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小英雄雨來》(1).doc
《四年級語文教案《小英雄雨來》(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年級語文教案《小英雄雨來》(1).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四年級語文教案《小英雄雨來》(1)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 4、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難點是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參與預習。 1、導語: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 2、放錄音。配樂詩《小英雄啊,雨來!》 思考: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還了解小英雄雨來的其它事跡嗎? 出示圖片:小雨來與鬼子斗爭的片斷。 3、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的朗誦以及觀看圖片,我們仿佛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特定的情境中,我們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戰(zhàn)爭之火。 4、出示課題: (1)理解課題: 小--指的是雨來的年齡小,是一個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來的特點。 雨來--課文中的主人公。 課題表現(xiàn)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導到學生質疑:看到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稱雨來是小英雄?)(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來是一位小英雄?) 5、學生預習課文 (1)出示預習提綱 思考題: A.文章通過哪件事表現(xiàn)雨來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掩護李大叔、和鬼子斗爭) B.文章的其它部分與表現(xiàn)雨來是一個小英雄有什么關系?(圍繞各部分重點問題討論,教師加以點撥。) 第一段:蘆花村的自然環(huán)境怎么美?通過一件什么事說明雨來勇敢機智靈活,游泳本領高? 第二段:從哪看出雨來上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在書中用_______劃下來。 第五段:蘆花村的鄉(xiāng)親對雨來不怕犧牲的精神表示怎樣的贊嘆? 第六段:雨來怎樣機智脫險? (2)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分為若干的學習小組),注意養(yǎng)成邊讀、邊想、邊標畫的方法。 二、匯報預習,交流解疑。 1、詢問學生在預習中的不解之處。 2、匯報預習的情況。 3、分角色朗讀,參與評價。 (1)確定重點段:哪段最能表現(xiàn)小雨來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點段。 (第四段寫的是雨來與鬼子展開英勇斗爭,決不說出李大叔的藏身之處) (2)分組討論:作者是根據(jù)哪些情節(jié)和詞語表現(xiàn)雨來是一個小英雄的?把有關的詞語標畫出來。(敵人的手段是哄、騙、恐嚇、毒打,甚至用死來威脅。而雨來始終說:沒看見) (3)試著讀一讀,在組內分角色讀一讀。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者表演。 A.自愿讀或者表演 B.大家評議。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這冊課文中最長的一篇課文而且它還是一篇略讀課文。這個單元的單元目標中有一個目標就是要鍛煉學生的略度能力。可是一下子把課文變得這么長就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嗎?學生真的能夠達到這個要求嗎?我不得不對此產生懷疑。 課文很長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詞也是學生在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這里就有必要去解決生字新詞。這樣半節(jié)課的時間就花掉了。課文主要分成六個部分,但是我看見有些老師的教案上第一節(jié)課自己先板書了每個部分的內容,也就是小標題,第二節(jié)課時又讓他們歸納標題,這樣是不是很合適,有待于思考。 文章的內容真的太多了,上起來的時候怕?lián)炝诉@個丟了那個。到最后反而處理不好了。有點亂,并且設計的也不夠好。如果今天我能把針對第一、二段的問題寫在小黑板上那效果可能會更好。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卻津津有味地在讀著,還似乎讀得很高興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回憶舊知。 1、指名說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2、說說小英雄雨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指名朗讀課文的第四段。 二、回顧全文,深入探究。 1、從重點內容入手,理清段間聯(lián)系。 (1)鬼子抓住雨來為什么要槍斃他? (2)雨來在鬼子面前為什么表現(xiàn)得如此堅強? (3)雨來又是怎樣從鬼子手中逃脫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4)你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同學討論。 劃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課文中的位置。重點理解課文中兩次提到這句話有什么重要的意思?從而體會雨來的優(yōu)秀品質。 (課文中第一次出現(xiàn)在第二段中。雨來在夜校學習時,女老師指著黑板上的字念著: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說明雨來在夜校不僅學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這種愛國主義的思想,在他頭腦里扎下了根,這是雨來與敵人斗爭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礎。課文中第二次出現(xiàn)在第四段中。敵人的威脅、利誘,軟硬兼施,都不能使雨來屈服。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鼓舞鞭策著他,使他經(jīng)受住敵人的毒打。在嚴峻的斗爭面前,雨來重溫這句話,倍感親切。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經(jīng)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 3、歸納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煉成為小標題。 (1)歸納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來家鄉(xiāng)的景色優(yōu)美,他游泳的本領高強。 第二部分:雨來上夜校讀書,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部分: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來與鬼子展開英勇斗爭,始終不說出李大叔的藏身之處。 第五部分:鄉(xiāng)親們以為雨來犧牲了,都很難過。 第六部分:雨來沒有死。 (2)提問思考:怎樣編寫小標題呢?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詞語??梢杂脮系恼Z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編寫。 (3)提煉課文的小標題: 第一部分:望著媽媽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愛自己的祖國(或讀書) 第三部分:掩護李大叔(或掩護) 第四部分:與鬼子斗爭(或斗爭)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槍聲) 第六部分:雨來沒有死(或脫險) 4、討論段間的聯(lián)系。 描寫還鄉(xiāng)河景色美,點明雨來的家鄉(xiāng)美,并為后來雨來脫險打下伏筆;雨來在夜校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是雨來臨危不懼,英勇斗爭的思想基礎;鬼子陰險狡詐,能反映出雨來堅強不屈;眾鄉(xiāng)親對雨來的評價,點明雨來是一個好孩子;雨來脫險沒有死,不僅與文章開頭互相照應,也是小雨來優(yōu)秀品質的體現(xiàn)。 5.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 文章開始寫晉察冀邊區(qū)的北部有一條還鄉(xiāng)河,河里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十二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這一段描寫,既寫出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也為我們勾勒出蘆花村的美麗景色,點明雨來的家鄉(xiāng)美,并為后來雨來的脫險打下伏筆。雨來勇敢地與敵人斗爭,除了在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外,還由于雨來對美麗家鄉(xiāng)的熱愛,這樣美麗的家鄉(xiāng),豈容敵人侵害! 第五部分寫太陽已經(jīng)落下去。藍色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xiāng)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這里寫出不僅白天的蘆花村景色優(yōu)美,太陽落下去以后,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活著勤勞善良的村民們。人杰地靈,人們多么希望雨來這個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間??! 第六部分寫還鄉(xiāng)河靜靜的,河水打著漩渦嘩嘩地向下流去。蟲子在草窩里叫著。這一段看似寫景,實際在寫人們的心情。人們多么盼望雨來會突然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B那河水都在靜靜地等待著,草窩里的蟲子都在呼喊著雨來。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寫,都表達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來,成功的景物描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中心。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上到最后還是上得很亂,沒有頭緒,思路也不清晰。沒有將課文的味道上出來。故事有五個自己希望不要拉下什么重點希望把該講的都講到,可是到了最后我才發(fā)現(xiàn),只能說十個指頭按跳蚤到最后連跳蚤的毛也沒有拔到一跟。真得是很諷刺。 去聽了我?guī)煾档耐瑯拥倪@節(jié)課才發(fā)現(xiàn)姜還是老的辣。師傅的課思路十分的清晰,先把重點部分突破在來看其他的部分。一上來就給人一種十分清晰的感覺。她沒有把生字新詞直接拿出來講而是把它放到了課文中去,先分析課文的第四段然后再來看生字詞,并且只限與讀一讀課文里有注音的詞語。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有沒有把生字給忽略掉。 在整個上課的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由于課文太長我很擔心一節(jié)課不能解決,在很多時候學生說不上來的時候我自己就直接將答案說出來了,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很不利的。 7 / 7-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英雄雨來 四年級 語文教案 英雄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440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