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論文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新課標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數學教學論文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新課標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對過去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行為進行重新思考。作為教師在教學一節(jié)課或經歷了一個階段的教學后,只有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不斷調整教學設計,不斷積累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教學反思應有“教”的反思和“學”的反思兩個方面,僅就教師的教學反思而言,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應分為教學前、教學過程、教學后三個階段。就學生的“學”的反思,主要是作業(yè)反思及測后反思。測后反思就是在測驗之后,根據學生測驗的成績和答卷情況,審視測驗范圍內教學的得失。作業(yè)反思就是要求學生針對做題中遇到的困難,反思課堂、課中、課后的學習行為。它是有效講評的前提
2、。深刻反思、重視講評是全面實現測試功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學”反思談談幾點做法。
一.教學前反思
對于每一節(jié)教材內容教學之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因此課前在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之下,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以往已獲得的經驗,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這樣所寫的教案能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把“以學生為本”這一新的教學理念滲透于教學的過程中。如在 “地磚的鋪設”、“圖標的收集”、“打折銷售”、“平行投影”等的授課中,要求學生在網上或在回家的路上或從行駛的車輛上面去收集一些圖
3、案和圖標、走入商場去了解一些商品如何通過打折銷售進行促銷、在太陽光下觀察實物投影的形狀等等,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學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前注意生活題材,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人人參與,如:探究“如何測量旗桿”時,有的學生想到用記標志的方法量升旗拉繩,從而得到旗桿高度,有的想到用立小棍及陰影和旗桿及陰影的比例關系求解,有的想到把升旗繩拉成斜線后構成直角三角形求解等。教學中與學生探索各種方法的優(yōu)點及局限性,并選用其中的一種方法承接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來。問題從開放到歸納,從易到難,從生活到教材,由教師引領到學生自己探索思考,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趣味
4、和意義,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問題情景的設置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思維不經意中展開,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趣味。
上課前,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做了充分的反思。經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使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古人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盡管課前對教案作了精心的設計,仍會存在有些課前沒有考慮到的因素,課堂教學中仍會有突發(fā)事件產生。這時如果教師覺得學生未按自己設計的思路走,便強行打斷,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會造成學生思
5、維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又因心中的疑問沒有解決,必定影響下面的聽課,久而久之學生參與的熱情會降低,學生會出現上課能聽懂,作業(yè)不會做的現象發(fā)生,沒有主見,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失去個性,只會被動接受。如:對反比例函數y=1/x,當x1 <x2時,其對應函數的值y1和y2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在講解這道題目時,直接運用反比例函數的性質:“當k>0時,在每個象限內,y隨著x的增大而減小。”進行講解。結果發(fā)現當講完這道題目時,很多同學很迷茫,我趕緊調整思路,采用特殊值代入法,同學頓時茅塞頓開。同時也對反比例函數的性質有了真正的理解。
因材施教,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fā)展。因此,我
6、在教學時,經常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6,其中一條邊是6,求另兩條邊的長。我將此題進行一題多變。
變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長為4,周長為16,求底邊長。
變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
變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
變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求底邊長y的取值范圍。
變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周長是16,寫出y與x的函數關系式。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探索精神,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不正確思路,教師不應回避,而應大膽鼓勵學
7、生繼續(xù)下去,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學會思考與修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不斷反思,使自己設計的教案更適合學生的現狀,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學生能夠結合實際高效率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三.教學后反思
1、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從“得”的方面,重點反思這堂課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學生學習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轉變;教師是否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評價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否有利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
8、問題,引發(fā)探究欲望;是否營造了一個師生平等對話、人人自主參與合作學習的氛圍等等。從“失”的方面,也要從上述的幾個方面去審視,去查找問題,查找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合理,哪一個問題設計不科學,哪一個活動組織、指導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還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如何改進教學設計與教學行為,如何應對課堂教學中的突發(fā)問題,如何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精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等等。如在與學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勾股定理)時,讓學生觀察圖1,探討正方形P、Q、R的面積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很多學生直接運用AC+BC=AB,得出S+S=S,這是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的結果。在老師
9、的引導及一部分學生闡述自己思路的啟迪下,同學的思維意識得到開放,于是有了如圖2、圖3等的做法,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活躍。
2、比較反思。作為教師,要善于向別人學習,經常聽同行們的課,特別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課,并以此為鏡子來對照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行為,發(fā)現自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和失敗之處,探究優(yōu)化教學的方法。
??? 3、學生“學”的反思。教師應經常引導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情況有整體的了解,并從教師的評價、指點中得到啟發(fā)。如,一次作業(yè)后,我就如下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對這次作業(yè),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辦法能使這次作業(yè)完成得更好?”“完成
10、作業(yè)后,你發(fā)覺自己學到了什么?”等,讓學生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是否達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識,學生在反思中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因材施教,平時布置作業(yè)時,讓優(yōu)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一、兩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考意識。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yè)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再加做,對于書中特別難的題目可以不做。
經過一次次的反思,我受益非淺,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通過不斷地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一節(jié)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后,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jié)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合理,講授內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么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后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