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11《詩兩首》紙船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doc
《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11《詩兩首》紙船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11《詩兩首》紙船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紙船》 學習目標:1、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背誦詩歌。 2、了解“借物抒情”、重疊、襯托等手法,學習用圈點批注的方法深入品味詩句所蘊涵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中的親情。整體感知 一.整體感知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詩歌,鋼琴曲伴奏以促進朗讀效果,烘托氣氛。 學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詩中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二.交流探討 1.作者冰心在本詩中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明確:游子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2.詩人是用什么具體意象來抒寫對母親濃濃的思念的呢? 明確:紙船。(人們常說:“山水寄意,草木傳情。”是的,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鮮艷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瑩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來抒發(fā)他們內心的情感。蘇軾曾借空中的一輪明月抒發(fā)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嘆;青年毛澤東獨立橘子洲頭,借眼前的蒼茫大地,抒發(fā)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雄心壯志。這種寫法叫做“借物抒情”。) 3.你認為怎樣朗讀才能更充分地表達詩人的這種感情呢?兩人為一組互讀,結合例句來談談你的體會。 4.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濃縮在紙船里,同時還蘊藏在字里行間里。詩中有哪些詞語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請默讀。 5.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詩,就是要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yōu)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來朗讀詩歌。那么如果請你配上背景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樂曲或怎樣的旋律? 6.聽著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誦,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聽時,請你發(fā)揮想像,結合自身經歷,以第一人稱將當時的情景用詩意的語言描述出來。 (天風吹卷,海浪濤濤,一如我那波瀾起伏的心。我此去遠涉重洋,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疊紙船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紙船啊紙船,你雖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你能漂入我母親的夢中嗎?) 7.大家富有詩情畫意的描述,讓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個小故事!冰心小時曾問她的母親:“你為什么那么愛我?”母親回答說“不為什么,因為你是我的女兒!”道理就這么簡單,就因為我們是父母的兒女,所以父母就得為我們操心勞苦!我是母親的兒子,又是女兒的父親,讀了這首詩后我也禁不住寫了幾句詩來表達我對“母愛”的感受。 小時侯,母愛融在乳汁里,吮著它,香甜甜; 長大后,母愛藏在枕頭里,枕著它,意綿綿; 寒冬里,母愛織在毛衣里,穿著它,情牽牽; 雨天里,母愛撐在雨傘里,擎著它,淚漣漣。 其實能寄托“母愛”的又何止“紙船”、“乳汁”“枕頭”“毛衣”、“雨傘”呢?請你結合自身體驗,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并用詩意的語言來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試著寫一兩句詩。 上學后,母愛 , , 。 8.這就是詩?。∈前?,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母愛融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母愛,每人的體驗皆不同。慈母情,是“三春暉”,是任何“寸草心”也難以回報的恩情,是人間最圣潔、最偉大、最無私的親情。此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肯定有許多話要對自己的媽媽說,下面就以“媽媽,我對您說”為題說一說你的心里話,與各位在座的同學們以及聽課的老師們共享! (相信學生肯定能夠答出精彩?。? 三.布置作業(yè) 把今天讀詩的感受以“媽媽,我對您說”為題寫一段心里話,收集到你的《心靈小語》中去,課下交流。 四.執(zhí)教感言: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征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使孩子們獲得一把欣賞研讀詩歌的金鑰匙,同時,也讓孩子們在詩人的博大情懷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目標離現(xiàn)實可能有點遠,有句話說得好,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愿孩子們在這節(jié)課學習之后會有所收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詩兩首 2019年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11詩兩首紙船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 2019 六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二 單元 11 紙船 導學案 魯教版 五四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42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