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試卷B卷 附答案.doc
《中學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試卷B卷 附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學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試卷B卷 附答案.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中學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試卷B卷 附答案 考試須知: 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 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 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姓名:_______ 考號:_______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初三學生小巖晚上在家復習功課,忽然燈滅了,他根據物理課上所學的知識,推測可能是保險絲斷了,然后檢查了閘盒里的保險絲。這是問題解決過程中哪個階段?( )。 A.發(fā)現(xiàn)問題階段 B.理解問題階段 C.提出假設階段 D.檢驗假設階段 2、根據學生個人成績在該班學生成績序列中所處的位置來判定其成績的優(yōu)劣,而不考慮其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這種教學評價屬于( )。 A.診斷性 B.性 C.總結性 D.相對性 3、在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相比,學校體育的突出特點是( )。 A、娛樂與競技性 B、普及性與文化性 C、教育性與基礎性 D、全體性與全面性 4、學生課前予預習,帶著不懂的問題去上課,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注意聽講0這種注意方式屬于(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無意后注意 D有以后注意 5、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基礎上的教學稱為( )。 A.探究學習 B.情境教學 C.情境感染 D.合作學習 6、發(fā)達國家已經普及12年義務教育,而發(fā)展中國家一般僅普及9年義務教育,這說明從根本上制約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社會因素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C、人口數(shù)量和質量 D、社會意識形式 7、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落實在課程類型上表現(xiàn)為( )。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隱性課程 8、陳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為學習成績優(yōu)異收到校長的親自嘉獎后,也考試加倍努力學習力爭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種強化屬于( )。 A、直接強化 B、替代強化 C、自我強化 D、內部強化 9、我國近代教育,對封建教育制度所進行的廢科舉、興學堂等改革始于( )。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國初期 10、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爾遜 C.格塞爾 D.皮亞杰 11、在所要學習的新材料呈現(xiàn)前提供一種引導性材料,它在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觀念之間起認知橋梁的作用,這種教學策略是( )。 A.先行組織者策略 B.認知結構策略 C.比較性組織者策略 D.固定點策略 12、兒童身心發(fā)展有兩個高速發(fā)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fā)展( )規(guī)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13、以下不屬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是( )。 A、教學認知能力 B、教學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學監(jiān)控能力 14、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 )。 A.認知模式 B.體諒模式 C.社會模仿模式 D.管理模式 15、當前我國中學開設的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課程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經驗課程性 D社會課程 16、可以看作嘗試錯誤說的動機原則的規(guī)律是(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泛化律 17、5.我國2006年修訂后頒布的《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統(tǒng)籌規(guī)劃實施,由( )。 A.地市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B.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C.鄉(xiāng)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D.鎮(zhèn)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18、在意義學習中,新學習的觀點是原有觀點的上位觀點的學習被稱作( )。 A.綜合學習 B.并列學習 c.類屬學習 D.總括學習 19、王老師在化學課上講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鐳”元素時,向同學們介紹了“鐳”的發(fā)現(xiàn)者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事跡,同學們深受教育。這體現(xiàn)了哪一教學原則?( )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B.科學性和思想性統(tǒng)一的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發(fā)展性原則 20、“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這句話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個人修養(yǎng)法 21、“聞一知十”、“觸類旁通”指的是學習中的( )。 A.定勢現(xiàn)象 B.遷移現(xiàn)象 C.記憶現(xiàn)象 D.應用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2、正強化可以增強反應頻率,負強化可以降低反應頻率。 3、智力水平越高,學習成績越好。 4、根據皮亞杰論,在良好的外界環(huán)境作用下,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可以從前運算階段直接跨越至形成運算階段。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般特征。 2、簡述促進知識獲得和保持的方法。 3、簡述課程計劃的含義和內容。 4、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差生”的成績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員,我也曾努力過,刻苦過,但最后卻被一盆盆冷水澆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語考試來說吧,我學英語覺得比上青天還難,每次考試不是個位數(shù)就是十幾分,一次教師罵我是蠢豬,我一生氣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個英語第一名。心想這次老師一定會表揚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師一進教室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我:“你這次考的這么好,不是抄來的吧?”聽了這話,我一下子從頭涼到腳,難道我們差生就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嗎? 問題:透過這個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對現(xiàn)行評價制度和評價方法的恐懼,不滿與無奈?,F(xiàn)行課程評價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2、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調皮鬼”,上課不專心,課后追逐打鬧,亂花錢,無節(jié)制,甚至連乘車回家的錢都向老師借。老師找他談話后,他答應改正,但并無實際行動。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師,你將如何運用德育的有關知識來解決這一一現(xiàn)實問題。 第 13 頁 共 13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參考答案】D 2、答案:D相對性 3、C 4、A 5、B 6、B 7、答案:C 8、B 9、C 10、C 11、A 12、答案:B 13、C 14、A 15、A 16、A 17、B 18、D 19、B 20、【參考答案】D 21、B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此題說法正確。教育的社會屬性包括、永恒性、歷史性、相對獨立性。其中相對獨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別是、質的規(guī)定性、歷史繼承性、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fā)揚本民族的傳統(tǒng)。 2、正確答案:(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強化有正強化和負強化之分。正強化也稱積極強化,是通過呈現(xiàn)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負強化也稱消極強化,是通過消除或中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兩者都可以增強反應的頻率。 3、答案:這句話是片面的。 學習活動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各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學習過程,智力和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智力影響著人掌握知識的深淺、速度和靈活性。但是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收到智力因素的影響、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說良好的環(huán)境,學校教育,還有主觀能動性等因素都在共同的作用于我們人的學習成績,所以這句話太片面。 4、說法是錯誤的,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他把人的認知發(fā)展劃分成順序不變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成人)。教育可以適當縮短每階段的時間,但是不能實現(xiàn)階段之間的跨越,因此,題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般特征是: (1)自我認識的主動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2)自我體驗的敏感性、豐富性和矛盾性; (3)自我調控的自覺性、獨立性和薄弱性。 2、參考答案: (1)明確識記任務,提高學習的目的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利用記憶術 (4)進行組塊化編碼 (5)適當過度學習 (6)及時復習 3、課程計劃是指導和規(guī)定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制定課程標準的依據。 課程計劃的基本內容包括: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其中,教學科目的設置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內容。 4、(1)有助于實現(xiàn)教育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2)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 (3)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1)評價功能失調,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激勵、發(fā)展的功能,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就是學生只關心考試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幾名,而很少關心考試中反映出來的自身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2)過分關注活動的結果(如學生成績、教師業(yè)績、學校升學率等)。忽視被評價者在活動的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對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忽視對教育活動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動態(tài)評價。 (3)評價主體單一,基本上沒有形成學生、教師管理者、教育專家、家長等多主體共同積極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忽視了評價主體多源,多向的價值,尤其忽視自我評價的價值。 (4)評價標準機械、單一,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個性發(fā)展和個體間的差異性。 (5)評價內容片面,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而對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體現(xiàn)忽視,或者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和方法。 (6)評價方法單調,過于注重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對體現(xiàn)新的評價理念的新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 (7)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映和認同,使評價的激勵、調控、發(fā)展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8)評價對象基本處于被動地被檢查,被評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對評價往往持一種冷漠、應付、對立、討厭、拒斥或者害怕、恐懼、逃避的態(tài)度,甚至出現(xiàn)欺騙,弄虛作假的行為。 2、(1)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諸因素統(tǒng)一發(fā)展的過程。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凈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和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所以,在解決小王品德問題的過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認識,又要重視道德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培養(yǎng)。 (2)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師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積極的活動和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發(fā)展并表現(xiàn)出來,從而進一步接受其檢驗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和參與社會新生活的創(chuàng)造,因此教育者應把組織學生進行社會活動和開展社會交往看成德育過程的基礎。 (3)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個思想內部的轉化問題。德育過程既是社會道德內化為個體思想品德的過程,又是個體品德外化為社會道德行為的過程。要實現(xiàn)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轉化,教育者既要給受教育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積極接受外界的教育影響,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質。德育過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tǒng)一過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與變化,堅持長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反復性,注意反復抓。-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中學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試卷B卷 附答案 中學教師 資格證 中學 教育 知識 能力 考前 練習 試卷 答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735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