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專題 第13課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專題 第13課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專題 第13課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 蘇教版必修3.doc(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專題 第13課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 蘇教版必修3 第13課燭之武退秦師 (一)作者簡介 生平經(jīng)歷 左丘明(約公元前502年—約公元前422年),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時有盲史官,記誦、講述有關(guān)古代歷史和傳說,口耳相傳,以補充和豐富文字的記載,左丘明即為盲史官之一。 主要作品 著有《左傳》《國語》。 評價 中國古代杰出的史學家。 (二)人物軼事 左丘明有個嗜好,即特別愛吃桃子。每至桃子成熟季節(jié),即以肥桃為飯,精神振奮,靈感倍增,編纂編年史《左傳》時,下筆如有神,寫得又快又好。 桃樹老死之后,左丘明舍不得燒掉,請木匠把桃木精雕細刻制成刀、劍、槍、棍、戈等兵器,掛滿自己居室之墻壁。鄉(xiāng)鄰疑而問及此事,他笑著說,世之萬物須盡其用也,桃木制品既可觀賞,也能吉祥鎮(zhèn)宅,祛災避邪呢!鄉(xiāng)鄰聽他一說,都非常感興趣,于是紛紛仿效,家家掛起桃木劍、桃木刀、桃木槍;有農(nóng)事忙沒大工夫的,即用桃木削成棍子,掛在墻上。久而久之,掛桃木制品避邪,形成一種民間風俗。今人認為桃木祛災避邪,也許自此始矣! (一)背景鏈接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得罪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jié)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但并未感化晉國。晉國為什么要聯(lián)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quán),也需要向外擴張。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lián)軍。兩年后,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guān)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欲望,于是秦、晉聯(lián)合也就是必然了。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鄭文公自知不是秦、晉的對手,便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 (二)常識整理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相傳是魯國左丘明所作,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同時也是一部杰出的歷史散文著作。主要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shù)抗哪?前464)20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同時它又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不僅創(chuàng)造了多樣縝密的篇章結(jié)構(gòu)、富有魅力的文學語言,而且刻畫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左傳》的敘事能力極強,故事生動有趣,善于描寫戰(zhàn)爭,善于刻畫人物,語言簡練,外交辭令精彩,人物對話富有表現(xiàn)力。《左傳》敘事寫人的成就,標志著我國歷史散文的重大發(fā)展,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 ] [ ] [ ] [ ] [ ] [ ] [ ] 1.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文章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動作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閱讀課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以其無禮于晉 ①以:介詞,因為 ②其:代詞,指鄭國 ③于:介詞,對 (2)且貳于楚也 貳:動詞,從屬二主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并釋義。 晉軍函陵 軍:名詞作動詞,駐扎 3.翻譯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點。 (1)以其無禮于晉。 譯文: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狀語后置句,狀語“于晉”置于謂語“無禮”之后) (2)秦軍氾南。 譯文:秦軍駐扎在氾南。(省略句,“氾南”前省略了介詞“于”) 環(huán)節(jié)二:分析文理 4.下列對第1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晉圍鄭的兩個理由是鄭“無禮于晉”和“貳于楚”。 B.“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同時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為了報復鄭國,與秦國并沒有多大的利害關(guān)系,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 C.一個弱小的鄭國,同時受到秦、晉兩個強國的圍攻。大軍壓境,國都被占領(lǐng),形勢十分危急。 D.“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二國軍隊分駐兩地,這就為燭之武深夜見秦伯,說服其單獨退軍提供了有利條件。 解析:選C C項中“國都被占領(lǐng)”錯誤,文中只是說“晉侯、秦伯圍鄭”。 (二)閱讀課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于:介詞,對 (2)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若:連詞,假如 (3)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①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②猶:副詞,尚且 (4)無能為也已 為:動詞,做,干 (5)吾不能早用子 子:名詞,古代對人的尊稱 (6)是寡人之過也 ①是:代詞,這 ②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 (7)許之 許:動詞,答應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無能為也已“已”同“矣”,句末語氣助詞 3.翻譯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點。 (1)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譯文:佚之狐對鄭文公說。(狀語后置句,狀語“于鄭伯”置于動詞“言”之后) (2)是寡人之過也。 譯文:這是我的過錯呀。(判斷句,“……也”表判斷) 環(huán)節(jié)二:分析文理 4.下列對第2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國危矣”承上而來,再次強調(diào)鄭國所處的危險境地。 B.“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C.“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暗寫燭之武在年輕時并沒有得到重用;“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則流露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 D.燭之武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guān)系國家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xiàn)了燭之武的大智大勇。 解析:選D D項,“體現(xiàn)了燭之武的大智大勇”錯誤,應該是體現(xiàn)了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三)閱讀課文第3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夜,縋而出 ①縋:動詞,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往下吊 ②而: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 (2)鄭既知亡矣 既:副詞,已經(jīng)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于:介詞,對 (4)敢以煩執(zhí)事 以:介詞,拿、用 (5)越國以鄙遠 以: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來 (6)君知其難也 其:代詞,這件事 (7)焉用亡鄭以陪鄰 ①焉: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②以: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來 ③陪:動詞,增加 (8)鄰之厚,君之薄也 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9)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①嘗:副詞,曾經(jīng) ②為:動詞,給予 (10)夫晉,何厭之有 厭:滿足 (11)又欲肆其西封 ①肆:動詞,擴張、延伸 ②封:名詞,疆界 (12)不闕秦,將焉取之 焉:疑問代詞,哪里 (13)惟君圖之 ①惟:句首語氣詞,表示希望 ②圖:動詞,思考、考慮 (14)乃還 乃:副詞,于是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1)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給 (2)秦伯說 “說”同“悅”,高興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 (1)敢以煩執(zhí)事 古義:指執(zhí)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今義:指掌管某項工作的人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指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義:指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 古義:指外交使節(jié) 今義:常用于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并釋義。 (1)夜,縋而出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 (3)越國以鄙遠 ①鄙: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 ②遠:形容詞作名詞,邊遠的國家 (4)鄰之厚,君之薄也 ?、俸瘢盒稳菰~作動詞,變雄厚 ②?。盒稳菰~作動詞,變薄弱 (5)朝濟而夕設版焉 ①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 ②夕:名詞作狀語,在傍晚 (6)既東封鄭①東:名詞作狀語,在東邊 ②封: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7)闕秦以利晉 利:名詞的使動用法,使……獲利 (8)與鄭人盟 盟: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 5.翻譯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點。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譯文: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省略句,介詞“以”后省略了代詞“之”) (2)夫晉,何厭之有? 譯文:晉國,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賓語前置句,賓語“何厭”置于謂語動詞“有”之前,“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環(huán)節(jié)二:分析文理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于秦國不應伐鄭的依據(jù)的一組是( ) ①鄭既知亡矣?、谘捎猛鲟嵰耘汔彙、廴羯徉嵰詾闁|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艹瘽υO版焉?、菁葨|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揸I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解析:選C?、俦砻鬣崌F(xiàn)狀;④為晉對秦的做法;⑤為晉國的擴張野心。 7.下列對第3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燭之武好像置身于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秦伯的好感,為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 B.“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君之薄也”,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措辭直白、激烈,毫不掩飾地挑撥秦晉之間的關(guān)系。 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燭之武以利益引誘秦伯,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 D.“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惟君圖之”,從歷史到現(xiàn)實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然要進犯秦國,從而使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解析:選B B項,此段話中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 (四)閱讀課文第4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帶有假設語氣的否定副詞,假如沒有 (2)因人之力而敝之 ?、僖颍簞釉~,憑借,依靠 ②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③敝:動詞,損害 (3)失其所與 與:動詞,結(jié)交,親附 (4)以亂易整,不武 ①易:動詞,取代,替代 ②武:形容詞,勇武 (5)吾其還也 其:語氣副詞,還是 (6)亦去之 去:動詞,離開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失其所與,不知 “知”同“智”,明智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人 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環(huán)節(jié)二:分析文理 4.下列對第4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guān)系頓時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一場風波,終于平息。 B.晉侯的話以散句為主,說得句句在理,彰顯了他思維的嚴密,頭腦的冷靜。 C.晉侯毅然決定撤軍,這種隱忍不發(fā)、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使得晉文公終成霸業(yè)。 D.晉侯說“不仁”“不知”“不武”,目的是退兵,其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實是“利”字使然。 解析:選B B項,晉侯的話以整句為主。 一、積累妙用素材讓文筆更鮮活 (一)這樣積累素材 話題專輯—— 1.從教材中積累 從燭之武對晉國歷史和國君的為人了解之清楚,對秦伯心理和秦、晉恩怨把握之全面,可以看出他雖然長期懷才不遇,卻一直關(guān)注天下形勢,思考安天下濟蒼生的方法。長期的默默積蓄,使其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沉穩(wěn)自信,也使其具備了能言善辯、巧妙退兵的高超智慧。幾十年積蓄的能量,終于迎來了瞬間釋放的閃亮時刻。 2.從自然中積累 蜘蛛天生就會結(jié)網(wǎng)捕食。它在體內(nèi)制造黏性、韌性很高又無色透明的“隱形”蛛絲,選擇蛾、蝶、蚊、蠅等飛蟲活動的林間通道巧妙織網(wǎng),然后躲于暗處。一旦有自投羅網(wǎng)者,信息立刻由蛛絲傳遞給蜘蛛,而它會迅速趕到,咬住“俘虜”,將自制的麻藥通過牙齒注入“俘虜”體內(nèi),使其喪失抵抗或逃跑的能力,然后再美美地飽餐一頓。若一下子捕獲多個“俘虜”,一時吃不完,蜘蛛就會用蛛絲將其捆綁起來,留著以后再吃。 3.從歷史中積累 齊國大將田忌,多次與齊國的諸公子用金錢做賭注賽馬,但常常賭輸。孫臏觀察他們的馬力都不相上下,只是因為田忌沒有按照每匹馬的實際情況加以科學匹配使用。于是孫臏告訴田忌:“再賽時,您盡管多下賭注,我保證您取勝?!碧锛上嘈艑O臏的智慧,就與齊國的諸公子下千金賭注賽馬。等到將要比賽時,孫臏對田忌說:“今天您用下等馬與他們的上等馬賽,用上等馬與他們的中等馬賽,用中等馬與他們的下等馬賽?!北荣惤Y(jié)果,田忌取得兩勝一負的成績,最后贏得了千金。 4.從名言中積累 (1)智者不妄為,勇者不妄殺?!獎⑾? (2)智能謀,力能任?!n愈 (3)謹慎是智慧的長子?!旯? (4)沒有智慧的蠻力是沒有什么價值的?!死茁宸? (5)良好的人生是受行動和智慧指導的?!_素 (6)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袪査固? (7)決定問題,需要智慧,貫徹執(zhí)行時則需要耐心?!神R (二)這樣運用素材 朝堂上、王殿下,有人肅立一旁,如雕塑般靜默;有人匍匐于前,因恐懼而戰(zhàn)栗;但也有人,從俯首恭聽的臣子中站 出,直面國君的種種弊誤。他們不屑玩權(quán)弄術(shù),不愿唯命是從,他們要聽平民的苦,要為百姓而訴,他們無愧于心,無愧于國,無愧于天地;也有人,他們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上前。曹劌于長勺對齊師的冷靜、燭之武面秦君時的理智、屈完于盟師壓境氣勢洶洶的不卑不亢,那一刻,他們擦亮了屬于自己的智慧火花,燃燒出永遠不滅的光芒。 [領(lǐng)悟] 運用對比手法,層層遞進,詠頌了忠勇智慧之士。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說秦君,秦穆公心悅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云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終于轉(zhuǎn)危為安。 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反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義無反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于字里行間。 195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币粋€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個師嗎?《燭之武退秦師》告訴了我們答案。 曹操有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惫磐駚?,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哪怕社會、命運對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guān)頭,依然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獻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的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 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梢哉f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著出山的準備,燭之武也是如此,盡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yè),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guān)注著天下形勢,思考著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溫”,怎么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么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后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边@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須發(fā)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著拐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歲月給了燭之武太多的落寞與不甘,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沉穩(wěn)與敏銳。他與秦伯的交鋒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的勝局,幾十年積蓄的能量終于在瞬間有了釋放和爆發(fā)的閃亮時刻。“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只是這機遇來得太遲了一點兒,而且是冒著亡國的危險。但如果不是秦、晉圍鄭,燭之武恐怕真得“駢死于槽櫪之間”,湮滅于歷史的風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那些鮮活的身影卻依然存留在人們的心頭。像燭之武這樣的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說就是國家的脊梁!讓我們以古人為鏡來勉勵自己吧! 佳作賞析 是什么讓燭之武義無反顧地出使秦國?是國家利益。在所有優(yōu)秀品質(zhì)里面哪一個最重要?是熱愛自己的祖國。人們常說,祖國利益高于一切,是的,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之所以被世人稱頌,就在于他們的愛國精神是留存在人們心中的豐碑。 寫作借鑒 1.學鋪墊 文章開篇概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情節(jié),為下文提出論點做鋪墊。 2.學觀點 文章在概述課文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觀點:“他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義無反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3.學論據(jù) 以錢學森、諸葛亮的事例,結(jié)合燭之武的行為,進一步證明論點。 4.學引用 文中大量地引用詩句、名言,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語言也隨之變得生動而富有表現(xiàn)力。 5.學照應 文章最后仍然緊扣燭之武,提出希望,與開頭照應,使文章內(nèi)容完整,結(jié)構(gòu)緊湊。二、研讀品味經(jīng)典讓積淀更豐厚 原文:知命不能規(guī)乎其前,丘以是日徂。 出處:吾一受其成形①,而不化以待盡②,郊物而動,日夜無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guī)乎其前,丘③以是日徂④?!肚f子外篇田子方》 注釋:①形:形體。②盡:衰亡。③丘:孔丘,指孔子。這一段是《莊子》中記錄孔子所言,故出現(xiàn)孔子之名。④徂(c):成為過去。 [翻譯] 我一旦稟受天所賦予的形體,就不會轉(zhuǎn)化為其他形體而等待天命的衰亡,隨外物的變化而相應行動,日夜不停從無間隙,而且竟不知其終結(jié)所在,是溫和而自然地聚成了現(xiàn)在的形體。我知道命運不能夠預先窺見,我只是天天跟隨變化而推移。 [明理知義] 這句話告訴我們要順命,因為生命的過程由生到死是不可改變的,所以我們要順應生死的結(jié)局,這樣我們才不會因為生命中的各種插曲而改變對生命的看法。莊子主張順命,但不信命。上天鑄就了現(xiàn)在的形體,這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只有順應它,并欣然接受它。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這樣而消極地信命,總之,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 灌夫有服 灌夫①有服②,過③丞相。丞相從容曰:“吾欲與仲孺過魏其侯④,會仲孺有服?!惫喾蛟唬骸柏┫嗫闲尧菖R,夫安敢以服為辭!請語魏其侯,丞相旦日早臨?!痹S諾。至日中,丞相不來。魏其侯謂灌夫曰:“丞相豈忘之哉?”灌夫不悅,曰:“夫以服請,宜往?!蹦笋{,自往迎丞相。丞相前戲許灌夫,實無意往。及夫至門,丞相尚臥。曰:“丞相昨日幸許過魏其侯,魏其侯夫妻置具,自旦至今,未敢嘗食?!便刀x曰:“吾昨日醉,忽忘與仲孺言?!蹦笋{往。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注]?、俟喾颍鹤种偃?,漢景帝、武帝時大將。②有服:有孝服在身,指在喪期。③過:拜訪,探望。④魏其侯:即竇嬰。⑤幸:敬詞,表示對方這樣做是使自己感到幸運的。 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丞相肯幸臨,夫安敢以服為辭!請語魏其侯,丞相旦日早臨。 譯文: (2)丞相前戲許灌夫,實無意往。及夫至門,丞相尚臥。 譯文: 參考答案:(1)您竟肯屈駕光臨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為服喪而推辭呢!請允許我告訴魏其侯,您明天早點光臨。 (2)丞相前一天只不過開玩笑答應了灌夫,實在沒有打算前去的意思。等到灌夫來到門前,丞相還在睡覺。 參考譯文:灌夫在服喪期內(nèi)去拜訪丞相,丞相隨便地說:“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訪魏其侯,恰值你現(xiàn)在服喪(不便前往)。”灌夫說:“您竟肯屈駕光臨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為服喪而推辭呢!請允許我告訴魏其侯,您明天早點光臨?!必┫啻饝?。第二天,灌夫一直等到中午,不見丞相到來。魏其侯對灌夫說:“丞相難道忘記了這件事?”灌夫很不高興,說:“我灌夫不嫌喪服在身而應他之約,他應該來?!庇谑潜泷{車,親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一天只不過開玩笑答應了灌夫,實在沒有打算前去的意思。等到灌夫來到門前,丞相還在睡覺。(于是灌夫進門去見他)說:“昨天幸蒙丞相答應拜訪魏其侯,魏其侯夫婦備辦了酒食,從早晨到現(xiàn)在,沒敢吃一點東西?!必┫?裝作)驚訝地道歉說:“我昨天喝醉了,忘記了跟您說的話?!北泷{車前往。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物理學家,1942年生于英國牛津。1963年,在大學學習期間的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即運動神經(jīng)病,又稱盧伽雷病,漸漸喪失了活動能力。但他身殘志不殘,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同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其劃時代的貢獻是1974年發(fā)現(xiàn)的黑洞輻射機制。著有《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時空的大尺度結(jié)構(gòu)》《果殼中的宇宙》等多部著作,其中《時間簡史》銷量堪比《圣經(jīng)》,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 執(zhí)著科學研究的巨人 盡管長期被禁錮在輪椅上,身軀遭受著病魔的蠶食,但霍金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科學研究上。比起整天被人眾星捧月般地頂禮膜拜,他寧愿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宇宙的命運。他的辦公室門口通常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請保持安靜,主人正在睡覺?!被艚鸩辉副煌馊舜驍_,他喜歡安靜地在電腦前工作。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耐人尋味的是,他的宇宙論事實上使上帝沒有存身之處,但梵蒂岡教廷仍對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認了對伽利略審判的錯誤之后,教廷科學院又選舉霍金為該院院士。 在因肺炎進行穿氣管手術(shù)后,霍金完全不能說話,只能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驅(qū)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即使這樣也消減不了他進行學術(shù)研究的熱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成功完成了《時間簡史》,這部著作是繼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后物理學中揭露宇宙奧秘的最偉大的著作。 [人生教益] 霍金被禁錮在輪椅上,內(nèi)心卻執(zhí)著于科學研究,思想在宇宙的最深處飛揚。在科學的大道上,只有沿著崎嶇山路不斷攀登的人,才能到達光輝的頂峰。 一、文言基礎(chǔ)專練 1.下列句子中含兩個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B. C. D. 解析:選B B項,“共”同“供”,“說”同“悅”;A項,“已”同“矣”;C項,無通假字;D項,“知”同“智”。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貳:兩個 B.晉軍函陵 軍:駐軍 C.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D.以亂易整,不武 易:替代 解析:選A 貳:從屬二主。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以其無禮于晉 敢以煩執(zhí)事 B.君知其難也 吾其還也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D.鄭既知亡矣 既東封鄭 解析:選D D項,“既”意為“已經(jīng)”。A項,“以”分別為介詞“因為”、介詞“拿”。B項,“其”分別為代詞“這件事”、語氣副詞“還是”。C項,“于”分別為介詞“對”、介詞“在”。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夜,縋而出?、谠絿员蛇h?、鄢瘽υO版焉?、芘c鄭人盟?、輹x軍函陵?、逘T之武退秦師?、呒葨|封鄭 A.①③⑥/②/⑦/④⑤ B.①③⑤/②/⑦/④⑥ C.①③⑦/②/④⑤/⑥ D.①③⑦/②/④/⑤⑥ 解析:選C?、僖梗好~作狀語,在夜里。②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③朝:名詞作狀語,在早上。④盟: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⑤軍:名詞作動詞,駐軍。⑥退: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⑦東:名詞作狀語,在東邊。故①③⑦為名詞作狀語,②為形容詞作名詞,④⑤為名詞作動詞,⑥為動詞的使動用法。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選C A項,行李:古義指外交使節(jié);今義指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B項,東道主:古義指東方道路上(招待使節(jié))的主人;今義指請客的主人。D項,夫人:古義指那人,此句中代指秦穆公;今義指對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稱。 6.名句默寫。 (1)《燭之武退秦師》開頭點明秦、晉兩國攻打鄭國的原因是“ , ”。 (2)在《燭之武退秦師》中,起初燭之武拒絕鄭伯,不愿意去“退秦師”的原因是“ , ; , ”。 (3)《燭之武退秦師》最后闡明晉侯沒有感情沖動,而是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的句子是“ ?! ?, ??; , ??; , ”。 答案:(1)以其無禮于晉 且貳于楚也 (2)臣之壯也 猶不如人 今老矣 無能為也已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與 不知 以亂易整 不武 二、閱讀理解專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 智伯率韓、魏二國伐趙。圍晉陽,決晉水而灌之。城下緣木而處,縣釜而炊。襄子謂張孟談曰:“城中力已盡,糧食匱乏,大夫病,為之奈何?”張孟談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無為貴智士。臣請試潛行,見韓、魏之君而約之?!蹦艘婍n、魏之君,說之曰:“臣聞之,唇亡而齒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趙,趙將亡矣。趙亡則君為之次矣。及今而不圖之,禍將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為人也,粗中而少親,我謀而泄,事必敗,為之奈何?”張孟談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圖之?!倍伺c張孟談陰謀,與之期。張孟談乃報襄子。至其日之夜,趙氏殺其守堤之吏,決水灌智伯。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軍,殺其身而三分其國。 (節(jié)選自《淮南子人間訓》) [精讀設計]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1)大夫病形容詞, 疲憊 (2)亡不能存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保全 (3)君其圖之 動詞,圖謀,謀取 (4)韓、魏翼而擊之 名詞作狀語,從兩旁 (5)襄子將卒犯其前 名詞,軍隊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1)決晉水而灌之 連詞,表順承 (2)及今而不圖之 連詞,表假設 (3)智伯之為人也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不譯 (4)言出君之口結(jié)構(gòu) 助詞“的” (5)殺其身而三分其國 代詞,代智伯 7.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智伯率韓、魏二國伐趙 伐:攻打 B.無為貴智士 貴:尊重 C.臣請試潛行 潛:偷偷地 D.襄子將卒犯其前 將:將要 解析:選D D項,將:讀jinɡ,率領(lǐng)。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解析:選C C項,語氣副詞,表商量或希望語氣/指示代詞,那;A項,副詞,于是,就;B項,代詞,代事;D項,連詞,況且。 9.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張孟談膽識和謀略的一組是( ) ①城下緣木而處,縣釜而炊 ②臣請試潛行,見韓、魏之君而約之 ③趙亡則君為之次矣 ④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⑤二君乃與張孟談陰謀,與之期 ⑥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 解析:選B?、僬f的是當時的形勢,⑤說的是二君的做法,⑥說的是襄子的行動。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智伯率韓、魏圍困晉陽,趙國形勢危急,趙襄子找張孟談問計。張孟談提出了游說韓、魏,共謀對付智伯的計策。 B.張孟談先打消韓、魏二君的顧慮,再曉之以利害,最終說服了韓、魏二君,為了三國共同的利益,聯(lián)合起來打擊智伯。 C.趙氏掘開大堤,水淹智伯,韓、魏攻其兩翼,趙襄子正面進攻,終于大敗智伯的軍隊,殺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 D.張孟談在趙國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膽識和智慧解除了趙國之危。他與燭之武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不顧個人安危,令人尊敬。 解析:選B B項,“先……再……”內(nèi)容顛倒,“為了三國共同的利益”與文意不符。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城下緣木而處,縣釜而炊。 譯文: (2)二君乃與張孟談陰謀,與之期。 譯文: 參考答案:(1)(晉陽)城中的軍民爬上樹居住,懸掛著鍋來燒飯。 (2)韓、魏兩國君王于是與張孟談暗中謀劃,和他商定舉事日期。 參考譯文: 智伯率領(lǐng)韓、魏兩國攻打趙國。(他們)包圍了晉陽城,并挖開晉水灌淹它。(晉陽)城中的軍民爬上樹居住,懸掛著鍋來燒飯。這時趙襄子對張孟談說:“(晉陽)城里人力已經(jīng)耗盡,糧食也十分缺乏,將領(lǐng)們也都疲憊不堪,怎么辦呢?”張孟談說:“國家面臨滅亡而不能使它保全,有了危難卻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們這批有智謀的人了。請讓我試著偷偷出城,去會見韓、魏兩國君王,和他們商定這件事?!庇谑菑埫险勅ヒ婍n、魏兩國君王,說道:“我聽說,唇亡齒寒。今天智伯率領(lǐng)你們兩國來攻打我們趙國,趙國就要滅亡了。如果趙國滅亡,你們兩國就是下一個(要滅亡的)了。如果不趁現(xiàn)在想辦法,災難也就很快要落到你們兩國頭上了!”韓、魏兩國君王說:“智伯這個人,內(nèi)心驕橫而少恩寡情,我們的計謀如果泄露,事情就壞了,這如何是好?”張孟談說:“話從二位君王口中出,進入到我的耳中,誰還會知道呢?再說,情況相同的人應該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應該生死與共。二位君王還是仔細想想吧!”韓、魏兩國君王于是與張孟談暗中謀劃,和他商定舉事日期。張孟談就回城報告趙襄子。到了約定日期的夜晚,趙襄子(派人)殺了看守堤防的官吏,挖開大堤(使水倒)灌進智伯的軍營。智伯軍隊連忙堵水,一片慌亂。韓軍和魏軍從兩翼攻打過來,趙襄子又率軍隊從正面出擊,將智伯的軍隊打得大敗,殺死智伯,將他的封地一分為三。 三、語言表達專練 12.(全國卷乙)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我們曾說,中學生初學文言文時__①__不要依賴譯文。__②__并不是說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絕對不去參看譯文。其實,__③__肯動腦筋,__④__不盲目機械地看待譯文,__⑤__,只要譯文不是太差,看看譯文也無妨。有時候把譯文跟注釋對照起來揣摩學習,__⑥__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當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盡量 / 因為 進而 所以 仍 解析:選A 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使用關(guān)聯(lián)詞、副詞等虛詞的能力。要分析句間的關(guān)系和前后關(guān)聯(lián)詞的搭配。第②處是針對前一處而言,故使用指示代詞“這”。第③處是表示假設,第④處和第③處構(gòu)成遞進關(guān)系,第⑤處與第③處的“如果”搭配使用的關(guān)聯(lián)詞是“那么”。依據(jù)這樣的方式分析即可。 13.把下面的一組句子組成一個語意連貫的單句。(可以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①《左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 ②《左傳》往往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鮮明的個性。 ③《左傳》善于寫細節(jié),善于刻畫人物。 ④《左傳》善于描寫戰(zhàn)爭,描寫大場面。 答: 參考答案:《左傳》是一部善于描寫戰(zhàn)爭,描寫大場面,善于寫細節(jié),善于刻畫人物,往往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鮮明的個性的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 14.下面是一段關(guān)于《左傳》作者的文字,請用三句話概括它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關(guān)于《左傳》的作者,《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說是左丘明,唐代趙匡首先懷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進一步提出:“左氏之書,非出一人所成?!彼€提出《左傳》作者可能是吳起。還有人主張《左傳》為劉歆所作,不過這些懷疑之說都沒有充分根據(jù)。關(guān)于左丘明的記載最早見于《論語公冶長》。清代朱彝尊認為左氏為復姓(《經(jīng)義考》)。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詳?!犊鬃蛹艺Z觀周篇》說:“孔子將修《春秋》,丘明為之傳,共為表里?!蔽粗鶕?jù)。不過一般論者據(jù)《左傳》所記事實,都認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1)第一方面: (2)第二方面: (3)第三方面: 參考答案:(1)關(guān)于《左傳》作者的眾多懷疑之說都是沒有充分根據(jù)的?!?2)關(guān)于左丘明的姓氏歷來眾說紛紜?!?3)一般論者認為有關(guān)孔子與左丘明的交往的記載是不符合事實的。-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專題 第13課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案 蘇教版必修3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第四 專題 13 武退秦師 教學 蘇教版 必修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72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