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七市高三歷史第三次調研考試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七市高三歷史第三次調研考試試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江蘇省七市屆高三歷史第三次調研考試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 ( 選擇題 ) 和第Ⅱ卷 ( 非選擇題 ) 兩部分。滿分分,考試時間分鐘。
第Ⅰ卷 ( 選擇題 共分 )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每小題分,共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在周代,屬于不同宗系、處于不同等級的人,按照尊卑親疏關系的不同,遵守各不相
同的禮儀,擁有各不相同的權利和義務。這種復雜而制度化的等級關系 ( )
. 實現(xiàn)周朝的中央集權 . 強化國人的角色意識
. 促進貴族內部的平等 . 造成宗法制度的衰
2、落
. 右側為西漢鹽官、鐵官分布圖。西漢政府通過設立鹽鐵官,組成了全國鹽鐵的煮冶和
經營網(wǎng)絡。對圖文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
. 西漢鹽鐵手工業(yè)生產分工細致
. 鹽鐵產地都位于北方黃河流域
. 鹽鐵官的分布反映社會發(fā)展程度
. 西漢鹽鐵官營推動民營商業(yè)活躍
. 唐初中書省下設六名中書舍人。凡百司表章,先由一名中書舍人批閱,提出初步處理
意見,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據(jù)自己的意見,提出“商量狀” ,擬出各種方案。中書省宰相選擇最
3、
優(yōu)方案并略陳己見,交皇帝裁決。由此可見,唐初 ( )
. 君相矛盾得到緩解 . 宰相的權力遭到削弱
. 中樞權力機構完備 . 中書省決策較為科學
- 1 - / 14
. 據(jù)《新 中國史》 , 籍“刊行大 ,要自宋開始” ,其 “ 中官刻與十大夫家
塾付梓者”,大多刀法 熟, 墨裝潢精美, 受后人珍 。 一 可以表明 ( )
. 活字印刷技 精湛 . 雕版印刷盛行于宋朝
. 造 技 得以改 . 政府推廣活字印刷
. 明正德三年,官府 外國 使來 附 的私物抽取十分之二作 稅收后,剩余部分允
4、
其自行交易,此后并非朝 的外商 物亦照此 理。 反映出 ( )
. 海禁政策走向松弛 . 政府放棄商 管
. 朝 易已 止 . 海外 易得以恢復
. 晚清官 梁章 , “以富 ,福建不能 于江南、浙江、廣 也??而福建一省獨
必添一 ( 碼 ) 以媚之,此又何 以 之” ,“倘若外番并援英夷之例,亦于 海各省 分
馬 ( 碼 ) , 又將惟命是聽乎?”梁章 的 不平 于 ( )
. 清政府開放五 通商口岸 . 列 在通商口岸投 廠
. 列 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 清政府 “洋人的朝廷”
. 復希
5、望用以 化 核心的西方理 除中國國民劣性的思想土壤, 此他提出要
“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 ,尤以“開民智”最 迫切。 復意在 ( )
. 自由平等,批判尊孔逆流 . 適者生存,推翻君主制度
. 主 在民,確立民主共和 . 借 西學,提高國民素
. 廣 、廣西等南方省份定期 行關于 民運 的刊物。 民 刊上 表的文章基本上
以“三民主 ”“自由平等”“ 民解放”“耕者有其田” 等 。 一 象 出 于 ( )
. 辛亥革命 期 . 五四運 期
. 國民革命 期 . 土地革命 期
. 民國初年,民族
6、著力提倡制造國 , 救國的活 主要是在制造 面上展
開的。到世 二三十年代,國 的 售 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一 化折射出 ( )
.
政府放 民 廠限制
.
國 的 爭力超越洋
.
民族工 展水平提高
.
民族工 得獨立 展
.
依據(jù)下面 前
( 局部 ) 可以推斷, 事 是 ()
- 2 - / 14
. 溝 抗 . 百 大
. 沈 役 . 平津 役
7、. 著名 人徐 成回 道, 于《共同 》不提社會主 的疑 ,周恩來解 ,今
天 集中力量于新民主主 建 , 展包括民族 本主 在內的四種 成分。如 早寫出
社會主 ,易在國內外引起 會。周恩來的解 在當 有利于 ( )
. 各 人士共同建 新中國 . 推 第一個五年 劃的 利 施
. 落 “ 期共存、互相 督”方 . 盡快 束政 代行人大 能的局面
. 黨和國家 人 云指出,衰退下的通 膨 是目前 本主 國家出 的新 象。
去我 外 易百分之七十五面向 、 歐國家,百分之二十五面向 本主 國家。 在
反 來了,
8、 個 是定了。因此我 要加 本主 的研究。 “ 個 ”出 的主要因
素是 (
)
.
中國正式提出和平共 五 原
.
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改善
.
全方位的 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
和 歐社會主 改革的失
.
年,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 上 :
“我 國家, 國力的 弱, 展后 的大小,
越來越取決于 者的素 ??一個 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 源的巨大 是
任何國家比不了的。 ”此后,黨和政府 (
)
.
確立全面 展的教育方
.
建立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
.
恢復中斷十年的高
9、考制度
.
開始普及九年制 教育
.
在古希臘,人 從來不 “斯巴達打雅典”
,而 “斯巴達人打雅典人” 。 一 法是
基于 (
)
.
全體公民參與城邦事
. 城邦居民社會地位平等
.
公民 利高于城邦利益
.
直接民主加 社會矛盾
. 尼德 的安特 普是世 歐洲的商品集散地,歐洲各地的商人都在此 有 事 。市
內 行林立, 建成了 供開展 易和金融 的交易所, 券、期票等作 有價 券可以
在交易所內 行流通。 些 象表明 ( )
. 世界市 的基本形成 . 荷 成 “海上 夫”
- 3 -
10、 / 14
. 歐洲出現(xiàn)“商業(yè)革命” . 地中海區(qū)域成為貿易中心
. 年,英國蒸汽機、水車和風車的裝機容量分別為千馬力、萬馬力和萬馬力。它們都可
以為礦井抽水、為磨坊和工廠提供動力。至年,這三種固定式動力源的裝機容量分別升至萬
馬力、萬馬力和萬馬力。據(jù)此可知,這一時期的英國 ( )
. 產業(yè)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 . 蒸汽機成為重要動力源
. 工業(yè)生產部門逐漸增多 . 自然動力不占主導地位
. 他們不僅要把人從神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而且要把人從自然中解放出來。他們的政治
活動, 正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執(zhí)行著 “人的社會解放
11、是從自然解放的必要條件” 。這里的 “他們”
推動了 ( )
. 智者運動 . 文藝復興 . 宗教改革 . 啟蒙運動
. 下面是~年間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與失業(yè)率變化曲線圖。對該圖數(shù)據(jù)解讀符合實際
的是 ( )
. 自由放任促使國內生產總值持續(xù)上升 . 凱恩斯主義盛行導致失業(yè)率急劇上升
. 羅斯福新政推動失業(yè)率呈現(xiàn)下降趨勢 . 國內生產總值持續(xù)下降引發(fā)經濟危機
. 傳統(tǒng)觀點認為,美國是挑起冷戰(zhàn)的罪魁禍首。冷戰(zhàn)結束后,有學者認為冷戰(zhàn)是戰(zhàn)后美
蘇雙方采取強硬政策的結果;還有學
12、者認為,英國對冷戰(zhàn)發(fā)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據(jù)此可
知,關于冷戰(zhàn)起源的認識 ( )
. 忽視了對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研究 . 時代越近越能接近歷史的真相
. 隨著研究視野拓寬而趨于全面 . 只能有一種科學而合理的解釋
. 右圖漫畫發(fā)表于年。漫畫中,德國總理科爾和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共同駕駛著一艘帆船在
波濤洶涌的海面上航行,帆船上寫有“單一貨幣”的字樣。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他們神情
- 4 - / 14
嚴肅。漫畫作者借此表達 ( )
. 法德主導歐共體
13、經濟事務
. 歐盟統(tǒng)一貨幣的進程艱難
. 歐共體加快了經濟合作進程
. 歐元正式問世面臨美元挑戰(zhàn)
第Ⅱ卷 ( 非選擇題 共分 )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滿分分。其中第題分,第題分,第題分,第題為選做題,
包括、、、四小題,請選定其中兩小題,每題各分。
. ( 分 ) 大一統(tǒng)是古代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最大格局和最鮮明的特征。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一統(tǒng)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的共同主張和要求。如孔子提出“天無二日,
民無二王” ,期望恢復周王朝“大一統(tǒng)”禮樂有序。孟子反對通過戰(zhàn)爭手段“以力服人” ,實施“仁政
14、”才可能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 。法家以君主權力的一元化為思想基點,以統(tǒng)治天下為政治
責任。儒家較早提出“大一統(tǒng)”的理想,卻沒有找到真正實踐“大一統(tǒng)”的正確道路,其他學派則傾向于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建立新的“大一統(tǒng)”秩序。戰(zhàn)國時期以法家為主的諸家學派的共同努力,使“大一統(tǒng)”終于成為一種政治現(xiàn)實。
材料二 秦制創(chuàng)造了中央集權的高度統(tǒng)一以及相應的強大皇權,但秦亡于暴政。秦亡的慘烈教訓,使后世執(zhí)政者在施政中注意關懷民眾的疾苦,從而使自秦朝斷代了的民本思想得到有限回歸。自漢高祖劉邦開始,漢代有為之君無不把安定民生放在關乎朝代盛衰興亡的高度上加以考察。董仲舒在絕對維護君主權威的條件下,用“天人感應”的學
15、說來教育與約束君主,防止因君權走向極端而導致國家政權的徹底失控。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為秦制配上了以儒學為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一體的大一統(tǒng)的政治文化。
——以上材料摘編自馬平安《走向大一統(tǒng)》
請回答:
()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儒家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辦法,分析法家推動“大一統(tǒng)”成為政治現(xiàn)實的原因。 ( 分 )
- 5 - / 14
() 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先秦和秦漢時期的思想史,以“古代中國走向大一統(tǒng)”為主題
寫一篇小論
16、文。 ( 分 )(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通暢;字左右 )
. ( 分 ) 伴隨著英國政治現(xiàn)代化的歷程,近代文官制度逐漸在英國形成。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國財政大臣羅金厄姆為了擴大內閣的權力,于年推動議會通過《文官定員法案》等法案,限制國王恩賜官職的權力,把任命文官的權力從國王之手轉入到內閣各部門負責人的手中。年,財政部還首先設立了常務次官,常務次官不隨執(zhí)政黨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國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職業(yè)道德操守、專業(yè)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義在于將文官及整個文官
17、體系完全納入了議會的領導之下。
——摘編自肖俊《漸進的制度文明:英國文官制度的歷史與貢獻》
材料二 世紀中葉,英國完成了工業(yè)革命,工業(yè)資產階級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從政治上促進本國經濟發(fā)展。年,在議會專門委員會作出的調查報告基礎上,英國頒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將國王、少數(shù)政治寡頭和高級文官的恩賜官職特權轉交到文官委員會,真正的開始采用考試錄用的辦法選拔任用文官。年,政府繼續(xù)頒布改革法令,規(guī)定多數(shù)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文官晉升依政績而定。英國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則通過上述兩道法令確定下來,從而標志著英國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
18、—摘編自閻照祥著《英國政治制度史》
請回答:
() 根據(jù)材料一,概括英國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推動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 ( 分 )
() 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世紀中期英國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分析其歷
史意義。 ( 分 )
- 6 - / 14
() 根據(jù)材料一、二,簡述近代英國文官制度改革對現(xiàn)代國家治理的啟示。 ( 分)
19、. ( 分 ) 八大前后開放自由市場的探索是我國引入市場機制的先聲,為以后的改革積累了
歷史經驗。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我國基本建立起國家統(tǒng)一市場。統(tǒng)一市場支援了國家建設,也造成工業(yè)品質量下降、副食品供應緊張等問題。針對這種現(xiàn)狀,八大在各地先行探索開放市場的基礎上,作出建立自由市場的決策。到月底,全國有個省份開放了自由市場。城市市場中長期缺貨的
毛雞、鮮魚等貨源不斷增加,商品質量提高,價格卻降低了。農村中滯銷的土特產也打開了銷路。由于貨暢其流,收購價格比較公平合理,農民們生產勁頭也愈來愈大了。隨著自由市場的開放,爭議越來越多,當時相當一部分干部、群眾認為自由
20、市場的基本性質仍是資本主
義的,開放影響了國家工業(yè)化發(fā)展速度。到年國家取消商品經濟、關閉集貿市場。
——摘編自張神根《八大前后黨對自由市場問題的初步探索》
材料二 隨著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到年代末年代初,市場調節(jié)已在國民
經濟中占有相當比重。在工業(yè)生產方面,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計劃產品品種由年種減少到年的
種;在流通領域,到年國家定價的產品約占,其余為國家指導價和市場價。隨著市場取向改
革的逐步深入,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引起激烈的爭論,改革進入關鍵時期。鄧
通過南方談話,提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qū)分不在于計劃還是市場這樣的問題,強調社會
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這為黨的十四大召開作了充分的理論準備,加快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
——摘編自蕭國亮、隋福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請回答:
()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開放自由市場的原因和積極作用。 ( 分 )
- 7 -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