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詩歌四首》教案1(粵教版必修2)
《《中國現(xiàn)代詩歌四首》教案1(粵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國現(xiàn)代詩歌四首》教案1(粵教版必修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 7、中國現(xiàn)代詩歌四首·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了解作者何其芳、戴望舒、焦桐和韓東;識記字詞等基礎(chǔ)知識。 2.技能目標 了解現(xiàn)代詩歌的象征手法;了解象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誦讀培養(yǎng)對現(xiàn)代詩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3.情感目標 體味何其芳對“快樂”的那種獨特情緒體驗;理解戴望舒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體會焦桐追求理想的決心;領(lǐng)會韓東對沖破傳統(tǒng)文化的孜孜不倦。 走向高考 注意詩歌的意象及作者在詩中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對詩歌中生動、鮮明的意象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詩歌的情感意蘊。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法、問題法、演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歡樂》和《雨巷》 1、分角色朗誦,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男生1):你說你曾一度迷失在無邊的詩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孩,只因傘下那雙透明閃亮的雙眸,嘴角輕含的淡淡憂郁,呵!結(jié)著丁香一樣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許久不曾開啟的心房,如花般靜靜地綻放。 (男生2):哦,女孩,你難道真是從中翩然而至,在這寂寞的雨季來喚醒我沉睡已久的心靈。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純與美麗,如果你瞬間消失,我也不會驚奇,因為你的出現(xiàn)已是奇跡。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會于古朝的畫中尋你,于幽幽的池邊畫你,盡管我色彩的筆天邊勾勒你丁香花一樣的心事。 (女生1):輕輕的,我穿過雨巷,穿過綿綿的情詩,就這樣來到飄浮著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驚訝,也不要多問,我只想跳出發(fā)黃的詩頁,我只想在丁香花盛開的雨季,重溫在深巷中徘徊的憂郁。盡管它只會存在于這個雨季。 (集體):是誰,曾經(jīng)用美妙的文字,敘我成溫柔憂郁的佳人;是誰,用甜甜的木蕭,奏我出丁香一樣的芬芳;是誰,用流音的古箏,彈我成千年的紅顏知音。 (師):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轉(zhuǎn)身離去時的那一聲幽幽的嘆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層淡淡的憂郁,它們已經(jīng)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遠留在了每一位愛詩人的心里!好,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2、朗讀感受,深入鑒賞,把握基調(diào) ①讀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 明確: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愁。 ②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diào)去朗讀呢? 明確:低沉幽怨,就讓我們讀出這種感覺來。 3、分析意象,深入賞析。 ①從分析詩歌的意象入手,詩歌為什么會有憂愁的情感色彩呢?(提示:我?guī)е袀麘n愁的心情獨自徘徊在哪里呢?“我”的心情與活動的環(huán)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明確:從色彩基調(diào)來看,雨巷屬于暗色調(diào),而且是在雨中,與我的心情一樣都是灰暗的、陰沉的。 細雨斜飛,暮色蒼蒼,雨聲淅瀝,煙雨朦朧中的雨巷悠長悠長,它遠離喧囂熱鬧,幽暗的青石板鋪成的街道濕漉漉的,透著寒氣,靜寂,蕭條,而又冷清…… ②剛才我們用簡練優(yōu)美的語言渲染出了沉悶、壓抑的環(huán)境氣氛,下面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描述一下“我”的心情。 明確:宋代詞人賀鑄《青玉案》有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在這撩人愁緒的梅雨季節(jié)里,在這陰暗狹長的巷道里,我一個人獨自彷徨在雨中,孤獨、冷漠、苦悶又憂愁…… ③濕漉漉的天氣,濕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樣也是濕漉漉的。然后我卻希望逢著一個姑娘,一個什么樣的姑娘?(引導集體朗讀第二、三、四、五、六節(jié),提醒注意感情基調(diào)) 明確:丁香一樣的姑娘。(為什么說丁香一樣呢?)丁香是美麗的、素潔的、高雅的。丁香在古詩詞的傳統(tǒng)意象中,往往跟憂愁結(jié)合在一起,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有“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與憂愁聯(lián)系在一起,還有哪些地方體現(xiàn)姑娘的憂愁呢?(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靜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躍的,而是靜靜的,默然地走近。嘆息般的眼光,充滿憂郁的、哀傷的。) ④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姑娘為何如此感傷? 明確:也許她是為心愛的人兒離她遠去而苦惱心傷,也許她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許,她是為理想受挫而苦悶彷徨。 姑娘悄然飄過我的身旁,留下一聲沉重的嘆息,那一聲嘆息里有太多的憂傷,她明亮澄澈的眼眸中滿含著迷茫,然后,姑娘攜著一陣淡淡的幽香,像夢境般翩然而逝,漸行漸遠……。我們仿佛聽到了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請你駐足,生命的漂泊請將我一起帶上!,然而姑娘靜默的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 4、再次朗讀,深入意境,讀出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調(diào)。 5、從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①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如果我們從音樂性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你有什么美的享受?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呢? 明確:讀起有一種一唱三嘆、迂回反復、回腸蕩氣的感覺。聽起來悅耳、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A.從全詩看,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diào)在詩中重復出現(xiàn),起結(jié)復見,首尾呼應(yīng),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B.每一節(jié)共六行,每節(jié)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 “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jié)奏。 C.另外,語言上用反復,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回往復,悅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回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6、結(jié)合背景,解讀詩歌意象的象征意義 ☆詩人這低沉的傾訴,失望的自白難道純屬是個人的哀嘆嗎? 明確: 本詩寫于1927年夏,蔣介石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yīng)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黑暗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雨后絢麗的彩虹?!队晗铩肪褪且徊糠诌M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雨巷應(yīng)該是當時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xiàn)實的象征、姑娘應(yīng)該美好理想的象征) 詩人就是在現(xiàn)實與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煎熬的進步青年,這彷徨感嘆的哀嘆是現(xiàn)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7、總結(jié): 《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濃烈的詩歌。沒有直白的“情語”,只有委婉的“景語”,形象豐富且具象征意味,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就要首先訓練學生感知形象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去進行體驗,最后達到認知形象意蘊的目的,用個別讀、集體讀、師范讀、聽錄音等多種形式的讀反復體驗,深入詩的意境,造成情感上的共鳴。從初步感知、體會詩的情感基調(diào)到深入品味、強化感覺,對感覺和體驗進行整理再到細節(jié)認知,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知,另外,置疑設(shè)問,集散有致。《雨巷》教學設(shè)計中共設(shè)置了十幾個疑問。力圖使學生的感覺、體驗、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但這許多問題歸納起來只有三個:一是全詩有哪些形象;二是如何發(fā)現(xiàn)、體驗形象所蘊蓄著的思想感情;三是我們是怎樣解讀詩歌,進而解讀文學作品的。此外,運用適合文本特點的語體色彩是很重要的,《雨巷》抒情性濃烈,且調(diào)子低沉,在教學中,盡量采取詩化的語言并且始終保持符合該詩基調(diào)的情感色彩。“李杜文章在,火焰萬丈長”,詩人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詩的語言正如星星的光輝,永遠閃耀在天際。每當細雨迷蒙的時候,每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請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請你一定記得在那發(fā)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姑娘。 8、作業(yè): 發(fā)揮大膽想象,把《雨巷》改編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說,并試著比較詩歌語言與散文和小說語言的異同。 三、學習《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山民》 1、新課導入 你喜歡山嗎?山對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們是新鮮的、有魅力的,但對一個長年生活在山中的人本講,感覺卻并非如此,讓我們來看看韓東所寫的《山民》如何表達對山的感覺。 作者簡介:韓東,1961年出生于南京,父親方之也是當代著名作家。1978年考入山東大學哲學系,1982年畢業(yè)后曾先后在西安和南京的某些高校任教,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作家。現(xiàn)已出版詩歌集《白色的石頭》,小說集《我們的身體》、《西天上》,詩文合集《交叉跑動》等。1998年5月,與朱文等新生代作家一道發(fā)起“斷裂”行動,并主編“斷裂叢書”。 他開始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是在進入大學之后,并于1981年初青年文學雜志《青春》上發(fā)表了組詩《昂起不屈的頭》,后又獲得當年度的“青春文學獎”。落腳西安后,他又創(chuàng)作完成了《有關(guān)大雁塔》等佳作,還主持創(chuàng)辦了《老家》(“云帆”詩社)。尤其是1984年,他返回故鄉(xiāng)南京,成立了“他們”文學社,并于第二年創(chuàng)辦了《他們》,由此標志著又一代詩人和作家的新的崛起。從1985年到1995年,《他們》共出九期,其主要代表人物除詩人韓東、于堅外,先鋒小說家馬原、蘇童也曾是“他們”文學社的成員,并在《他們》創(chuàng)刊號上分別發(fā)表了《拉薩河女神》和《桑園留念》等小說作品。日后成為 “第三代詩歌”的鼎力重鎮(zhèn)和核心,與四川“非非主義”等詩歌社團一起,發(fā)起了一場影響廣泛的“第三代詩歌”運動。這里所謂“第三代詩歌”,按照詩人們的解釋,即是“隨共和國旗幟升起的為第一代人”,比如賀敬之、聞捷、公劉等;“十年鑄造了第二代”,指舒婷等朦朧詩人;“在大時代廣闊的背景下,誕生了他們第三代人”。從此,“第三代詩歌”就成了一個專有名稱。所謂“第三代詩歌”,是指朦朧詩之后一種新的審美思潮和寫作傾向,韓東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品讀學習《山民》 ①教師誦讀詩歌,學生思考這首詩中塑造了怎樣形象的一個山民? 明確:一個向往山外邊的生活,但又僅僅是想,從未付諸行動的山民。 ②如何理解詩中的“山”和“海”這兩個意象?詩人筆下的這兩個意象在表達詩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 點撥: 詩中的“山”在這里已經(jīng)不僅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義,它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將是多方面的。這“山”可以讓人想到艱苦的環(huán)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難,想到前進中遇到的艱難險阻,想到人類進化中的漫長歷程……這“?!眲t讓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標,想到期望的事業(yè),想到豐碩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頂……通過這一系列的聯(lián)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其中蘊涵了詩人積極昂揚的人生追求態(tài)度和啟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對現(xiàn)實不滿足,說明他是清醒的;他因為清醒,所以在思索;這個思索過程是曲折,四節(jié)詩就反映了這個曲折的歷程;他對美好的未來有著熱烈的向往和追求,他對人生進程有著深刻而睿智的反思。這正反映了才從動亂年代走出來的一代年輕人在人生問題上的深刻思考,在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方面的積極探索。詩人借用“山”和“?!边@兩個意象藝術(shù)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歷程。聯(lián)系我們的祖輩、我們自己的情況,我們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共鳴。 (解說:這個步驟的意義,一在于引導學生找意象,二在于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三在于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詩意。) ③怎樣理解詩中第一節(jié)的父子對話和“他不做聲了,看著遠處/山第一次使他這樣疲倦”? 點撥: “他”的連問,看似重復,但含義深刻,表現(xiàn)了他思索更遠,追求更遠,對現(xiàn)實開始反思。父親的回答,也已經(jīng)顯出了不耐煩,對兒子的發(fā)問是不屑呢,還是使他難堪?“他”“不做聲了”,是父親的冷淡回答使他的情緒受到挫傷,還是他的思索更趨于深刻? (解說:在整體理解的基礎(chǔ)上,把學生引向深刻品味。點撥也只提問,引思路,意在打開思索之門,答案可能是多樣的,不宜扣得太死。) ④第四節(jié)“他只是遺憾”讓你想到了哪些事情?這“遺憾”只是對父輩的抱怨嗎?這里面是否包含了某種哲理? 點撥: 想到的事情可能會很多,如:今天,“他”在“遺憾”祖先沒有像他一樣想過“,如果我們這一代還不努力,下一代將要對我們的作為表示遺憾了。為了不使后人遺憾,我們應(yīng)該立即行動,做出無愧的努力呀!可見,這遺憾,不僅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層思索和多層的啟迪。詩句讓人想到的哲理也是豐富的,如:人一生到這個世上,他就不是只屬于自己的了,他就該擔負起不該忘卻的對他人的責任。 (解說:這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意在引導學生會在詩里找問題,會跳出詩外找問題,開發(fā)思路,引發(fā)聯(lián)想。點撥只是舉例性的,意在啟發(fā)學生作多向思考,答案不求惟一,言之成理即可,訓練了思維即是目的。 ⑤山民為什么向往山外邊的生活? 明確:“他”知道山外邊有“?!保八彪鼥V地感覺到山的沉悶,他有改變生活環(huán)境的愿望。 ⑥再讀詩歌,思考山民最終也沒有離開山,而只是遺憾,“他”遺憾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遺憾? 明確: 山民遺憾“他的祖先沒有像他一樣想過/不然,見到大海的該是他了”。而“他”的想法是自己可以帶著老婆上路,兒子、兒子的兒子們終會有一天走到大海邊??墒恰八笨沼泻玫南敕ǎ瑓s沒有行動。“他”的遺憾讓我們?yōu)椤八碑a(chǎn)生遺憾,“他”竟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孩子們的祖先,“他”只想不做,也為孩子們造成了遺憾,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山民是一個很難突破自己固定思維的人,而這樣就限制了“他”的發(fā)展,留下了遺憾。 ⑦這首詩發(fā)表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2年,你認為詩人用這首詩重在表達什么? 明確: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有了開放的意識,但傳統(tǒng)的思想束縛著人們的行動,他們?nèi)匀恢煌A粼凇跋搿鄙?,詩人用這首詩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封閉,呼喚真正的思想解放。 ⑧這首詩的語言表達有什么特點?請具體分析。 明確: 本詩語言平淡直白,通篇敘述是純客觀的,句式單調(diào)沒有任何描寫性的語言,也沒有任何直抒胸臆的表達。這樣的語言恰恰合于詩歌內(nèi)容的沉悶,起到了加重這種感覺的作用。 3、拓展 ①閱讀下面的詩句,比較它與《山民》的異同。 理想(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解說: 設(shè)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思維,開拓欣賞途徑,加深對《山民》的理解。思路要點:相同點,都涉及到理想問題;不同點,思考層面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表現(xiàn)手法不同,表現(xiàn)側(cè)重不同。 ②結(jié)合《山民》一詩,分析自身存在的“山民意識”,完成40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四首中國現(xiàn)代詩歌,學生了解了作者何其芳、戴望舒、焦桐和韓東;識記字詞等基礎(chǔ)知識;了解現(xiàn)代詩歌的象征手法;了解象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誦讀培養(yǎng)對現(xiàn)代詩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體味何其芳對“快樂”的那種獨特情緒體驗;理解戴望舒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體會焦桐追求理想的決心;領(lǐng)會韓東對沖破傳統(tǒng)文化的孜孜不倦。注意詩歌的意象及作者在詩中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情趣。 111-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國現(xiàn)代詩歌四首 中國 現(xiàn)代詩歌 教案 粵教版 必修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148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