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比較 探究《月詩兩首》教案 北師大版.doc
《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比較 探究《月詩兩首》教案 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比較 探究《月詩兩首》教案 北師大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月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朗讀兩首詩歌,領(lǐng)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反復(fù)吟詠,體會作者的不同的語言表達特色。 3.比較、探究這兩首月詩與本單元其他詩文的不同表達方式和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味、學習古詩富有感染力的語言。 難點:比較、探究其與其它詩文的不同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本單元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五篇與月亮有關(guān)的詩文,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叩問月亮。在他們的筆下,月展示出不同的風采。一切景語皆情語,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輪明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另外兩首著名的月詩,大家一起來看看,李益、王維筆下的那輪明月又是如何? 二、背景知識、作者簡介。 1.李益(748—約829),字君虞,唐朝詩人。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東、西、中三受降城,此處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內(nèi)蒙古杭后錦旗烏加河北岸。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思鄉(xiāng)愁情的名作。詩歌筆法簡潔輕靈,意韻深雋,曾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 2.王維,盛唐時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字摩詰,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王維是中國文學史上受佛學影響很深的大詩人,因其詩歌中多有禪宗意象,故后人將其和“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并稱為“詩佛”。王維的詩描寫形象、氣韻生動,往往在短小的詩篇中借助特殊的意象顯示出渾然的意境和雋永的詩意。所以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睂ν蹙S的詩藝意境做了很好的總結(jié)。 三、學生朗讀兩首詩,整體感知詩的內(nèi)容。 1.正音: (板書)烽 降 澗 2.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了解詩的意思。 〔學情預(yù)測〕兩首絕句,內(nèi)容短小,在注釋的幫助下,學生基本能理解詩歌的大意。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進行統(tǒng)一指導(dǎo)。 3.教師明確: 《夜上受降城聞笛》:月光像霜一樣潔白而寒冷,映照在回樂城東面聳立著的烽火臺。沙漠像雪一樣白,邊塞一片荒涼景象。不知什么地方吹響了蘆管的音樂,整個夜晚,所有的將士都在思念自已的故鄉(xiāng)。 《鳥鳴澗》:人的心閑靜下來才能感覺到春天桂花從枝頭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潔的月亮從山谷中升起來驚動了山鳥,時而在山澗中發(fā)出鳴叫聲。 四、細讀,感受這兩首詩的語言表達特色。 〔學情預(yù)測〕詩歌的語言表達特色是比較有難度的問題。雖然這兩首絕句文字簡潔,但要學生品味它的語言特色有一定的困難。可以引導(dǎo)學生從已經(jīng)學過的詩文中去尋找思路,通過比較,并且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體會感受。 學生反復(fù)誦讀,思考,討論。 教師明確: 1.《夜上受降城聞笛》: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shù)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臺,烽火臺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后兩句則正面寫情。在萬籟俱寂中,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蘆笛聲。“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耙灰埂焙汀氨M望”又道出征人望鄉(xiāng)之情的深重和急切。這首詩寫得有色有聲有情。烽火臺、沙漠、高城、月色,構(gòu)成了征人思鄉(xiāng)的典型環(huán)境;如泣如訴的笛聲更觸發(fā)起征人無限的鄉(xiāng)思。全詩將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于一爐,構(gòu)成了幽邃的藝術(shù)境界。詩歌最后攝制征人望鄉(xiāng)的特寫鏡頭,非常醒目地點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2.《鳥鳴澗》:這首五言小詩主要描繪深山幽谷夜晚寂靜的情景,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心情。詩在藝術(shù)上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動襯靜,寓靜于動。“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二句寫出了一種靜謐恬美的意境:寂靜的山谷中,人跡罕至,只有春桂在無聲地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接下詩人又寫出了更有詩意的一幕:“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由于山中太幽靜了,因此,當一輪明月突然升起,皎潔銀輝灑向這夜幕籠罩的空谷時,竟然驚動了山中的鳥兒,于是在幽谷溪邊鳴叫起來。這叫聲似乎一時打破了山中的寧靜,但它又讓人感到空曠的山中更加幽靜沉寂。這首詩寫得形象逼真,生動自然,情趣無限。詩中雖然寫的花落、月出、鳥鳴,但是這些動的景物,既讓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 與自然和諧共存,早已成為人們孜孜以求的至高理念。而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正貼合了人們的這種需求。他的詩可粗讀,可細品。粗讀,有抑揚頓挫的韻律之美;細品,則被那美侖美奐所陶醉。喜歡大自然就讀王維的詩吧。 第二課時 一、探究《夜上受降城聞笛》,與《月夜》相比較。 1.同樣是月夜思念遠方的親人,《夜上受降城聞笛》與《月夜》中的對月的描寫有何不同特點?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學情預(yù)測〕以“月”這個意象為切入點,學生比較容易把握,也較容易深入理解不同的作者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師明確: 《夜上受降城聞笛》詩中對月的描寫十分精彩: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為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凄涼。雖與“庭下如積水空明”都寫月光之明亮,但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發(fā)出思鄉(xiāng)情愫。孤獨的蘆笛聲起,喚起了戍邊將士心中激蕩的思鄉(xiāng)之情。 《月夜》中沒有實寫月亮,而是通過閨中愛妻夜晚望月懷夫、久久不眠的情景,寫出了月圓人不圓,思念之情刻骨銘心?!跋沆F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是整首詩中意境最優(yōu)美,辭采最清麗的抒情句子。鬟濕而臂寒,狀看月之久與懷人之癡。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渾然不覺。這位閨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執(zhí)著,難道還不值得我們的詩人深切思念嗎? 2.品味兩首詩的語言,想像,用自己的方式為大家勾勒出兩幅望月懷人的圖景。 學生細心揣摩,大膽想像,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兩首詩的理解。 〔學情預(yù)測〕設(shè)計這個問題,就是為了讓學生開拓思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文學作品,不給學生更多的限制,但不能讓學生天馬行空,應(yīng)要求他們能符合詩歌原本要表達的意思和其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 教師引導(dǎo): 在學生大膽想像的基礎(chǔ)上,適當?shù)剡M行引導(dǎo)。開拓他們的思路,提供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以供參考。如:電影導(dǎo)演拍攝一組鏡頭;畫家勾畫出月、人;用不同的音樂來詮釋這兩首詩;用小劇本的方式表現(xiàn)…… 二、探究《鳥鳴澗》,與《記承天寺夜游》中的片斷相比較。 1.《鳥鳴澗》中的“靜”境在詩中如何表現(xiàn)的? 學生體會,感受,表達。 〔學情預(yù)測〕學生背誦這首五言絕句可謂輕而易舉,但讓他們體會到文字背后的精妙之處則實屬不易,在學生討論表達的基礎(chǔ)上,教師調(diào)動他們的生活體驗,引導(dǎo)他們從每個字詞中體會其深層的意思。 教師明確: “人閑桂花落”看似信手拈來,讀時極易被人忽略。而此句描繪出的春山之靜,可謂細到毫巔。人們往往用“銀針落地亦有聲”形容安靜。桂花極小極輕,比銀針要細小得多。如果不靜到極處,就無法感受到它的輕輕飄落。只有當人神清氣爽、心靜、身靜、獨坐于空山,與那山那樹那花那月那夜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時,才能體會到,桂花落下那極細微的聲響,嗅到它發(fā)散出的淡淡花香。如果說“人閑桂花落”是人的主觀感受,那么“夜靜春山空”就是客觀的現(xiàn)實描摹。僅五字,一幅的春山夜色圖便躍然紙上,把讀者帶入了如詩如畫的春山之夜,仿佛能親身感受到春山的美景了。它點出了時間是春夜,點出了地點是春山。白晝的山,一定是鳥語花香、生機勃勃、鵝黃嫩綠、春意盎然!作者可能白天就處身山中,一直在欣賞著、感受著;早已沒有了時間的觀念,早已和自然融為一體。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依然在體會著春山的一切……一個“空”字,完成了時間的轉(zhuǎn)換,白天的喧鬧由此轉(zhuǎn)入了晚上的寧靜。 前兩句已極力渲染了春山之夜“靜”,可那種靜只是孤單寂寞而無優(yōu)美感。“月出驚山鳥”則引入了動態(tài)的畫面:月亮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無聲無息。但春山的整體景色,卻因為月亮逐漸的升起,而不斷的變化著;柔和如銀的月光盡情揮灑,白天的美景又隱約出現(xiàn)了,并被賦予了迥異于白天的朦朧之美。月亮升起是緩慢的。坐的時間不長,不會注意到它的升起;月光的飄灑是不經(jīng)意的,如果身心不安,不可能感受到那魔幻般的景色。正因為春山靜到了銀針落地亦有聲、桂花飄落也感知的時候,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不論它有多小多輕、有聲無聲、強不強烈,都會被事物敏銳的捕捉到。那么山鳥的受驚,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一個“驚”字,妙不可言?!绑@山鳥”之后,“時鳴春澗中”便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在非常安靜、沒有絲毫聲響的時候,人們對靜的感知還不太強烈,假如突然有一聲響動,就會讓人怵然一驚,進而會感到環(huán)境更加靜謐?!皶r鳴春澗中”,不是鳥兒的嘰嘰喳喳的喧鬧,而是偶爾一聲鳥鳴,鳴過之后又是長時間的寂靜。按照常理,鳥鳴會打破春山的靜,可王維正是利用了鳥鳴山更幽的特點,把對春山夜靜的描寫推向了極致。 2.《鳥鳴澗》中的“閑”與《記承天寺夜游》中的“閑人”之“閑”有何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聯(lián)系前面所講授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 〔學情預(yù)測〕學生通過教學,能感受處這兩者的不同,重點在于引導(dǎo)他們能夠結(jié)合詩文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明確: 《鳥鳴澗》中的“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nèi)心的閑靜。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洌绕涫窃谝归g,并不容易覺察。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fā)現(xiàn)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fā)出的一絲絲芬芳??傊奥洹彼苡绊懹谌说囊蛩厥呛芗毼⒌?。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huán)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其“閑”是心靈的靜謐與美好。 《記承天寺夜游》中的“閑”,表面上看是閑情逸致欣賞月色之美,但其深層中則含有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慨!雖閑但絕不靜。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月詩兩首。 2.完成課后“閱讀練習探究”一、二題。-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月詩兩首 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比較 探究月詩兩首教案 北師大版 九年級 語文 下冊 第四 單元 探究 教案 北師大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607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