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17.小草之歌(1)教案 語文S版.doc
《2019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17.小草之歌(1)教案 語文S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17.小草之歌(1)教案 語文S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小草之歌 【教材分析】 這是第七冊的第一篇文章,也是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課題目為“小草之歌”,實際上就是一首關于“小草”的詩歌或歌謠。 詩歌共七節(jié)。首先從小草的“小”說起。小草是“小”得,大千世界他很渺小,地位也微不足道,對大自然的依賴也很少。詩歌的前三節(jié)在述說了小草“小”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在總起全詩,點明小草的無私奉獻和美好品質。接下來四至六節(jié)就分別訴說小草的貢獻:防洪、固沙、美化環(huán)境。最后,以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和堅持奉獻的精神結束,深化詩歌主題。 通過這首詩,學生可以了解到小草在美化環(huán)境、抵制環(huán)境惡化方面的巨大作用,也可以體會到渺小事物的無私奉獻和巨大作用,從詩歌形式、內容、語文知識、社會知識方面都有廣闊的挖掘空間。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三年的語言積累,對于詩歌這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也有了一定的體會,有感情朗誦詩歌并背誦下來對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講沒有什么難處。同時,四年級的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也有一定得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充分詩歌的內容,但對于一些特殊含義的表達,如“獻出一點綠色在天地間閃耀”、“沙丘被我鎖住了手腳”,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得以理解。 此外,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已經不再停留在表面,因而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渺小”“奉獻”“生命”等具有深層社會含義的概念。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這一課中我設計了提煉——討論——對比——拓展的教學思路。首先,通過學生自由朗讀詩歌(主要是前三節(jié)),提煉小草的特征,讓學生明白小草的“小”,同時再讀詩歌讓學生明白小草在保護環(huán)境上的巨大作用,通過學生討論得出“小”與“大”的對比,從而得出小草的無私奉獻和美好品質,之后通過拓展更加全面的了解小草的特點和品質。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計”“奉”“福”“缺”“丘”“扮”“嬌”“遼”,掌握“渺小“慚愧”“索取”“天涯海角”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了解并討論總結小草在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體會小草無私奉獻、頑強等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并討論總結小草在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體會小草的“渺小”與“無私奉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初讀詩歌,學認字詞——二讀詩歌,提煉特征——三讀詩歌,討論對比——四讀詩歌,感悟拓展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導 案(教 師活 動) 學案( 學生活 動) 設 計意 圖/微 課設 計指 導 一、導入新課。(約5分鐘) 1.課件展示小草的圖片。(讓學生討論交流為草加一個形容詞。) 2.展示百度百科相關資料,帶領學生理解小草的“小”。 摘自網絡:小草本來是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統(tǒng)稱,也可以作為茶葉和中藥遠志苗的別稱。另外草稿或者草書中字形小巧者也可以稱之為“小草”。有同名歌曲、人物昵稱和相關電視劇《我是一棵小草》。 矮小草本,常成緊密的植叢。稈纖細,無毛,高10-25厘米,直徑約0.5毫米。葉集生于基部,葉鞘在近地面處密集成纖維狀;葉舌極短,具短纖毛;葉片窄線形,常卷折成針狀,長1-6厘米,寬0.8-1.2毫米,上面有時具稀疏白色長柔毛,邊緣增厚。 3.提問學生:根據以上提問,那一個形容詞更加適合形容“草”。 4.揭示課文:小草雖然小,但它的作用卻很大。 學生觀看圖片形成對草的基本認知,討論交流為草加一個形容詞,學生可能討論的詞有“綠”“美麗的”“小”。 學生通過材料和圖片感受小草在外觀上的“小”,形成對草“渺小”的認識。 以強烈的圖片對比和大量的統(tǒng)計數據激起學生對小草的基本認知,為學生學習詩歌,了解小草的“渺小”和“無私奉獻” 微課設計:可以帶領學生討論,小草的特征,讓學生在正式學習詩歌前對小草有一個整體把握。 二、初讀詩歌,學認字詞。(約10分鐘) 1. 第一 行簡短交流之后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字詞,讓學生展示在黑板上。 2.對相關字詞,提問同學,進行 講解。 3.對重點字詞,要求學生組詞造句,加深理解 學生以自己的字詞積累初讀詩歌, 圈劃自己不能認清、讀對的字詞,與同學、和老師交流,了解自己本課字詞的認知缺陷。 讓學生通讀課文,圈劃字詞,目的是了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以此為基礎展開學生的字詞教學,現實而有效。同時,讀課文還能使學生增加語感,更好的體會詩歌。 三、再讀詩歌,提煉特征。(約5分鐘) 在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通讀詩歌,重要讓學生朗讀前三節(jié),并引導學生提煉小草的特征(關注多次出現的字眼)。 學生反復誦讀詩歌,形成對小草的認識,如:渺小不氣餒、不計較、奉獻等,通過老師引導關注多次出現的字眼,最后形成對小草“渺小”的認識。 微課設計:學生從詩歌中,提煉小草的特征,可以以此進行拓展,讓學生進行表達, 四、三讀詩歌,討論對比。(約10分鐘) 1.帶領學生繼續(xù)朗讀詩歌,重點朗讀詩歌第四至六節(jié),帶領學生體會小草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的作用。 第四節(jié):抓住泥土——防洪 第五節(jié):鎖住沙丘——固沙 第六節(jié):相互擁抱——美化環(huán)境 2.需要解讀和拓展的詞語: 擊退洪水的咆哮:即小草通過它的“根”固定土壤,防御洪水。 沙丘被我鎖住了手腳:即小草能對風沙形成阻擋,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3.總結:小草雖然“小”,但貢獻“大”。 學生朗讀詩歌,跟隨老師討論理解相關詞語,感悟小草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巨大作用。 通過系統(tǒng)學習小草在環(huán)境保護上的作用,給學生整體印象,總結并了解小草雖“小”,但貢獻卻“大”。 微課設計:可以一邊講解,一邊讓學生畫圖,通過圖畫的形式展現小草的三個貢獻。 五、四讀詩歌,感悟拓展 (約10分鐘) 帶領學生朗讀詩歌,討交流小草的無私奉獻和美好品質。 可以關注:1.小草向自然索取的很少,貢獻卻多; 2.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小草頑強不氣餒。 學生與老師和同學交流,通過體現詩歌的關鍵詞,感悟小草的特征,形成對小草更為全面的認識。 微課設計: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活動——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深化對詩歌的理解。 六、板書設計 小草——不小 小——索取很少 大——防洪、固沙、美化環(huán)境 七、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一直存在著讀不夠、度不透的問題,所以,在運用詩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讀透,通過反復朗讀把握詩歌脈絡,同時通過帶領學生提煉關鍵詞,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此外,對于小草不小的理解,學生體會起來可能有些困難,但我們需要多進行這樣的嘗試,使學生的思考不僅僅停留在字詞、文本內容,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長足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17.小草之歌1教案 語文S版 2019 四年級 語文 上冊 17.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45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