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綜合真題及答案解析.doc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綜合真題及答案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綜合真題及答案解析.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5華南師范大學333教育綜合真題 1、 名詞解釋 1、 廣義教育 【參考答案】廣義的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促進人的素質發(fā)展的社會活動,凡是他人和自我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質發(fā)展的活動,都是教育。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教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題只需敘述教育的廣義概念。本題屬于識記題目,難度不大,廣義教育的概念是教育學原理中最基礎的考點,考查次數較多,常以名詞解釋形式出現。 2、 德育 【參考答案】(1).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一般來說,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教導下,以學習活動、社會實踐、日常生活、人際交往為基礎,同經過選擇的人類文化,特別是一定的道德觀念、政治意識、處世準則、行為規(guī)范相互作用,經過自己的感受、判斷、體驗,從而生成道德品質、人生觀和社會理想的教育。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德育的概念。德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要分別敘述。本題屬于識記題目,比較容易,考查頻率高,常以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另外,德育部分的復習重點及要求:了解德育的概念、德育的任務、德育過程、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掌握我國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德育途徑和德育模式。 3、 學校管理 【參考答案】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發(fā)揮學校人、財、物、時間、空間和信息等資源的最佳整體功能,卓有成效地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簡言之,學校管理是管理者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活動。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學校管理的概念。學校管理,屬于教育管理。本題屬于識記題目,難度不大,考查次數頻繁,常以名詞解釋形式出現。本題相關考點還有學校管理的構成要素、學校管理體制以及學校管理的目標與過程、學校管理的內容和要求、學校管理的發(fā)展趨勢,考生應當熟悉。 4、 教育目的 【參考答案】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是學校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人的質量規(guī)格。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狀況確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一個高頻考點,難度不大,常以名詞解釋形式進行考查。相關復習重點: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教育目的的社會制約性、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和我國的教育目的,需要熟記于心,會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的方式進行考查。 5、 心理發(fā)展 【參考答案】心理發(fā)展是指個體從胚胎期經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內在心理變化過程。心理發(fā)展反映的是個體心理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系列變化過程,主要包括認知發(fā)展和人格發(fā)展兩大方面。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心理發(fā)展的概念。心理發(fā)展是個體發(fā)展的一個方面。考生應當熟悉個體發(fā)展的概念及它所包含的三個方面(生理發(fā)展、心理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會以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論述題方式進行考查。而心理發(fā)展的兩大方面:認知發(fā)展和人格發(fā)展,也須得掌握。 6、 品德不良 【參考答案】品德不良指經常發(fā)生的違反道德準則的行為或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違背道德規(guī)范,有較嚴重的道德過錯,甚至處于違法犯罪邊緣的行為。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品德不良的含義。品德不良包括三種類型:作弊行為、誠信及文明禮儀缺失、責任意識淡薄,考生須熟悉,會以名詞解釋、簡答題的方式出現。相關復習重點及要求: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和品德不良的糾正與教育。 二、簡答題 1、簡述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答案】科學發(fā)展觀是指導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內涵極為豐富,對以培養(yǎng)人為專門特點的教育來說,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意味著肯定教育的根本主旨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在生產力發(fā)展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滿足大多數人的文化需要,盡可能地讓每個人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盡可能地開發(fā)每個人的發(fā)展?jié)撃?,啟發(fā)每個人的自主性、自為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引導每個人保持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和個人自身的和諧,成為社會的主人,國家的公民,自覺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功立業(yè)。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還意味著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主體。教育對人的個性素質的發(fā)展無疑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教育還不就是人的發(fā)展,人的個性素質。教育對人的發(fā)展不論有多大作用,但它畢竟還只是人的發(fā)展的外因,必須經過人的發(fā)展的內因,經過人的自我教育,才能轉化為人的個性素質。因此,教育必須尊重人在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教育的藝術和教育的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啟發(fā)、培養(yǎng)、引導、激勵和發(fā)揮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動性。 (二)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苯逃谖覈鐣髁x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意義。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興國戰(zhàn)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所謂教育的基礎性,實質上是人的素質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對人的個性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促進,既是個人的為人立世的基礎,也是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基礎。為了開發(fā)我國的人口資源,使我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強國,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不能不是一個必然的戰(zhàn)略性舉措。 所謂教育的先導性,是指教育的發(fā)展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引領作用。我國正處于實現工業(yè)化的過程之中,同時又面對知識社會時代的來臨,知識不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資源,第一產業(yè),第一財富,第一權力乃至第一霸權。這對我國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我國要調整產業(yè)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使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關鍵在于知識創(chuàng)新,掌握核心技術,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來傳播最新知識技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 所謂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發(fā)展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響。人們看教育的社會功能,有時只留意它的經濟功能,津津樂道“人力資本”理論,這就把教育的社會功能窄化了。其實教育的功能對社會的發(fā)展來說無處不在,除了經濟功能,還有政治功能、生態(tài)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流動功能。我們不難看出,教育使人的價值提升,對我國社會結構的良睦演變,對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以及貧富差距的縮小和社會公平的拓展,對人與人、人與自然緊張關系的協調,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和完善,都會起到獨特的積極作用。我們應當全面發(fā)揮教育的功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教育的功能,特別是社會功能。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和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兩方面。社會對教育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要予以重視。此題分別論述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兩方面即可,將來以論述題方式呈現的幾率比較大。未來一個考查重點是教育的社會功能與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包括教育的社會變遷功能與社會流動功能的關系、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兩方面。 2、 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參考答案】(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上課前,教師必須備好課,編制出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寫好課題計劃與課時計劃。 備好課,必須做好下述三方面的工作。 ( 1 )鉆研教材。 ( 2 )了解學生。 ( 3 )考慮教法。 (二)上課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上好課。怎樣才能上好每一堂課呢?無疑,必須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遵循教學規(guī)律,全面貫徹教學原則,善于科學而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此外,還要注意下述要求。 ( 1 )明確教學目的。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 ( 2 )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的質量要求。 ( 3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內在動力。 ( 4 )解決學生的疑難,促進他們的發(fā)展。這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 5 )組織好教學活動。這是上好一堂課的保障。 ( 6 )布置好課外作業(yè)。 (三)課后的教導工作 課后的教導工作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 1 )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 2 )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 (4)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以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師、學生、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教學設備、場地和時間等因素的有機組合的過程和結果為評價對象,是對教學活動的整體功能所作的評價。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常以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只需羅列出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即可??忌梢越Y合平時教師上課的步驟來幫助記憶。值得重視的是教學的組織形式有三種類型: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和分組教學制,考生應該熟記并能陳述概念,會以名詞解釋或簡答題形式進行考查。 3、 簡述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 【參考答案】盧梭是近代法國著名的強調兒童中心的教育思想家,被稱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是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 愛彌爾》 。盧梭針對傳統的古典主義教育殘害人性和違反自然的弊端,提出了自然教育原則。 自然教育以培養(yǎng)“自然人”為目的,它的要求是:正確對待兒童,給兒童以充分的自由。 盧梭依據自然教育的原則,根據人的自然發(fā)展的進程和不同年齡時期身心的特點,把自然教育劃分為四個時期。 (1)嬰兒期(出生至2 歲)。這一時期,主要是進行體育,其任務在于通過身體的養(yǎng)護和鍛煉,促進兒童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增強兒童的體質。 (2)兒童期(2 一12 歲)。這一時期是“理性睡眠時期”,主要是進行感覺教育,使他們通過感覺器官的運用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 (3)少年期(12 一15 歲)。這一時期主要是進行智育和勞動教育。智育的任務并不在于教給兒童一大堆知識,而在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掌握學習研究的方法。盧梭認為,兒童必須學會勞動,學會從事一種職業(yè),這種重視勞動的思想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 (4)青春期(15一20 歲)。在這一時期,主要是進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激發(fā)青年自然涌現的善良感情,發(fā)展他們的理性,使其在行為中接受道德的磨練。 另外,在自然教育的具體實施中,盧梭還提出了針對德育、智育的一些舉措。 (1)消極教育。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兒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長中取得主動地位,他的作用不是積極的,而是消極的,是對兒童的發(fā)展不橫加干涉的教育。 (2)自然后果律。當兒童犯了錯誤和過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他們或處罰他們,而讓他們在同自然的接觸中,體會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和過失帶來的自然后果,使兒童服從于自然法則,結合具體事例使他們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受到教育。這就是“自然后果法”。 (3)感官訓練。盧梭主張,首先是發(fā)展觸覺,因為觸覺不僅能提供事物的形象和表面,而且比其他的感覺更為可靠;其次是發(fā)展視覺,最后發(fā)展聽覺。 (4)智育。盧梭強調從自然中學習,主張要以兒童的經驗為基礎,獨立觀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他認為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啟發(fā)兒童、青年的自覺性。( 5 )德育。盧梭主張,從天賦良心與自愛出發(fā)到愛親近的人再到愛全人類,激發(fā)青年自然涌現的善良感情,發(fā)展理性,在行為中接受道德的磨練。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盧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論。自然教育理論是盧梭的教育思想之一,他的教育思想還包括公民教育理論,同樣也會以簡答題或論述題的方式來考查。盧梭的教育思想對西方的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是重要的考查內容。此類題一般要對“盧梭”進行簡單的人物介紹,再闡釋其教育理論的內涵。 4、 孔子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 【參考答案】孔丘是全世界公認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丘的思想學說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在不同歷史階段起了不同的作用??浊鹪谥袊逃返呢暙I是多方面的。 一、創(chuàng)辦私學與編訂“六經” 孔丘大約在三十歲左右時,他正式招生辦學,開始教育生涯。晚年時候,他完成《 詩》 《 書》 《 禮》 《 樂》 《 易》 《 春秋》 的編纂和校訂工作,奠定了儒家教育內容的基礎。 二、“庶、富、教”:教育與社會發(fā)展 孔丘是中國歷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的教育家??浊鹫J為教育對社會發(fā)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要建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 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教育與人的發(fā)展 孔丘對教育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持肯定態(tài)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觀點,成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當受教育的理論依據。 四、“有教無類”與教育對象 “有教無類”作為私學的辦學方針,它打破了貴賤、貧富和種族的界限,打破了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這是歷史性的進步,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五、“學而優(yōu)則仕”與教育目標 “學而優(yōu)則仕”口號的提出,確定了培養(yǎng)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了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六、以“六藝”為教學內容 《詩》對個人品德修養(yǎng)和人際交往都有重要作用;《書》的目的是要人學習先王之道,特別是恢復文武之道;《禮》,知禮是立足于社會的重要條件;“樂”與禮經常配合發(fā)揮作用而為政治服務?!兑住肥且徊坎繁恐畷?;《春秋》 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史。 七、教學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丘是我國歷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只有從各人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個性特點和具體要求來進行教育,才能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二)啟發(fā)誘導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fā)式教學的教育家。不論學習知識或培養(yǎng)道德,都要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學思行結合 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并在此基礎上認真深入思考,學到的知識應當用于社會實踐之中。他認為由學而思而行,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后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八、論道德教育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從政的君子,成為君子的主要條件是具有道德修養(yǎng)。 九、論教師 孔丘主張,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有六。一是學而不厭。二是要樹立“誨人不倦”的精神。三是溫故知新。四是以身作則。五是愛護學生。六是教學相長。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鬃邮侵袊糯鷤鹘y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國古代教育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常常會以各種方式進行考查,是非常重要的考點,但較常以論述題、簡答題的方式出現。因此,考生不要忽略了我國古代教育家的思想,如墨子、荀子、孟子、董仲舒等。 三、論述題 1、張之洞“中體西用”思想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 【參考答案】洋務運動時期,封建傳統教育仍然處在中國教育的主體地位。洋務派提出的“中體西用”,在不危及“中體”的前提下側重強調采納西學,這既是洋務派的文化教育觀,也是洋務派應對守舊派的策略。在“中體西用”的形式下,“西學”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深人。同時,“中體西用”理論為“西學”教育的合理性進行了有效的論證,促進了資本主義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在此原則下實施的留學教育和舉辦新式學堂,給僵化的封建教育體制打開了缺口,改變了單一的傳統教育結構。 在這一過程中,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政治學說、民主平等思想也被裹挾著一起傳播。甲午戰(zhàn)爭后,經維新派的大力宣傳介紹,“西學”的傳播重點由科技推進到政治體制、意識形態(tài)等上層建筑領域,直接沖擊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綱常倫理等“中體”的核心部分,“中體西用”正面臨被突破的境地。恰在此時,張之洞即時出合《 勸學篇》 ,起到了維護封建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阻抑了維新思想的更廣泛傳播,十分不利于近代剛剛開始的思想啟蒙運動。“中體西用”作為中西文化接觸后的初期結合方式,有其歷史合理性。但“中體西用”作為一種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沒有克服中、西之間固有的內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的形式所替代。張之洞是晚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1898 年著成《 勸學篇》 ,提出“中體西用”的理論體系,并由此受到朝廷的重用。張之洞的《 勸學篇》 是對洋務運動的理論總結,并試圖為以后的中國改革提供理論模式。通篇主旨歸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內篇專從“中學”發(fā)題,外篇專從“西學”發(fā)題,但所論常兼及中、西學的關系。《 勸學篇》 還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成為張之洞規(guī)劃清末新政時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張之洞的思想,中體西用。洋務運動時期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篇章,“中體西用”一詞便是在這時期出現的。本題考點常以論述題、簡答題和名詞解釋的形式進行考查。張之洞的思想是中國教育近代轉折里的內容,是一個低頻考點。中國教育近代轉折要求考生了解的相關內容:教會學校的舉辦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洋務教育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 2、 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 【參考答案】蘇霍姆林斯基是二戰(zhàn)后蘇聯最有影響的著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教育著作有《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 巴甫雷什中學》 等。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主要是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觀。他認為,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是學校教育的理想和奮斗目標,為了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必須深人改善整個教育活動,實施和諧的教育。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他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在: (1)深入了解和研究兒童。熱愛學生,掌握兒童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教師的重要素質之一,而深入了解兒童,認真地研究兒童,則是教師提高這一素質的根本途徑。在教育活動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各具特點的活生生的學生,而不存在抽象的學生。在教育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教師要按教育規(guī)律施教,采用先進的方式、方法。不研究兒童,教育規(guī)律的運用和教學大綱的實施就會失去依據。因此,他要求教師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善于在學生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在游戲、參觀、課外休息時間內觀察學生,在對兒童進行認真的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對學生施加個別影響的方式和方法。 (2)如饑似渴地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他向教師大聲疾呼:“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這個品質所要求的。要讀書,要如饑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彼赋觯灰袕娏业那笾?,勤奮學習,一個教師在從教之初即使在知識上有空白和在教學論、教學法方面存在欠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師沒有求知的欲望,對學習沒有興趣,疏于讀書,由此導致思想僵化。教師缺乏渴求知識的強烈愿望,不僅使教學失去光彩和熱情,而且會成為苦差和重負。學生在這樣的教師手下受教,求知的樂趣就會喪失殆盡,蒙受死記呆讀之苦,稟賦和才華會遭到扼殺,從而趨于愚鈍。 (3)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看來,教師的成長取決于教育學知識的質變和深化。進修提高,首先就意味著教師今天對某一教育真理的看法已經不同于昨天。一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師不斷地處理著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好象是在用理論的光芒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這是他的成長和積累豐富經驗的基礎?!痹诮逃虒W研究問題上,他同時強調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他指出教師只有在自己整個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教育科學,加深教育理論知識,才能真正成為教育工作的能手。另一方面,他認為這種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造,是取得某種信念,是移植其中的思想。他說:“指望別人給你拿出現成的思想,無異于讓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自己在陣痛中去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思想才是最寶貴的。只有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他更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實踐中進行探索、研究,認為這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蘇聯教育思想,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不容易記的,考生可以采用了解教育家生平事跡的方式來對其教育思想進行理解??忌枰煊浢總€外國教育家的思想,不可缺漏,如此才能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對于考察教育家及其思想的題目,無論是簡答題還是論述題,首先要對教育家進行人物介紹,再陳述其教育思想,以便作答可以使答案的邏輯更加清晰。 3、 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參考答案】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方面: (一)內部條件 1 .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由于每個人在需要的強度和水平上不盡相同,反映在學習上動機的強度和水平也就有很大的差異。學生樹立的目標不同,形成的目標結構不同,影響著學生的動機和學習。在課堂上,學生們常常有兩類主要的目標:以掌握所學內容為定向的掌握目標和以成績定向的成績目標。掌握目標指向的學生具有內歸因的傾向,成績目標指向的學生具有外歸因的傾向。 2 .成熟和年齡特點。年幼兒童的動機主要是生理性動機,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性動機及其作用也日益增長。年齡較小的兒童對生理安全過分關注,而中學生對社會影響,如教師、家長的期望等比較關注。 3 .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個別差異。學生本人的興趣愛好、好奇心、意志品質都影響著學習動機的形成。 4 .學生的志向水平和價值觀。學生整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況或志向水平影響著學習動機和目標結構的形成。 5 .學生的焦慮程度。學生的焦慮水平不僅影響著學習的動機,更會影響學生的成績。 (二)外部條件 1 .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輿論。首先,社會要求通過家庭對學生的動機起影響作用;其次,在學生動機形成過程中,家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貌也起著極重要的作用。 2 .教師的榜樣作用。首先,教師本人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榜樣;其次,教師的期望也會對學生的動機和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再次,教師還是溝通社會、學校的要求與學生的成長,形成正確動機的紐帶,要善于把各種外部因素和學生的內部因素結合起來。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學習動機理論,特別是影響學習動機因素。本題考點常以論述題和簡答題形式進行考查。除此之外,相關的重要考查內容有學習動機的內涵、學習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的作用和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及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考生都應該仔細掌握。學習動機歷來是教育心理學中的考試重點,考試類型也豐富,常有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和論述題。 4、 簡述基督教教育的特點 【參考答案】基督教教育的總體特點如下: (一)教育目的宗教化 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教會人才,擴大教會勢力,鞏固封建統治。 (二)教學內容神學化 主要課程是神學和“七藝”。神學包括《 圣經》 、祈禱文教會的禮儀等;“一七藝”是從古希臘內容演變而來的,經基督教改造,為神學服務。 (三)教育方法原始、機械、繁瑣 為了維護教會、神學的絕對權威,教會學校強迫學生盲目絕對服從《 圣經》 和教師,學校個別施教,紀律嚴格,體罰盛行。 總的來說,基督教教育在培養(yǎng)僧侶和其他為教會服務人員的同時,向群眾宣傳宗教,使勞動群眾服從教會和封建統治。因此,西方教育發(fā)展中一個重要主題是教會和學校的分離,即教育的世俗化和國家化。但是,在中世紀早期世俗學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況下,教會教育在保持、傳播古代文化、發(fā)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觀上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解析】本題考點:西歐中世紀教育,基督教教育思想。另外,考生也應該舉觸類旁通,有意識地記憶西歐中世紀其他教育形態(tài),如,世俗教育(宮廷學校、騎士教育、城市學校與行會學校、中世紀大學)、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這些知識點常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的方式進行考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華南師范大學 教育 綜合 答案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1274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