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二魯教版地理選修二海洋地理 2.1海水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化及海洋能開發(fā)原創(chuàng)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高二魯教版地理選修二海洋地理 2.1海水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化及海洋能開發(fā)原創(chuàng)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2020年精編地理學習資料
第二單元開發(fā)海洋資源
第一節(jié)海水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化及海洋能開發(fā)
【學習目標】
1.結合有關資料,說出海水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及海洋能開發(fā)利用的特點和現狀。
2. 結合有關資料,說出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的特點,展望海洋能開發(fā)利用的前景。
【學習策略】
“海水資源、海洋化學資源、海底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特點和現狀。”,“了解海洋能的開發(fā)與利用前景”。運用有關資料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表達能力要求學生不僅能從文字和圖像中提取有用信息,還要能將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礎上,盡量用書面語言簡潔、完整地作出表達。
【課前調
2、研】
提前布置學生搜集水資源與海底礦產資源的相關照片、文字介紹、視頻等材料,用于課前交流。
【課堂活動】
探究活動1:讀課本相關內容,簡要概括海水資源開發(fā)利用主要的方式。
1.從生產、生活兩方面是如何直接利用海水的
2.沿海地區(qū)的居民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海水代替淡水?
探究活動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研討海水化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重點分析我國鹽場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1.海水化學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儲量,海水化學資源種類,海水中蘊藏最多的化學資源,海鹽的制取?
2.讀我國鹽場分布圖,分析鹽場分布的區(qū)位條件?案例分析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長蘆鹽
3、場分布的區(qū)位條件?
探究活動3:閱讀課本相關內容,探討海洋能的特點和開發(fā)的前景。
1.海洋能的特點?潮汐能與波浪能的開發(fā)與利用?海洋能利用的前景?
2.案例分析法國朗斯潮汐電站分布的條件?
【典型例題】
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試驗性潮汐發(fā)電站是韓國在嗚梁海峽建造的。該電站于2005年6月動工,2007年竣工發(fā)電。嗚梁海峽的潮汐速度最高超過11節(jié),是建設潮汐發(fā)電站的理想場所。這座試驗性潮汐發(fā)電站將設置幾種形式的水輪發(fā)電機以及變電設施等,每年可發(fā)出9萬千瓦時的無
4、公害電。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韓國在嗚梁海峽建試驗性潮汐發(fā)電站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2)若在韓國西海岸再建一座波浪發(fā)電站,分析該電站冬季和夏季哪個季節(jié)產生的電能更多。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潮汐發(fā)電站理想的壩址,并推測潮汐發(fā)電站的組成。
(4)分析潮汐能開發(fā)利用較少的原因。
2.讀“我國近海示意圖”,回答問題。
(1)A、B兩地都是我國重要的鹽場,其形成的自然條件是什么?
(2)A、B附近海區(qū)鹽度較高的是________。判斷理由是什么?
(3)A地曬鹽比較有利的季節(jié)是( )
A.春季 B.夏季
5、 C.秋季 D.冬季
【知識構建】
【重點圖像】
1、找出圖中我國近海鹽場的主要分布,分析其發(fā)展的區(qū)位條件
【拓展閱讀】
我國海水利用現狀
????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內海,面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有1.8萬多km的海岸線。如何利用海水資源以緩解水資源危機是我國長期以來十分關注的問題。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始于1958年,起步時采用的是電滲析技術,以后逐步過渡到反滲透技術和蒸餾技術。1981年,我國在西沙群島建成第一個日產200m3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之后,在浙江嵊泗縣、山東長島縣和大連常??h相繼建立了千噸級
6、的海水淡化工程。在科技部、國家計委等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海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技術在“八五”“九五”期間,發(fā)展很快,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國已全面掌握國際上已經商業(yè)化的蒸餾法和反滲透(膜)法等海水淡化主流技術?!笆濉逼陂g已經進入工程示范階段。目前在遼寧、山東、浙江、河北、甘肅等地已建、在建規(guī)模在500~18000m3/d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示范工程已達到12項。全國包括引進系統在內的反滲透海水、苦咸水(半海水)淡化產量估計日產達35000m3以上。隨著技術的進步、新材料的應用,不僅使產量提高,而且淡化成本也在大幅度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已從20世紀90年代的7元/m3左右降
7、至目前的5元/m3左右。
?? ??此外,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我國青島、大連、天津、上海、寧波、廈門、深圳等沿海城市的近百家單位均有利用海水作為工業(yè)冷卻用水的實踐。我國海水直流冷卻已有近70年的應用歷史,更先進的循環(huán)冷卻技術在我國業(yè)已取得成效,已具備了示范條件。利用海水作為大生活用水(海水沖廁)代替城市生活用淡水,是節(jié)約水資源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國香港地區(qū)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通過立法的形式推廣海水沖廁技術,現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處理系統和管理體系。目前香港的海水沖廁已達總數的75%,每年節(jié)省淡水約為2.12億m3。目前我國海水直接利用的規(guī)模還很小,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02年全國海水直接利用量僅為216 億m3,而日本每年約為3000億m3,美國每年約為1000億m3,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