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doc
《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課 程 設 計 報 告 課程名稱 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設計 指導教師 設計起止日期 學 院 信息與通信工程 專 業(yè) 電子信息工程 學生姓名 班級/學號 成 績 指導老師簽字 目 錄 1、課程設計目的 1 2、課程設計要求 1 3、課程設計任務 1 4、課程設計內容 1 5、總結 11 參考文獻 12 附錄 12 12 1、課程設計目的 “信號與系統(tǒng)”是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MATLAB作為信號處理強有力的計算和分析工具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員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本課程設計基于MATLAB完成信號與系統(tǒng)綜合設計實驗,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為目標,是“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必要補充。通過課設綜合設計實驗,激發(fā)學生理論課程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程設計要求 (1)運用MATLAB編程得到簡單信號、簡單信號運算、復雜信號的頻域響應圖; (2)通過對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的輸入、輸出信號的時域和頻域的分析,了解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的特性,同時加深對信號頻譜的理解。 3、課程設計任務 (1)根據設計題目的要求,熟悉相關內容的理論基礎,理清程序設計的措施和步驟; (2)根據設計題目的要求,提出各目標的實施思路、方法和步驟; (3)根據相關步驟完成MATLAB程序設計,所編程序應能完整實現設計題目的要求; (4)調試程序,分析相關理論; (5)編寫設計報告。 4、課程設計內容 (一)基本部分 (1)信號的時頻分析 任意給定單頻周期信號的振幅、頻率和初相,要求準確計算出其幅度譜,并準確畫出時域和頻域波形,正確顯示時間和頻率。 設計思路: 首先給出橫坐標,即時間,根據設定的信號的振幅、頻率和初相,寫出時域波形的表達式;然后對時域波形信號進行傅里葉變化,得到頻域波形;最后使用plot函數繪制各個響應圖。 源程序: clc; clear; close all; Fs =128; % 采樣頻率 T = 1/Fs; % 采樣周期 N = 600; % 采樣點數 t = (0:N-1)*T; % 時間,單位:S x=2*cos(5*2*pi*t); n=0:N-1; figure; subplot(3,1,1) plot(t,x); xlabel(時間/S); ylabel(振幅);title(時域波形);grid on; y=fft(x,N); y1=fftshift(y); n1=-(N-1)/2:(N-1)/2; f=n1*Fs/N; subplot(3,1,2) plot(f,10*log10(abs(y1))); % 繪出Nyquist頻率之前隨頻率變化的振幅 xlabel(頻率/Hz); ylabel(幅度);title(幅值譜);grid on; subplot(3,1,3) plot(f,angle(y1)); % 繪出Nyquist頻率之前隨頻率變化的相位 xlabel(頻率/Hz); ylabel(相位);title(相位譜);grid on; 結果圖: 結果分析: cos函數波形為周期信號,其頻域響應為兩個沖擊函數,并且符合對偶性。 (2)傅里葉級數分析 分析周期三角波的傅里葉級數系數,用正弦信號的線性組合構成三角波,要求諧波次數可以任意輸入,分析不同諧波次數所構成的三角波,解釋是否存在吉伯斯現象。 設計思路: 根據原理——任意周期信號都可以表達成傅里葉級數的形式,對周期三角波進行傅里葉級數分解,利用for循環(huán)完成級數求和運算。當N值較小時,傅里葉級數的逼近效果不是很理想,隨著N值變大,傅里葉級數越來越接近理想值。 源程序: clc; clear; close all; t=-6:6/1000:6; N = input(please input the nunber:); w0=pi; XN=zeros(1,length(t)); tao=0; % 0.0000001; for n=1:N; fn=-4*(sin(n*pi/2))^2/((n+tao)^2*pi^2); XN=XN+fn*cos(n*w0*t); end XN=XN+0.5; figure; plot(t,XN); title([Gibbs,N=,num2str(N)]); xlabel(Time(sec)); ylabel([X,num2str(N),(t)]); 結果圖; 結果分析: 隨著N值的增大,傅里葉級數與理想的周期三角波越來越接近,符合預期效果。 (3)系統(tǒng)分析 任意給定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tǒng),畫出系統(tǒng)的幅頻響應和相頻響應。 設計思路: 根據微分方程、差分方程與系統(tǒng)函數的對應關系,結合matlab自帶的freqs和freqz兩個函數,分析系統(tǒng)的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 源程序: clc; clear; close all; % --- 微分方程 b = [1 0]; % y的系數 a = [1 3 2]; % x的系數 figure; freqs(b,a); % --- 差分方程 b = [0 1]; % y的系數 a = [1 -2 2]; % x的系數 figure; freqz(b,a); 結果圖; 結果分析: 微分方程所代表的系統(tǒng)具有高通特性,差分方程所代表的系統(tǒng)具有低通特性。 (4)音樂合成程序設計 對于任意一小段音樂,利用“十二平均律”計算該音樂中各個樂音的頻率,產生并播放這些樂音。分析音樂的頻譜,從中識別出不同的樂音。 設計思路: 根據時間長短來區(qū)別各個音符拍長短,根據頻率高低來區(qū)別各個音符的音調,具體細節(jié)參考“十二平均律”,將每段樂音連接起來,使用sound函數播放樂音。對每段樂音進行傅里葉變換,分析其頻譜。 源程序: clc; clear; close all; f =8000; % 音樂采樣頻率,可改為4000或者16000 t2=0:1/f:1; % 2拍,時間長短不同 t4=0:1/f:0.5; % 1拍 t8=0:1/f:0.25; % 1/2拍 misc_note5=523.25; % 不同音符頻率 misc_note6=587.33; misc_note2=392; misc_note1=349.23; misc_note6_down=293.66; m1=sin(2*pi*misc_note5*t4); % 波形 m2=sin(2*pi*misc_note5*t8); m3=sin(2*pi*misc_note6*t8); m4=sin(2*pi*misc_note2*t2); m5=sin(2*pi*misc_note1*t4); m6=sin(2*pi*misc_note1*t8); m7=sin(2*pi*misc_note6_down*t8); m8=sin(2*pi*misc_note2*t2); m=[m1 m2 m3 m4 m5 m6 m7 m8]; % save(DongFangHong,m); sound(m); N = 1024; % 傅里葉變換點數 flabel = 0:f/N:f/2-f/N; figure; hold on; H_m = fft(m1,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2,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3,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4,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5,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6,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7,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_m = fft(m8,N); plot(flabel,10*log10(abs(H_m(1:N/2)))); hold off; xlabel(頻率); ylabel(幅度響應); grid on; axis([0 1000 -15 30]); 結果圖; 結果分析: 根據樂譜編寫程序,能夠聽到預期的歌曲;分析其頻譜,包含幾個不同頻率的脈沖,同樣符合預期。 (5)調制 分析單位沖激響應為的系統(tǒng)的濾波特性,畫出其幅頻響應曲線。 設計思路: 根據傅里葉變換特性,時域相乘對應頻域卷積,將題目中的時域波形進行分解,并將兩個函數分別對應的傅里葉變換進行卷積。參考常用的傅里葉變換對,所求的頻域特性為方波和沖擊函數的卷積。 源程序: clc; clear; close all; f = 800; % 采樣頻率 t = -0.2:1/f:0.2; % 時域長度 x_t = zeros(1,length(t)); for k=1:length(t) if t(k)==0 x_t(k) = 0; else x_t(k) = sin(50*pi*t(k))*sin(100*pi*t(k))/(pi*t(k)); end end figure; subplot(2,1,1); plot(t,x_t); % 時域波形 xlabel(時間); ylabel(時域波形); grid on; N = 1024; % 傅里葉變換點數 H_x = fft(x_t,N); flabel = 0:f/N:f/2-f/N; subplot(2,1,2); plot(flabel,10*log10(abs(H_x(1:N/2)))); xlabel(頻率); ylabel(頻率響應); grid on; 結果圖; 結果分析: 中心在0頻的方波搬移到了50Hz,符合預期。 (二)提高部分 (7) 頻分復用 a、自行給出二路語音信號,分別顯示其頻譜,并播放語音。 b、對二路語音信號進行頻分復用,顯示復用后的頻譜,播放語音。 c、設計程序對頻分復用的信號進行解調,顯示解調結果,并回放語音。 設計思路: 對信號的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a、根據語音信號文件,使用matlab的函數wavread進行讀取,并結合fft觀察信號的時域波形和頻域波形; b、兩路信號分別于不同頻率的載波相乘,再相加,得到復用之后的信號; c、根據所發(fā)送信號的特性和其對應的載波,設計帶通濾波器,從復用信號中分別濾出兩路信號; d、對高頻的調制信號進行解調至0頻; e、設計低通濾波器,并將解調后的信號通過該濾波器,得到預期的發(fā)送信號,播放該信號,觀察其與發(fā)送信號的異同。 源程序: clc; clear; close all; N=14000; n=0:N-1; [e1,fs1]=wavread(msg.wav); % 信號a y1=e1(1:N); [e2,fs2]=wavread(sys.wav); % 信號b y2=e2(1:N); figure; subplot(2,1,1); plot(y1); % 輸出a的時域波形 xlabel(t); ylabel(y1); title(a的波形); sound(y1,fs1); Fy1=fft(y1,N); f=n/N*fs1; subplot(2,1,2); plot(f,abs(Fy1)); % a的幅度譜 xlabel(t); ylabel(Fy1); title(a的幅頻響應); bw1=fs1/2; % 信號1的采樣帶寬 figure; subplot(2,1,1); plot(y2); % b的時域波形 xlabel(t); ylabel(y2); title(b的波形); sound(y2,fs2); Fy2=fft(y2,N); subplot(2,1,2); plot(f,abs(Fy2)); %b的幅度譜 xlabel(f); ylabel(Fy2); title(b的幅頻響應); bw2=fs2/2; % --- 調制 fca=20000; fcb=60000; fs=160000; Ts=1/fs; fn=n/N*fs; y1cos=cos(2*pi*fca.*n*Ts); % 第一個載波信號 y2cos=cos(2*pi*fcb.*n*Ts); % 第二個載波信號 y=y1.*y1cos+y2.*y2cos;%調制相加得到復合信號 F=fft(y,N); figure; subplot(211); plot(y); xlabel(t); ylabel(y); title(復合信號的波形); subplot(212); plot(fn,abs(F)); xlabel(fn); ylabel(|F|); title(復合信號的幅頻響應); % --- 設計濾波器 dat=zeros(1,N); dat(round((fca-bw1)/fs*N:(fca+bw1)/fs*N))=1;% dat(round((fs-fca-bw1)/fs*N:(fs-(fca-bw1))/fs*N))=1; fi1=dat; % a濾波器 dat=zeros(1,N); dat(round((fcb-bw2)/fs*N:(fcb+bw2)/fs*N))=1; dat(round((fs-(fcb-bw2)-2*bw2)/fs*N:(fs-(fcb-bw2))/fs*N))=1; fi2=dat; % b濾波器 figure; subplot(211); plot(fn,fi1); axis([0 160000 0 1.5]); title(濾波器fi1); xlabel(Hz); ylabel(fi1); subplot(212); plot(fn,fi2); axis([0 160000 0 1.5]); xlabel(Hz); ylabel(fi2); title(濾波器fi2); fily1=F.*fi1; % 濾波 fily2=F.*fi2; % --- 混頻 hy1=ifft(fily1).*y1cos; % a混頻 hy2=ifft(fily2).*y2cos; % b混頻 figure; subplot(211); plot(abs(fft(hy1))); xlabel(Hz); ylabel(Fya); title(a混頻后的幅頻響應); subplot(212); plot(abs(fft(hy2))); xlabel(Hz); ylabel(Fyb); title(b混頻后的幅頻響應); % --- 低通濾波 filter=zeros(1,N); filter(1:round(bw1/fs*N))=1; filter(round((fs-bw1)/fs*N):N)=1; filter1=filter; filter(1:round(bw2/fs*N))=1; filter(round((fs-bw2)/fs*N):N)=1; filter2=filter; Fya=fft(hy1).*filter1; ya=ifft(Fya); figure; subplot(211); plot(n,real(ya)); xlabel(t); ylabel(ya); title(a的解調); sp3=max(abs(ya)); sound(real(ya/sp3),fs1) Fyb=fft(hy2).*filter2; yb=ifft(Fyb); subplot(212); plot(n,real(yb)); title(b的解調); xlabel(t); ylabel(yb); sp4=max(abs(yb)); sound(real(yb/sp4),fs1) 結果圖: 5、總結 這次課程設計,嘗到了各種滋味,有在困惑中的苦惱,在迷茫中的掙扎,也有在學習中的快樂,在成功中的興奮,這是一個獨立思考和挑戰(zhàn)自己恒心的過程。實驗中學到的不僅僅是MATLAB的應用和一些課題的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在做基礎部分的時候,我在對MATLAB一無所知中苦苦摸索,一次一次地編寫代碼,試驗函數的用法,慢慢地學會了怎么寫一些簡單的程序。 我發(fā)現課本知識在實踐面前很脆弱,不是說課本知識不重要,我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聯(lián)系實際,要能解決實際問題,把課本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課程設計里面來,比如說頻分復用,頻分復用就是課本上講過的一個應用,但是具體到自己設計,就要考慮各種問題,比如說載波的選擇、濾波器的設計,這些課本上只是提到但是怎么解決得靠自己想辦法。這次課程設計對我的啟發(fā)很大,我懂得了遇到困難首先要思考,查找解決辦法,耐心分析錯誤原因,做事要有耐心,我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注重實踐。 參考文獻 [1] 鄭君里、應啟珩 、楊為理,信號與系統(tǒng)引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2] 谷源濤、應啟珩、鄭君里,信號與系統(tǒng)——MATLAB綜合實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3] 梁虹等,信號與系統(tǒng)分析及Matlab實現,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2月. 附錄 MATLAB程序清單: basic1.m basic2.m basic3.m basic4.m basic5.m enhanced7.m 輔助文件: msg.wav sys.wav-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信號 系統(tǒng) 課程設計 報告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654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