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千克和克》.doc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千克和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千克和克》.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有多重這樣的事情,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千克和克這兩個質量單位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識.教材是先認識克,再認識千克,但由于小學生對幾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會比幾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來得更強烈,我則采用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的教學策略,這樣會更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guī)律. 教學流程: 活動一:感知輕重,導入新課. 1,確立標準.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禮物:猜一猜,哪袋輕,哪袋重 (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檢驗 (發(fā)現(xiàn):用秤檢驗是一種好辦法.) (3)介紹生活中的秤. (4)用盤秤檢驗. [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引導學生用眼睛觀察,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學生親身經歷與體驗后得知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只有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從而確立衡量的標準.] 2,導出課題. (1)物品究竟有多重 怎樣表示物品的輕重 (2)出示課題:千克和克.(板書:千克和克) [要衡量物品的輕重,首先就要確立衡量的標準.要確立標準,就需要計量單位.通過驗證物品有多重,激發(fā)學生認識質量單位的需要,激起學生學習千克的愿望,把學習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來.] 活動二: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學看盤秤.板書:千克,kg (學生爭相觀察盤秤的刻度,指針,單位符號,無奈實物太小,于是老師就把盤秤的刻度,指針,單位符號自然地引入到課件中,把實物的符號過渡到數學的符號.) [從實物的盤秤過渡到圖形的盤秤,就是從實物的符號過渡到數學的符號,老師自然的手勢自然地滲透了數學思想.同時介紹了千克可以用國際通用的符號kg表示,和統(tǒng)一計量標準,使用公制單位的意義.] 學用彈簧秤. [通過學看彈簧秤和使用彈簧秤的過程,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用彈簧秤篩選,尋找重1千克的物品. (桌上分別擺了1千克果凍,1千克牛奶,1千克蘋果,1千克橘子,500克果汁,500克的上好佳,讓學生利用彈簧秤尋找1千克重的物品.) [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千克和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靠觀察得到,而要協(xié)調肌肉感覺來完成認識.這些需要學生從中篩選的物品都是學生常見,喜愛的東西,通過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這樣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在對1千克的篩選中,就有可能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4.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1)掂一掂1千克重的物品. (2)掂一掂比1千克輕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 (3)數一數,1千克蘋果大約有( )個;1千克果凍大約有( )個;( )瓶礦泉水約重1千克;. [用手拎一拎感受有多重,并數一數有多少個,就是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將1千克轉化成具體的數量,幫助學生對這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日常生活中也就可能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了.老師質疑: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1千克橘子大約有13個,而有的小朋友的1千克橘子大約只有6個 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到同樣1千克的物品,因為顆粒的大小,所以從個數上就有區(qū)別了.] (4)掂一掂2千克的物品.(小組合作,兩個人手上1千克的物品合起來就是2千克.) (5)掂一掂4千克重的物品.(小組合作,四個人手上1千克的物品合起來就是4千克.) [讓學生體會1千克,不僅要知道它,還要體會它,才能建立初步的,正確的1千克的印象.稱一稱,掂一掂,拎一拎,數一數這些活動都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以動手體驗與經歷為主線,層層遞進的,老師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究,在通過大量的操作與體驗中,化抽象為具體,促進學生建立了1千克的質量概念后,再通過掂一掂,拎一拎的過程,感受2千克,4千克,進一步鞏固已形成的質量概念.學生們在這樣全方位的體驗與感受下,對千克的質量概念就可能越來越深刻.] 5.鞏固應用. (1)學生估一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并驗證. (2)學生估一估自己的體重并驗證.(先讓學生估兩個一重一輕,身材差異較大的學生的體重,驗證后再根據自己和那兩個學生身材的差異估自己的體重并驗證.) [這里的估則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從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并驗證到估自己的體重并驗證.在進行猜測驗證改正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并感受千克,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和修正的習慣.] 活動三:認識克,感受1克和幾克. 小鳥有多重 導入克.(板書:克,g) (在同學們還對估體重,驗體重意猶未盡,興致盎然時,突然畫面一轉,用動畫巧設一個同學們意想不到的場景打破此時熱鬧的場面:樹上的小鳥看到同學們在稱體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于是,小鳥就撲扇著翅膀,飛到剛剛同學們還在稱體重的健康秤上,此時,指針動了動,最后停在0刻度的旁邊,幾乎就靠著0刻度,這是老師提問:小鳥重幾千克 剛剛還熱鬧的討論此時戛然而止,同學們看著健康秤的刻度陷入沉思) [只有讓思維發(fā)生碰撞,才能讓思維閃出火花.克相對千克而言,既沒有那么直觀,感覺也不那么清晰.小鳥稱重的問題一拋出,促使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現(xiàn)實的千克秤之間產生矛盾,使學生油然產生需要更小的質量單位的需要,激發(fā)了學習更小的質量單位的熱情,從而順理成章地導入克. 輕!這是對克的首次感知,同時使學生產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濃厚興趣和學習欲望.] 2.感受1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1克砝碼,兩分硬幣) (2)同時掂一掂1克的物品和1千克的物品,談談感受. [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1克的印象,利用克與千克在感覺上明顯的反差,讓學生同時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用對比的方法促進學生初步建立克這個質量單位的概念.] 3.建立幾克的表象. (1)學生估一估一支鉛筆,一本練習本,一本數學書大約有多重并驗證. (2)學生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約有多重 [通過估1千克的物品,學生現(xiàn)在已具備一定經驗了,于是,在新的一輪猜測驗證(體驗與觀察)修正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并感受克,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滲透數學思想.] 4.積累更多經驗. (1)估一包鹽有多少克 (2)介紹凈含量表示的意思. [把知識拓展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真是無處不在.] 活動四:認識千克與克的關系. 1.算一算,一包鹽重500克,2包呢 (1000克) 2.稱一稱,兩包鹽重幾千克 (1千克) 3.想一想,你發(fā)現(xiàn)什么 (1千克=1000克) 4.議一議,什么情況下用千克作單位合適 什么情況下用克合適 [對于克與千克間的進率沒有直接告訴學生1千克=1000克,而讓他們在稱鹽的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稱鹽的實驗,實現(xiàn)了兩個層次的轉換:從實物和實物間的轉換得到1千克的鹽和1000克的鹽同樣重,從實物和符號間的轉換得到1千克=1000克,這是學生體驗探索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這就是數學化的過程.] 活動五:對比辨析,應用千克和克的知識解決問題. 1.填合適的單位. 150( ) 4( ) 600( ) 100( ) 2.找朋友. 回形針 西瓜 數學書 小朋友 4千克 30千克 300克 2克 3.填一填: 書包 桌上物品( ) 體重 你喜歡的東西 ( ) 估一估 稱一稱 [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加深對千克和克的認識,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六:談談收獲,課外延伸. 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再幫助媽媽拎一拎,看看你能拎起幾千克的物品. [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體會數學內容,進一步增強對千克和克的認識和了解.] 總評: 本節(jié)課的設計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組織和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通過學生自己的掂一掂,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估一估等體驗活動感受1千克,幾千克1克,幾克有多重.圍繞猜測驗證(觀察和體驗)修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與經歷中自主地完成學習,促進學生參與千克和克的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從而對千克和克這個質量單位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同時,還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知識運用于生活的樂趣.整個過程設計力圖促進發(fā)展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理念. 7 / 7-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千克和克 北師大 數學 年級 下冊 教案 千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439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