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練習-1 岳麓版必修3.doc
《廣東省中山市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練習-1 岳麓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中山市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練習-1 岳麓版必修3.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 一、課外資料預習 (一)、時代特征:宗教改革前歐洲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 ①、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割據(jù)嚴重,王權衰弱,天主教勢力空前強大,羅馬教皇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tǒng)神權統(tǒng)治。 ② 、在經(jīng)濟上,教會擁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獲取大量的封建地產(chǎn)收入,并向民眾征收“什一稅”。教會還通過兜售“贖罪券”等方式搜括錢財。 ③、在政治上,羅馬教廷鼓吹教權高于王權,竭力控制各國的高級教職任命權與教會司法權,還不斷干涉各國的政治權力,迫使各國統(tǒng)治者聽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稱臣納貢。 ④、在思想文化領域,當時有文化的人幾乎都是教士,教會壟斷了學校教育,宗教神學是學校的主修科目。教會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圣經(jīng)》版本,掌握了《圣經(jīng)》解釋權。即使是文學藝術作品,也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 ⑤、在社會生活方面,天主教會的影響也無處不在。教堂星羅棋布,人們既是國家的臣民,又是教會的子民,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教會。 (二)、核心概念: 1、原罪:基督教認為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受蛇引誘,違背上帝神命,偷吃了禁果,這一罪過一直傳給人類所有的后代。人一生下來就有罪,這就是所謂的“原罪”。救世主耶穌以自己的犧牲在上帝面前替人贖罪,所以只有信仰上帝,追隨耶穌的人才能得救,獲得死后永生。 2、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chǎn)階級披著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以及發(fā)展出來的新教教派。一般認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 3、羅馬教皇和羅馬教廷:11世紀時,基督教會以君士坦丁堡和羅馬為中心,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后來分別稱東正教和天主教,活動范圍分別主要在歐洲的東部和西部地區(qū)。天主教的領袖是羅馬的主教,后來稱教皇。教皇在羅馬建立了天主教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稱為教廷。 二、預習效果監(jiān)測: (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導火線:1517年,教皇利奧十世以修建教堂為名,印制大量 向教民兜售。教會宣稱“只要買贖罪券的錢幣落進錢柜叮當一響.買主掛記的那個罪人的靈魂會立刻從煉獄直飛天堂”。 2、開始的標志:路德他在一所大教堂門前張貼《關于贖罪券的功效》(即《 》),列舉兜售贖罪券的種種謊謬,從此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毒攀鍡l論綱》宣稱,贖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個基督徒只要內(nèi)心真誠悔罪,就能得到赦免。 3、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張 (1)、馬丁路德強調(diào) 的學說,主張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禮和神職人員(實質(zhì) )。所以他反對羅馬教會的 說,即依靠以教皇為首的教階制度和復雜的圣禮才能得救。 (2)、他主張減少教堂、修道院,簡化 ;他還提出神職人員也可以結婚生子。 (3)、堅持《 》高于教皇和教會?!妒ソ?jīng)》是人們唯一信仰的神圣權威。每個信徒都應當閱讀《圣經(jīng)》,并完全可以對《圣經(jīng)》的含義做出個人的價值判斷與理解,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別人信仰自由的權利。他進一步指出,既然人人都能與上帝直接溝通,能自主地閱讀和理解《圣經(jīng)》,那么人人在上帝與《圣經(jīng)》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士和教會作為人們與上帝溝通的中介。教會應當是教徒的結社,教士是教徒選舉出來的公仆。 (4)、世俗統(tǒng)治者的權力( )應當高于教權并支配教權。 【預習小測】: 1、(2011年5月宣城市三調(diào)18題)關于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fā)橫財。自此之后,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辈牧戏从沉诉@場宗教改革( ) A.主張廢除教階制度與宗教儀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揚《圣經(jīng)》至高無上 D.挑戰(zhàn)天主教會權威 2、(08上海綜合能力,9)宗教改革前,關于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生,人們換了一種說法: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泛指皇帝)的歸愷撒。這種認識的改變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權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權力在上升,皇帝的權力在下降 C.教皇的權力始終大于皇帝的權力 D.皇帝的權力在上升,教皇的權力在下降 4、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 (1)、在馬丁路德的引導下,宗教改革運動在 拉開了序幕,這是反對天主教會的社會、思想改革運動。 (2)、改革后創(chuàng)立的 登上歐洲歷史舞臺,與原來的天主教、東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5、馬丁路德地位:被譽為“歐洲宗教改革的第 位偉大人物”。 (二)、加爾文宗教改革 1、原因:受 的影響 2、代表作品:1536年,加爾文出版了《 》一書。 3、思想主張: (1)、他主張 說。認為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對天主教的等級觀念,否定教皇統(tǒng)治人民的權力。 (2)、核心思想是 :加爾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釋成先定論,即永生與永罰、成功與失敗,甚至貧富榮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 加爾文認為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應該獲救,還是應該沉淪,即所謂的選民或棄民。選民獲得上帝賜予的智慧、享樂和權利,注定會發(fā)財致富;棄民卻必定貧窮苦難。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為而改變,所以人的祈禱沒有意義。 (3)、加爾文也堅持《 》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強調(diào)教會要按《圣經(jīng)》傳播上帝的旨意。他也認為個人通過《圣經(jīng)》就能夠與上帝直接聯(lián)系,不需要教會的中介;他還進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加爾文還在日內(nèi)瓦建立了新的教會組織,主張建立共和式的長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加爾文主張廢除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煩瑣的宗教儀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長老制。長老由議會選舉產(chǎn)生,獨立行使教會司法權;規(guī)定市議會負責世俗事務,教會負責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但實際上兩者已結為一體。加爾文成為這一政教合一政權的最高領袖。 【預習小測】: 3、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的相同點有( ) ①新教不再受制于羅馬教皇 ②實行政教合一的體制 ③都受文藝復興的影響 ④都反對“因行稱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加爾文宗教改革的影響 (1)、加爾文的先定論否定對教皇的盲從,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權,在宗教改革時期具有積極作用。他的學說為 發(fā)財致富作辯護。 (2)、他從 論證世俗生活和個人奮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3)、加爾文的學說在西歐資本主義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廣泛傳播,為以后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依據(jù)。 5、加爾文地位:被譽為“歐洲宗教改革的第 位偉大人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廣東省中山市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 第13課 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練習-1 岳麓版必修3 廣東省 中山市 高中歷史 第三 單元 人文精神 科學 理性 13 挑戰(zhàn) 教皇 權威 練習 岳麓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633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