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導學案.do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導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導學案.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課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3、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1、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2、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一、預習導學 (一)孟子與《孟子》 1、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鄒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yǎng)心、存心等內心修養(yǎng)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 注意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2、本文選自《 》。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并初步做到背誦。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1、試著解釋下列詞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池非不高也( ) 委而去之( )( ) 域民( )親戚畔之( )( ) 寡助之至( )天下順之( )兵革非不堅利也( ) 2、翻譯句子: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委而去之: 二、學習研討 1、初背課文。 2、整體感知: 本文主要是談政治,是借戰(zhàn)爭談政治。孟子借談戰(zhàn)爭的取勝條件以闡明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這樣才能“多助”,眾人才會歸順,而“天下順之”,“戰(zhàn)必勝矣”,國家才能治理好。 孟子生活在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社會騷亂的戰(zhàn)國時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張,反對武力兼并,這篇短論很能代表他的主張。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論證思路: (1)本文作者從作戰(zhàn)入手,設舉了兩個戰(zhàn)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客觀因素歸結為哪幾個?作者認為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2)本文借論戰(zhàn),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這一主張是如何逐層推進論證的? (3)畫出第3、4節(jié)中的排比句,誦讀體會,議論文說理運用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三、拓展延伸 簡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四、當堂達標 1、孟子,名 。 時期 學派的代表人物。南宋朱熹將《 》《 》《 》與《孟子》并稱為“四書”。 2、默寫: ① ,地利不如人和。 ②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解釋詞語: ①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 ②池非不高也( ) ③兵革非不堅利也( )④親戚畔之( ) ⑤委而去之( ) ( ) 4、一詞多義: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以天下之所順( ) 之:三里之城( )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利:地利不如人和( ) 兵革非不堅利也( ) 5、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以天下之所順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屬予作文以記之 6、請用“/”標出下面語句的朗讀節(jié)奏。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7、翻譯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8、“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合歷史或現實,再舉出一個相關的事例。 答:含義: 。 事例: 學后反思: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論證思路: 本文的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采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別設例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 (1)本文作者從作戰(zhàn)入手,設舉了兩個戰(zhàn)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客觀因素歸結為哪幾個?作者認為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天時 地利 人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借論戰(zhàn),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這一主張是如何逐層推進論證的? ——著重闡述了孟子關于統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 ——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并用概括性很強的戰(zhàn)例加以證明,然后從理論上進行論證,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戰(zhàn)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zhàn)爭勝利最主要的條件。 (3)畫出第3、4節(jié)中的排比句,誦讀體會,議論文說理運用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增強語言的氣勢。 達標檢測5 (1).①委:放棄 去:離開 ②畔:通“叛”,背叛 (2).D (D項“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來”;其余各項“以”字均為介詞)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①譯文: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谧g文: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就會歸順他?!。?).含義: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相關事例如:①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zhàn),終于取得抗戰(zhàn)勝利。②1998年我國軍民團結,取得抗洪救災的勝利。③2003年,我們萬眾一心,戰(zhàn)勝“非典”。④2008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冰凍災害。⑤汶川大地震,13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克時艱。(能舉類似一例即可) 學后反思:-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導學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829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