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時作業(yè)及答案.doc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時作業(yè)及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時作業(yè)及答案.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作業(yè)一 成績: 批改老師: 一、填空 1、根據(jù)研究的問題來源及假設的種類,研究類型大致可以分為( 探索性研究)、( 敘述性研究 )和( 因果性研究 )三大類型。 2、決定科學方法的要素包括:(物質手段、研究對象、思維加工的形式和方法、理論工具 )這幾個要素。 3、模擬方法的基礎是(模型與原形之間的相似),具體研究可進行(數(shù)學模擬),(物理模擬)和(功能模擬 )三種模擬。 4、科學方法論作業(yè)科學方法的系統(tǒng)理論,大體上包括四個層次:(各種技術手段和操作規(guī)程 )、(具體學科門類的共有方法 )、( 各學科共有的方法)和( 哲學方法 )。 5、( 觀察 )和實際需要是提出研究問題的關鍵。 6、假設具有兩個特性,其一是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假設性,二是具有( 推測 )的性質。 7、( 問題的定位 )是指對研究問題在科學系統(tǒng)、層次中所處位置的分析,這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8、( 問題的分解 )是指將一個復雜的研究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加以研究。 二、名詞解釋 1、科學:一般的定義是指:能正確反映客觀世界本質和規(guī)律的系統(tǒng)知識。依據(jù)這個定義,可以這樣理解教育科學:它是指關于正確反映教育現(xiàn)象本質和規(guī)律的系統(tǒng)知識。 2、科學研究:研究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研究是指對某種現(xiàn)象或問題加以調查、審查、討論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綜合所得的結論或結果。狹義的研究是指以嚴密的方法探求某項事實的原理,獲得正確、可靠的結果,本書所討論的教育科學研究,包含廣義與狹義理解的研究。 3、科學方法:是使科學研究正確進行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手段。最本質的特征就是要保證科學研究的正確進行,也就是使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可靠,準確,能說明所要探討的問題 4、假設:是對于一定范圍的事物、現(xiàn)象的本質、規(guī)律或原因的一種推測性的說明方式。假設具有兩個特點:①以科學理論與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性;②具有推測的性質。 三、簡答題 1、簡述科學與技術的區(qū)別聯(lián)系。 科學與技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首先,科學與技術兩者的定義不同。其二,技術的根本職能在于對客觀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在于設計和制定用于生產(chǎn),運動,通訊,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著重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實際任務,而科學是系統(tǒng)知識理論,是發(fā)現(xiàn)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現(xiàn)象的規(guī)律,科學提供應用理論,而技術則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東西之手段或規(guī)則,是將理論變成現(xiàn)實。其三,在很多情況下技術是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是科學的結果。但就技術的發(fā)展而言,它是獨立于科學之外而發(fā)展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中的很多實例說明了這一點,例如,水輪與風車就是證明,先有這方面的技術,而關于這方面的理論則很晚才發(fā)展起來。 2、簡述科學的特點。 客觀性、理論性、真理性、邏輯系統(tǒng)性和發(fā)展性 3、簡述科學研究的特點。 自覺性、組織性、繼承性、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 4、簡述科學研究的類型。 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蚧A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 5、簡述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準備階段、研究設計階段、搜集資料階段、整理分析階段 6、簡述科學方法的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劃分可分為:一般和特殊方法。按照科學研究階段劃分可分為:選擇和確定課題的方法、獲得研究資料的方法、對研究資料分析整理和推論的方法。按照研究方法性質劃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法。 四、論述題 1、怎樣劃分教育科學研究類型恰當,談談你的想法。 教育與心理科學研究類型與其它科學研究的類型大抵相似,大致可以分為:(1)探索性研究。包括:文獻調查、經(jīng)驗調查、典型情況或個案分析;(2)敘述性研究。包括:調查性研究、關系性研究、發(fā)展性研究;(3)因果性研究。包括:實驗研究(實驗室研究和現(xiàn)場研究)和非實驗研究。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作業(yè)二 成績: 批改老師: 一、填空 1. 一個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論其過程是由誰操作, 或進行多少次同樣的操作,其結果總是非常 ( 一致 ) 的。 2. 分層隨機取樣是指對由性質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組成的總體,按照性質不同分層,然后對各層次按(比例抽樣 )的方式選擇樣本。 3. 系統(tǒng)取樣指從一個正確排列起來的總體序列中,每( 隔一定)間隔選擇樣本的方式。 4. 研究計劃一般包括:(課題表述 ),課題意義,定義、限制和界定,( 文獻查閱 ),假設,方法,時間表7部分。 5. 影響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試方面的因素)、主試方面的因素、研究設計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實施方面的因素。 6. 一般來說,在自然環(huán)境中所進行的研究其結果的( 外部效度)較高;然而,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中所進行的研究其結果的(內部效度 )較高。 7. 廣義的教育科學研究設計是為(解決研究問題 )所擬定的比較詳細的規(guī)劃及付諸實施的全部過程。 8. 狹義的教育研究設計,是指研究者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問題而說明對研究中各種變量( 如何控制 )的一種簡要的計劃、結構、方法和策略等,即資料搜集與分析的程序。 9. 教育科學研究設計的基本目的有兩項:其一是通過研究設計,確定(收集和分析 )研究數(shù)據(jù)的方式方法,實現(xiàn)采用合理、有效和經(jīng)濟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過研究設計,提出實現(xiàn)研究目標的操作方案和研究過程,保證(回答 )研究的問題和達到研究目的。 10.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思辨)、實證、數(shù)學方法、(符號 )表述四類基本方法。 二、名詞解釋 1.取樣:研究取樣是從確定的研究對象總體中,為實現(xiàn)教育科學研究的目標,而隨機選取的一定樣本容量的樣本。 2.自變量:即能夠獨立的變化和引起因變量變化的條件或因素。 3.因變量:即隨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有關因素或特征。 4.中介變量:即位于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起聯(lián)系、傳導、轉化或解釋變量之間關系作用的變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三、簡答題 1. 研究設計的工作內容 取樣設計、工具設計、分析設計、執(zhí)行設計。 2. 列出4種隨機取樣方法 簡單隨機取樣法,等距隨機取樣法,分層隨機取樣法,整群隨機取樣法,多段隨機取樣法 3. 簡單隨機取樣法 就是按隨機原則直接從總體N個單位中,抽取出若干個單位作為樣本。它保證總體的每一個對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們之間都是相互獨立的。簡單隨機取樣法的具體抽取方式有兩種:抽簽和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 4. 分層隨機取樣法 就是先將總體按一定標準分為若干類型(統(tǒng)計上稱為層),再根據(jù)類型的數(shù)量在總體數(shù)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比率),然后確定從各類型中抽取樣本的數(shù)量,最后按隨機原則和確定的各類型樣本抽取數(shù)量,從各類型中抽取樣本。 四、選擇判斷題 1.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 A.定類指標是反映研究變量的性質和類別的指標。 B.定序指標是反映研究變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級或順序程度的指標。 C.定距指標是反應研究變置在數(shù)量上的差別和大小的指標。 D.定比指標是反映變量的比例或比率關系的指標。 2. 下列不屬于設計研究指標的原則的是( D )。 A.以理論假設為指導的原則 B.完整性原則 C.簡明、可行性原則 D.經(jīng)濟性原則 3. 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D )。 A.一般情況,研究計劃的形式分為七個部分,對于特定的研究項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計劃的形式。 B.研究計劃的準備是研究過程的重要一步,許多研究在開始進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計劃。 C.具體到不同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盡管存在著性質和層次上的差異,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變的。 D.研究計劃應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研究目標和理論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設計與方法。 4. 公式用于下列那種取樣方法。( B ) A.簡單隨機取樣法 B.分層隨機取樣法 C.多段隨機取樣法 D.定額取樣法 5. “總數(shù)為N=500,樣本容量是n=50,求出間隔50050=10,于是每隔10個抽取一個樣本,連續(xù)抽樣50次?!边@是采用( C )。 A.簡單隨機取樣法 B.分層隨機取樣法 C.等距隨機取樣法 D.多段隨機取樣法 6. 對于“要求以班為單位進行教學實驗研究,而不能打亂原有的教學單位的情況?!?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特別是教育實驗中),一般常用的取樣法是( A )。 A.整群隨機取樣法 B.分層隨機取樣法 C.等距隨機取樣法 D.多段隨機取樣法 7.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 )。 A.研究的信度高低說明研究和研究結果是否可重復,是否具有前后一貫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復。 B.研究必須有效度才有意義。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8. 將“疲憊”定義為控制個體連續(xù)聽課12小時后,再控制連續(xù)完成約為正常作業(yè)量10倍的作業(yè)內容后的個體存在狀態(tài)。試判斷這里采用哪種操作定義方法。( A ) A.方法與程序描述法 B.動態(tài)描述法 C.靜態(tài)描述法 D.屬于上述三種方法的綜合 9. 將“一個體格健壯的人”的用操作定義定為“舉起100公斤杠鈴、兩小時連續(xù)長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時游泳橫穿渤海峽、一年四季從不生病…” 的人;試判斷采用哪種操作定義方法。( B ) A.方法與程序描述法 B.動態(tài)描述法 C.靜態(tài)描述法 D.不屬于上述三種方法的任一種 10.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按隨機方式建立兩個被試組(例如,實驗組和對比組),除研究變量因素外,其它無關變量方面的影響相同,因而兩組的結果測量值之差,可以認為是研究變量之差造成的。 B.樣本容量與樣本的代表性有關,樣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樣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對總體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對比組方法和循環(huán)法。 D.在教育科學研究中,被試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遺傳、性格、能力、知識經(jīng)驗、動機、情緒、研究場所的一些條件與特征等許多無關變量是對研究是有影響的,這種問題可以采用消除法解決。 五、論述題 試比較不同取樣方式的優(yōu)點與不足 (1)隨機取樣法在理論上最符合概率論原理,簡便易行,誤差計算方便,在研究者對所研究總體中各類個體的比例不了解,或總體中的個體之間差異程度較小,或樣本數(shù)目較大等情況下,它是一種很好的取樣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 事先把研究對象編號,比較費時費力; 如果總體中的個體分散,抽取到的樣本的分布也比較分散,給研究帶來困難; 當樣本容量較小時,可能發(fā)生偏差,影響樣本的代表性; 當知道研究對象的某種特征將直接影響研究結果時,要想對其加以控制,就不能采用簡單隨機取樣法。 (2)等距隨機取樣法比簡單隨機取樣法更簡便,它能在總體的整個范圍內有系統(tǒng)地抽取樣本,因此,一般情況,其樣本更為準確、抽樣誤差比簡單隨機取樣誤差小。但是,如果總體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動或變化,系統(tǒng)取樣所得的樣本就可能出現(xiàn)系統(tǒng)偏差,這是運用等距隨機取樣法時應當注意的。 (3)分層隨機取樣法的優(yōu)點是代表性和推論的精確性較好。它適用于總體單位數(shù)量較多,并且內部差異較大的研究對象,在樣本數(shù)量相同時,它比簡單隨機取樣法、等距隨機取樣法的抽樣誤差小,而在抽樣誤差的要求相同時,它則比簡單隨機取樣、等距隨機取樣所需樣本容量少。此外,還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各層采取不同的抽取方式和比例,使取樣更加靈活。 分層隨機取樣法的局限性是要求對總體各單位的情況有較多的了解,否則就難以做出科學的分類。有時候,這一點在實際研究前難以做到。如果是采用最優(yōu)分配分層隨機取樣,則需根據(jù)前人資料(或以往研究經(jīng)驗)或試測估計標準差,因而比較煩瑣。 (4)整群隨機取樣法的優(yōu)點是樣本比較集中,適宜于某些特定的研究。如教學實驗一般要求以班為單位進行研究,而不能打亂原有的教學單位。因此,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特別是教育實驗中常用此法。此外,在規(guī)模較大的調查研究中,整群隨機抽樣易于組織,可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其缺點是樣本分布不均勻,代表性較差,抽樣誤差(因各群間差異較大)也比較大。 (5)多階段隨機抽樣法可綜合運用各種抽樣方法,簡便易行,節(jié)省經(jīng)費,對研究總體范圍大、單位多、情況復雜的情況十分有效。其不足是抽樣誤差相對于簡單隨機取樣大。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作業(yè)三 成績: 批改老師: 第五章 習題 一、填空 1. 按結構分,調查訪問法類型有(結構型訪問法)、(半結構訪問法)、(無結構型訪問法)三種。 2. 訪談時聽的態(tài)度,從認知層面上看,分為(主觀判斷)、(客觀接收)、(意義建構 )三種。 3. 以結構形式為標準,問卷法可劃分為(結構型)、(無結構型)兩種類型。 4. 在編制尺度式問卷時,尺度范圍在(72 )之間最好。 5. 結構型訪問法、半結構訪問法、無結構型訪問法又被稱作(封閉型)、(半封閉型)、( 開放型)。 6. 一般說來,重視量化處理,可選擇(封閉型訪談);重視質的研究,可以選擇(重視質的研究);對于自己了解較多的問題,可以選擇(封閉型訪談);而對于自己了解較少的問題,可以選擇(開放型訪談)。 7. 通常內容不是太多,或者訪談對象比較忙,沒有更多的時間接受多次訪問,可以采用(一次性訪談);內容話題很多,或者要深入探究某個問題,由于一次時間有限,所以就需要采用(多次性訪談 )。 8. 半結構型訪問法是把(有關問題)交給訪問者,但無一定的(問題順序 ),這種方法訪問時比較方便,被試易于合作。 二、選擇 1. 在進行調查訪問時,下面那幾種敘述是正確的:(D、E )。 A 在訪問時,與被訪者談得越投機越好 B 在訪問時,調查者用眼睛、神態(tài)與被調查者交流是不禮貌的 C 在訪問時,座位的安排無關緊要 D 一般情況下,只要受訪者允許,訪談者應該盡可能使用錄音機 E 提問時,應盡量回避那些敏感性問題 2. 編制態(tài)度問卷,下面哪些敘述是不正確的:( D)。 A 題目不可以使用雙重否定句 B 應盡量回避社會贊許性高的問題 C 量表尺度越大,測量越精確 D 問卷題目越多越好 E 題目敘述不宜過長 3. 現(xiàn)在,欲編制一道測中學生自信心問題,下面哪一種表述最好? ( C) A 我總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 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 C 老師或家長讓我自己決定的事情,我很少猶豫不決 D我從不懷疑自己的判斷不正確 4. 一般情況下,問卷的長度應控制到(B )的回答時間? A 0-30分鐘 B 30-40分鐘 C 40-50分鐘 D 50-60分鐘 5. 對于使用問卷法的好處,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確的。( D、F ) A 樣本大,效度增加 B 不受訪員的影響,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 C 不會受其它因素的影響 D 問卷回收率最高 F 郵寄問卷經(jīng)費高 6. 下列哪一說法不正確。( D ) A. 對調查對象的群體資料必須有明確的了解,這樣才能確定群體的基本單位; B. 遺失被試的資料可能會造成取樣的偏差。 C. 訪問者及介紹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試的反應失真,使調查資料產(chǎn)生較大誤差。 D. 訪談調查常常是個人之間進行的,樣本的代表性不會影響訪談調查的資料價值。 7. 下列說法中不屬于訪問前準備工作內容的是( C)。 A. 一切可用的記錄工具,如:錄音機、照相機、紙筆等 B. 知識和心理方面的準備 C. 交通工具 D. 被訪問者的合作 8.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 A. 創(chuàng)造友好的氣氛,與被訪問者談的越投機越好。 B. 訪談時,要詳細的說明訪問的目的。 C. 訪談時,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題,隨時紀錄。 D. 進行訪談時,要首先介紹自己的身份。 9. 下列哪一說法不正確。( B?。? A. 訪談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觸和相互作用。 B. 訪談法不需要做準備工作。 C. 訪談法對于不適于書面語言的對象更容易接受和恰當。 D.訪談法具有較好的靈活性。 10. 下列哪一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問卷中的事實問題僅用于調查受測者作過那些事情。 B. 問卷施測的時間掌握在15分鐘以內最好。 C. 選擇實施的對象只要樣本容量夠大就有代表性。 D. 只有知道了研究問題的行為樣本,才能編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題目。 三、名詞解釋 1. 訪問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搜集資料、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該方法是一個訪問者與一個被訪問者通過面對面的接觸,透過有目的談話,以尋求研究資料的方法。 2. 結構型訪問法:又稱標準型,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把問題標準化,即事先擬好題目,問題次序和談話用語,按一定的方式詢問。又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訪問者按事先擬好的訪問大綱,對所有被訪者進行相同的詢問,然后將被訪者的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去。另一種是將問題與可能的答案印在問卷上,由被訪問者自由選擇答案 3. 非結構型訪問法:又稱非標準型訪問法。這種方法是指事先不預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問題順序去問,訪問者可以就某些問題與被訪問者進行自由的交談,以了解某些想研究的心理問題。 4. 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法:前者是雙方面對面地坐在一起交談的方式;后者是雙方不直接見面,而是通過電話、電腦等工具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前者能夠看到被訪者的表情、生活環(huán)境等,能夠了解更多的信息,有助于研究者更加準確地解釋訪談內容的意義;后者則可以減少奔波之苦與長途旅行的經(jīng)濟負擔,但是往往了解的信息比較有限。 四、簡答 1. 請簡述問卷法的優(yōu)點與缺點 1. 問卷法的優(yōu)點:(1)用問卷法收集資料,可不受人數(shù)限制,因此,抽樣范圍較廣,在時間,經(jīng)費方面,也比直接調查訪問較為經(jīng)濟。(2)此法只需印刷費、郵費,所費不多,且易行。(3)問卷法可令被調查者有充分考慮的時間,不受別人干擾,并自由地表示意見,其結果將更為可靠。(4)所擬問題可盡量求其細密,凡在訪問時不能直問,或問而不易得到真確回答的事項,皆可在問卷上得到較為滿意與可靠的答案。 問卷法的缺點:(1) 問題含糊不清,便不能得到確實的回答。(2) 所選樣本,若不能代表某種團體的意見,其結果將不可靠,亦即要注意樣本的代表性。而問卷法由于問卷的回收率較低,使樣本的代表性難于保證。(3) 問題太多會令填答者生厭,故而置之不理,若問題太少,卻又無法達到研究的目的。(4) 問題設計的不理想時,會散漫零亂,不易整理,且難以應用統(tǒng)計方法分析和對結果進行科學解釋。(5) 當填答者不合作、言不由衷時,所得結果會不可靠。(6) 有些事情非常復雜,不能用問卷的簡單問答所能表明。 2. 無結構式問卷與結構式問卷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 無結構型問卷屬于開放式,沒有固定的回答格式與要求,對填答問卷者來講,可以自由回答,故又稱作開放型。這種類型的問卷,多用在研究者對某些問題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種多樣,所以整理資料比較費時費力。可使對問題的了解更深入,即時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問題,使對問題的探討在更深度的情況下進行。如果采用集體訪問,可以將所要研究的問題提出來,供集體討論。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說明填答者的動機、態(tài)度、意見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點是資料分散,難以統(tǒng)計,而且需要花費填答者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結構型問卷可根據(jù)是否使用文字,劃分為圖畫式與文字式。圖畫式比較適合文字能力較差的兒童與文盲被試,在跨文化研究中應用較方便,可少受文化影響。結構型問卷根據(jù)答案的不同形式還可劃分為:選擇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適合于使用統(tǒng)計方法和進行量化處理。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作業(yè)四 成績: 批改老師: 一、填空 1. ( 實驗設計 ) 是指研究者為了解答所研究的問題,說明對實驗中各種變量如何控制的一種簡要的計劃、結構、方法和策略等。 2. 對同一個刺激,被試個體所進行的或能形成的反應種類是無限的。如何把無限的被試個體的反應控制在主試所意想的方向上,這就是所說的(控制 )問題。 3. 種類自變量的有:課題方面的自變量、( 環(huán)境變量 )、被試變量和暫時的被試變量。 4. 實驗研究中的變量包括自變量、因變量、干涉變量、控制變量、( 無關變量 )。 5. (干涉變量) 又稱調節(jié)變量,是自變量的特殊類型,是研究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關系而選擇的次要自變量。 6. 不同的環(huán)境也可以作為自變量。學校、地區(qū)、班級等環(huán)境因素都可作為變量,即( 環(huán)境 )變量。 7. 自變量的不同水平稱為( 檢查點 )或( 實驗處理 )。 8. ( 隨機化和配對法 )是將兩組被試除自變量外其他條件盡量保持相等。 9. 在實驗設計階段可以采用的一些控制無關變量的方法,這種對無關變量的控制稱為( 無關變量的消除、無關變量保持恒定 )。 10. 將被試分為兩組,一組施以實驗處理稱作實驗組,另一組不給實驗處理,稱作控制組,最后測定對某種刺激的反應,然后比較兩組反應上的差異,這稱為( 配對法 )。 11. 相關設計又稱( 事后回溯設計 )。 12. 內在效度是指實驗數(shù)據(jù)偏離真值的程度或( 系統(tǒng)誤差 )的大小。 二、名詞解釋 1. 自變量:又稱獨立變量,它是由研究者選定,并進行操縱、變化的能產(chǎn)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現(xiàn)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組合 2.環(huán)境變量:環(huán)境中可以作為自變量研究對象的環(huán)境因素。例如,不同學校、不同地區(qū)、不同班級等不同環(huán)境因素。 3. 控制變量:無關變量又稱控制變量、參變量、額外變量等。一是說:除自變量之外,一切能夠影響實驗結果,而實驗中需要加以控制的變量;另一是說:一切與所研究的條件和行為無關,但在實驗中又是影響反應變量(行為,又稱實驗結果)的因素。 4. 組間設計:采用控制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或多個實驗組的設計方法,又稱組間設計。 三、簡答題 1. 一個好的反應指標應具備哪些條件? 反應指標應具備的條件有:(1)準確性方面的指標,正確率或錯誤率。若相同條件下(除自變量之外)亦可用正確或錯誤的次數(shù)表示。(2)速度或敏捷度方面,常有兩種情況:工作量一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時間一定所完成的工作量。這兩種指標都可作為速度或敏捷度指標。(3)刺激的強度水平不同。例如,學習實驗中,通過不同難度的智力測驗題目。(4)概率或頻率,某些反應出現(xiàn)的概率或頻率,也常被用作反應變量的指標。(5)反應的強度或力量,(6)各種成就測驗與心理測驗的量表分數(shù)及評價者的評定分數(shù),(7)高次反應變量圖表,即用一個圖或表顯示反應的多種情況,例如學習曲線,既可表示學習的正確或錯誤率,又能表示整個的學習進程情況。 2. 自變量的種類有哪些? ⑴ 課題方面的自變量,⑵環(huán)境變量,⑶ 被試變量,⑷暫時的被試變量。自變量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無形的。 3. 對自變量的控制應注意哪些問題? 對自變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響研究的成功與失敗,控制包括兩方面:⑴給自變量規(guī)定操作定義,⑵ 規(guī)定自變量的不同水平—檢查點或實驗處理。 4. 實驗中規(guī)定操作定義有什么好處? (1)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體而清晰,(2)操作定義可以增進科學研究者之間溝通的正確性。(3)操作定義可減少一門學科所用概念或變量的數(shù)目。因為只有在操作定義明顯不同時,才增加新概念或新變量。 四、論述題 1. 影響內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⑴歷史因素;⑵選擇,這是指沒有用隨機取樣的方法選擇實驗對象或進行分組;⑶ 成熟,是指隨著時間的經(jīng)過,被試者內部發(fā)生改變,而影響了實驗結果的真實性;⑷ 測驗經(jīng)驗的成長,測驗經(jīng)驗是指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測驗量表的應答技巧;⑸ 測量工具的穩(wěn)定性;⑹ 統(tǒng)計回歸因素,是指在取樣時,選取某些特質位于兩極端的被試,而這些被試在前后兩次測試時,出現(xiàn)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被試其得分向中間回歸;⑺ 被試亡失;⑻ 選擇與成熟之交互作用,選擇不同被試可能與成熟之間存在交互作用,故也影響效度;⑼ 前測與實驗處理的反作用效果;(10)霍桑效應、安慰劑效應、要求特征;(11)疲勞因素,由重復安排實驗所產(chǎn)生的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上述幾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實驗結果的內在效度,在研究設計上應予以嚴格控制。 2. 影響統(tǒng)計推論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⑴統(tǒng)計檢定力低(決定統(tǒng)計檢定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有:a、樣本大小,樣本小統(tǒng)計檢定力低。b、顯著性水平α的大小。α越小,β錯誤就越大,統(tǒng)計檢定力降低。因此顯著性水平α的大小要合適,一般為.05,但有些研究其統(tǒng)計推論錯誤不會造成嚴重后果或教育方面的研究,允許顯著性水平α為0.10。c、因變量的誤差變異(標準差)的大小,標準差越大,標準誤也大,達到顯著水平時,β錯誤增大。以上因素會影響統(tǒng)計檢驗能力,使之偏低,易犯第二類型錯誤。)(2)選用的統(tǒng)計方法依據(jù)的各種假設條件滿足的程度。例如一般統(tǒng)計方法建立在隨機變量的基礎上,若數(shù)據(jù)本身不是隨機變量,此時所用統(tǒng)計方法的依據(jù)不能滿足,因而,其統(tǒng)計結論效度自然降低或沒有效度。再如Τ檢驗,u檢驗,方差分析等都要求數(shù)據(jù)為隨機的等距或等比的變量,總體分布為正態(tài),其抽樣分布亦為正態(tài)分布或Τ分布,或方差齊性,才可應用。(3)多重比較和誤差變異(如果實驗誤差太大,標準誤也大,實驗處理的層次增加,摒棄虛無假設的可能性增加,α錯誤也增加。)(4)測量工具的信度;(5)實驗處理執(zhí)行的信度,即實施實驗時遵守設計要求的程度。(6)實驗環(huán)境內,無定性非相關事故的影響;(7)被試者的隨機變異。 上述后四種因素,皆影響誤差變異的大小,如果誤差變異增大,使β錯誤(Ⅱ型錯誤)增大,如果誤差變異太小,又易犯第Ⅰ類型(α)錯誤,因此,選擇好樣本,嚴密研究設計,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檢驗方法,利用可靠的測量工具等會增加統(tǒng)計結論效度。 五、計算題 甲乙兩校隨機抽取12分數(shù)學競賽試卷,其卷面上的分數(shù)見下表,問甲乙兩校此次數(shù)學競賽成績是否一樣?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校 64 68 58 60 80 76 84 54 50 60 65 47 乙校 60 71 60 56 68 78 90 42 48 63 68 52 答案: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校 64 68 58 60 80 76 84 54 50 60 65 47 乙校 60 71 60 56 68 78 90 42 48 63 68 52 Xi-Yi -4 -3 -2 4 12 -2 -6 12 2 -3 -3 -5 排等級 7.5 5 2 7.5 11.5 2 10 11.5 2 5 5 9 添符號 -7.5 -5 -2 7.5 11.5 -2 -10 11.5 2 -5 -5 -9 , ,查符號等級(秩次)檢驗表(雙側檢驗),,,,;所以,甲乙兩校此次數(shù)學競賽成績的差異不顯著。 1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學前教育科研方法 學前教育 科研 方法 平時 作業(yè) 答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1275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