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shù)學一輪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及運算課件(理) 新人教B版.ppt
《高考數(shù)學一輪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及運算課件(理) 新人教B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數(shù)學一輪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及運算課件(理) 新人教B版.ppt(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 集合的概念及運算,高考理數(shù),1.元素與集合 (1)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確定性 、 互異性 、 無序性 . (3)集合的分類: 無限集 、 有限集 .特別地,我們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空集 ,記作?. (4)常用數(shù)集及其表示符號,知識清單,(5)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舉法 、 描述法 、 韋恩圖法 . 注意:描述法表示集合,一般形式是{x∈I|p(x)}.,2.集合間的關系 (1)集合間的運算關系,續(xù)表,注意:①A=B?A?B且A?B. ②遇到形如A?B的問題,一定要考慮A=?的情況. (2)集合間的邏輯關系,(3)兩個常用結論 A∩B=A?A?B;A∪B=B?A?B.,3.設有限集合A,card(A)=n(n∈N*),則 (1)A的子集個數(shù)是 2n ; (2)A的真子集個數(shù)是 2n-1 ; (3)A的非空子集個數(shù)是 2n-1 ; (4)A的非空真子集個數(shù)是 2n-2 .,方法1 數(shù)軸與韋恩(Venn)圖在解題中的應用 數(shù)軸和韋恩圖是進行交、并、補運算的有力工具,數(shù)形結合是解答集合問題的常用方法,解 題時要先把集合中各種形式的元素化簡,使之明確化,借助數(shù)軸、直角坐標系或韋恩圖等工具, 將抽象的代數(shù)問題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然后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解決. 例1 (2016課標全國Ⅲ,1,5分)設集合S={x|(x-2)(x-3)≥0},T={x|x0},則S∩T= ( ) A.[2,3] B.(-∞,2]∪[3,+∞) C.[3,+∞) D.(0,2]∪[3,+∞) 解析 S={x|(x-2)(x-3)≥0}={x|x≤2或x≥3},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集合S,T,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S∩T=(0,2]∪[3,+∞),故選D. 答案 D,突破方法,1-1 (2016山東濟寧一模,2,5分)已知全集U=R,集合A={x||x-1|≤2},?UB=(-∞,1)∪[4,+∞),則A∪ B= ( ) A.[1,3] B.(1,3] C.[-1,4] D.[-1,4) 答案 D 解析 A={x||x-1|≤2}={x|-1≤x≤3}, ∵?UB=(-∞,1)∪[4,+∞),∴B=[1,4).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集合A、B,如圖. 由圖得A∪B=[-1,4),故選D. 1-2 設I為全集,S1、S2、S3是I的三個非空子集,且S1∪S2∪S3=I,則下面論斷正確的是 ( ) A.(?IS1)∩(S2∪S3)=? B.S1?[(?IS2)∩(?IS3)] C.(?IS1)∩(?IS2)∩(?IS3)=? D.S1?[(?IS2)∩(?IS3)∪(?IS3)],答案 C 解析 解法一:令S3=S1∩S2,依題意畫出韋恩圖,如圖所示,則有S1∪S2=I,故(?IS1)∩(?IS2)=?I(S1∪ S2)=?II=?,所以(?IS1)∩(?IS2)∩(?IS3)=?∩(?IS3)=?,故C正確.易判斷A、B、D不正確. 解法二:∵S1∪S2∪S3=I, ∴?I(S1∪S2∪S3)=?, ∴?I(S1∪S2)∩(?IS3)=?, ∴(?IS1)∩(?IS2)∩(?IS3)=?,故C正確.易判斷A、B、D不正確. 解法三:令S1={1,2},S2={2,3},S3={2},I={1,2,3},則(?IS1)∩(?IS2)∩(?IS3)={3}∩{1}∩{1,3}=?,故 C正確.易判斷A、B、D不正確.,方法2 利用分類討論研究集合問題 1.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題中,若未指明集合非空,則要考慮空集的可能性,如A?B(B≠?), 則有A=?和A≠?兩種可能,此時應分類討論. 2.在解含參變量的有關集合問題時,有時需對參變量進行分類討論.同時在解題過程中,最易忽略 集合元素的互異性,從而導致解題的錯誤.因此求出參變量后,一定要代入檢驗. 3.分類討論要注意分類標準的尋求和層次的劃分,做到分類標準合理、自然,層次劃分明確、清 晰,對討論的問題的分類做到不重不漏. 例2 (2016甘肅蘭州二診,1)已知集合A={1,2,m2},B={1,m},若B?A,則m= ( ) A.0 B.2 C.0或2 D.1或2 解題導引 由B?A, 得m∈A→分類討論 求出m的值→代入檢驗, 得結論 解析 ∵B?A,∴m∈A,,方法3 與集合有關的新概念問題 與集合有關的新概念問題屬于信息遷移類問題,它是化歸思想的具體運用,是近幾年高考的 熱點問題,這類試題的特點是:通過給出新的數(shù)學概念或新的運算方法,在新的情境下完成某種 推理證明,這類試題是集合命題的一個新方向.常見的有定義新概念、新公式、新運算和新法則 等類型. 解此類題的一般思路: (1)理解問題中的新公式、新運算、新法則的含義; (2)利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邏輯推理; (3)對選項進行篩選,驗證,得出結論. 例3 (2015廣東深圳二模,8,5分)設X是直角坐標平面上的任意點集,定義X*={(1-y,x-1)|(x,y)∈X}. 若X*=X,則稱點集X“關于運算*對稱”. 給定點集A={(x,y)|x2+y2=1},B={(x,y)|y=x-1},C={(x,y)||x-1|+|y|=1}. 其中“關于運算*對稱”的點集個數(shù)為 ( ) A.0 B.1 C.2 D.3,解題導引 設1-y=x, x-1=y→解出x,y→代入集合A,B,C→得到集合A*,B*,C*→判斷A*=A,B*=B, C*=C是否成立→結論 解析 設 則 則X*={(x,y)|(1+y,1-x)∈X},由題意,得 A*={(x,y)|(1+y)2+(1-x)2=1}={(x,y)|(x-1)2+(y+1)2=1}, B*={(x,y)|1-x=(1+y)-1}={(x,y)|y=-x+1}, C*={(x,y)||(1+y)-1|+|1-x|=1}={(x,y)||x-1|+|y|=1},所以A*≠A,B*≠B,C*=C,故選B. 答案 B 3-1 對于正實數(shù)α,記Mα為滿足下述條件的函數(shù)f(x)構成的集合:對于任意的x1,x2∈R,x2x1,有-α(x2 -x1)f(x2)-f(x1)α(x2-x1).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 A.若f(x)∈ ,g(x)∈ ,則f(x)g(x)∈ B.若f(x)∈ ,g(x)∈ ,且g(x)≠0,則 ∈ C.若f(x)∈ ,g(x)∈ ,則f(x)+g(x)∈,D.若f(x)∈ ,g(x)∈ ,且α1α2,則f(x)-g(x)∈ 答案 C 解析 依題意,若f(x)∈ ,g(x)∈ , 則?x1,x2∈R且x2x1,有-α1(x2-x1)f(x2)-f(x1)α1(x2-x1),-α2(x2-x1)g(x2)-g(x1)α2(x2-x1), ∴-(α1+α2)(x2-x1)f(x2)-f(x1)+g(x2)-g(x1)(α1+α2)(x2-x1), 即-(α1+α2)(x2-x1)[f(x2)+g(x2)]-[f(x1)+g(x1)](α1+α2)(x2-x1), 從而有f(x)+g(x)∈ . 3-2 定義集合運算:A?B={x|x∈A,且x?B},已知集合M={x|-3≤x4},N={x|-1x≤7},則(N?M) ?M= . 答案 {x|4≤x≤7} 解析 因為N?M={x|x∈N,且x?M}={x|4≤x≤7}, 所以(N?M)?M={x|x∈N?M,且x?M}={x|4≤x≤7}.,-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數(shù)學一輪總復習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及運算課件理 新人教B版 高考 數(shù)學 一輪 復習 集合 常用 邏輯 用語 概念 運算 課件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45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