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3.3《天氣與氣候》第三課時教案 中圖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3.3《天氣與氣候》第三課時教案 中圖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3.3《天氣與氣候》第三課時教案 中圖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3.3《天氣與氣候》第三課時教案 中圖版 教學目標: 1.知道季風的概念、特點,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不同氣候特點和分界線。 2.理解季風與我國降水空間和時間分布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像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我國的干濕地區(qū)。 3.滲透熱愛祖國的教育和辯證法的教育。 4.我國氣候特征 教學重點: 1. 我國氣候特征 2. 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 教學難點: 我國的季風氣候是如何形成的 教學準備: 《我國的溫度帶分布圖》、《我國的干濕地區(qū)分布圖》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一節(jié)課,我們已了解了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降水的空間差異及我國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qū)的劃分與分布。那么,從氣溫和降水兩個主要因素來看,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為何會形成這樣的氣候特征?這與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有何關系?它們各有什么優(yōu)越性呢?同學們帶著以上四個問題自學課文。 講授新課: 指導自學: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瀏覽課文一至兩遍。 提問:我國氣候有哪些特征?(學生: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那么,什么是季風?季風與季風氣候是一回事嗎?(學生:不是) 小結:學生答后,補充小結:季風是指一年內(nèi)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變換而有顯著變化的風。季風氣候則是指一年內(nèi)因盛行不同風向的季風而形成的氣候類型。 設問:那么我國的季風氣候是如何形成的呢? 板書:一、季風氣候顯著 讀圖:引導學生觀察《中國的冬季風》、《中國的夏季風》,在引導學生回憶或回顧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國的海陸位置有什么特點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從圖上觀察出我國冬夏季風的源地、風向及海洋與大陸氣壓狀況的區(qū)別后,進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冬(或夏)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還是從海洋吹向大陸,為什么? 小結:學生讀圖、觀察、思考、回答后,補充講述: ① 冬季風從亞歐大陸內(nèi)部緯度較高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和蒙古高原一帶,吹向低緯的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陸內(nèi)部氣溫較低,氣壓較高,而熱帶洋面氣溫較高,氣壓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氣流從大陸吹向海洋,從緯度較高的地方吹向緯度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經(jīng)地區(qū)普遍降溫,進一步加大了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的差異,這樣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風(西北風、東北風)即冬季風??梢哉f,我國南北受冬季風影響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夏季風從低緯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洋面吹向緯度較高的大陸內(nèi)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緯的熱帶洋面氣溫相對較低,氣壓較高;而大陸內(nèi)部氣溫較高,氣壓較低。于是溫暖濕潤的氣流從緯度較低的熱帶洋面吹向緯度較高的大陸內(nèi)部,形成了溫暖濕潤的偏南風(東南風、西南風)即夏季風。 提問: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除了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還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學生:冬季風)為什么?(學生思考回答后,補充小結) 小結:冬季風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一帶頻頻南下,我國北方地區(qū)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冬季風在南下過程中,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勢力逐漸減弱。南方受冬季風影響而降溫的程度,遠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風的盛行,也是導致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結:綜上所述,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除了緯度位置的影響外,還有海陸位置的影響。 展示《冬季風形成圖》、《夏季風形成圖》,引導學生邊觀察邊填寫下表 季風名稱 成因 發(fā)源地 風向 陸地→海洋 海洋→陸地 性質(zhì) 影響范圍(地區(qū)) 冬季風 由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和蒙古高原一帶 偏北 (西北、東北) 從陸地吹向海洋 寒冷 干燥 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臺灣島) 夏季風 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洋面 偏南 (東南、西南) 從海洋吹向陸地 溫暖 濕潤 東南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西南季風:我國西南、華南、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讀圖:請同學們觀察《我國的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圖》,再與《我國的溫度帶分布圖》、《我國的干濕地區(qū)分布圖》對照,了解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不同氣候特點、分界線。 提問: 1.什么叫季風區(qū)、非季風區(qū)? 2.習慣上,我們把自東北向西南的哪些山脈,作為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自然分界線?(學生: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氣候特點有何不同? 小結:學生發(fā)言后,補充:1.季風區(qū)是指受夏季風影響很明顯,降水豐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區(qū);非季風區(qū)則是指受海洋影響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約,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較少,全年都比較干旱的內(nèi)陸地區(qū)。 4.季風區(qū)降水豐富,主要集中于炎熱的夏季。即我國季風氣候區(qū)多雨期與高溫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我國季風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雨熱同期。(板書:夏季多雨高溫〈雨熱同期〉)非季風區(qū)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干旱。 提問:想一想這種降水和熱量的配合特點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什么好處 ?(學生: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隙▽W生答案后補充:降水量最多的季節(jié),也是氣溫最高的季節(jié),這時也正是農(nóng)作物旺盛生長的時期,雨熱同期為我國季風區(qū)農(nóng)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著重搞情了我國氣候的一個重要特征:季風氣候顯著,以及它的成因和冬夏季風的區(qū)別;明白了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氣候特點及成因。 布置作業(yè):1、做課本82頁讀圖活動 2、做課本85頁思考活動 3、做課本86復習題2 板書設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天氣與氣候 2019-2020年七年級地理上冊 3.3天氣與氣候第三課時教案 中圖版 2019 2020 年級 地理 上冊 3.3 天氣 氣候 第三 課時 教案 圖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331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