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點、線、面、體》說課稿(共5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上冊《點、線、面、體》說課稿(共5頁)(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七年級上冊《點、線、面、體》說課稿
惠東縣多祝增光中學 張偉財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來自惠東多祝增光中學的七年級老師張偉財,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的《4.1.2點、線、面、體》。本次說課內容主要從如下九個方面進行:一、教材分析,二、教學目標,三、教學重難點,四、學情分析,五、教學方法分析,六、教學過程設計,七、教學反思,八、板書設計,九、教學評價。
一、教材分析
《4.1.2點、線、面、體》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第一節(jié)中一小節(jié),本節(jié)內容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今后的幾何知識而認真的闡述了點、線、面、體的關系。
2、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點、線、面、體的概念。
(2)理解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3)能正確判定由點、線、面、體經過運動變化形成的幾何圖形。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維的能力。
(2)通過知識梳理,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聯(lián)系現(xiàn)實世界中各種常見的幾何體及情景,讓學生認識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的內容的重點是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難點是探索點、線、面、體運動變化后形成的圖形。
四、學情分析
本班共35名學生
3、,其中活潑好動、內斂羞澀均有。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但對新生事物很感興趣。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新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快樂學習。本節(jié)內容是在前面認識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幾何圖形構成的基本元素。通過展示各種數學模型,能夠讓學生直觀的去觀察事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為了更好的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學方法分析
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三種教學方法,分別是導學案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和探究式教學法。三種教學方法的主要意圖都是能夠讓學生在互相合作、探究討論的學習氣氛中快樂地學習,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
4、習能力,互助探究能力,總結反思能力。本節(jié)課一共分為三個階段: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鞏固)。
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共分為5個環(huán)節(jié):
1、 自主學習解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2、 小組合作討論抓住本節(jié)課重點;
3、 小組合作探究突破本節(jié)課難點;
4、 練習鞏固及點評;
5、 課堂小結及作業(yè)布置。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學始于疑
(1)了解點、線、面、體的概念;
(2)理解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3)能正確判定由點、線、面、體經過運動變化形成的簡單的圖形。
設計意圖: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目標和需要突破的疑惑點,能夠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討論,并解決問
5、題。
2、師生互動
教師展示長方體教學模型,讓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
(2)面與面相交成了幾條線?
(3)線與線相交成了幾個點?
學生觀察后,教師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如有錯誤給予糾正,正確給予表揚。
知識小結:面與面相交成線,線與線相交成點。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教學模型,讓學生直觀的去觀察事物,加深學生對常見幾何體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3、小組合作學習討論(Ⅰ)
(1)長方體是一個幾何體,我們還學過哪些幾何體?
(2)觀察長方體和圓柱體,說出圍成這兩個幾何體的面有哪些?
(3)圍成長方體和圓柱體的面有什么區(qū)別?面與面
6、相交形成的線有什么區(qū)別?
向學生展示問題,并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小組進行討論并解決問題,每個小組由小組長推薦一人舉手,教師請學生站立回答問題,并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
知識小結:面的分類:平面和曲面。 線的分類:直線和曲線。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感受團隊合作的作用。小組長的推薦人可以優(yōu)先選擇基礎較差或者平時學習不夠積極的學生,為班級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Ⅱ)
問題1:展示縫紉機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自己衣服的線頭,所有線頭連成了什么形狀?
答:直線或者曲線(學生回答,如單回答不完全,教師加以
7、引導)
結論:點動成線。
問題2:如何用短繩或者圓珠筆畫圓?這個圓是平面還是曲面?曲面能畫出來么?
巡視學生的操作過程,指引學生動手操作。
結論:線動成面。
問題3:用直尺轉動一圈,又能得到什么幾何體呢?
答:圓柱。(巡視學生的操作過程,指引學生動手操作)
結論:面動成體。
設計意圖:
1、通過展示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縫紉機,能夠讓學生更易理解“點動成線”,在理解了“點動成線”知識點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短繩或圓珠筆和直尺分別畫圓或曲面和圓柱。
2、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教學任務,不僅能加深知對點的印象,而且能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小組合作學習討論(Ⅲ)
問題4:
8、下列都是什么幾何圖形?并找出都是由哪些基礎平面圖形旋轉得到的。
答: 圓柱 圓錐 球體
長方形 三角形 半圓
多媒體展示圓柱(標有虛線,可以讓學生直觀的去理解圓柱是由長方形旋轉得到),引導學生如何尋找圓柱的基礎平面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對圓柱的的認識,引導學生圓錐和圓柱均是由各自的基本圖形繞某一邊旋轉得到,并利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旋轉加以鞏固。為此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6、小組合作學習討論(Ⅳ)
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
9、本第120頁內容,總結出點、線、面、體與幾何圖形的關系。
答: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要素。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尋找知識點或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7、課堂練習鞏固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鞏固
(1)完成課本第120頁練習1、2題。(口頭回答第一題,讓學生多媒體展示第二題的答案)
(2)粉筆盒的形狀類似于長方體,它是由______個面圍成的,這些面都是______,有_____個頂點,經過每個頂點都有_______條棱。
(3)點動成____,線動成___,面動成____。
(4)面與面相交成__
10、___,線與線相交成_____。
第二部分:知識能力提高
(1)指出右邊幾何體有多少個面?面與面相交形成的線有多少條?
線與線相交形成的點各有多少個?
(2)如右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經過A,B1和C
三點的平面將正方體截去一個角后剩下一個新的多面體。
① 這個多面體有_____個面,______條棱。
② 截面是一個______形。
③ 截去部分的幾何體叫_______。
設計意圖:“階梯式”的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而且還能鞏固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8、課堂小結
(1)線與面的分類。
(2)幾何圖形都是
11、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_______是構成圖形的基本要素。
(3)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理解。
9、作業(yè)布置
(1)完成課本第121頁,習題4.1 第1、2、3、4、5題。
(2)完成金牌學案相應的練習題。
七、教學反思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課堂的有效學習時間得以充分利用。
2、充分發(fā)揮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理念,讓學生的各方面的潛能得以挖掘。
3、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時間不易掌控,常出現(xiàn)“時間不夠用”的情況。
八、板書設計
4.1.2 點、線、面、體
1、面與面相交成線
12、,線與線相交成點。
2、線和面的分類。
3、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簡潔條理的板書,有助于學生記憶;“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圖,有益于學生理解其中的聯(lián)系,讓知識更有系統(tǒng)性。
九、教學評價
第一部分:學生自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及時掌握學生本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
程度,以便課后輔導。
第二部分:教師自評
設計意圖:教師課后回憶課堂上
所講的知識點,自我評價及反思,不僅可以揚長補短,且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學生自評表
已學會
懵懂狀態(tài)
學生自評表
已學會
懵懂狀態(tài)
沒學會
小建議
等邊對等角
三線合一
性質的綜合應用
教師自評表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