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共4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比例的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共4頁)(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比例的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一、復習內容:比例的整理和復習
二、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比例的有關知識,能用比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整理知識的能力。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知識的整理過程,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三、復習重點:理清知識間的結構,形成完整的知識網。
復習難點:運用正、反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四、復習過程:
(一)回憶知識點
師:昨天,老師讓你們對比例這一單元進行了整理。現(xiàn)在請拿出你整理出來的內容跟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看看對整理出來的內容能不能再完
2、善一下?
師:剛才同學們很認真地進行了交流。在比例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生:意義、基本性質、用比例解決問題、正、反比例(板書)
師:同學們的整理能力真不錯。
(二)復習比例的意義
師:原來,在比例這個單元里,我們學了這么多的內容。比例跟我們上個學期學的比一樣嗎?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師:什么叫做比呢?
師:比例又是怎樣的?(課件出示:比和比例的意義)
師:還有什么不同嗎?(基本性質不同)
師:比的基本性質怎么說的?這可是我們上個學期學習的內容,還記得這么清楚,真不錯。再說一下比例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
師:形式上也有不同,比a:b,比例a:b=c:d
(三)復
3、習比例尺
師:看來,比和比例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這里有一個1:,請你判斷一下,他叫什么?
生:比。
師: 1:在地圖當中你知道又叫什么嗎?
生:比例尺。
師:什么叫比例尺?
生: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師:在這幅地圖上,如果告訴你們,從浙江到風景如畫的四川實際距離是2400千米,你會求出什么?
生:圖上距離。
師:在這幅地圖中,測得浙江到北京的距離是3.5厘米,你又會求出什么?
生:實際距離。
師:拿出我們剛才發(fā)的練習紙,寫在反面。(表格出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比例尺
2400千米
1:
3.5厘米
1:
師:看大屏幕,請發(fā)表意
4、見。
生:他0少(多)算了一個。
師:數(shù)量關系對嗎?你覺得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正反比例的含義
列車行駛時間/小時
1
2
3
4
5
路程/千米
300
600
900
1200
1500
師:從浙江到北京的實際距離是1400千米,小明一家要去北京旅游,坐什么交通工具比較合適?
師:小明一家是坐磁懸浮列車去北京旅游的。小明還得到了列車行駛時間和路程的統(tǒng)計表。小明的媽媽花300元買一些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艾窩窩,帶回來分給親朋好友。艾窩窩的單價和數(shù)量如下表。
生:成正比例。
師: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很好,抓住關鍵的數(shù)量關系來判斷。
單價/元
5、30
20
15
10
5
數(shù)量/袋
10
15
20
30
60
生:反比例。
師:請說說你的想法?
師:老師描出路程和相應時間的點,再按順序連起來,形成的圖像是怎樣的?是的,的確是一條直線。
師:根據(jù)右表中的數(shù)據(jù)描出來的圖像也是一條直線嗎?(課件出示)它是一條光滑的曲線。在初中學習正反函數(shù)時,圖像也是一塊重要內容,大家現(xiàn)在可要記住圖像的樣子哦。
師:你們對正反比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沒有整理出來?現(xiàn)在咱們結合這兩張表格,誰來反饋一下正、反比例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真不錯,找出了這么多的不同點。這里還有幾道題,請你判斷一下成什么比例,并說明理由。
6、
(1)小華從家里去學校所需的時間和速度。
(2)《小學生作文》的總價和數(shù)量。
(3)圓周長一定,圓周率和直徑。
(4)圖上距離一定,比例尺和實際距離。
(四)解決問題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張表格邊變一變,(出示表格)
時間
2
?
路程
600
2100
單價/元
20
25
數(shù)量/袋
15
?
師:從這張表中,你獲得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課件出示:
A、一輛汽車2小時行60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駛2100千米需要多少小時?
B、媽媽用一些錢去買艾窩窩,如果買20元一袋的可以買15帶,如果買25元一袋可以買幾袋?
師:大家讀的能力真不錯,一讀就讀出
7、了兩道應用題,老師相信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一定很棒的,請你用比例來解決。
反饋:2:160=x:56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每千米行的時間一定。
160:2=560:x 生:速度一定。
20×15=25 x 生:工作總量一定。
師:回憶一下,解答比例應用題有哪些步驟?
1、 分析題意,判斷成什么比例。
2、 設未知數(shù),列比例式求解。
3、 檢驗,寫答句。
師:現(xiàn)在老師把第一題的問題變一變。
一輛汽車2小時行600千米,照這樣計算,再行駛2100千米一共需要多少小時?
600+2100/ x=600/2 師:什么一
8、定? 600+2100表示什么?你怎么想到求出總路程的?
生:現(xiàn)在求的是總時間,那我們就要找出總時間所對應的總路程。
一輛汽車2小時行60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駛完2100千米還需要多少小時?
2100-600/ x=600/2 師:什么一定?2100-600表示什么?
生: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現(xiàn)在求的是剩余的時間,就要找出剩余時間所對應的剩余路程。
師:這三題解題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師:再把第二題的問題變一變。
A、媽媽用一些錢去買艾窩窩,如果買20元一袋的可以買15帶,實際每袋增加了5元,實際可以買幾袋? 20×
9、;15=(20+5)x
生:總價一定,單價和數(shù)量成反比例?,F(xiàn)在求的是實際可以買幾袋,就要找出實際可買袋數(shù)所對應的實際每袋的價錢。根據(jù)實際每袋增加5元,求出每袋的價錢是20+5=25元。
B、媽媽用一些錢去買艾窩窩,如果買20元一袋的可以買15帶,實際每袋的價錢是計劃的125%,實際可以買幾袋? 20×15=20×125% x
生:總價一定,單價和數(shù)量成反比例?,F(xiàn)在求的是實際可以買幾袋,就要找出實際可買袋數(shù)所對應的實際每袋的價錢。根據(jù)實際每袋的價錢是計劃的125%,求出每袋的價錢是20×125%=25元。
C、媽媽用一些錢去買艾窩窩,如果買20元一袋的
10、可以買15帶,實際每袋的價錢比計劃多1/4,實際可以買幾袋? 20×15=20×(1+1/4)x
生:總價一定,單價和數(shù)量成反比例?,F(xiàn)在求的是實際可以買幾袋,就要找出實際可買袋數(shù)所對應的實際每袋的價錢。根據(jù)實際每袋的價錢比計劃多1/4,求出每袋的價錢是20×(1+1/4)=25元。
師:這四道題在解題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單價×數(shù)量=總價(一定)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機動:碼頭有一批貨物,計劃每天運160噸,12天可以運完。實際前3天運了600噸,照這樣的速度,實際幾天就可以運完這批貨物?
《
11、比例的整理和復習》反思
自主構建知識結構網絡
課前布置學生自主梳理“比例”單元的知識,學生在自主梳理的過程中刷新了知識、盤活了知識,在小組交流中受到啟發(fā),無形中完善了自己的知識網絡圖的模型,在教師的引導下整理出完整的單元知識結構圖,并找出比和比例的聯(lián)系、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異同點。這樣讓學生親歷梳理知識的過程,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獨立思考的空間,在培養(yǎng)學生梳理知識能力的同時,又清晰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質的區(qū)別 。
復習時還多次采用對比的方法,如比和比例的對比,用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求實際距離的對比,用正比例解決問題和用反比例解決問題的對比,通過這樣一些對比讓學生清楚
12、地掌握這些容易混淆的知識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幫助學生形成一些清晰的概念,正確掌握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解決實際問題,深化梳理結果
掌握所學的知識,構建認知結構是復習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應用。通過應用,能幫助學生形成對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復習應用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簡單應用,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題目中都是已知的;第二層次,綜合應用,需要學生從條件或問題出發(fā),先找出中間量再進行計算。我是嘗試練習,再反饋,再反饋時抓住關鍵進行提問,為什么要先算?為什么要減呀?表示什么呀?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感受要用比例解決問題時量要“對應”。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