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4單元 第13課 辛亥革命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4單元 第13課 辛亥革命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4單元 第13課 辛亥革命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3課 辛亥革命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重點難點 1.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 2.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1.了解辛亥革命爆發(fā)的原因和經(jīng)過,認識20世紀初中國民主革命的發(fā)展趨勢。(難點) 2.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建立中華民國的史實,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重點) 一、武昌起義 1.背景 (1)政治:《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敗無能,應當推翻。 (2)經(jīng)濟: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3)階級:新式學堂的勃興和留學教育的發(fā)展,使革命知識分子隊伍不斷壯大。 (4)思想:章炳麟、鄒容和陳天華等人廣泛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5)組織: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 興中會 同盟會 成立 1894年,檀香山 1905年,日本東京 綱領 驅(qū)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 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意義 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團體 近代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 (6)軍事:同盟會發(fā)動一系列武裝起義,推動全國革命進入高潮,影響最大的是黃花崗起義,清政府鎮(zhèn)壓保路運動導致湖北防務空虛,革命形勢成熟。 2.爆發(fā):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內(nèi)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率先起義,占領武昌。12日,占領武漢三鎮(zhèn)。 [概念闡釋] (1)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場經(jīng)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缎脸髼l約》的簽訂,對中國的打擊甚大,保守派主動進行變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清政府進行改革,但改革內(nèi)容多與1898年的戊戌變法雷同。 (2)預備立憲:晚清政府為抵制革命,籠絡資產(chǎn)階級上層,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預備實行憲政的活動。憲政指的是以憲法為中心的民主政治。清政府的預備立憲是一場騙局,結果導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漲。 二、中華民國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為國旗。 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內(nèi)容 ①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nèi)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chǎn)、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國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③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nèi)閣制,內(nèi)閣總理由議會的多數(shù)黨產(chǎn)生。 (2)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名師指津] 南京臨時政府的政體結構 南京臨時政府包括革命派、立憲派、舊官僚三種勢力,但它不是三種政權的混合體,領導權掌握在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手中,具有鮮明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杜R時約法》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三權分立”和“代議政治”的原則來構建中華民國的國家制度;為了防止和限制袁世凱專權,它還將原先的總統(tǒng)制改為內(nèi)閣制。 三、中國民主進程的豐碑 1.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原因 ①袁世凱命令北洋軍猛攻漢口、漢陽,同時向南京臨時政府提出議和。 ②列強以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和經(jīng)濟封鎖為手段,向革命政權施加壓力。 ③革命營壘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破壞革命,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妥協(xié)和退讓。 (2)結果:1912年2月12日,宣統(tǒng)帝宣布退位詔書,清朝覆滅;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2.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1)性質(zhì):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2)功績 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 ②思想: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③經(jīng)濟: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誤區(qū)警示] (1)辛亥革命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僅僅是結束了綿延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辛亥革命的真正意義不在于創(chuàng)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因為共和“徒有虛名”,其實際的意義在于思想啟蒙,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時代潮流。 主題一 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認識 探究點1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nèi)容 史料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tǒng)、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tǒng)治權。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使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思考 史料體現(xiàn)了哪些原則?據(jù)史料說明之。 答案 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體現(xiàn)了主權在民原則;國內(nèi)各民族一律平等,體現(xiàn)了民族平等的原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探究點2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特點 史料 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國務員(指國務總理及部長)輔佐臨時大總統(tǒng),負其責任。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tǒng)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fā)布命令時,須副署之?!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 思考 由史料看,中華民國政治體制的構建具有什么特點? 答案 責任內(nèi)閣制,約束、限制臨時大總統(tǒng)的權力。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特點及評價 (1)特點:為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nèi)閣制;為加強對袁世凱的監(jiān)督,進一步擴大了參議院權力;為防止袁世凱破壞臨時約法,規(guī)定了極其嚴格的修改程序。 (2)評價 ①進步性 a.國家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由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和彈劾權的規(guī)定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希望在中國實現(xiàn)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愿望。 b.國民擁有一系列權利自由的規(guī)定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在客觀上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c.它的頒布促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漸深入人心。 ②局限性 a.它掩蓋了階級的不平等,廣大勞動人民并沒有真正獲得民主權利。 b.由于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僅憑一紙空文限制袁世凱權力的目的是很難實現(xiàn)的。 主題二 辛亥革命的影響 史料一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義呢?簡單說:一面是現(xiàn)代中國人自覺的結果,一面是將來中國人自發(fā)的憑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覺,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覺。 ——梁啟超《辛亥革命之意義與十年雙十節(jié)之樂觀》 史料二 辛亥革命不僅打響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槍”,邁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發(fā)了諸多社會革新和移風易俗的“第一回”。 ——馬敏《三種視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思考 (1)根據(jù)史料一,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義是什么? (2)據(jù)史料二,說明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邁出“第一步”、引發(fā)諸多“第一回”的具體成果。 答案 (1)促進民族、民主精神的覺醒。 (2)“第一槍”:結束清朝統(tǒng)治,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第一步”: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暗谝换亍保喊l(fā)布改稱謂、廢跪拜(剪發(fā)辮、易服飾、禁纏足和倡女權)等,革除“舊染污俗”的政令等。 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的權利和自由。 (2)經(jīng)濟上:提高了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地位,頒布了有利于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法令措施,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 (3)思想上:辛亥革命帶來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進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觀念逐步深入人心。 (4)社會生活上:廢除了一些陳規(guī)陋習,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物質(zhì)生活和禮儀習俗的變革。 正確認識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 (1)辛亥革命是一次勝利的革命:①武昌起義勝利了,清朝的統(tǒng)治土崩瓦解。②建立了中華民國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③推翻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辛亥革命又失敗了,主要是因為:①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②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未得到改變。 1.中國同盟會成立后,“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這說明中國同盟會( ) A.推動了各個革命團體的“百家爭鳴” B.推動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形勢的日益高漲 C.使民主共和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農(nóng)運動風起云涌 答案 B 解析 題干材料“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反映了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推動了革命形勢的迅速發(fā)展,故選B項。 2.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采用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國旗,取代清朝的國旗——龍旗。其主要意圖是( ) A.象征“五族共和” B.反對封建迷信 C.反對滿洲貴族統(tǒng)治 D.實行分權制衡 答案 A 解析 “五色旗”的紅、黃、藍、白、黑代表的是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五個民族,象征“五族共和”,A項正確。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一條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逼鋵嵸|(zhì)意義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為國家的主人 C.確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則 D.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答案 A 解析 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掌握一切大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實質(zh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4.多數(shù)史學家認為,就歷史任務而言,辛亥革命是“未完成的自由民主革命”。“未完成”是指( ) A.未能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 B.未能徹底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C.未能使中國走向富強 D.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答案 D 解析 辛亥革命承擔的歷史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其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未能徹底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未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對于許多未經(jīng)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作元首;一旦亡了國,像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薄惇毿恪杜枷衿茐恼摗? 材料三 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 (1)請概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為推翻專制政體所進行的艱苦的革命斗爭史實。 (2)據(jù)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國人對皇帝的看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綜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 答案 (1)建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發(fā)動武裝起義,如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建立革命政權——中華民國。 (2)革命前認為皇帝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這一迷信。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解析 第(1)問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相關史實即可。第(2)問要注意緊扣材料中由“偶像”到“比尋常人還要可憐”的變化,結合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將皇帝拉下神壇,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一歷史功績來回答。第(3)問結合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歸納即可。 [對點練] 知識點1 辛亥革命的興起和爆發(fā)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運動“新政”和“預備立憲”,雖沒有挽救清朝走向滅亡的命運,但是客觀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義的爆發(fā) B.加強了清政府的綜合實力 C.阻擋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D.為醞釀民主革命創(chuàng)造條件 答案 D 解析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為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準備了一些條件。故答案為D項。其他選項說法皆不符合史實。 2.同盟會綱領是對興中會革命綱領的繼承和發(fā)展,同盟會綱領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 ) A.提出了民族主義 B.提出了民權主義 C.提出了民生主義 D.提出了民主主義 答案 C 解析 興中會革命綱領是“驅(qū)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具有民族、民權的含義。同盟會綱領是“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十六字綱領,相比較興中會綱領,同盟會綱領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民生主義,故選C項。 3.學術界有觀點認為,無論是從破還是從立的角度看,武昌起義都可謂首創(chuàng)性義舉,故史稱“辛亥首義”。這里所說的“首義”主要是指武昌起義( ) A.是革命黨人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B.是推翻清王朝并導致民國建立的起義 C.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義 D.是第一次得到廣泛響應和支持的起義 答案 B 知識點2 中華民國的成立 4.下列關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立法目的是為了推翻君主專制 B.確立了責任內(nèi)閣制和總統(tǒng)制 C.拉開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D.體現(xiàn)了分權制衡的立法原則 答案 D 解析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于1912年3月,此時君主專制制度已經(jīng)被推翻,故A項錯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責任內(nèi)閣制,限制和削弱總統(tǒng)權力,沒有確立總統(tǒng)制,故B項錯誤;戊戌變法拉開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故C項錯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按照資產(chǎn)階級三權分立原則,規(guī)定中華民國的政治體制,故D項正確。 5.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兩個“臨時”的提法從本質(zhì)上體現(xiàn)了( ) A.革命黨人在政治上的軟弱性 B.革命黨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為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留借口 D.中華民國政權還缺乏人民支持 答案 B 解析 革命黨人的軟弱性體現(xiàn)在反封建的不徹底和反帝的不明確上,與“臨時”無關,故A項錯誤;因為考慮到革命還沒有完全勝利,無法真正實現(xiàn)全民的民主,因而革命黨采用了“臨時”的說法,體現(xiàn)了他們對民主共和精神的堅持,故B項正確;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與“臨時”沒有邏輯關系,故C項錯誤;民國政權在革命過程中脫離基層群眾,缺少人民支持,但不是體現(xiàn)在革命結果的“臨時”上,故D項錯誤。 6.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民主憲法,它規(guī)定( ) ①國家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诳偨y(tǒng)有權單獨頒布法令 ③國民享有居住、言論等自由 ④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由參議院制定的,它確立的是責任內(nèi)閣制,革命派企圖用它來限制袁世凱獨裁。由此可見②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故選C項。 知識點3 辛亥革命的結局和功績 7.近代史學家陳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說,革命過后的社會民眾心理“呼喚一個能迅速結束動亂、穩(wěn)定政局的人物……”他還說:“袁世凱是選舉出來的,于法有據(jù)。”陳旭麓的論證旨在說明( ) A.袁世凱上臺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凱上臺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發(fā)社會動蕩 D.改良更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強調(diào)辛亥革命后民眾希望有一個能“迅速結束動亂、穩(wěn)定政局”的強權人物出現(xiàn),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袁世凱手握兵權,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材料又說袁世凱上臺“于法有據(jù)”是“選舉出來的”,可見袁世凱上臺是時代的選擇,具有必然性。 8.1912年2月12日,清帝頒布遜位詔書,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版的“光榮革命”。這一觀點認為兩國“光榮革命”( ) A.都減少了社會動蕩,避免了更大流血犧牲 B.都以溫和的方式改變了兩國的社會性質(zhì)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沒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務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政體 答案 A 解析 本題可以用排除法選出答案。辛亥革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進行,而且也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B項錯誤;英國雖保留了君主制,但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C項錯誤;辛亥革命雖然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但采用了暴力方式,英國雖然采用了非暴力的方式,但確立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D項錯誤。 9.歷史的很多時候,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對此,魯迅先生曾深有感觸地說,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滿眼都是白旗。然而貌雖如此,內(nèi)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xiāng)紳所組織的軍政府”。材料反映的實質(zhì)是辛亥革命( ) A.沒有明確的反帝目標 B.脫離下層人民群眾 C.反封建不徹底 D.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答案 C 解析 魯迅先生的話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帶有大量的封建殘余,尤其是軍政府中還有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這說明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徹底性,最終也必將導致辛亥革命的失敗。 10.學者陳旭麓認為:“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它是一條分界線。”作者認為辛亥革命成為“分界線”的主要理由是( ) A.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 B.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辛亥革命實現(xiàn)了生活上的移風易俗 D.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答案 A 解析 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是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故選A項。B項表述不符合史實;C、D兩項不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影響,故排除。 [能力練] 11.莊秋水在《武昌三日:謠言下的革命》中寫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傳清政府正在捉拿沒有辮子的革命黨的謠言?!还苁怯凶镞€是無罪,漢族士兵都害怕自己會在大清洗中丟掉性命,意識到投入叛亂比丟掉性命更合算?!边@則材料實際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 B.清政府的失控與信用破產(chǎn) C.謠言有時候能推動歷史的發(fā)展 D.武昌起義帶有一定偶然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漢族士兵聽信謠言,害怕自己會在清政府的大清洗中丟掉性命,意識到投入叛亂比丟掉性命更合算,說明士兵的反叛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而是因謠言害怕清政府的清洗,而投入革命。由此可見,武昌起義的爆發(fā)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12.1912年3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下列條款,直接制約臨時大總統(tǒng)權力的是( ) A.“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B.“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由參議院選舉之” C.“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tǒng)負其責任” D.“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答案 C 解析 C項“國務員輔佐”,實際上確立責任內(nèi)閣制,制約了臨時大總統(tǒng)的權力,故C項正確。 13.清帝退位后,定都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渡陥蟆吩l(fā)表文章指出:“南北二者比較之,則江左為偏安之局,北京有建瓴之勢。若進而言武昌,則南北兩京均居于一偏……恢恢帝都,無逾于此。”《申報》認為( ) A.南京環(huán)境安定適合定都 B.北京能領導全局適合定都 C.武昌位置居中適合定都 D.地理位置對定都沒有影響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材料“若進而言武昌,則南北兩京均居于一偏……恢恢帝都,無逾于此”得出武昌位置居中適合定都,故C項正確。 14.辛亥革命之初,革命黨人被看作“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袁世凱、張勛等復辟帝制,全國人民反對復辟。該變化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革命黨人屬性發(fā)生變化 D.已經(jīng)完成民主革命任務 答案 A 解析 根據(jù)材料“革命黨人被看作‘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全國人民反對復辟”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A項正確。 15.梁啟超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絕后的大意義”?!暗谝?,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由此推論,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 ) 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權利 答案 A 解析 “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體現(xiàn)了民族意識,“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體現(xiàn)了主權在民、民族民主意識的增強,因此A項正確。B、C、D三項在材料中都未體現(xiàn)。 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過一朝一姓之變革而已。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張謇《張季子九錄文錄》 材料二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是用外觀大勢,內(nèi)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tǒng)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軍民協(xié)商統(tǒng)一辦法?!瓰橐淮笾腥A民國?!肚宓圻d位詔書》 材料三 法學教授高全喜談道:“清帝不是遜位給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遜位給了一個未來的立憲共和政體,這是它與中國傳統(tǒng)禪讓的不同之處?!薄读棔r刻》 (1)結合史實說明“孫中山之革命”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區(qū)別,并分析造成“孫中山之革命”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帝遜位詔書》頒布的意義。 (3)有人將《清帝遜位詔書》看成是中國版的“光榮革命”。你是如何看待這一論斷的? 答案 (1)根本區(qū)別:辛亥革命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制定《臨時約法》,規(guī)定主權在民。 原因: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成長;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立憲派和革命派的發(fā)展壯大。 (2)意義:結束了清王朝統(tǒng)治,遜位給了一個未來的立憲共和政體;為民國全面繼承清朝統(tǒng)治權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據(jù);有助于民國中央政府盡快獲得國際認可。 (3)答出下列一種答案即可。 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遜位,南方革命黨人和北方政府達成妥協(xié)合作,中華民國建立。 答案2:不同意?!肚宓圻d位詔書》是情勢所迫的結果,作出的政權安排和南北合作沒有為民國奠定堅實基礎。-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4單元 第13課 辛亥革命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 2019 學年 高中歷史 單元 13 辛亥革命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625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