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 知識點復(fù)習 蘇科版
《八年級物理下冊 知識點復(fù)習 蘇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物理下冊 知識點復(fù)習 蘇科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六章 物質(zhì)的物理屬性 知識梳理 1.質(zhì)量: ⑴ 定義: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 ⑵ 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對質(zhì)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 150g 一頭大象約 6t 一只雞約2kg ⑶ 質(zhì)量的理解:固體的質(zhì)量不隨物體的形態(tài)、狀態(tài)、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zhì)量是物體固有的一種屬性。 ⑷ 測量: 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臺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zhì)量。 ②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個字:水平臺上, 游碼歸零, 橫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橫梁平衡。具體如下: A.“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C.“調(diào)”: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D.“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fù)平衡。 E.“記”: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盤中砝碼總質(zhì)量+ 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F.注意事項:A 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③ 方法:A、直接測量:固體質(zhì)量方法 B、特殊測量:液體質(zhì)量方法、微小質(zhì)量方法。 偏大偏?。寒斨羔樒蚍侄缺P左邊,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當指針偏向分度盤右邊,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砝碼磨損,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砝碼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體,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游碼沒有移到0刻度時,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碼的讀數(shù)。 2.密度: xkb1.com ⑴ 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 ⑵ 公式: ⑶ 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guān)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zhì)量為1.0103kg。 ⑷ 理解密度公式: ① 同種材料,同種物質(zhì),ρ不變(m與 V成正比); ②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形狀無關(guān),但與質(zhì)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guān); ③ 不同物質(zhì),質(zhì)量相同時,體積大的密度?。? ④ 不同物質(zhì),體積相同時,質(zhì)量大的密度大。 ⑸ 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tài)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zhì)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 ⑹ 圖象:左圖所示:ρ甲>ρ乙 ρ甲 ρ乙 m V ⑺ 體積測量——量筒(量杯) ① 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② 使用方法: “看”:單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臺上。 “讀”: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讀數(shù)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 測固體的密度: ① 原理:原理:ρ=m/v ② 方法:a.用天平測出固體質(zhì)量m 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體積V1 ; b.用細線系好物體,浸沒在量筒中,讀出總體積V2 ; d.得出固體密度ρ=m/( V2-V1) (說明:在測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時,也可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規(guī)則固體體積可用刻度尺測量) ⑼ 測液體密度: ① 原理:ρ=m/v ② 方法:a.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1 ; b.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nèi)液體的體積V; c.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zhì)量m2 ; d.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 V ⑽ 密度的應(yīng)用: ① 鑒別物質(zhì):密度是物質(zhì)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zhì)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zhì)。 ② 求質(zhì)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zhì)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zhì)量。 ③ 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zhì)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④ 判斷空心實心: 第七章 從粒子到宇宙 知識梳理 1.分子Xkb1.com ⑴ 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為10-10m。 ⑵ 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① 擴散:不同物質(zhì)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② 擴散現(xiàn)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③ 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guān)。 ④ 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qū)分開:擴散、蒸發(fā)等是分子運動的結(jié)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jié)果。 ⑶ 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d=分子間平衡距離 r ,引力=斥力。 ②d<r時,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時,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當d>10r時,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jié)合在一起。 2.電荷 ⑴ 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fā)、通草球、灰塵、輕質(zhì)球等。 ⑵ 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①摩擦起電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原因:不同物質(zhì)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lǐng)不同 實質(zhì):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得電子帶負電,失電子帶正電) 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③感應(yīng)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⑶兩種電荷: 正電荷: 規(guī)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 實質(zhì):物質(zhì)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 規(guī)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 實質(zhì):物質(zhì)得到了多余的電子 ⑷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⑺電中性: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xiàn)象 第八章 力 知識梳理 1.力 ⑴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⑵ 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⑶ 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線,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⑷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⑸ 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⑹ 力的測量: ①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彈簧測力計。 ② 彈簧測力計: A.原理: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選”:了解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 “調(diào)”:將彈簧測力計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針是否指零,不在校正; “測”:彈簧測力計受力方向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 ⑺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⑻ 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2.彈力 ⑴ 彈性形變: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形變?! ? ⑵ 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 3.重力: ⑴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 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g(shù)=9.8N/kg 它表示質(zhì)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yīng)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 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 ①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 液體和大氣不會產(chǎn)生壓強; 4.摩擦力: ⑴ 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 靜摩擦 動摩擦 滑動摩擦 滾動摩擦 ⑵ 分類: ⑶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⑷ 靜摩擦力大小應(yīng)通過受力分析,結(jié)合二力平衡求得 ⑸ 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⑹ 滑動摩擦力: ① 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② 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③ 結(jié)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由前兩結(jié)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5.應(yīng)用: ⑴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 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 第九章 力與運動 知識梳理 1. 二力平衡: ⑴ 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 ⑵ 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⑶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zhì)的力。 ⑷ 力和運動狀態(tài)的關(guān)系: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tài) 說明 不受力 受平衡力 合力為0 平衡狀態(tài) 靜止 勻速運動 力不是產(chǎn)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0 運動狀 態(tài)改變 運動快慢改變 運動方向改變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 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 實驗得出得結(jié)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⑶ 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 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3.牛頓第一定律: ⑴ 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⑵ 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jīng)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接下來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所以力不是產(chǎn)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4.慣性: ⑴ 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⑵ 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guān)。 ☆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 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制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5.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⑴ 由物體受力情況確定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 ⑵ 由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 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 知識梳理 1.壓力: ⑴ 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 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且物體豎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時,壓力F = 物體的重力G ⑶ 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F F F F F G G F+G G–F F-G F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 A、B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⑵ B、C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⑶ 概括這兩次實驗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guān)。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 對比法。 3.固體壓強: xkb1.com ⑴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 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壓強p:帕斯卡(Pa);壓力F:牛頓(N); 受力面積S:米2(m2)。 ☆ 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guān)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⑷ 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強約0.5Pa ;一本書對桌面的壓強約50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 應(yīng)用: ①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②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一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液體的壓強 ⑴ 液體內(nèi)部產(chǎn)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⑵ 測量工具: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 h ⑶ 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① 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②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③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5.大氣壓 ⑴ 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用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qū)別的,如高壓鍋內(nèi)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⑵ 產(chǎn)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⑶ 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灐?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吸盤。 ⑷ 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① 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nèi)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cm。 ② 原理分析:在管內(nèi),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③ 結(jié)論:大氣壓p0=76cmHg=1.0105Pa(水銀高度差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④ 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jié)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約為10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nèi)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標準大氣壓: 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 一個標準大氣壓即:1.105Pa (76厘米水銀柱) 6.大氣壓的特點: ⑴ 特點:空氣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guān)。 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⑵ 大氣壓變化規(guī)律研究:在海拔2000米以內(nèi),每上升10m,大氣壓大約降低100 Pa(1mmHg) ⑶ 測量工具: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⑷ 應(yīng)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⑸ 沸點與壓強: 內(nèi)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應(yīng)用:高壓鍋、除去水分。 ⑹ 部分氣體壓強:(氣體的體積,氣體的溫度,氣體分子的多少等) 質(zhì)量一定的氣體,溫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⑺ 大氣壓應(yīng)用:(☆列舉出你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大氣壓知識的幾個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從瓶中吸飲料②給鋼筆打水③使用帶吸盤的掛衣勾④離心式抽水機 7.浮力 ⑴ 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⑵ 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⑶ 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實質(zhì)):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即浮力。 8.阿基米德原理: (1) 內(nèi)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2) 公式:F浮 = G排 =ρ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而與物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guān)。 (3)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9.物體的浮沉條件: ① 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G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② 請根據(jù)示意圖完成下空。 下沉 懸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③ 說明: A.密度均勻的物體切去一塊后浮沉情況不變 【 懸浮(或漂?。┰谀骋后w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ɑ蚱。?】 B.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 F浮 G 分析: 則: C.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 懸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下冊 知識點復(fù)習 蘇科版 年級 物理 下冊 知識點 復(fù)習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1191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