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晝夜交替》教學設計.doc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晝夜交替》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晝夜交替》教學設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晝夜交替》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本節(jié)課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達到把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將科學課所提倡的體驗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貫穿在整個教學中。 理論依據(jù): 以小學科學課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注重體驗學習,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生命科學領域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梳理: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晝夜交替》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晝夜的產生和變化的原因。主要教學內容有:一、從同一地區(qū)白天和黑夜的現(xiàn)象入手引發(fā)學生思維。二、通過模擬實驗來了解晝夜的成因。三、推算晝夜區(qū)域和某地時間。四、列舉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晝夜成因觀點,進行人類探索晝夜成因的科學史教育。 教學方法梳理: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過程",根據(jù)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晝夜交替》這堂課,我采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研討、推測假設、驗證,以進一步研究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guī)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學情分析: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五年級的學生雖然通過電視或書籍,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知道地球在自轉并且圍繞太陽公轉這一科學事實,但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淀和空間想象能力。從教材編寫來看,引起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好幾種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發(fā)揮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xiàn)象的多種假說,并通過模擬實驗去驗證,重演一次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過程,通過這樣一個過程雖然最后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解釋,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了科學需要通過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從而產生深刻的科學價值觀。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24小時。 2. 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3. 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 4. 探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能力培養(yǎng) 1. 通過模擬晝夜變化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2. 學會定期觀察一種動物或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長活動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樂于與人合作。 2. 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人類認識自然世界歷史過程的艱辛。 教學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觀察——分析交流 教學重、難點: 結合實驗現(xiàn)象和實際觀察,分析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實驗器材 學生準備:小皮球(乒乓球)、手電筒(蠟燭)、白紙、水彩筆、小組記錄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 導入;出示太陽東升西落的示意圖或動畫。 問題: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在東升西落,是太陽在繞著地球轉嗎? 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 目的:引發(fā)學生對熟悉現(xiàn)象的思考,從而引入課題。 二、活動一:晝夜交替是怎樣產生的? 問題:我們把白天簡稱為晝,黑夜簡稱為夜,晝夜交替一次為一天。 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晝夜不停地交替出現(xiàn)呢? 討論: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猜想。 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自已的想法。 媒體:出示地球儀和手電筒。 任務:如果用手電筒表示太陽,地球儀表示地球。如何借助它們證實自已的猜想?請設計一個模擬實驗。 討論:各小組分組討論并設計實驗。 實驗:各小組展開模擬實驗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交流:各小組進行匯報與交流。 媒體:出示地球自轉示意圖。 小結: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約需24小時,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天。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在一天當中,正對太陽時就是白天,繞到背向太陽的一面時就是黑夜。 媒體:播放“晝夜交替”視頻 。 目的: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約需24小時。 導入:在同一時刻,北京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紐約的太陽已經(jīng)向西落下,世界各地的晝夜變化存在著差異。 問題:示圖在P22的網(wǎng)頁圖片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討論:學生讀圖并討論。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例子嗎? 交流:學生匯報自已所知道的關于該問題的例子,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盡量描述自已的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例。教師把真實的典型的羅列出來。 三、閱讀資料:古人是怎樣認識晝夜變化的? 四、活動二: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導入:出示課本圖,介紹典型的動植物受晝夜影響的現(xiàn)象。 問題: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 任務:選擇一、兩種身邊常見的動植物,連續(xù)觀察幾天,了解其在白天和夜晚它們的生長活動有什么不同。 討論:小組內交流觀察結果,鼓勵描述事實,討論動植物的生長活動規(guī)律與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哪些關系。 媒體:播放“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視頻 。 小結:大多數(shù)動植物的生長活動規(guī)律與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著密切的關系。植物的花或葉大多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開放或閉合,動物也都是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活動或休息。 五、總結、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談談有什么收獲? (2)對于“地球上晝夜會不斷地交替”這種自然現(xiàn)象,雖然有多種可能的解釋,但合理的只有一種,要找到符合真實情況的解釋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證據(jù),當我們獲得的證據(jù)越多,我們就越可能對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釋,我們也就越接近真理。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同學們也可以查閱一下相關的資料,把你得資料帶來我們一起交流。 教學評價設計: 新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所以,我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tài)度、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在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 1、在“推測假設”環(huán)節(jié)中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 2、在 “模擬實驗”環(huán)節(jié)中采取小組評價。 3、在“匯報展示”環(huán)節(jié)中采取教師、學生對匯報者實驗活動作出評價。 4、在“實驗小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 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 設計特色: “晝夜交替”是“白天和黑夜”單元的第三課。本課首先從“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分析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成因,進而了解人類認識晝夜變化的歷史過程及世界各地晝夜變化的差異;通過對動植物進行定期觀察,發(fā)現(xiàn)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拓寬學生對晝夜現(xiàn)象的了解。 白天與黑夜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常引起學生產生一些疑問。本課從這些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引導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了解自然規(guī)律。首先從“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分析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成因,進而了解人類認識晝夜變化的歷史過程及世界各地晝夜變化的差異,通過對動植物進行定期觀察,發(fā)現(xiàn)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拓寬學生對晝夜現(xiàn)象的認知。 板書設計、學生記錄單設計: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現(xiàn)象 學生畫的示意圖 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③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④太陽不動,地球自轉(順時針轉、逆時針轉兩種) 學生記錄單設計: 晝夜交替實驗記錄表 實驗情況 能否解釋晝夜交替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四種 …… 各小組認真記錄,實驗完成后請各組代表匯報、展示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附送: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五上《晝夜交替》教案設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中學 □小學 2,學科:科學 2,課時:1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預習課文,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 二、 搜集“人類對晝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觀點”資料 二、 教學課題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是在不斷發(fā)展的,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進步的。 1、會做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xiàn)象的模擬實驗; 2、能收集資料,了解人類對晝夜現(xiàn)象認識的歷程。 3、知道晝夜的成因。 4、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觀點。 三、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對太陽有了初步認識、知道太陽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地球自轉及晝夜交替的成因。學生對晝夜交替已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要他們解釋“為什么”就感到很困難了。教材主要從四個方面介紹:1、比較思考:晝夜是怎樣形成的?2、模擬實驗:晝夜交替的成因。3、操作發(fā)現(xiàn):不同地點所處的時間差異。4、閱讀了解:了解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歷史。 教學重點: 認識晝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通過模擬實驗,認識晝夜交替的成因。 在做教學準備時,用百度在網(wǎng)上搜索《晝夜交替》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和教學三維目標,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jù)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關于晝夜交替的視頻,課堂放給學生觀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圖片網(wǎng)上搜索下載《晝夜交替》的地圖,培養(yǎng)學生讀圖識別能力。通過百度在網(wǎng)上搜索一些關于晝夜交替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讓學生認識晝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規(guī)律。 四、 教學方法 實驗法、建模法、分組討論法 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xiàn)象的多種假設,并能用模擬實驗進行驗證 做好模擬實驗和運用實驗收集的證據(jù)。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首先觀察幾組圖片。 【百度圖片】搜索“日出”、“日落”展示幾組精美圖片 日出: http://hiphotos.baidu.com/%BA%C3%C6%E6%CE%A2%B3%BE/pic/item/5b9da9b69101aaf037d3cab0.jpg 日落: http://hiphotos.baidu.com/yi_silver/pic/item/d2a310d84d90e6cc38012f73.jpg 讓學生欣賞 師:我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師:日出的一副是地球上的白天。日落的一副是黑夜。 師:如果讓你分別用一個字來表示白天和黑夜,各用一個什么字來表示? 生:晝、夜 師板書:晝 夜 大屏幕展示“晝夜”詞條【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66637.htm 學生閱讀晝夜百科名片部分,明確什么是晝夜 師:地球上為什么有晝夜之分呢? 生小組討論晝夜之分的原因 師:現(xiàn)在是晝還是夜?那再過12小時呢?再過12小時呢?白天和黑夜就這樣不停地交替著,這種現(xiàn)象我們把它叫做“晝夜交替現(xiàn)象”。 (板書補充課題) 師:為什么地球上晝夜會不停地交替呢?猜測一下 二、晝夜交替現(xiàn)象成因的推測。 1、學生討論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猜測。 2、匯報、整理 師板書可能情況 (師板書可能的情況、板書時注意四種運動形式的順序) (1)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 (2)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 (3)地球自轉。 (4)地球自轉并繞太陽轉。 師:四種解釋能否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呢?在研究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來體驗一下地球、太陽的不同轉法。 3、師生演示:師代表太陽,找一名學生代表地球,演示地球自轉,學生評價后,全班以課桌代表太陽,每一名學生代表地球,演示上述四種可能,師觀察評價。(注意不要摔倒。) 游戲結束,出示“自轉”、“公轉”定義【百度百科】 自轉:http://baike.baidu.com/view/28512.htm 閱讀百科名片部分,并配以動作講解 公轉:http://baike.baidu.com/view/18232.htm#1閱讀百科名片部分,講解公轉定義及地球公轉 4、師:如果用手電筒表示“太陽”,用地球儀表示“地球”,你會演示嗎? 溫馨小提示: (1)、調節(jié)手電筒跟地球儀的距離,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個地球儀。 (2)、確定一個點來觀察晝夜交替現(xiàn)象。 (3)、有順序的選擇你們要驗證的情況,討論方法后再進行。 (4)、當幾個同學在做時,其他同學一起來觀察能否出現(xiàn)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并記錄結果. 指名學生讀出來。 分小組實驗,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分組展示,其余小組提出改進意見 師:四種運動形式都出現(xiàn)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在這四種解釋中,我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共同的特征呢? 這四種解釋中最多只有一個解釋是符合現(xiàn)實的,到底是哪一種解釋呢?在沒有新的證據(jù)時,我們很難判斷這些解釋方法的對與錯。下面請同學們仔細欣賞一組短片,希望能從里面發(fā)現(xiàn)有用的證據(jù)。 出示四種假設視頻【百度視頻】搜索到新浪視頻 http://www.56.com/u17/v_NDM2ODM5MTA.html 師:現(xiàn)在你能判斷哪種解釋符合現(xiàn)實情況么?為什么? 生談收獲 感謝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研究了晝夜交替這一現(xiàn)象,通過我們的合作,希望你們有所收獲,哪位同學能談談么? 師小結:對于一個自然現(xiàn)象人們可能會有多種解釋,但要找到符合真實情況的解釋我們需要的更多的信息和證據(jù),當我們獲得的證據(jù)越多,我們就越可能對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釋,我們也就越接近真理。告訴同學們,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過百度去網(wǎng)上搜索相關內容參考復習 六、 教學反思 第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猜測晝夜交替的原因,看似不難,但是如果學生不看書,大多數(shù)學生會卡?。挥猩俨糠謱W生之前看過書可以作出一些推測,個別學生能夠在書本上推測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說太陽和地球一起運動,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等。細想其實也很正常,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缺乏直觀經(jīng)驗,沒有知識儲備直接讓他們毫無根據(jù)的推測,難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亂的假說,因此根據(jù)不同班級學生的狀況,我選擇利用百度搜索一個小短片,配以解說,學生領悟更深。 另外教師提出建立模型,學生根據(jù)書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如手電筒、蠟燭),然而聰明的學生認為蠟燭要比手電筒更好,雖然光暗一點,但是蠟燭光線是向四周散發(fā)的,與太陽更相似。課前我為學生準備了蠟燭和火柴,學生都很高興,用地球儀模擬地球并在地球儀帖上五角星表示我們居住的地方,觀察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居住的地方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實驗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學生容易將蠟燭熄滅,這一點我覺得還是自己在實驗前介紹方法時不夠仔細和全面;另外做實驗時,實驗室的光線最好暗一些,這樣學生更容易觀察。 做完這部分實驗,學生會有許多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會全部認同書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這個猜想學生認為是不正確的,我讓學生演示了他們的實驗方法后,就有學生馬上出來反對,原因是前一組學生認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地球只有一面始終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會被照到,事實上學生對于地球公轉的旋轉角度變化和方向理解還不夠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讓學生將地球從地球儀裝置上拿下來的,其實就相當是一個球體,并沒有讓地球傾斜一定角度放置,與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并盡量保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學生就提出地球自轉時,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沒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因此這個猜測也是不能完全解釋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我肯定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并沒有馬上給他做詳細解釋,我覺得這課內容還沒有涉及地球饒地軸是有一定的傾斜角度的,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這點其實他的觀察還是比較仔細的。 從這節(jié)課上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天文方面的前概念知識比較缺乏,課后我要求學生收集相關的天文資料,自己先通過查詢資料嘗試解釋晝夜交替現(xiàn)象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又是通過怎么樣的證據(jù)說明的? 七、 教師個人介紹 省份:遼寧省 學校:本溪縣草河掌學校 姓名:花立春 職稱:中學二級 電話:13841422349 電子郵件:hlc5796@163 通訊地址:遼寧省本溪縣草河掌學校 花立春,男,29歲,滿族,于xx年畢業(yè)沈陽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學院,現(xiàn)任中學二級教師,畢業(yè)后一直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尤其注重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能很好的利用農村遠程教育網(wǎng)絡和互聯(lián)網(wǎng)輔助教育教學工作。撰寫的論文《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1+1>2》經(jīng)遼寧省教育信息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評審,被評為二零一零年度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撰寫的論文《新課程、新思路、新能力——淺談課改后信息技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遼寧省教育信息協(xié)會“二零零八年教育信息化論文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xx年參加了本溪市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骨干教師市級培訓,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培訓。-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晝夜交替 2019 2020 年蘇教版 科學 晝夜 交替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560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