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床液壓系統(tǒng)設計
1設計題目 1
2、 工況分析 1
負載分析 2
運動分析 2
3、 確定液壓缸參數(shù) 3
初選液壓缸的工作壓力 3
確定液壓缸尺寸 3
液壓缸工作循環(huán)中各階段的壓力、流量和功率計算值 4
繪制液壓缸工況圖 4
4、 擬定液壓系統(tǒng)圖 6
選擇液壓回路 6
調速回路 6
換向回路和卸荷回路 6
快速運動回路 6
壓力控制回路 7
液壓系統(tǒng)合成 8
5、 選擇液壓元件 8
選擇液壓泵和驅動電機 8
選擇控制元件 9
選用輔助元件 10
6、 液壓系統(tǒng)性能驗算 10
回路中壓力損失 10
工進時壓力損失 10
快退時壓力損失 11
確定液壓泵工作壓力 12
液壓系統(tǒng)的效率 12
液壓系統(tǒng)的發(fā)熱溫升驗算 13參考文
獻 14
附錄 (液壓系統(tǒng)圖)
液壓油缸圖)
1設計題目
設計題目
設計一臺專用銑床,銑頭驅動電機的功率為千瓦,銑刀直徑為120mm轉速 350轉/分,如工作臺質量為480公斤,工件和夾具的質量為150公斤,工作臺 的行程為400mm工進行程為100mm快進快退速度為米/分,工進速度為60~1000 毫米/分,其往復運動的加速(減速)時間為秒,工作臺用平導軌靜摩擦系數(shù)
fs 0.2,動摩擦系數(shù)fd 0.1,試設計該機床的液壓系統(tǒng)。
2工況分析
負載分析
根據(jù)給定條件,先計算工作臺運動中慣性力 Fm,工作臺與導軌的動摩擦阻 力Ffd和靜摩擦阻力Ffs
Fm
Fg v
6300
0.075
963
(N)
(2-1)
g t
9.81
0.05
Ffd
fd ( FG1
Fg2)
0.1
(4800
1500)
6300 (N)
(2-2)
FfS
fs(FG1
Fg2)
0.2
(4800
1500)
1260 (N)
(2-3)
其中,F(xiàn)G1 m1g 480 10 4800(N)
FG2 m2g 150 10 1500 (N)
Fg FG1 FG2 4800 1500 6300 (N)
由銑頭的驅動電機功率可以求得銑削最大負載阻力 Ft:
P
Ft - (2-4)
v
n d 350 3.14 0.12 m
其中 v 2.198m
60 60 /s
—7000
所以,F(xiàn)t 3185
v 2.198
同時考慮到液壓缸密封裝置的摩擦阻力(取液壓缸的機械效率 m 0.9),
工作臺的液壓缸在各工況階段的負載值列于表 2-1中,負載循環(huán)圖如圖2-1所示
表2-1各階段負載值
工況
負載計算公式
液壓缸負載F(N)
液壓缸推力F0( N)
起動
1260
1400
加速
1593
1770
快進
630
700
工進
3815
4239
反向起動
1260
1400
反向加速
1593
1700
快退
630
700
圖2-1負載循環(huán)圖
運動分析
根據(jù)給定條件,快進、快退速度為 s,其行程分別為300mnO 400mm工進
速度為60~1000m/s(即~s),工進行程100mm繪出速度循環(huán)圖如圖2-2所示
3確定液壓缸的參數(shù)
初選液壓缸的工作壓力
根據(jù)液壓缸推力為4239N(表2-1 ),按表11-2 (書)的推薦值,初選工作 壓力為10 105Pa.
確定液壓缸尺寸
由于銑床工作臺快進和快退速度相同,因此選用單桿活塞式液壓缸,并使
A 2A2,快進時采用差動連接,因管路中有壓力損失,快進時回油路壓力損失 取p 5 105Pa,快退時回油路壓力損失亦取 p 5 105Pa。工進時,為使運
動平穩(wěn),在液壓缸回路油路上須加背壓閥,背壓力值一般為 (5: 10)10 5 Pa,選
取背壓P2 6 105 Pa。
根據(jù)P1A1 P2A2 F。,可求出液壓缸大腔面積 A為
A ——F° 4239 5 0.006(m2) (3-1)
p1 0.5p2 (10 0.5 6) 10
D
4 0.006
3.14
0.087(m)
(3-2)
根據(jù)GB2348-80圓整成就近的標準值,得 D=90mm液壓缸活塞桿直徑
63.65mm,根據(jù)GB2348-80就近圓整成標準值d=63mm于是液壓缸
實際有效工作面積為
K -D2 - 0.092 0.006m2 (3-3)
4 4
A (D2 d2) (0.092 0.0632) 0.003m2 (3-4)
4 4
液壓缸工作循環(huán)中各階段的壓力、流量和功率的計算值 (見表3-1 )
工況
F°(
N)
液壓缸
3 1C5
Pa
P1 1C5P
a
N(W)
快進
(差 動)
起動
1400
0
加速
1770
5
恒速
700
5
工進
4239
6
:
快退
起動
1140
0
加速
1770
5
減速
700
5
繪制液壓缸工況圖
根據(jù)表3-1計算結果,分別繪制P-L、Q-L和N-L圖,如圖3-1所示
Q-L圖
N-L圖
圖3-1 -L 、Q-L和N丄圖
4 擬定液壓系統(tǒng)圖
選擇液壓系統(tǒng)圖
由工況圖 3-1 可知,該銑床液壓系統(tǒng)功率小,因此選用節(jié)流調速方式,滑 臺運動速度低,工作負載為阻力負載且工作中變化小,故可選用進口節(jié)流調速 回路。為防止孔鉆通時負載突然消失引起運動部件前沖,在回油路上加背壓 閥。由于系統(tǒng)選用節(jié)流調速方式,系統(tǒng)必然為開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紤]到銑削加 工中有順銑和逆銑兩種工況,宜采用調速閥來保證速度穩(wěn)定,并將調速閥裝在 液壓缸回油路上起阻力作用,使工作臺低速運動時比較平穩(wěn),如圖 4-1(a) 和 4-1 (A)所示, 由于本系統(tǒng)滑臺由快進轉為工進時,速度變化不大,為減少速度換接時的液壓 沖擊,從節(jié)約成本考慮,選用如圖 4-1(a) 所示的調速回路。
(a) (A)
圖 4-1 調速回路
換向回路和卸荷回路 銑床工作臺采用單活塞桿液壓缸驅動。由工況圖可知,系統(tǒng)壓力和流量都 不大,同時考慮工作臺工作一個循環(huán)后裝夾具時間比較長,為方便工作臺的手 動,選用三位四通U型電磁換向閥,并由電氣行程開關配合實現(xiàn)自動換向,如 圖 4-2b 所示
快速運動回路 為實現(xiàn)工作臺快速進給,選用二位三通電磁換向閥構成液壓缸的差動連 接。這種差動連接的快速運動回路,結構簡單,也比較經濟,如圖 4-2a 所示。 在圖 4-2a-b 中結構復雜不利于控制,所以選擇 4-2a 所示的回路,一起同 4-2b 組成的快速、換向回路,同樣可以實現(xiàn)差動連接。同時驗算回路的壓力損失比 較簡便,所以不選用圖 4-2a-b 所示的回路。
(a) (b)
(a-b)
圖 4-2 快速和換向回路
壓力控制回路
由于液壓系統(tǒng)流量很小,銑床工作臺工作進給時,采用回油路節(jié)流調速, 故選用定量泵供油比較、經濟,如圖 4-1a 所示. 調壓回路采用先導式溢流閥維 持液壓泵出口壓力恒定。當換裝工件時,工作臺停止運動,液壓泵卸荷回路采 用小型二位三通電磁閥控制先導型溢流閥,實現(xiàn)液壓泵的卸荷。而從提高系統(tǒng) 效率、節(jié)省能量角度來看,選用雙聯(lián)葉片泵油源顯然是不合理的,如圖 4-3b 所 示,其結構復雜,控制也復雜,所以不適宜選用此方案。
液壓系統(tǒng)合成
根據(jù)以上選擇的液壓基本回路,合成為圖 4-2所示的定量泵-回油路節(jié)流
調速液壓系統(tǒng)圖。
圖4-2液壓系統(tǒng)合成
5選擇液壓元件
選擇液壓泵和驅動電機
取液壓系統(tǒng)的泄漏系數(shù)K= 則液壓泵的最大流量
Qb K( QJmax 1.1 0.225 1 03 0.248 1 0 3 m3/s,即 QB=mi n。根據(jù)擬定的液
壓系統(tǒng)是采用回油路節(jié)流調速,進油路壓力損失選取 p 5 105Pa,故液壓
泵工作壓力為:
Pb pi p (9.84 5) 105 1 4.84 1 05 Pa。
(5-1)
考慮到系統(tǒng)動態(tài)壓力因素的影響,液壓泵的額定工作壓力為:
pB 14.84(1 25%) 105 18.85 105 Pa. (5-2)
根據(jù)Qb、Pb和已選定的單向定量泵型式,查手冊書(二)選用 丫日16型
定量葉片泵。該泵額定排量為16mL/r,額定轉速960r/min,其額定流量為 0.256 10 3m3/s,由工況圖知,最大功率在快退階段,如果取液壓泵的效率為 為,驅動液壓泵最大輸入功率 Nb為:
Nb
P1QB
B
(15.9 5) 105 0.256 103
0.75
(5-3)
查電工手冊選取750W的電動機。
選擇控制元件
根據(jù)系統(tǒng)最大工作壓力和通過控制元件的最大流量,選用各類閥的規(guī)格見 表 5-1.
表5-1選用各類閥的規(guī)
序 號
控制元
件名稱
型號規(guī)格
技術數(shù)據(jù)
實際流量
額定流量時 壓力損失
1
溢流閥
Y1-25B
卸荷壓力
1: 1.5
2
三位四
通電磁
34D-25B
2
換向閥
3
單向調
速閥
Q1-25B
反向時2
取小壓差5
4
二位三
通電磁
換向閥
23D-25B
1
5
單向閥
1-25B
選用輔助元件
濾油器:液壓泵吸油口需裝粗濾油器,選用 XU-16 100J線隙式100 m進
口濾油器,流量 Q=16l/min= 10 3m3/s .
油箱容量:由下式計算有效容積 V,取系數(shù)K=6, Q=12L/min,則有
V KQ 6 12 72(L) 72 10 3(m3) (5-4)
根據(jù)書(二)標準,可取油箱的容積 V=75L油箱見附圖1,管道尺寸由選 定的標準元件連接口尺寸確定。
6液壓系統(tǒng)性能驗算
回路中壓力損失
回路壓力損失計算應在管道布置圖完成后進行,必須知道管道的長度和直 徑。管道直徑按選定元件的接口尺寸確定,即 d=12mm長度在管道布置圖未完
成前暫按進油管、回油管均為L==2m估算。油液運動粘度取 1.5 10 4m2/s,
在此設計中主要驗算工進和快退工況時的壓力損失。
工進時壓力損失
進油管路壓力損失:首先判別進油管液流狀態(tài),由于雷諾數(shù)
vd 4Q
4 0.1
10 3
Re
3
4 70.7 2000
(6-1)
d
12 10
1.5 10
故為層流。
管路沿層壓力損失:
Pl
4.3 Q L
d1
1016
4.3 1.5 10 4 0.1 10 3 2
(6-2)
1016 0.622 105(Pa)
取管道局部損失 P 0.1
FL 0.0622 105Pa
油液流經單向閥和三位四通換向閥的壓力損失按下面公式計算,有關數(shù)據(jù) 見表5-1
1.32 105( Fa) (6-3)
工進時進油路總壓力損失:
p PL F FV 2 105 (Fa) (6-4)
工進時回油路壓力損失:因回油管路流量 Q2為
3 3
0.05 10 (m /s)
(6-5)
液流狀態(tài)經判斷為層流(Re 70.7 2000),于是沿程壓力損失:
P 4.3 Q L 10花 4.3 1.5 10 4 0.05 10 3 2
Pl d7 10 (6-6)
10 0.297 105(Pa)
局部壓力損失: P 0.1 PL 0.0297 105Pa (6-7)
回油路中油液流經二位三通換向閥、調速閥和三位四通換向閥時的壓力損 失計算方法同上,即
= 5.28 105(Pa) (6-8)
工進時回油路總壓力損失
p PL P P 5.6 105(Pa) (6-9)
將回油路中壓力損失折算到進油路上,就可求出工進時回路中整個壓力損 失
p p' p" A2 2 105 5.6 105 4.8 105(Pa) (6-10)
A 0.006
快退時壓力損失
快退時進油路和回油路中經檢查都是層流,進油路壓力損失為:
Pl
16
10
4.3 Q L
16
10
4.3 1.5 10 4 0.225 10 3 2
124
5
1.4 10 (Pa)
(6-11)
5
P 0.1 P 0.14 10 (Pa)
進油路中油液流經單向閥、三位四通換向閥、單向調速閥 (反向時)以及二
位三通換向閥時壓力損失計算方法同前
2
1 105 1.7 105(Pa) (6-12)
0.417
快退時進油路總壓力損失:
p PL P P 3.24 105(Pa) (6-13)
快退時回油路中壓力損失:由于 Q1 2Q2,則有
16 5
10 2.8 10 (Pa) (6-14)
回油路總壓力損失:
p Pl P P/ 5..54 105(Pa) (6-15)
將回油路中的壓力損失折算到進油路上去,可得到快推時回油路中的整個
壓力損失:
(6-16)
p p' p"電 3.24 105 5.54 105 6 105(Pa)
A 0.006
這個數(shù)值比原來估計的數(shù)值大,因此系統(tǒng)中元件規(guī)格和管道直徑不宜再減
確定液壓泵工作壓力
工進時,負載壓力
F 42 39 2 5
Pl — 一— 66.24(N / cm2) 6.624 105(Pa) (6-17)
A1 64
液壓泵工作壓力
5 5
Pgj Pl p (6.624 4.8) 10 11.4 10 (Pa)
(6-18)
快退時,負載壓力:
F 700 2 5
Pl —— —— 21.88( N/cm ) 2.88 10 (Pa) (6-19)
A 32
液壓泵的工作壓力:
Pkt Pl p (2.88 6) 105 8.88 1 05(Pa) (6-20)
根據(jù)Pgj,則溢流閥調整壓力取12 105 Pa。
液壓系統(tǒng)的效率
由于在整個工作循環(huán)中,工進占用時間最長,因此,系統(tǒng)的效率可以用工 進時的情況來計算。工進速度為 0.001: 0.0167m/s,則液壓缸的輸出功率為
Nc FV 4239 0.001 4.239(W)
(6-21)
Nc FV 4239 0.0167 70.79(W)
液壓泵的輸出功率:
5 3
Nb pQ 12 10 0.256 10 307(W) (6-22)
工進時液壓回路效率:
液壓系統(tǒng)效率
Nc
Nb
4.239
307
70.79
307
0.014 : 0.23
(6-23)
Y C ,取液壓泵效率
B 0.75,液壓缸效率取 Y 0.88,
于是
B Y C 0.75 0.88 (0.014 : 0.23) 0.009 : 0.15(6-24)
液壓系統(tǒng)的發(fā)熱溫升驗算
液壓系統(tǒng)總發(fā)熱功率計算
液壓泵輸入功率:
N1
pQ
307
409.3(W)
B
0.75
(6-25)
液壓缸有效功率:
N2
Nc
4.239(W)
(6-26)
系統(tǒng)總發(fā)熱功率:
H1
N1
N2 409.3 4.239 405(W)
油箱散熱面積:
A 6.66疔 6.66竽(72 10 3)2 1.15(m2) (6-28)
油液溫升:
T Hl ,取 G 15,則
CT A
T H1 405.6 23.5「C) (6-29)
CT A 15 1.15
溫升沒有超出允許范圍25: 35 C的范圍,液壓系統(tǒng)中不需要設置冷卻器 至此,該銑床液壓系統(tǒng)設計計算宣告全部結束。
參考文獻
[1] 王積偉,章宏甲,黃誼 . 主編 . 液壓傳動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2] 成大先 . 主編 . 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械傳動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3] 何玉林,沈榮輝,賀元成 . 主編 . 機械制圖 . 重慶大學出版社 .
[4] 路甬祥主編 . 液壓氣動技術手冊 . 北京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
[5] 雷天覺主編 .液壓工程手冊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