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地理會考專題復習學案 海洋和陸地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中考地理會考專題復習學案 海洋和陸地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中考地理會考專題復習學案 海洋和陸地 人教新課標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中考地理會考專題復習學案 海洋和陸地 人教新課標版 復習目標: (1) 了解全球海陸分布的概況,記住海陸面積比例,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理解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海峽等概念。 (2) 通過地圖學習大洲大洋在地圖上的分布、培養(yǎng)閱讀地圖和空間想象能力。初步養(yǎng)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從圖上查找、搜尋信息及分析處理的能力。 (3) 能用實例說明海陸的變化,包括各種不同的作用。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并能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與“世界地形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解釋世界聞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 (4) 通過閱讀討論“大陸漂移假說”的創(chuàng)立,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鉆研問題的主動學習精神,感悟“假說”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的重要作用,體會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 (5) 通過海陸變遷的實例,樹立海陸是不斷變化的唯物主義科學觀點,并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辨證關(guān)系。 復習重點: (1) 記住海陸面積比例,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理解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海峽等概念。 (2) 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并能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與“世界地形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解釋世界聞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 復習難點: (1)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 (2) 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 復習過程: 這個單元的考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際 分界線,板塊名稱及主要火山地震帶等。讀圖題主要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键c主要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六大板塊的名稱、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等知識。題型:主要有選擇、讀圖分析等。選擇題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特點及界線、大洲、大陸等概念;讀圖分析主要考查大洲、大洋及界線在圖上填出。此外,經(jīng)緯網(wǎng)圖、氣候、資源等內(nèi)容都能捎帶考查本單元內(nèi)容。還考查了板塊運動與海陸變遷、火山、地震的關(guān)系,一般聯(lián)系當前世界地震、火山發(fā)生地點,用本單元理論理解。為此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guān)知識的復習。 1.海陸分布 (1)海陸分布概況 讀圖可知: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組成,海洋面積大,占71%;陸地面積小,占29%。概括地講,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2)半球的海陸分布 從上圖可以看出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 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在判斷南北半球時,極點周圍是陸地的是南半球,極點周圍是海洋的是北半球。 人們生活在陸地上,過去以為海洋是陸地的邊緣,甚至認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陸地的中心,并未認識到海洋比陸地大,因此起名為地球,這反映了從古到今人們認識的不斷發(fā)展。 (3)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 人類對地球海陸面貌的認識,經(jīng)歷了極其漫長的過程。早期人類所認識的世界,僅僅是陸地上人類足跡和視野所及的非常狹小的天地。那時居住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往,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在古希臘的世界地圖上,古希臘是世 界的中心,而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稱“中國”。 在人類文明史上,記載著人類探險與認識世界的歷程。其中有許多著名的探險家,他們?yōu)槿祟愓J識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公元前2世紀,中國漢代使者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13世紀,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為亞歐的交往豎起了一塊路標。 15世紀初,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足跡遠及現(xiàn)在的東南亞、南亞、西 亞和非洲東海岸,并且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圖。 15世紀末,意大利探險家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 16世紀,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lǐng)的船隊,首次完成了環(huán)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 直到近代,人類才有了正確反映地球上海陸面貌的世界地圖。 2.七大洲 從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上看,全球陸地被海洋包圍,并分隔成幾塊面積廣大的大陸和許多面積較小的島嶼。 (1)大陸、半島、島嶼、大洲的概念: 名稱 概念 舉例 大陸 面積廣大的陸地 亞歐大陸 島嶼 面積較小的陸地 臺灣島 半島 陸地伸進海洋的部分 朝鮮半島 大洲 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亞洲 注: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 世界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世界最大的島嶼——北美洲的格陵蘭島 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世界最大的洲——亞洲 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 (2)七大洲的名稱: 大洋洲:顧名思議,為“大洋中的陸地”;澳大利亞意為“南方的大陸”。 亞洲:亞細亞洲的簡稱。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歐洲:歐羅巴洲的簡稱。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語言中,意為“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簡稱。源自古希臘文,意為“陽光灼熱的大陸”。 美洲: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以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后,人們就以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 (3)七大洲的分布 ①主要在東半球的大洲是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②赤道穿過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南極洲和南美洲。 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歐洲和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極洲。 ④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亞洲。 ⑤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 注:世界最大洲——亞洲;世界最小洲——大洋洲。 (4)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兩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兩洲:蘇伊士運河 ③歐非兩洲:直布羅陀海峽 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 ⑤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⑥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3.四大洋 (1)海、洋、海峽的概念: 名稱 概念 舉例 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 太平洋 海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邊緣,面積較小,一般靠近大陸 黃海 海峽 溝通兩個洋或海之間的狹窄水道 臺灣海峽 (2)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大洋的位置是相對于大洲而確立的,如上面東西半球圖所示。 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 大西洋:位于歐洲、非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 印度洋: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非洲之間。 北冰洋: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huán)抱。 四大洋中跨四個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 (3)四大洋的面積比較: 由大小為: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4.海陸變遷的實例告訴我們:海陸的分布不是固定不變的 ①喜馬拉雅山巖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過去的海洋變成現(xiàn)在的陸地 ②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遺跡過去的陸地變成現(xiàn)在的海洋 喜馬拉雅山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殼的變動;我國東部海底出現(xiàn)人類活動的遺跡是由于海平面的升降;荷蘭圍海造陸說明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海陸變遷是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也就是地球上海陸輪廓是不斷變化的。 5.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 偶然的發(fā)現(xiàn),偉大的假說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科學家魏格納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墻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奇怪!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凹凸,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腦海里再也平靜不下來:“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以前會不會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他們之間原來并沒有大西洋,只是后來因為受到某種力的作用才破裂分離,大陸會不會是漂移的?”以后,魏格納通過調(diào)查研究,從古生物化石、地層構(gòu)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兩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證據(jù)。對此,魏格納作出一個簡單的比喻:這就好比一張被撕破的報紙,不僅能把它拼合起來,而且拼合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恰好吻合。 1912年,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在當時,他的假說被認為是荒謬的。因為在這以前,人們一直認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變的。為了進一步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jù),魏格納只身前往北極地區(qū)的格陵蘭島探險考察,在他50歲生日的那一天,不幸遇難。值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陸漂移假說,現(xiàn)在已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這一偉大的科學假說,以及由此而發(fā)展起來的板塊學說,使人類重新認識了地球。 (2)“大陸漂移假說”的內(nèi)容: 魏格納認為,2億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分裂成幾塊陸地,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大陸為什么漂移?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6.板塊運動 (1)板塊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 ①地球表層分成六大板塊;(如圖所示) ②板塊都處于不斷運動中; ③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2)證據(jù): ①地中海在不斷縮小——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繼續(xù)碰撞。 ②喜馬拉雅山在不斷增高——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繼續(xù)碰撞。 復習小結(jié): 1.運用歸納法,理清主要知識點: (1)海陸分布 七分海洋:海洋主要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面積最大的大洋為太平洋,最小的為北冰洋(跨經(jīng)度最廣、緯度最高)。 三分陸地:陸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面積最大的陸地為亞洲大陸,最小的為澳大利亞大陸。 (2)大洲、大陸和大洲的分布 六塊大陸 七大洲 四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 北美大陸、亞歐大陸 歐洲、北美洲 北冰洋 全部位于南半球 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 南極洲 跨南北半球 南美大陸、非洲大陸 亞洲、非洲 大洋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全部位于東半球 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非洲 印度洋 全部位于西半球 北美大陸、南美大陸 南美洲 跨東西半球 亞歐大陸、南極大陸 歐洲、北美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2.六大板塊的名稱和分布,要通過板塊分布示意圖來掌握。 (1)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其中幾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塊是太平洋板塊,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大陸屬于印度洋板塊。 (2)所有板塊處于在不停運動中,使板塊間的關(guān)系不斷發(fā)生變化,相互碰撞或擴張,相對上升或下降,從而使地表出現(xiàn)海陸變遷。 (3)板塊交界地帶是相對薄弱地帶,地球內(nèi)部能量最容易從這里釋放,因此,多火山、地震發(fā)生。所以,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交界地帶一致。 3.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分布相比,掌握火山地震的分布。 (1)兩大火山地震帶:①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②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2)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處在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處在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中考地理會考專題復習學案 海洋和陸地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中 地理 會考 專題 復習 海洋 陸地 新課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622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