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高中語文 第4單元 聆聽元散曲 課時分層作業(yè)23 山水風光散曲二首 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doc
《2018-2019學年高中高中語文 第4單元 聆聽元散曲 課時分層作業(yè)23 山水風光散曲二首 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高中語文 第4單元 聆聽元散曲 課時分層作業(yè)23 山水風光散曲二首 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分層作業(yè)23 山水風光散曲二首 一、基礎運用層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導學號:00362118】 A.月梭 俊俏 疏浚 逡巡 B.霄漢 良宵 消息 硝煙 C.山澗 簡明 殺手锏 間隔 D.闌干 波瀾 請柬 讕言 B [A項,分別讀作suō、jn、jn、qūn。B項,都讀作xiāo。C項,分別讀作jin、jiǎn、jiǎn、jin。D項,分別讀作ln、ln、jiǎn、ln。] 2.下列詩句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天機織罷月梭閑,石璧高垂雪練寒 B.冰絲帶雨懸霄汗,幾千年曬未干 C.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D.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雁,小橋流水飛紅 C [A項,“石璧”應為“石壁”。B項,“霄汗”應為“霄漢”。D項,“舞雁”應為“舞燕”。] 3.對下列詩句的解讀錯誤的一項是( ) A.石壁高垂雪練寒:“雪練”不僅氣勢雄壯,而且構造奇特。原來它粗看是一匹整幅,細細望去,卻可以拆成一縷縷帶雨的冰絲。這就自然而然使人懾服于這條“雪練”的氣勢,收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B.幾千年曬未干:堪稱奇句。說它奇,一來是因為未經(jīng)人道,有誰想過瀑布的冰絲還需要“曬”,而事實上確是曬不干的呢!二來是這一句由空間的壯觀度入時間的壯觀,所謂“思接千載”,從而更增重了瀑布的雄偉感。 C.春山暖日和風:這一句先從遠處著筆呈現(xiàn)了一個宏大而又溫馨的背景,也就是說,作者描繪了一幅和煦、溫暖、遼闊的春光背景畫面。 D.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詞人的目光從晴空中轉(zhuǎn)移到庭院里,轉(zhuǎn)移到曠野上,渲染了一個令人陶醉的氛圍。作品的意境顯得和諧,顯得意趣盎然。 D [“從晴空中轉(zhuǎn)移到庭院里”錯誤,應該是“從庭院里轉(zhuǎn)移到晴空中”。] 4.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導學號:00362119】 A.白樸的《【越調(diào)天凈沙】春》中的“小橋流水飛紅”與馬致遠的《【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中的“小橋流水人家”,都是以景寫情,表現(xiàn)了類似的情感。 B.白樸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其作品有雜劇《墻頭馬上》《梧桐雨》,散曲多首,語言質(zhì)樸,風格清麗。 C.喬吉,元代著名散曲家,與張可久合稱“張喬”。其作品多吟詠山水,寫法上重視技巧,講究詞藻音律,風格典雅清麗,為元散曲婉約派代表。 D.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后產(chǎn)生的新詩體,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分為套數(shù)和小令。它的藝術風格為雅俗共賞,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A [表現(xiàn)的情感不同,白樸的表現(xiàn)了對春天的贊美,馬致遠的抒發(fā)了“斷腸人在天涯”的傷感。] 5.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記載了從漢高祖劉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間229年的歷史。此書的作者班固和《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并稱“班馬”。 B.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帝王將相、士大夫與平民百姓對“死”都有嚴格的稱呼,“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C.“經(jīng)筵”,指漢唐以來帝王為研習經(jīng)史而專門設立的御前講席,宋代開始稱經(jīng)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 D.《公羊傳》是我國古代闡釋《春秋》的著作,相傳為戰(zhàn)國時齊人公羊高所著?!按呵锶齻鳌笔恰洞呵镒笫蟼鳌贰洞呵锕騻鳌贰洞呵锕攘簜鳌返暮戏Q。 A [《漢書》的作者班固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并稱“班馬”。]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導學號:00362120】 A.“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中國順應經(jīng)濟全球化而提出的倡議,中國未來數(shù)十年的改革開放將圍繞這一構想為布局展開。 B.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衡,將導致數(shù)千萬的男性尤其是農(nóng)村地區(qū)男性面臨娶妻難,從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體,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C.“工匠精神”出現(xiàn)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其含義不僅僅是讓制造業(yè)由“中國制造”走向“精品創(chuàng)造”,推動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提高發(fā)展質(zhì)量和效益,它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讓國人重溫中華的傳統(tǒng)。 D.有心理學家認為,喜歡自拍是一種疾病,是強迫癥的一種表現(xiàn),源于過度關注自我而鮮少關注他人的病態(tài)心理。 D [A項,“圍繞這一戰(zhàn)略為布局展開”句式雜糅,改為“以……為布局”或是“圍繞……的布局”。B項,“導致”后面缺失賓語中心語“的問題”。C項,語序不當,“不僅僅……更……”表遞進關系,所帶兩個分句應對調(diào)。] 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道德修養(yǎng)不是萬能的,①______,很可能跌跟斗甚至墮入深淵?!墩撜Z》說,“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一部《論語》,其實就是道德人倫的行為指南。因此,②______,同構建嚴格規(guī)范的法律體系一樣,③______,須臾不可離開、偏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解答本題,不僅要注意關聯(lián)詞的搭配,還要注意前后內(nèi)容的連貫,根據(jù)后文“很可能跌跟斗甚至墮入深淵”的提示,①可以填“但一個人沒有道德底線的反省精神”。②根據(jù)“道德人倫的行為指南”的提示,可以圍繞“道德修養(yǎng)”來填。③可以填“都是人類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 【答案】?、俚粋€人沒有道德底線的反省精神?、诖罅Τ珜拿鹘】迪蛏系牡赖虑椴佟、鄱际侨祟惿鐣M步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 8.下面是某校運動隊選拔運動員的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圖寫成一段話,要求內(nèi)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 【導學號:003621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次運動隊隊員選拔分為個人自薦和班級推薦兩種方式,個人自薦的同學須提供市級及以上運動會成績證明、三甲醫(yī)院體檢報告、家長同意書材料。班級推薦的同學須寫明推薦理由并附有本人申請書。 二、閱讀提升層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9~10題。 [雙調(diào)]蟾宮曲自樂 孫周卿 草團標①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山溜響②冰敲月牙,掃山云驚散林鴉。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 ①草團標:茅屋。②山溜響:山間泉流叮咚作響。溜,小股的水流。 9.下列對本曲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以隱逸的生活為樂,這支曲子就是寫他感受到的隱居生活的樂趣。 B.作者生活簡樸,用山竹做粳米飯,用山水煮山茶,“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都可食用。 C.作者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賞的是山中的風光,事事離不開“山”。偉岸的山、崇高的山使得他樂在其中,也表明了作者的志向遠大。 D.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強調(diào)了“山”在作者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滿自然情趣。 C [C項,“志向遠大”分析不當,應為“志向高潔”。] 10.“掃山云驚散林鴉”與“月出驚山鳥”(王維《鳥鳴澗》)兩句中“驚”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起因和表達效果,需要把握詩句的基本意思,然后結合詩歌的主旨回答?!皰呱皆企@散林鴉”通過寫因云朵掠過山林而受驚四散的林鴉,反襯了山林的寂靜,屬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寫月亮剛出來,驚動了山林中的小鳥,也是以動襯靜。 【答案】 (1)孫曲中“驚”的起因是云朵掠過山林(或“掃地發(fā)出聲響”);王詩中“驚”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過來。(2)反襯出山間的幽靜。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1~12題。 【導學號:00362122】 [雙調(diào)]沉醉東風漁夫 白 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①。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注】?、侔滋O、紅蓼:水邊生的草本植物。 11.下列對本曲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曲子通過一個理想的漁民形象,通過對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釣生活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達官貴人為伍,甘心過淡泊寧靜的生活的情懷。 B.作畫的顏料是精心選擇的,所畫的景物是精心選擇的。選取“黃”“白”“綠”“紅”四種顏料渲染他精心選擇的那四種景物,主要是為了獲得色彩明艷的效果。 C.讓“黃蘆”“白蘋”“綠柳”“紅蓼”搖曳于岸邊、渡口、堤上、灘頭,這不僅活畫出“漁夫”活動的場所,同時也可以想象出“漁夫”在那些場所里怎樣活動,以及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在活動。 D.結尾點題,點出前面寫的并非退隱的文人,而是“傲殺人間萬戶侯”的“不識字煙波釣叟”。 B [B項,不僅獲得了色彩明艷的效果,而且展現(xiàn)了特定的地域和節(jié)令。] 12.對曲中塑造的漁夫形象,你是怎樣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漁夫是一個垂釣于秋江,以鷗鷺為友,不識字卻能笑傲王侯的形象;他是作者忘掉心機、鄙棄功名的高尚德操、理想人格的化身。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14題。 晨 起 [元]張養(yǎng)浩 戀枕嫌多夢,開簾曙色迷。 鶴寒依戶立,猿餒近廚啼。 蹴石泉鳴屋,吞煙樹隱堤。 村居真可喜,觸處是詩題。 【注】 元至治元年(1321),張養(yǎng)浩因上《燈山疏》批評皇帝奢侈而觸怒了元英宗,為避禍辭去參議中書省事職務,歸隱故鄉(xiāng)。 13.請簡要分析詩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抓住“巒枕嫌多夢,開簾曙色迷”兩句中關于睡醒前后內(nèi)容的介紹即可。 【答案】 詩人晨起前,處于“巒枕”與“嫌多夢”的矛盾中,透露出些許煩惱和不平靜;晨起后,發(fā)現(xiàn)村居環(huán)境充滿詩情畫意,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14.請簡要賞析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景物描寫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對詩歌描寫景物手法的分析,可以從寫景的角度、景物的特點、情景的關系、詞語的表現(xiàn)力等角度入手,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頷聯(lián)寫鶴立與猿啼,一靜一動;頸聯(lián)“泉鳴屋”動中有靜,“樹吞煙”靜中有動。景物描寫動靜結合,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靜,流露出詩人歸隱田園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 2018-2019學年高中高中語文 第4單元 聆聽元散曲 課時分層作業(yè)23 山水風光散曲二首 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 2018 2019 學年 高中 高中語文 單元 聆聽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626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