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shè)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shè)計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shè)計 蘇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shè)計 蘇教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本文用例典型,敘說生動形象的語言特色;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語言能力及對其所運用的生動語言進行正確說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要不斷的探索未知的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勤奮探索精神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品質(zhì)。樹立虛心好問、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和科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代公民觀念和素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方法一:由《斜塔上的實驗》導入。 請學生談談伽利略對科學的貢獻,在他身上有哪些可貴的科學精神。這樣一位世界級的科學家說出了一句具有吸引力、說服力和震撼力的話——“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偉大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的一篇文章--《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方法二:設(shè)問起疑,進入情境。 導入語: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有過知識如圓的論點。有個學生問芝諾:“老師,您的學問那么淵博,為什么還那么謙虛”?芝諾回答道:“知識就好像一個圓,以知的在圓內(nèi),未知的在圓外。知道的越多,這個圓就越大;圓越大,未知的就越多?!泵珴蓶|主席也說過:“活到老,學到老。”古人也曾有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思想。古今中外圣賢先哲的經(jīng)歷、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人生的軌跡,有時雖然不一樣,但他們有時對于某些問題所持的思想觀點卻往往驚人的相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生活在16世紀后期和17世紀前期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的伽利略對知識有著怎樣的認識過程和思想觀點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學習中注意思考概括作者的觀點。 方法三:有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如鳥的叫聲、樂器的聲音、海浪的聲音等等,引導學生思考聲音是怎么產(chǎn)生的,引入課文《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作者簡介: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觀察和實驗,是近代實驗科學與機械唯物主義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認為是經(jīng)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qū),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大家肯定還記得他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理論吧。 二、整體感知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1、有感情的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啁啾臆斷饒有興味迥然不同 毋寧翌日愕然窒息寬宥篤信嗣后門樞悠揚 夸夸其談:說話或?qū)懳恼赂】?,不切實際。 優(yōu)柔寡斷:辦事遲疑,沒有決斷。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 臆斷:憑臆測來斷定。迥然:形容差別很大。 嗣然:以后。(書面語)愕然:形容吃驚。 寬宥:寬恕,饒恕。 要求:先指同學讀,有錯誤讓其它同學糾正。記住本文出現(xiàn)的生字詞。 2、伽利略在文中闡釋了一個什么事理?(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3、文章的開頭說作者在長期的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有趣現(xiàn)象?(知識淺薄者夸夸其談,學識豐富者優(yōu)柔寡斷,即人表面上的才氣、能力與知識擁有的實際狀況成反比)。 三、說明知識探究 1、行文中作者并未讓“笛”從人物的嘴里說出來,而是描繪“笛”在這個人眼里的形象:“正在吹著一根木管……”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有何作用?文中還有沒有類似的寫法? 明確:這樣寫,突出這個人對笛的無知,和強烈的好奇心,表明了他全神貫注,觀察的仔細,也增添了行文的趣味。 行文中,作者也并未讓“琴”或“拉琴”從這個人的嘴里說出,而是描繪“琴”或“拉琴”在這個人眼里的形象,收到了特定的表達效果。 小結(jié):這是摹狀貌說明。 2、為了把事理說得更清楚明白,各種說明方法常常是配合在一起使用的。 讓學生找找文中還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說說事業(y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 明確:文中最典型的說明方法是舉例子,例如課文第2段,作者頭腦通過構(gòu)思寓言式故事,借用典型的事例說明問題,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運用這個事例有什么好處? (事例:從前一個人對聲音和樂音成因餓認識逐步深化發(fā)展而又愈感困惑。敘說事實時,文章把千百年的認識史濃縮為一個人的故事,集中緊湊,生動形象,富于趣味。作用:使文章通俗生動而又寓意深刻,說明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閱讀時能使讀者始終保持濃烈的興趣。) 作比較:介紹昆蟲與鳥雀的發(fā)聲原理時;以不知蟬發(fā)聲原理作類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3、說明要有順序,這是說明內(nèi)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主題部分事例的編排順序能否調(diào)換?要求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明確:不能調(diào)換。因為若調(diào)換,就不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和習慣。作者選用的是由淺入深的邏輯順序,重點體現(xiàn)了主人公知識愈益增多卻又愈感無知的過程。 全段文字一次次寫他愈感自己的無知,這樣編排是為了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需要。 四、研讀賞析:閱讀“另外有一次……鐵簧片”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給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a、選段中寫了哪些樂音?發(fā)聲原理有何變化? b、文中的“這個人”知道的發(fā)聲方法越多,他對聲音的認識高度就越高,但他為什么遇見新問題時,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知和愕然? c、現(xiàn)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發(fā)聲方法?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a、指尖敲杯子的杯口。黃蜂、蚊子、蒼蠅靠翅膀的快速振動發(fā)聲,蟋蟀用振翅而非氣息發(fā)聲,風琴、喇叭、笛子、弦樂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鐵簧片??繗庀l(fā)聲,靠翅膀快速振動發(fā)聲,以口腔作為共鳴體,以氣息作為聲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b、人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c、吹口哨、吹樹葉(只要符合題意即可) 五、梳理鞏固。學生談收獲,及還沒解決的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本文借故事說理,故事出于說明的需要,始終突出知識愈多愈感到無知的一面。是強烈的好奇心與興趣的驅(qū)使,讓主人公開闊了眼界,獲得了真知。是的,探索不應該有終止之時! 學習了本文我們不難明白杰出的科學家伽利略為何坦言“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這個道理是否對大家也有所其實? 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⑵因為知識是有限,所以我們需要別人發(fā)現(xiàn)和糾正我們的錯誤。需要不斷的去學習探索。-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shè)計 蘇教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下冊 我們 知識 有限 教學 設(shè)計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339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