等,任何模式都體現了民主的價值觀,但是,都不是唯一的民主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忽視各國國情,否定世界政治模式的多元化是錯誤的。這是教材編寫的主旨,也是我們學習本模塊的指導思想。 2.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1)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政治轉型的核心內容:民主與專制的斗爭。 (2)近代社會的政治史的三個基本領域:政治思想理論、政治制度建設和政治實踐。 (3)政治思想理論方面斗爭的焦點 ①國家權力的本源(“主權在民”還是“君權神授”)。 ②人權的本質(自然享有還是統(tǒng)治者恩賜)。 ③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④統(tǒng)治國家的基本體制(法治還是人治)。 ⑤國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議制還是君主專制)。 ⑥統(tǒng)治者產生的基本原則(選舉還是世襲)。 ⑦權力結構框架(三權分立還是金字塔)等。 3. 近代政治民主化 (1)產生背景:近代資本主義興起,新興的資產階級與專制王權的矛盾愈演愈烈。 (2)過程和實質:反對專制、爭取人權和公民權;從臣民(人治)轉變?yōu)楣?法治)。 (3)基本藍圖(理論):人權是基石;代議制是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權是根本保障。 (4)實現道路(實踐) ①自下而上的革命(戰(zhàn)爭):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內戰(zhàn)。 ②自上而下的改革:如俄國 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③工人運動:如憲章運動;國際工人運動(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巴黎公社、第二國際)。 (5)結果 ①《權利法案》、《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人權宣言》等法律文件誕生。 ②代議制民主制確立,但各國特色不同(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代議制民主名義下的專制或半專制統(tǒng)治)。 ③代議制民主政治存在嚴重的歷史局限性(資產階級的民主)。 (6)作用: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實現人類自身的尊嚴和價值;民主與社會經濟的進步一起成為近代人類文明的基本標志。 4. 近代歐洲工人爭取民主權利的斗爭,要注意分析其階段特征 重要階段 主要特點 早期(19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前) ①自發(fā)的武裝斗爭;②從破壞機器開始;③主要是經濟斗爭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19世紀三四十年代) ①工人階級開始獨自進行政治和經濟的斗爭,并逐步把斗爭的矛頭指向資本主義制度;②由于沒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三大工人運動仍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工人斗爭的口號大多停留在過去資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所要求的水平上;③標志著無產階級已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19世紀中期的國際工人運動 ①有了科學的革命理論為指導,斗爭目標更明確;②組織程度更高,規(guī)模更大;③日益走向國際化 19世紀70年代的巴黎公社 政治斗爭、暴力斗爭,一定程度的組織性,受社會主義思潮和國際工人運動的影響,是這一階段工人運動的總結 19世紀70年代以后 ①有組織的斗爭明顯增加;②以合法斗爭為主;③經濟斗爭多于政治斗爭 5. 資產階級民主運動的基本特點 (1)由于舊的封建專制集權勢力的強大和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決定了資產階級爭取民主和自由的斗爭是曲折性和前進性的統(tǒng)一。 (2)法律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斗爭的重要武器,也是用來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在英、法、美的資產階級民主運動中,《權利法案》、1875年憲法、1787年憲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資產階級民主有一個從一國到多國的漸進的發(fā)展過程。英、法、美是世界上最早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的國家,在它們的影響下,歐美其他各國資本主義制度相繼確立。 6. 近代中國各階級階層探索民族獨立、民主富強之路的主題和探索過程的特點 (1)主題: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2)探索過程的特點 ①探索具有廣泛性 近代中國的主要社會階級,包括地主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中的許多政治派別、無產階級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探索活動。這是由于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外國的侵略對各個階級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各階級在反對外來侵略、維護國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 ②具有向西方尋找真理的特點,只有義和團例外 這是因為外國的侵略不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使其從閉關鎖國和妄自尊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看到了西方的先進與中國落后的現實。 ③探索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在學習西方的內容上具有不同的層次 經歷了器物層面——制度層面——思想文化層面,從學立憲到學共和,從“向西方學習”到“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造成這一特點的原因不僅在于時間上的差異和對西方和國情認識上的差異,更主要的是階級地位的差異。 ④具有批判地繼承性 前后提出的各種救國方案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既有量變又有質的飛躍。如地主階級洋務派就是繼承了地主階級抵抗派“師夷長技”的思想,又有一定的變化,但在維護封建統(tǒng)治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變。而早期維新派又是由洋務派轉化而來的,他們既繼承了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的思想,又發(fā)展為學習西方的政治和經濟,這就是質的飛躍,他們不是要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是反對封建統(tǒng)治。受十月革命的影響,新文化運動陣營分化,以李大釗為首的知識分子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而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并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 ⑤探索檢閱了中國各階級,最終找到了正確道路 探索的最終結果表明,只有無產階級在其政黨領導下才能使中國革命獲得勝利,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7. 比較1946年政治協(xié)商會議(舊政協(xié))與1949年政治協(xié)商會議(新政協(xié))的異同 綜合特訓 溫馨提示:本套題共6小題,分值100分,做題時間為50分鐘,請您把握好時間,認真做答。 1. (15分)[xx陜西西安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當追逐同一目標的一連串濫用職權和強取豪奪發(fā)生,證明政府企圖把人民置于專制統(tǒng)治之下時,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這個政府,并為他們未來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摘自美國《獨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 ——摘自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二條(1791年) 材料三 憲法修正案(第二條)的規(guī)定來源于美國的歷史傳統(tǒng),在美國歷史上,對于常備軍一直持有戒心,擔心常備軍成為軍國主義的起源,因此美國建國之初,發(fā)揮作用的是由平民組成的民兵,平時植農做工,戰(zhàn)時持槍衛(wèi)國。直到美國內戰(zhàn),這一情形才發(fā)生改變,聯邦政府在內戰(zhàn)中建立大規(guī)模常備軍,但在憲法中的持槍權仍然保留下來,并發(fā)揚光大。 但是對于持槍權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反對持槍權和支持持槍權的人各有理據。 支持管制槍支的人認為,當槍支從社會中消失會讓美國社會更安全,一個典型的例證就是在美國200年歷史中,已經有9位總統(tǒng)遭遇槍襲,且4位總統(tǒng)在襲擊中身亡。而包括在校園等公共場所的槍擊案也時有發(fā)生,這些槍擊案造成的嚴重后果也引發(fā)了美國公眾的恐慌,希望禁槍。 但是對于反對槍支管制的人而言,這一切是不可接受的。首先讓槍支在美國社會中消失本身就是不可能的,越嚴厲的槍支管制只會管制合法持有槍支的人,而暴力犯罪的人仍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槍支,禁槍只會在削弱公民自衛(wèi)能力的同時幫助犯罪,反而得不償失。同時從價值觀的角度入手,支持持槍權的人認為,持槍權可以建立威懾,如果犯罪分子認為對方可能持有槍支,無疑會更謹慎,這比犯罪分子清醒地意識到對方是手無寸鐵的人要好。而公民持有槍支,可以反抗暴政,而這是美國《獨立宣言》中所宣告的精義。因此持槍權對于維護公眾的自由而言至關重要。 因此在美國對于有無持槍權的爭議已經消失,聯邦憲法第二修正案對此有明確規(guī)定,在可預見的將來,人們不會支持通過修憲來取消持槍權。 ——摘編自胡巖《美國校園槍聲中的法律思考》等 (1)根據材料一、二,在民主制度的設計上,美國的建國者們要保障人民怎樣的一項基本權利?(5分) (2)根據材料二、三,分析美國人民不會支持通過修憲來取消持槍權的主要原因。(10分) 解析:第(1)問,材料一體現的人民革命權利學說,材料二的觀點是: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第(2)問,分析依據: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憲法修正案(第二條)的規(guī)定來源于美國的歷史傳統(tǒng),在美國歷史上,對于常備軍一直持有戒心,擔心常備軍成為軍國主義的起源,因此美國建國之初,發(fā)揮作用的是由平民組成的民兵,平時植農做工,戰(zhàn)時持槍衛(wèi)國”“持槍權可以建立威懾,如果犯罪分子認為對方可能持有槍支,無疑會更謹慎,這比犯罪分子清醒地意識到對方是手無寸鐵的人要好。而公民持有槍支,可以反抗暴政,而這是美國《獨立宣言》中所宣告的精義”。 答案:(1)保障民眾擁有武裝反抗暴政的基本權利。 (2)認為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是天賦人權;源于美國的歷史傳統(tǒng),對美國建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可以威懾犯罪;可以反抗暴政。 2. (20分)[xx昆明一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對于公元前5世紀的歐洲人來說,“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審判和權力的分享,還有各種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種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臘公民選舉產生的政府肯定存在著效率低下、腐敗、短視、不負責任或被少數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縱,而且不能采納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紀以來,歐洲人越來越認識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愛,“民主”就是公民對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負責任的政府。正如盧梭所言,“如果國家,或者說城邦,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員的結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關懷就是要保證其所有成員表達公意,它必須有一種普遍的強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體成員的方式來推動并安排各個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說上帝賦予了每個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體的絕對權力一樣,社會民主必須忠實地履行公民賦予政府的權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約和內部制約”。 ——(美)塞繆爾亨廷頓《20世紀的民主化浪潮》 (1)根據材料,分析18世紀歐洲人對“民主”的認識與公元前5世紀相比取得的進步。(10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18世紀以來的法國對“真正的民主”的實踐。(10分) 解析:第(1)問由材料信息“理性的審判、權力的分享、公民美德”概括公元前5世紀的民主內涵。由材料信息“自由、平等、博愛”、“公民對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負責任的政府”“保證其所有成員表達公意”概括18世紀歐洲人對民主的認識。將兩者對比即可體現民主認識的進步。第(2)問緊扣時間限制“18世紀”,結合書本知識梳理法國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實踐歷程。其實踐歷程應包含法國大革命、一系列法律文件、民主制度確立等基本史實。 答案:(1)進步:民主由理性審判、權力分享、公民美德發(fā)展為自由、平等、博愛;政府由少數人操縱演變?yōu)楸仨毥邮芄竦挠行Э刂坪椭萍s;政府由不能采納公意到必須保證所有社會成員表達公意。 (2)實踐:法國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人權宣言》,頒布1791年憲法,規(guī)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拿破侖時期頒布《民法典》,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從法律上確立了共和政體。 3. (20分)[xx云南昆明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在工業(yè)化以前,英國婦女沒有獨立的人格,她們在家服從父兄,出嫁依附于丈夫,丈夫既是主宰者又是保護人。所以婦女完全沒有財產權、訂立契約權和離婚權。……19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自由主義理論的不斷成熟,自由主義女權運動不斷得到發(fā)展……工人婦女接受了工人激進主義關于政權決定產權的理論,把本階級及自身的屈從地位歸咎于政治上的無權?!齻兎e極投入到爭取普選權為中心的憲章運動中去。紐卡斯爾婦女組織了“紐卡斯爾婦女政治同盟”,向全國發(fā)出呼吁:“女同胞們:請你們加入我們的行列,幫助我們的父兄與丈夫,使他們和我們都從政治、肉體及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來?!痹O菲爾德、格拉斯哥、愛丁堡和利茲等地也出現類似組織。這些組織主張不分性別,人人都有選舉權,并且把婦女選舉權寫進憲章。……1928年,英國婦女最終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選舉權。 ——摘編自潘迎華《19世紀英國的政 治民主化與女權運動》 (1)根據材料,概括工業(yè)化后英國婦女地位的變化并分析原因。(10分) (2)根據材料,說明英國的政治民主化與女權運動的關系。(10分) 解析:第(1)問,“變化”可從材料直接提取,如人格和選舉權方面;“原因”從政治和經濟以及思想文化三方面加以闡述。第(2)問,“關系”可以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加以說明,如女權運動推動政治民主化進程,如男女同權;民主化進程的發(fā)展又推動了婦女權利的實現。 答案:(1)變化:從沒有獨立的人格和政治權利到具有獨立意識,獲得普選權。 原因:自由主義理論的不斷傳播;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和推動;女權運動的發(fā)展。 (2)關系:英國的政治民主化與女權運動是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進行的;英國婦女積極參加爭取普選權的政治斗爭,推動了英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1928年英國婦女獲得與男子平等的選舉權,英國民主化的發(fā)展又反過來推動了婦女權利的實現。 4. (15分)[xx大慶鐵人中學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孫中山的《五權憲法》:“至于我們民國的約法,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民權。在南京訂出的民國約法里頭,只有‘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的那一條,是兄弟所主張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睂O中山在一次討論中說:“內閣制,純恃國會,中國本身基礎,猶甚薄弱,一旦受壓迫,將無由抵抗,恐蹈俄國1905年國會之覆轍。國會且然,何有內閣?今革命之勢力在各省,而專制之毒在中央,此進則彼退,其勢力消長,即專制與共和之倚伏。倘更自為削弱,噬臍無及?!睂O中山在《中國革命史》一文中指出:“臨時約法,既知規(guī)定人民權利義務;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闕如,徒沾沾于國家機關,此所謂合九州之鐵鑄成大錯者也。”他說:“因為我以為這個執(zhí)行約法,只有一年半載的事情,不甚要緊,等到后再鼓吹我的五權憲法,也未為晚?!? ——轉引自李偉迪《孫中山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訂》 材料二 孫中山:“余對于臨時約法之不滿,已如前所述,則余對于此與革命方略相背馳之約法,又何為起而擁護之?此讀者所亟欲問者也。余請鄭重說明之。……故《臨時約法》者,南北統(tǒng)一之條件,而民國所由構成也。袁世凱毀棄《臨時約法》,即為違背誓言,取消其服從民國之證據,不必待其帝制自為,已為民國所必不容……余為民國前途計,一方面甚望有更進步、更適宜之憲法,以代《臨時約法》,一方面則務擁護《臨時約法》之尊嚴,俾國本不因以搖撼……奮然以一身荷護法大任而不少撓?!? ——據謝扶民《中華民國立法史》 (1)據材料一指出孫中山對《臨時約法》的態(tài)度,并分析原因。(8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孫中山支持《臨時約法》的原因,并列舉孫中山“以一身荷護法大任”的表現。(7分)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態(tài)度”依據材料一可直接概括出不滿、批評;第二小問“原因”從材料一中“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民權”“內閣制,純恃國會,中國本身基礎,猶甚薄弱,一旦受壓迫,將無由抵抗”“今革命之勢力在各省,而專制之毒在中央,此進則彼退,其勢力消長,即專制與共和之倚伏”“等到后來再鼓吹我的五權憲法,也未為晚”等信息進行概括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二中的“故《臨時約法》者,南北統(tǒng)一之條件,而民國所由構成也”概括出《臨時約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民國的標志和民主政治的基石;從材料二中“袁世凱毀棄《臨時約法》,即為違背誓言,取消其服從民國之證據,不必待其帝制自為,已為民國所必不容”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出《臨時約法》是反對袁世凱及北洋軍閥破壞共和、倒行逆施的有力旗幟;第二小問“表現”聯系孫中山維護民主共和政體進行斗爭的史實可列舉出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 答案:(1)態(tài)度:不滿、批評。 原因:沒有具體規(guī)定人民的權利;責任內閣制不適合中國國情;地方制度不完善,沒有采取地方分權制(地方權力過小,不利于革命力量);沒有貫徹五權憲法的理論。 (2)原因:《臨時約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民國的標志和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反對袁世凱及北洋軍閥破壞共和、倒行逆施的有力旗幟。 表現: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 5. (15分)[xx邯鄲摸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國1787年憲法條文: 第一條 第一款 本憲法所制定的立法權,均屬合眾國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和一個眾議院組成。 第七款 ……經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法案,在正式成為法律之前,須呈送合眾國總統(tǒng);總統(tǒng)如批準,便須簽署,如不批準……進行復議。 第二條 第一款 行政權力賦予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 第三條 第一款 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一個最高法院以及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低級法院。 材料二 《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人民有請愿、訴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 (1)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政治思想原則?(5分)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1787年憲法》和中國《臨時約法》對兩國產生不同效果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問 ,材料一的第一條第七款非常明確地體現了分權制衡原則,材料二則反映出了主權在民、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第(2)問,可從兩國的歷史傳統(tǒng)和社會現狀兩方面分析。社會現狀可從經濟發(fā)展程度、民主思想的傳播程度等方面分析。 答案:(1)原則:分權與制衡原則;主權在民;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2)原因:美國:沒有專制傳統(tǒng);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啟蒙思想傳播。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袁世凱的獨裁統(tǒng)治。 6. (15分)[xx湖南六校聯考]1946年7月上旬,被稱為“中華民國憲法之父”的張君勱就中華民國未來憲法發(fā)表系列演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張君勱說,國家的治亂興衰不外乎兩種,一種治者,一種被治者。如果能使這兩種人了解其地位以及權利義務,就“不怕國家不上軌道,不怕人民不能安居樂業(yè)”。故今后中國憲政的補救之道,“在于改造治者與被治者的資格”……一方面使治者在執(zhí)行職務時,應該遵守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處處依法辦事,不得稍有逾越。另一方面要對被治者普及教育,提高他們的知識程度,從而使他們具有參與政治的熱情和行使公民權利的能力。而普及教育的前提條件,是實現國內和平。 張君勱特別強調“人權為憲政基本”……要保障人權,就必須:第一,要拿人民當人,不可拿人民當奴隸;第二,要限制政府的權力,“政府權力的限制,即所以抬高人民的地位,為國家百年大計考慮是合算的”;第三,萬不可拿一部分人民作為一黨之工具,去蹂躪其他人民的權利,政府如果自身采取這種卑劣手段,那只能使國家陷于混亂,而不會實現長治久安。 ——程巢父《“人權為憲政基本”——張君勱在 上海青年會的憲法演講》 (1)根據材料概括,張君勱認為要實現“憲政”社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8分) (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在當時的情況下,民主政治能否實現,為什么?(7分) 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關鍵語句“遵守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另一方面要對被治者普及教育,提高他們的知識程度,從而使他們具有參與政治的熱情和行使公民權利的能力”“實現國內和平”、強調“人權為憲政基本……要保障人權”“第二,要限制政府的權力”等歸納概括。第(2)問,要充分利用時間“1947年”,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國民黨堅持獨裁專制的現實角度回答。 答案:(1)有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憲法,依法治國;普及教育,人民有較高的民主意識和政治素質;實現國內和平;人權得以保障;政府權力得到有效限制;不搞政治斗爭。 (2)不能。國民黨已經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堅持一黨專政和獨裁,不可能通過法律途徑實現民主政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知識整合與備考方略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2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一輪 復習 知識 整合 備考 方略 解析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317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