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高中化學 第1章 原子結構單元檢測 魯科版選修3
-
資源ID:61711726
資源大小:92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新編高中化學 第1章 原子結構單元檢測 魯科版選修3
新編化學精品資料
單元檢測
(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表示式錯誤的是( )
A.Na+的軌道表示式: B.Na+的結構示意圖:
C.Na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1 D.Na的簡化電子排布式:[Ne]3s1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外電子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可以測定或計算出來
B.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軌跡可以描畫出來
C.人們常用小黑點的疏密程度來表示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xiàn)概率的大小
D.電子云圖中的小黑點表示電子的個數(shù)多少
3.在基態(tài)多電子原子中,關于核外電子能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最易失去的電子能量最高 B.電離能最小的電子能量最高
C.p軌道電子能量一定高于s軌道電子能量 D.在離核最近區(qū)域內(nèi)運動的電子能量最低
4.具有下列電子構型的原子中,第二電離能與第一電離能差值最大的是( )
A.1s22s22p5 B.1s22s22p6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3s2
5.若某原子在處于能量最低狀態(tài)時,外圍電子排布式為4d15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原子處于能量最低狀態(tài)時,原子中共有3個未成對電子
B.該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個電子層
C.該元素原子的M能層共有8個電子
D.該元素原子最外層共有3個電子
6.下列離子半徑比大于1的是( )
A. B. C. D.
7.在下面的電子結構中,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
A.ns2np3 B.ns2np5 C.ns2np4 D.ns2np6
8.已知元素X的基態(tài)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1npn+2,則X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 )
A.9 B.10 C.17 D.18
9.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A與C的核電荷數(shù)之比為3∶4,D能分別與A、B、C形成電子總數(shù)相等的分子X、Y、Z。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X、Y、Z的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 B.A、B、C、D只能形成5種單質(zhì)
C.X、Y、Z三種化合物的熔、沸點逐漸升高 D.自然界中不存在由A、B、C、D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10.同周期的三種元素X、Y、Z,已知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為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X>Y>Z B.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X>H2Y>ZH3
C.電負性:X>Y>Z D.非金屬性:X>Y>Z
11.已知X、Y為同周期元素,且第一電離能X<Y,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負性:X<Y B.周期表中,X可能在Y的右邊
C.若X與Y形成化合物,則X顯正價,Y顯負價 D.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mY強于HnX
12.A、B、C、D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C、D同主族,已知A的陽離子與D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B的陰離子和C的陰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且C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大于B離子的,則4種元素的電負性順序正確的是( )
A.A>B>C>D B.D>C>B>A
C.C>D>B>A D.A>B>D>C
13.下列為各組指定的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2s22p2和2s22p4 B.3s23p4和2s22p4
C.3s2和2s22p5 D.3s1和3s23p4
14.x、y為兩種元素的原子,x的陰離子與y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由此可知錯誤的是( )
A.x的原子半徑大于y的原子半徑 B.x的電負性大于y的電負性
C.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電離能大于y的第一電離能
15.根據(jù)下表信息,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
元素代號
L
M
Q
R
T
原子半徑/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價
+2
+3
+2
+6、-2
-2
A.氫化物的沸點為H2T<H2R B.單質(zhì)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為L<Q
C.M與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 D.L2+與R2-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
16.X、Y、Z、W、R是5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Z、W、R處于同一周期,R與Y處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與Y、R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其半徑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與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別與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熱穩(wěn)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強酸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個小題,共52分)
17.(6分)(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級和3d能級中電子排布的情況。試判斷,哪些違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________,哪些違反了洪特規(guī)則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元素的激發(fā)態(tài)(不穩(wěn)定狀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13p33d2,則該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
(3)將下列多電子原子的原子軌道按軌道能量由低到高順序排列:2s 3d 4s 3s 4p 3p
軌道能量由低到高排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根據(jù)下列敘述,寫出元素名稱和核外電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層電子數(shù)是L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__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1.5倍:________________。
(3)C元素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可與水劇烈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元素的次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處于相鄰兩個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它們的原子半徑依次變小;A離子和B離子的電子層相差兩層,且能形成BA2型的離子化合物;C的離子帶3個正電荷;D的氣態(tài)氫化物通式為H2R,D在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40%,原子核中有16個中子。試回答:
(1)寫出A、B、C、D的元素符號: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B、C、D的第一電離能從大到小的順序如何排列?(寫元素符號,下同)______。
(3)A、B、C的電負性從大到小的順序如何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D的氫化物的水溶液中滴入少量A的單質(zhì),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___________,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第4周期的A、B、C、D四種元素,其價電子數(shù)依次為1、2、2、7。其原子序數(shù)按A、B、C、D順序增大,已知A與B的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8,而C與D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18。根據(jù)結構填空:
(1)寫出元素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D的簡單離子是________。
(3)元素的氫氧化物堿性最強的是________。
(4)B與D兩原子間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
(5)寫出A、B的電離能順序:________。
(6)寫出C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A<B<C<D<E。其中A、B、C、D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屬元素。A原子的L層p軌道中有2個電子,C是地殼內(nèi)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的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電負性最大,E的原子序數(shù)為24。請根據(jù)以上情況,回答下列問題:(答題時,A、B、C、D、E用所對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1)A、B、C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D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_;
(2)E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_,它位于第________周期,它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在形成化合物時它的最高化合價為____________。
22.(9分)現(xiàn)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zhì)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zhì)或原子結構
T
單質(zhì)能與水劇烈反應,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
L層p電子數(shù)比s電子數(shù)多2個
Y
第3周期元素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
Z
L層有三個未成對電子
(1)寫出元素X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寫出元素Z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2)元素T與氯元素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______________。
a.常溫下氯氣的顏色比T單質(zhì)的顏色深
b.T的單質(zhì)通入氯化鈉水溶液不能置換出氯氣
c.氯與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價態(tài)
(3)探尋物質(zhì)的性質(zhì)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種元素的單質(zhì)中化學性質(zhì)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單質(zhì)的是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單元檢測卷答案解析
第1章 原子結構
1.A 2.C
3.C [同一電子層中,p軌道電子能量一定高于s軌道電子能量。]
4.C [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分析,D項中原子容易失去2個3s2電子,I1和I2比較接近;C項中原子失去最外層的3s1電子以后,即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繼續(xù)失去2p電子十分困難。]
5.B [A中原子中應有1個未成對電子;B中n=5,原子核外共5個電子層;C中M層為n=3,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10,共18個電子;D中最外層為第5層,只有2個電子。]
6.A [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A對;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B錯;同種元素的陰離子半徑大于原子半徑大于陽離子半徑,C、D錯。]
7.C [從選項中可以看出:ns2np3、ns2np4、ns2np5、ns2np6屬于同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第一電離能有逐漸增大的趨勢。從電子構型來看具有全充滿和半充滿的電子構型,穩(wěn)定性也較高,第一電離能也較大,所以答案從B、C中找;C失去一個電子后,其離子的電子構型達到半充滿,所以答案選C。]
8.C
9.C [本題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的有關知識。由于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且A、C核電荷數(shù)之比為3∶4,所以A是核電荷數(shù)為6的碳,C為氧,則B為氮元素,又由D可與C、N、O形成電子總數(shù)相等的分子,則D為氫元素,顯然CH4、NH3、H2O的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由于碳元素存在多種同素異形體,氧有2種同素異形體,故A、B、C、D所形成的單質(zhì)多于5種;根據(jù)同周期元素的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可知C正確;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種氨基酸、蛋白質(zhì)都含有A、B、C、D四種元素,D錯誤。]
10.A
11.B [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增大的趨勢,但也有特殊情況存在,如第ⅢA族的N、P等元素,由于最外層p軌道為半充滿狀態(tài),所以其第一電離能較同周期相鄰元素要大,結合周期律可知B項正確。]
12.B [根據(jù)題意可知A、B、C處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C>B>A,故電負性:C>B>A;C、D處于同一主族,且C在D的下一周期,所以電負性:D>C,故電負性順序為D>C>B>A。]
13.D [A中兩種元素分別為C和O,可形成CO2;B中兩種元素分別為S和O,可形成SO2;C中兩種元素分別為Mg和F,可形成MgF2;D中兩種元素分別為Na和S,可形成Na2S。]
14.A
15.C [T只有-2價,且原子半徑小,所以T為氧元素;R的最高正價為+6價,最低價為-2價,所以R為硫元素;L的原子半徑最大,化合價為+2價,所以L為Mg;M的原子半徑介于Mg和S之間且化合價為+3價,所以M為Al;而Q的原子半徑在Mg和O之間且化合價為+2價,所以Q為Be。選項A中由于H2O中存在氫鍵,所以沸點:H2T>H2R;選項B中由于Mg的金屬性比Be強,所以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L>Q;選項C中Al和O組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選項D中Mg2+只有兩個電子層而S2-具有三個電子層。]
16.C [由已知可首先推知X為氫元素,Y為氧元素,進一步結合已知條件,可得R為硫元素,Z為鈉元素,W為鋁元素,在O2-、Na+、Al3+中,離子半徑逐漸減小,A不正確;H與O可形成化合物H2O2,B不正確;穩(wěn)定性:H2O>H2S,C正確;H2SO4為強酸,Al(OH)3為弱堿,D不正確。]
17.(1)③?、冖堍?
(2)1s22s22p63s23p4 H2SO4
(3)2s 3s 3p 4s 3d 4p
18.(1)硅1s22s22p63s23p2 (2)硼1s22s22p1
(3)氟1s22s22p5 (4)氖1s22s22p6
解析 (1)L層有8個電子,則M層有4個電子,故A為Si。(2)當次外層為K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故B為硼。(3)C與H2O劇烈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是O2,故C為F。(4)D次外層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1/4,則K層有2個電子,L層有8個電子,故D為Ne。
19.(1)Br Mg Al S
(2)S>Mg>Al (3)Br>Al>Mg
(4)溶液變渾濁,Br2的深紅棕色褪去 H2S+Br2===S↓+2HBr
解析 由BA2為離子化合物可以推知,B為+2價,最外層有2個電子,A為-1價,最外層有7個電子。C最外層有3個電子。D在氫化物中呈-2價,最高價氧化物為RO3,由其中D占40%可求出R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2,質(zhì)子數(shù)為16,即S。綜合上述信息可以推出各元素。
20.(1)鉀 鈣 鋅 溴 (2)Br- (3)KOH (4)CaBr2
(5)K<Ca (6)1s22s22p63s23p63d104s2
解析 (1)第4周期的四種元素,A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8,價電子數(shù)為1,可知該原子一定為鉀;B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8,價電子數(shù)為2,可知該原子一定為鈣;C、D次外層為18電子,價電子數(shù)分別為2、7,可知C、D分別為30號元素鋅和35號元素溴。(2)D的簡單離子為Br-。(3)A、B、C、D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KOH、Ca(OH)2、Zn(OH)2、HBrO4,堿性最強的應為最易失去電子的元素形成的氫氧化物,所以堿性最強的為KOH。(4)B、D化合形成CaBr2。(5)K與Ca相比,K更活潑,失電子能力K>Ca,所以電離能K<Ca。(6)Zn的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2p63d104s2。
21.(1)C<O<N F
(2)Cr 4 1s22s22p63s23p63d54s1?。?價
解析 A原子的L層p軌道中有2個電子,其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故A為碳元素;C是地殼內(nèi)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最高的元素,為氧元素;結合核電荷數(shù)A<B<C,可知B為氮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為氟元素;E的原子序數(shù)為24,是鉻元素。
22.(1)
(2)F c (3)Al 具有金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