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1.4《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蘇教版.doc
《2019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1.4《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1.4《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蘇教版.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1.4《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蘇教版 【教材分析】 《記金華的雙龍洞》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編排在北京版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9冊第5課中。文章是按游覽順序,先后寫路上風光、外洞、孔隙和內洞,最后寫出洞。另一條線索,即作者多次寫到溪流。文章段落分明,游線和水線同時貫穿全文,凸顯了游記的特點。在記敘中,作者的語言樸實真摯。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通過閱讀,讓學生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二是讓學生通過感悟游記的寫作順序,學習有條理敘述的表達方式;學習通過描寫感受把一個意思說具體的方法。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教學背景分析】 1.學生分析: 學生可能讀懂作者按照游覽順序來寫,能夠找出明線,但暗線(溪流的走向)可能找不出來。培養(yǎng)概括能力是五年級培養(yǎng)和訓練的重點,但學生往往不能進行提煉、精簡、概括。對此,我扎實的訓練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各景點的特點,在學習外洞特點時引導學生把多種不同的答案通過進一步讀書,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到最精簡的答案,再概括孔隙和內洞的特點時定會學以致用。真正的培養(yǎng)了學生概括的能力。學生不容易真正的理解孔隙的矮、窄,當人躺在小船中,到底距離巖石有多大的距離?內洞到底是怎樣的奇特,這些都是學生很難理解的地方。需要充分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用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感知,以及利用圖文資料,從而真正體會到孔隙的矮、窄,感受到外洞的奇特。 學生地處平原地區(qū),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包含1個多音字:系)及新詞,認讀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游記中按游覽順序連段成篇的寫作方法和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學習“孔隙”的寫法寫一段話,從不同方面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分清文章主次。 教學難點: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記”在題目中的含義,交流葉圣陶、溶洞(包括石鐘乳和石筍)資料 二.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字詞的學習情況 讀音:盆栽 突兀森郁 額角 孔隙 蜿蜒 系著 孔隙 浙江 詞句:進 孔隙 擠壓 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指明讀,結合句子說說“明艷” 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三.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在游覽雙龍洞的過程中描寫了幾處景點?(路上、外洞、孔隙、內洞) 2.找出課文是用哪些語句把游覽的景點連接起來的,用數字標在句首,連貫地讀一讀,你有什么體會?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 ……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是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空隙流出。 ……大約行了八九米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 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3.用“~~~~~~~~”畫出描寫溪流的語句,讀一讀,你有什么新的體會嗎? 小結提升:文章按有這樣的兩條線索。一條是作者的游覽順序,是“順”的線索;另一條是溪水的來路,是“逆”的線索。兩條線索巧妙地交織在一起,這樣的敘述不僅使全文脈絡清楚,而且使游覽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觀察的移動線索和角度都非常清晰。 四.劃分段落,體會沿途景物描寫的作用 1.根據游覽地點給課文劃分段落。 2.自由讀這一部分,想一想:葉老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①看到: 花 ——“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 樹——結合“花”一起理解。如果學生沒有同時談花和樹,則引導:僅僅是山上的花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嗎? 山——沙土粉紅色,獨具特色,一談而過。 溪——“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學生可能從“寬、窄”“緩、急”、四個“時而”體會到溪流形狀、聲音的變化,可追問:為什么溪流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因為山勢不斷變化,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有時山勢高,有時山勢低,有時平坦,有時陡峭,溪流從山上向下流,會隨著山勢的變化而時寬時窄,時緩時急。溪聲也就會時高時低,時斷時續(xù)。) 指導朗讀:這“寬、窄、緩、急”的溪流多像一首歡快的樂曲,能讀出溪流變換的調子?請你讀出溪流的變化。 ②感受到:“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導讀:各色的映山紅、粉色的山、深綠、淡綠的植被。作者用一句話把看到的畫面全部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難怪“眼前一片明艷”。請你把想象的畫面讀出來。 整合:山中有數有花還有水,所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自由,你讀著有什么感受呢?(美)現(xiàn)在知道作者為什么會用兩個段落來寫沿途的見聞嗎?(沿途景色已如此美麗,雙龍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烘托了作者當時的游興很濃,心情舒暢,對景物的贊嘆。) 3.小結寫法:作者就是這樣不需華麗的詞藻,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實的敘述給讀者,這也是葉老的寫作特點。 五.總結 六.作業(yè): 1.書寫生字新詞。 2.找來兩篇游記讀一讀,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游覽順序寫清楚的。 第二課時(展示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情感。 2.結合上下文、生活實際以及相關資料了解雙龍洞各景點的特點。 3.學習“孔隙”的寫法寫一段話,從不同方面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能學習“孔隙”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難點:學習、體會孔隙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葉老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齊讀課題?;貞浰冀榻B了哪幾個景點?(路上 外洞 孔隙 內洞)讓我們跟隨著葉老的腳步繼續(xù)游覽外洞、孔隙、內洞。 二.讀懂內容,體會寫法 (一)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想一想,景點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讀一讀相關的語句。 游覽地點 外洞 孔隙 內洞 特點 (二)自學研討,學伴交流。 (三)集體匯報,交流共享。要求:先說景點特點,再讀句子談對詞句的理解。 外洞——大 1.學生可能說“大” ①學生可能從“仿佛到了個大會堂、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感受到外洞大。相機出示: ……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帶著感受讀。 ②引導歸納修改:外洞“大”,還有補充或不同的意見嗎?如果學生用書中描寫大的具體詞語或句子填空,則引導歸納:你們覺得哪個同學歸納的更精煉、更準確?修改填寫的表格。 【設計意圖:指導概括的過程是培養(yǎng)概括能力的過程?!? 2.帶著想像品讀。都來讀讀這句話,試著讀出外洞是這么大。(自由讀,指名讀) 小結:葉老就是用這樣一句很平實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外洞的特點。 過渡: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是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紫队质鞘裁刺攸c呢? 孔隙——狹窄、低矮 1.從“孔隙”詞意感受“小”:“孔隙”是什么意思?(窟窿眼兒;縫兒)你們讀了“孔隙”這一部分,有什么特點呢? 2.歸納特點:學生容易說“小”,或“矮、窄”。如果學生開始沒有談出后兩點,師在學生體會小船進出和進洞感受時點撥。 ①學生可能從只有小船進出讀出孔隙“小”,隨機出示: ……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系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洞,在里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 A學生能從只有小船才能進出、并排仰臥、用繩子拉進拉出等談孔隙很小或低矮、狹窄。 B師畫圖配合演示小船進出方式進一步體會:師配合演示,邊聽邊看,體會到了什么?大家都來練習讀一讀,看誰能把小船進出孔隙的過程讀清楚。(自由讀,指名讀) 過渡:你們還從哪感受到孔隙的特點? ②學生還可能從乘船進洞的感受談孔隙“?。ā被颉暗桶保何覒颜吆闷娴男那楠殏€兒仰臥在小船里……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A學生容易從“仰臥、自以為……才……可是還……,從……到……到……沒有一處不貼,擠壓、要是……準會”等處”感受到孔隙的小或矮、窄。 B引導換詞體會:隨學生談到“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補充出示并點擊變色“貼”: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了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這里的“貼”字還能換成什么詞?(如挨、觸)讀一讀,你覺得哪個好?(體會到是緊緊地挨著,從而感受到孔隙的低矮)都讀一讀這句話,體會著必須緊緊的挨著船底的感覺。 【設計意圖:品字品詞是語言的感悟的重要訓練內容。同時,也是學習準確運用語言的過程?!? ③學生還可能從進洞感受體會到孔隙的“矮、窄” A學生容易抓住“眼前昏暗、都朝我擠壓、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體會到孔隙的低矮。讀出你的感受。 B對比語言,體會描寫感受的作用,進一步體會孔隙的“低矮”。補充出示: ……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系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洞,在里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了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去掉最后一句話,你來對比著讀一讀,有什么體會嗎?(葉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的非常清楚。)你們都練一練,一邊讀一邊想像著自己在乘船進洞。(自由讀,指名讀) 【設計意圖:學習從不同方面描寫景物特點是教學的難點,利用對比讀體會作者的感受,同時了解寫法——運用真實感受具體描寫,為讀后仿寫做好鋪墊。】 3.整合全段,感受寫法。 ①指名分工讀,(前部分女生,后部分男生),大家認真聽,邊讀邊想像這情境,想想葉老是怎樣寫孔隙的特點的,我為什么請兩位同學這樣分工讀? ②小結寫法:葉老就是這樣,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真實實的寫了下來。 4.你們說孔隙的意思是“窟窿眼兒,縫兒”,那么這里為什么稱為“孔隙”?(體會是與群山、內外洞相比較它的確是太小了。) 【設計意圖:在整合全段內容中梳理寫法?!? 過渡:我就是這樣仰臥在小船里,穿過低矮狹窄的孔隙到了內洞。內洞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內洞——黑、大(寬廣)、奇…… 1.學生容易談到“黑、寬廣(或大)”(板畫) ①學生可能從“內洞一團漆黑,什么都看不見?!斌w會內洞“黑”。一讀而過。 ②還可能從“內洞一團漆黑……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币龑ЫY合“在內洞走了一轉……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聯(lián)系在一起談。誰用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內洞的大? 2.內洞還有什么特點?可能會補充“景物多”或“美”或“奇特”。 A能談到描寫“青龍、黃龍、四十多種”的語句,談“景物多”或“美”。(在學生讀到雙龍時引導點題:你從這里讀懂了什么?)把你體會到的讀給大家聽。 B學生交流資料體會內洞特點。 C教師補充圖片資料進一步引導:這么多的石鐘乳和石筍布滿在這么大、這么黑的內洞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神奇)葉老是怎么說的?隨學生回應出示: ……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D、體會語言特點,強化朗讀:葉老的語言多么樸實?。∵@正是葉老寫作的風格。齊讀。 【設計意圖:適時補充課程資源利教利學,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呈現(xiàn)圖片,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事物?!? (四)整合過渡句,再次體會游覽順序 今天,我們跟隨著葉老上路,觀看了外洞,感受了孔隙,欣賞了內洞。再來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找到的把這些景點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句子,出示: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 (入山) ……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是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孔隙) ……大約行了八九米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內洞) 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出洞) 齊讀: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葉老是怎樣寫游記的。這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游覽)這就是游記的特點! 【設計意圖:整合全文;學習游記按游覽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三.體會寫法,仿寫“孔隙” 1.學生審題:課后4題。 2.回憶葉老描寫“孔隙”用了什么方法。補充出示仿寫內容: _______的景色真美! 3.執(zhí)筆寫話。 4.交流修改,適時評價。 【設計意圖:把讀寫結合落實在課堂,突出實效?!? 四.總結提升 葉老曾說:“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寫文章,無非是一點,我聽到的,看到的,真體會到的東西來告訴讀者或聽眾?!苯裉鞆倪@一篇課文,我們有所領悟。 五.課外閱讀建議 讀一讀葉老的《記金華的兩個巖洞》,繼續(xù)了解巖洞的奇異,感悟游記的寫法。 六.課后作業(yè) 1.學習“孔隙”寫法,完善仿寫內容。 2.修改表格。 附板書: 記金華的雙龍洞 路上 外洞 孔隙 內洞 大 ?。ò?窄) 黑、大、奇 看到的、感受到的 小學教育資料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 10 頁 共 10 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記金華的雙龍洞 2019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1.4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蘇教版 2019 六年級 語文 下冊 1.4 金華 雙龍洞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364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