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附屬中學虞曄如.ppt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虞曄如.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南京大學附屬中學虞曄如.ppt(10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虞曄如 千呼萬喚始出來試題仍在猜測外 2009年高考語文試卷分析 2009年江蘇高考語文卷已塵埃落定 一 科學性 對多年來命題改革成果的珍視1 命題保持了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 2 語料注意經典性與時代性相結合 二 實用性 對應試者終身發(fā)展需求的正視1 聯(lián)系現(xiàn)實 注重實踐 2 以 能力立意 與 素養(yǎng)立意 為本 三 導向性 對新課標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視第一 重視積累 第二 重視思維 第三 重視審美 但我以為材料 命題固然有這個特點 考核卻抽絲剝繭 設題人的目標把一個個鮮活的材料榨成了干癟的木乃伊 其理性的殘酷讓眾多高三師生更加質疑高中語文教學和高三復習的價值 8 5分 36 96 一 語言文字運用 語言文字運用由去年的5道題18分調整為4道題15分 兩道選擇題 兩道簡答題 第1題語音 完全落實在多音多義詞的辨讀上 與去年的多音字和形近字綜合考查相比應該說難度有所降低 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B項 省視 省吃儉用 拓本 落拓不羈 纖繩 纖塵不染 第2題病句考查 去成語留病句A項 極端氣象事件 后缺少成分 發(fā)生 成分殘缺 B項 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要克服彼此間的同質化傾向 不合邏輯 結構混亂 D項 濫用介詞 由于 致使主語缺少 病句題目模糊性比較強 結構比較復雜 迷惑 不是一眼望到底的 但我認為我們的指導還是比較僵化 語言表達一是提煉信息并解釋名詞 洼地效應 主要考查學生篩選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只是去年以 關鍵詞 拈出 今年則采用非嚴格的下定義形式 從生活常識出發(fā) 要求概括說明什么是 洼地效應 因為 下定義 是很嚴格 也是很難的 考生不能輕易上手 環(huán)境優(yōu)勢加速生產要素向該區(qū)域集聚從而促進發(fā)展的現(xiàn)象 這里有三個要素 學生答案 優(yōu)勢集軟環(huán)境和硬環(huán)境兩者共同發(fā)展的表現(xiàn) 1 區(qū)域綜合環(huán)境所吸引的項目資金 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 1 容易聚集和吸收對區(qū)域發(fā)展有利的生產要素 1 綜合環(huán)境的好壞以及生產要素的積聚現(xiàn)象 0 軟環(huán)境和硬環(huán)境的吸引力的強弱 環(huán)境好 吸引力強 環(huán)境差 吸引力差 0 在區(qū)域環(huán)境的焦點上 軟環(huán)境與硬環(huán)境的對比 0 某個地方或某件事物就像洼地會積水一樣吸引其它事物積聚于此 0 政務環(huán)境 市場環(huán)境 法制環(huán)境 人文環(huán)境 0 指城市的經濟潛力比較大 0 另一道題是就 生命和自然 寫一段關于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感言內容要符合要求 2分 運用排比手法 3分 原題經歷了從 題詞 留言墻 留言簿 的過程 自然是無情的 人是有情的 解放軍是溫情的 4分 要求結構相同或相似 語氣一致 意思密切相關 三項或以上的句子或成分的排比 說明閱卷者對考生是心懷同情 筆下留情的 汶川地震驚天雷 地動山搖覆壓人 救援隊伍齊協(xié)力 求生本能險還生 結構不相同或不相似 2 汶川大地震帶走了生命 環(huán)境 建筑 卻帶不走我們的信念 希望 團結 并非排比句 1 在自然面前 人的生命如同螞蟻一樣弱小 因此我們要更珍惜生命 因果復句 并非排比句 1 以人為本 科學發(fā)展 人與自然 和諧相處 不是排比句 1 生命如水 在不經意間蒸發(fā) 珍惜生命 時刻關心自己 沒有涉及地震后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1 悲觀的人 被生活打敗了 樂觀的人 才能戰(zhàn)勝生活 沒有涉及地震后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1 生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沒有涉及地震后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1 大海啊 都是水 辣椒啊 真麻嘴 驢子啊 四條腿 俏皮話 不合要求 0 主要失誤在 1 抓不住關鍵信息 不得要領 2 要點有遺漏 概括不全 3 概括不準確 表達偏離中心 4 不熟悉答題規(guī)范 表述答非所問 5 知識一知半解 修辭不明 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應書增先生在答記者問時說 學生學了一些知識之后 要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而且能舉一反三 這是能力的三部曲 高考考的就是這三個方面的能力 所以 查找答題失誤 分析失分原因 總結失利教訓 我們的著眼點還在于 貝利的下一次進球 還在于指導今后的高考備考 二 文言文閱讀 書沈通明事 作者汪琬 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 其文章 簡潔有氣 似柳子厚 選文是其代表作之一 第5題判斷 三實一虛 屬 托付 引卻 后退 魁壘 高大 均正確 錯誤設置在D項 率倜儻非常之人 的 率 為 率領 實同 六國互喪 率賂秦耶 之 率 都 全 第7題 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鄧州的異常行為 前去察看 但兩人一見如故 相處很好 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責 將他釋放 中后半部分的分析明顯不合文意 原文中有 居久之 遇赦始得出 1 句 購仰妻子急 蹤跡至通明家 購 懸賞緝捕 妻子 妻子兒女 和 蹤跡 追蹤行跡 2 句 方罷巡撫家居 獨聞而異之 方 正 家居 在家居住 異之 認為他是奇特的 3 句 然而卒無補于明之亡也 何與 然而 雖然這樣 那么 卒 最終 何與 通 歟 為什么呢 1 緊急懸賞捉拿田仰的妻子兒女 追蹤覓跡直到沈通明家 尋找田仰妻子很急切 一直跟蹤行跡到沈通明家 購 妻子 未譯出 1 急切捉拿田仰的妻子 跟隨仰妻子的遺跡來到沈通明家 三個得分點均未譯出 0 遇到沈通明的妻子購買東西急切回家 跟蹤她來到沈通明家 購 譯為 購買 1 買了禮物給妻子 就急急忙忙趕回家 把 購 譯為 買了禮物 0 2 剛剛不做巡撫待在家里 唯獨他 彭子篯 聽到這件事而感到驚奇 剛剛被罷黜了巡撫住在家 認為奇異而聞名 方 字譯出 但句意不通 1 回到鄧州巡撫家中 就聽說沈通明行為異常 方 異之 均未譯出 0 之后到巡撫家里住了下來 獨自打聽不好的消息 方 異之 均未譯出 0 3 然而最終對明朝的滅亡沒有起到補救作用 為什么 什么原因 呢 然而士兵沒有與明朝一起滅亡 為什么呢 卒 譯成 士兵 1 然而作者并沒有補充沈通明逃跑的事 為什么呢 前一句譯錯 1 但是士兵們是無法彌補明朝的滅亡的 但是誰又能彌補呢 卒 譯成 士兵們 0 但是沒有士兵補給明朝 敗亡了 這不是很正常嗎 0 既然我死了 對于明朝的滅亡沒有任何補過 又怎么樣呢 卒 譯成 死 0 失分原因1 不合語境 1 漏譯 2 錯譯 3 亂譯2 表達失據(jù) 1 只求意思對 不能抓住關鍵得分點 2 孤立翻譯 只關注實詞的落實 忽略虛詞和句式 3 生拆或亂拼地名 人名 官職名 4 以今律古 三 古詩鑒賞 設置的三個問題是 1 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 萬歲山前珠翠繞 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2分 2 詞中寫了哪些 風塵惡 的景象 4分 3 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 結尾說 再續(xù)漢陽游 騎黃鶴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4分 第一小題著眼于關鍵句和上闋對比結構的把握 第二小題著眼于詩詞的理解 第三小題著眼于作者的感情抱負 1 題學生答題失誤 想當年 何日 借代 第二問得1分 想當年 到而今 借代 夸張 第一問1分 第二問0分 珠翠繞 當然也是夸張說法 但首先是借代 把兩種修辭一起寫上 違反了題干的指令 遙望中原 卻歸來 擬人 評0分 第一 二問皆錯 2 詞中寫了哪些 風塵惡 的景象 鐵騎滿郊畿 士兵 膏鋒鍔 百姓 填溝壑 千村寥落 鐵騎滿郊畿 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答對兩點 得2分 鐵騎 郊畿 溝壑 江山 千村寥落 最后一個主謂短語正確 得1分 士兵在 膏鋒鍔 百姓在 填溝壑 到處都是戰(zhàn)亂 千村寥落的景象 到處都是 鐵騎滿郊畿 的景象 得2分 士兵在 膏鋒鍔 百姓在 填溝壑 受事者變成了施事者 理解錯 兵不安 民不在 鐵騎滿郊畿 當年是花遮柳護 鳳樓龍閣 僅得1分 兵安在 膏鋒鍔 民安在 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抄寫原句 缺乏理解 僅得1分 鐵騎滿街奔跑 寫出了戰(zhàn)爭頻繁 膏鋒鍔 寫士兵饑苦 生活處境困難 填溝壑 寫百姓民不聊生 生活勞累 到處一片寥落蕭條的景象 得2分 戰(zhàn)亂四起 百姓困苦 戰(zhàn)爭頻繁發(fā)生 一知半解 沒有扣住原句回答 得0分 3 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 結尾說 再續(xù)漢陽游 騎黃鶴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4分 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 對外敵入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 對統(tǒng)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 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 轉到想象中 提銳旅 清河洛 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角度情感核心詞對昔盛今衰悲慨對外敵人侵憤恨對統(tǒng)治階層痛心對收復失地決心以上答對3點得3分關于 騎黃鶴 舒暢1分這個標準對中學生來說太難了 由原先的感傷到后來的壯志勃發(fā) 反映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敵人的痛恨 由原來的遙望中原 想起當年 而又看到現(xiàn)實中的場景 感到惋惜 最后又希望自己再次回到漢陽城 為國效力 開始作者帶著一種欣然向往的情趣 再后 再續(xù)漢陽游 表達了作者痛恨戰(zhàn)爭 希望自己能夠報效祖國 從而流露出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 一開始 作者是懷著高興的心情來登黃鶴樓的 可是看見中原一片狼籍 不免生出騎鶴遠去之感 考生寫了很多 但什么要點也答不到 作者希望下次看到的會是作者所想的那樣 沒有那些的 風塵惡 不理解 0分 作者喜歡寧靜的生活 不喜歡戰(zhàn)亂 喜歡游玩國家山水 人民富強 不喜歡千村寥落 到處荒煙 作者喜歡寧靜舒適的國家 0分 不再那么嘆息 不再那么悲天憫人 他想用行動改變可以改變的 作出自己的選擇 0分 作者寫登黃鶴樓看中原的大好河山 表達作者的想念之情 結尾說 再續(xù)漢陽游 騎黃鶴 表達了作者忠心報國 壯志難酬的情感 反映了作者看著宋朝的大好河山發(fā)出感嘆之情 再到想忠心報國 壯志難酬的難過悲傷之情 大而化之 0分 失分原因一 讀不懂詩歌而失分 1 不明詩歌的基本內容2 不明詩歌意象的深層含義3 不明詩歌的情景關系二 不明解題暗示而失分 1 題目的暗示2 作者及朝代的暗示三 審題不清而失分 1 不明詩歌的問題指向2 不明詩歌的問題數(shù)量 四 答題不規(guī)范而失分 1 不會分析2 答案不規(guī)范至于表述思路較混亂 術語使用不正確 多問答題無層次 答案沒有要點化 一道題有兩個小問題 一個問題有兩個層次 但是考生不知如何有層次地有條理地回答好 遺漏步驟 或者是寫 小散文 式的隨便答 那就 多了去了 四 名句名篇默寫 課外內容考查毛澤東 憶秦娥 婁山關 中 雄關漫道真如鐵 和 蒼山如海 兩句 一反前五年命題常態(tài) 考生手足無措理所必然 這想必是命題者突出模擬試題重圍的 靈機一動 吧 當然 美其名曰 建國六十周年 所以考查開國領袖的詩詞 似乎也無可厚非 只是我們的考生 是 90 后的人 而且此舉一出 來年考生的背誦更將陷入茫??嗪?好在高中課內4分 又重之以修能 吾嘗跂而望矣 藍田日暖玉生煙 凌萬頃之茫然 初中課內2分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大致還能收入囊中 差可告慰考生 五 現(xiàn)代文閱讀 文學類文本張笑天的 上善若水 是站在歷史和現(xiàn)代的高度 精辟地詮釋了 上善若水 這個哲學命題和它的內涵 巧妙地諷刺了今天的人心不古與作風浮躁 以都江堰這個至今還鮮活的世界遺產 映襯了當今現(xiàn)代科學下的杰作所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 以李冰實事求是 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精神 抨擊了某些地方官員 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 重視硬指標 GDP這個政績 視環(huán)境優(yōu)劣而不顧 見解獨特 筆鋒犀利 作者大聲疾呼保護環(huán)境 不要將眼前利益建立在破壞環(huán)境的基礎上 毀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對 上善若水 的真正內涵作了準確的解釋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其實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勸戒地方官員 為官之道要作到上善若水 應像水一樣博大胸懷 大仁大愛 守時守信 為政當如清水一般清凈而治 行為應像水一樣善于把握天時 與物無爭 這才不會出現(xiàn)過失和偏差 專家學者與其說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崇拜 莫如說是對李冰的虔誠崇拜 11 開頭一節(jié)的三個問句 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什么作用 5分 參考答案 領起全文內容 2分 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 2分 激發(fā)讀者的思考 1分 學生1 形式上 與標題呼應 強化主題 與文中對都江堰的介紹相呼應 排比手法 增加氣勢 內容上 提出問題 吸引讀者思考 表達都江堰的壯麗 引人思索 設置懸念 得 分 學生2 內容上 是對于上文 上善若水 的巨型橫幅的疑問 為下文寫都江堰的河水及孕育的文化做鋪墊 結構上 運用三個疑問 構成排比 增強句式 引起讀者興趣 增強文章的感情色彩 得 分 學生3 運用三個問句構成排比 增強氣勢 使用問句 設置懸念 給人思考 為下文贊揚都江堰作鋪墊 得 分 得1分 學生4 用設問的方式 引起讀者思考 點明主旨 為下文寫都江堰的文化精神作鋪墊 1分 學生5 提出疑問 表明中心 圍繞疑問 展開描述 概括文章每個階段的中心論點 層次分明 循序漸進 0分 學生6 開頭運用反問排比的修辭手法 增強了語言氣勢 點明了文章主旨 為下文作好鋪墊 0分 葉圣陶說過 思想是有一條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 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 我們閱讀時只有抓住文章的結構 理清文章的層次 包括段與段之間的以及一段內部的層次 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文章的思路 是作者在寫作時思維發(fā)展的線索 在文章中體現(xiàn)為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 這兩者是統(tǒng)一的 仔細辨析開頭的 三個問句 結合課文內容比較分析 不難發(fā)現(xiàn) 三個問句 是全文結構和思路的集中體現(xiàn) 從內容角度很容易答出 領起全文內容 引出下文 啟下 等 要點一 答出 鋪墊 承上啟下 引出主題或思路 奠定感情基調 顯然不符合要求 第二部分 從三個問句內部的順序來看 由水 人 文化精神 即 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 要點二 如果回答 由水到人再到精神 也可 但是這個問題沒有同學答得出 第三部分 從問句本身效果來看 有設疑的作用 吸引讀者 啟發(fā)思考 這是基本常識 要點三 但是答成設置懸念 為下文作鋪墊均不得分 12 文中說都江堰 才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作者這樣評價的理由是什么 6分 參考答案 理念正確 順應自然 符合生態(tài) 造福百姓 方法科學 低作堰 深淘灘 分四六 平澇旱 功效長處 至今仍在發(fā)揮灌溉 防洪的作用 體現(xiàn)了 上善若水 的哲學思想 學生1 都江堰不污染環(huán)境 不危及生態(tài) 不切斷魚類洄游的路線 都江堰既能防洪 又能灌溉 是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神話 都江堰干凈持久 從容運轉 滋養(yǎng)著幾千萬人民 學生2 都江堰是2200多年前李冰運用人類智慧劈山引水修筑而成的 都江堰的修筑更加體現(xiàn)了人類智慧 是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神話 并造福子民 孕育出流水至高的文化 所以 都江堰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學生3 曾有許多人在都江堰這里寫出了傳誦千古的詩詞 還有李冰的造水渠 學生1 只講都江堰的作用 即第一個要點 學生2 實際也只講都江堰的作用 即第一個要點 但是由于他表達得比較模糊 閱卷者之一判得2分 閱卷者之二判得0分 平均得1分 學生3 答非所問 不知所云 本題考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tài)度 相關信息有 第三段 2200多年前李冰 低作堰 深淘灘 百姓饗其利 第五段 都江堰是歷史的遺存 暗合了老子 上善若水 的精髓吧 第九段 李冰 分四六 平澇旱 的科學治水方法 使它青春永駐 從容運轉 成為幾千萬人民的生命甘露 對這些議論性的句子進行確認整合 這些信息涵蓋 理念 方法 功效 哲學思想 四個方面 13 本文寫的是都江堰 但不以描寫見長 請具體說明它在藝術表現(xiàn)上有哪些特色 6分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評價 必須與內容分析結合起來思考 本文 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追懷 借都江堰表達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問題的憂思 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散見文章各處 表現(xiàn)手法屬于 托物言志 借古喻今 虛實結合 參考答案 采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 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追懷 借古喻今 借都江堰表達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問題的憂思 虛實結合 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采用虛實結合 將文化與都江堰聯(lián)系起來 采用對比論證 將仍存的都江堰與消失的鄭國渠相對比 表現(xiàn)都江堰的生命力之強 得3分 運用了借物抒情 大量寫都江堰的水 解釋 上善若水 的含義 運用議論的手法 論古人 論如今 運用對比的手法 寫都江堰的好處 與眾多河流形成對比 得3分 運用抒情議論的方式 贊美謳歌都江堰 來表現(xiàn)它的上善若水 得3分 托物言志 借對都江堰的稱頌 表達了對上善若水的文化精髓的稱頌 得 分 采用了多次對比的議論方式 得 分 采用了用典故來抒發(fā)自己感情 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來抒發(fā)內心的贊美之情 得 分 作者不直接描寫都江堰 而是用長江黃河淮河來襯托都江堰的干凈持久 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 運用了著名詩人的詩篇來贊美都江堰 得 分 大量的寫的是修辭手法 而修辭手法是從具體的語句而言 他問你的是全文 你答的是局部 從思維方法來說就是不對的 以下都是得的0分 反問 設問 突出強調了都江堰的原生態(tài)是生命之泉 對比襯托 突出都江堰的不同之處 用其他山襯托都江堰 表現(xiàn)都江堰對人類的影響之深 作用之大 情景交融 寫景的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善于舉例 引用古人之說來支持自己觀點 長短句并用 使文章充滿生趣 生機盎然 比喻擬人手法 把都江堰寫活了 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上善若水 引經據(jù)典 引用老子上善若水為題幾許多經典詩詞 增強了文化內涵 聯(lián)想 描寫時善于聯(lián)想古人的例子 增強都江堰的文化內涵 象征 把都江堰象征人類的智慧 失分原因 1 學生沒有良好的思維習慣 有思維的過程才能有思維的結果 學生看到 藝術表現(xiàn) 字眼 就把許多藝術表現(xiàn)手法往里堆 往里砸 結果一個沒砸中 最后把自己砸得頭破血流 有的寫5個 有的寫6個 其實跟題目毫不相干 他沒有看見前面那句 不以描寫見長 其言外之意 不就是 以議論 抒情見長 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不就出來了嗎 2 不遵照指令的要求 不以描寫見長 言外之意 就是以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在試卷上 你得上道 只要上了 抒情 議論 的道 往下走 怎么抒情的 怎么議論的 借古喻今 托物言志不就出來了 3 根本不知道從什么角度來回答 如 作者主要寫了都江堰對歷史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以及都江堰留下的文化 是以都江堰對人類的貢獻來贊美都江堰的壯美 比以描寫都江堰更能體會出都江堰的特色 在都江堰流淌著兩條河 明的是岷江 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佇立水邊 聽著震耳欲聾的濤聲 望著清幽的水跳躍奔流 我的心與波濤一同律動 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 與晶瑩與透明合而為一 同義反復 得0分 摘用原句 不得要領 得0分 14 請?zhí)骄慷冀咛N含了 上善若水 的哪幾層深意 6分 學生1 水滋潤萬物 使之生長 又不與萬物競高下 論短長 折射老子心中的道 表現(xiàn)都江堰既能灌溉 又能防洪 滋養(yǎng)天府之國的子民 體現(xiàn)修建都江堰的人李冰及其他人的智慧和科學方法 呼吁我們能與自然和諧發(fā)展 得6分 學生2 水滋潤萬物 使之生長 又不與萬物競高下 論短長 折射老子心中的道 都江堰滋養(yǎng)天府之國的子民 修建都江堰的人李冰及其他人的智慧 贊揚了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官員的政績輝煌 得4分 學生3 都江堰的水如 上善若水 般清爽 都江堰孕育很多人如 上善若水 般無私 都江堰體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智慧 都江堰一直沿用至今 如 上善若水 般永存 得2分 判分 上善之作2分 上善之人2分 由此生發(fā)的啟示2分 學生2 只答到都江堰的水和修建都江堰的人 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 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謂上善之人 沒有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 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學生3 只答到都江堰的水 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 雖說寫了4點 實質只有1點 2008年 1 論述類文本閱讀 共4題 18分 2 實用類文本閱讀 共4題 18分 注 4題中包含2道選擇題和2道簡答題 分值分別為3 3 6 6 2009年 1 論述類文本閱讀 共3題 15分 2 實用類文本閱讀 共3題 15分 注 3題中包含1道選擇題和2道簡答題 分值分別為3 6 6 2009年選考部分有以下變化 1 客觀題比08年減少1道題 主觀題數(shù)目沒變 2 客觀題比08年減少3分 主觀題沒有變化 而 現(xiàn)代文閱讀 和 古代詩文閱讀 主觀題的分值都有所增加 試卷在不斷地向主觀題傾斜 更注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組織話語等語言表達能力 客觀題的分量將越來越少 主觀題將成為語文考試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規(guī)范 的有關預測逐漸變?yōu)槭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注意到學生的思考結果 還要注意其正確的思考方法以及表達能力的強化訓練 六 選做題 甲 論述類文本閱讀 現(xiàn)代文閱讀選做題 論述類文本 說 異 原刊去年11月上海 文匯報 長約5000余字 經刪改 現(xiàn)約800字 作者詹克明 物理學家 科普散文作家 曾發(fā)表作品 敬畏自然 瓦爾登湖 大地的眼睛 和 生物鏈斷想 等 全文結構緊湊 層次分明 論證有力 觀點新穎 絕不可小視異類 題目設計基本同2008年 作者指出人們往往對異類持什么態(tài)度 作者認為應該持什么態(tài)度 6分 答 排斥 打壓 缺少起碼的寬容 肯定具有積極意義和帶來創(chuàng)新結果的異類 容忍無害的異類現(xiàn)象 肯定積極的 容忍無害的 警惕假異類 三個答到兩個即可 作者在文章結尾說 異類的存在不僅正常而且必需 為什么 6分 答 宇宙萬物間普遍存在異類現(xiàn)象 所以是正常的 異類的存在可以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具有積極意義 所以是必需的 16 學生答案失誤 人們往往對異類持抵觸態(tài)度 得1分 人們往往對異類不能正視 概括有誤 排斥 打壓 不可換成 不能小視 0分 17 學生答案失誤 說明了異類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帶來的正面影響 說明了必需的原因 即后一個要點 缺少前一個要點 得3分 事物需要發(fā)展 體系必然轉變 異類可以成為偉大轉折的突破口 同上 得3分 異類可以成為事物的中心 同上 不僅正常而且必需 抄寫原句 沒有表明態(tài)度 得0分 乙 實用類文本閱讀 畫家黃永厚 當是根據(jù)廣見于網(wǎng)絡的祝勇撰寫的近5000字的人物特寫 黃永厚 冰炭同爐 改編的 現(xiàn)長近800字 好多跟原文無關的很多內容都刪了 是命題者為考試題而改寫的 命題者設計的兩題 立足點都在概括提煉信息上 根據(jù)文章內容 概括形成黃永厚獨特畫風的主要因素 6分 參考答案 對繪畫藝術的畢生追求和熱愛 豐富 傳奇 坎坷的人生經歷 涉獵廣泛的閱讀 對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 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 追求 經歷 廣泛的閱讀 對社會人生的關注和思考 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 又補充了天賦 機遇和個性 答對五點即可得滿分 以下答案還算是答得較好的 人生方面 幼年大病不死 人生多難 晚年才較安定 言談舉止方面 敢于對社會人生表態(tài) 但又深居簡出 為人低調 作畫方面 不愿把畫給不看畫的人 但可以隨意給朋友 人物畫方面 獨具一格 不從流俗 不求形似 重在表達自己 得4分 大部分的失分在概括不全 或丟了要點 或寫了幾點 實質仍是答了同一點 從全文看 黃永厚的 冰炭同爐 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6分 參考答案 既關注現(xiàn)實 褒貶是非 又淡泊寧靜 低調處世 對懂畫的朋友慷慨相贈而把重金購畫者拒于門外 將自己對現(xiàn)實人生的態(tài)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 這第三點可以說很牽強 補充 對靠時常確立自身價值的畫家不屑一顧 但認為人各有志 不必非議 日子過得有時動蕩 有時安定 不肯將畫賣給拿重金前來購畫的人 卻將其寄給熟悉或是陌生的朋友 得2分 對靠市場確立自身價值的畫家不屑一顧 但認為人各有志 不必非議 得2分 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價值 對以市場為價值標準的畫家不作批評 得2分 在繪畫上不從流俗 只求表達自己的情懷 在評價別人時 尊重別人 認為人各有志 不必非議 得2分 兩句話合起來 完整回答了補充答案 學生的主要錯誤是對 冰炭同爐 不太了解 學生1 視圖書為第一生命 涉獵廣泛 但他十分低調 深居簡出 淡泊明志 幾乎不辦畫展 不肯出書 拒絕重金購畫 對靠市場確立自身價值不屑一顧 他孤傲中有一種頑強的自信 不明題意 不知何謂 冰 何謂 炭 何謂 同爐 得0分 學生2 具體表現(xiàn)在 冰 十分低調 深居簡出 淡泊明志 孤傲自信 不與世同流合污 視金錢如糞土 放棄去日本畫取悅個人的畫展 炭 對繪畫執(zhí)著與癡迷 歷經苦難卻熱愛生活 率直 對朋友毫不吝惜畫 畫風張揚充滿激情 不明題意 同 冰 是 冰 炭 是 炭 沒有 同爐 得0分 學生3 自己生活冰般多難 但他對生活熱愛 沒有對比出 冰炭同爐 得0分 同爐 必須是 匹配 的 也就是同一個問題的相反的兩個側面 而學生答的是 冰 和 炭 或 冰 是 冰 炭 是 炭 或這個 冰 和那個 炭 互不搭界 這使我們想到了那年 杜甫草堂 考 對比 的題目 哪一個同哪一個對比 問題雖不同 實質一個樣 甲乙兩篇選做文本 感覺難度基本相當 比2008年兩文的等值性要高 這也較好地體現(xiàn)了國家性考試的公平和公正 但是今年的實用類文本閱讀仍然高于論述類文本閱讀 有可能明年會變化 兩類文本中 考一類 讓你們去猜吧 反正都得準備 所以考試是極為殘酷的 尤其是當行政命令的干擾過多 考試更多的考慮非語文因素的時候 文言斷句的技巧是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 通過誦讀 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 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 逐步縮小范圍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 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 本身比去年難 所以畫錯的多而且許多考生多畫了 而評分的補充細則是多畫一處扣一分 附加題 22 AE 5分 得分1 99分 39 80 老師們質疑A 說應選c項 但我覺得 從思維的角度看 也不應該選C 九斤老太是守舊人物 它表現(xiàn)了農民眷戀往昔 不滿現(xiàn)實的保守復舊心理 九斤老太愛說 一代不如一代 感嘆今非昔比 風波 中原文 九斤老太自從慶祝了五十大壽以后 便漸漸的變了不平家 常說伊年青的時候 天氣沒有現(xiàn)在這般熱 豆子也沒有現(xiàn)在這般硬 總之現(xiàn)在的時世是不對了 但把她歸為趙七爺一樣是維護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顯然是不對的 但是 雷雨 的矛盾沖突中心是蘩漪 她乖戾陰鷙 桀驁不馴 有著強烈的反抗性 被作者稱為 一柄犀利的刀 也代表著 雷雨 的全部含義 她具有鮮明的 雷雨 的性格 極端 徹底 敢愛敢恨 有那種可以摧毀一切的原始的 蠻力 與作家刻意設置的背景氛圍始終相通 從一開場時 喘不過氣來 的郁熱和壓抑 到最后的不顧一切的 報復 一種 雷雨 式的宣泄 她的情緒心態(tài)始終與作品的氣氛融為一體 蘩漪推動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 處在沖突的中心 是她引出了侍萍 又是因為她使周萍 四鳳走上絕路 教材的 節(jié)選 固然是客觀因素 我們的思維定勢呢 或者說 有沒有受左的思潮的影響 雷雨 的節(jié)選幾乎是一次閹割 蘩漪推動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 處在沖突的中心 是她引出了侍萍 又是因為她使周萍 四鳳走上絕路 所以柳士鎮(zhèn)老師認為應該視對錯的程度分別判3分 2分 1分 但是 這樣做的后果是學生更要弄個明明白白 試問 這樣是更難呢 還是更容易呢 23 簡答題 10分 歐也妮葛朗臺 中的老葛朗臺是個什么樣的人 4分 答案 吝嗇鬼 投機商 暴發(fā)戶 答吝嗇鬼 2分 投機商 1分 暴發(fā)戶 1分 愛財如命 得1分 4分 得分僅1 92分 得分率為48 00 學生還是不懂得概括 答案是從不同側面對人物進行定位 相互之間具有不可替代性 概括說說 紅樓夢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的主要內容 6分 考生對此束手無策 讀過 紅樓夢 的考生不少 但 冷子興 在其中比較 冷 大家很少關注到 不知從何答起 反映出考生在對文學名著的精讀上仍有欠缺 更主要的是學生即使閱讀了仍然不知道從何下手 參考答案 介紹賈府的歷史與人物 點出賈府存在的危機 介紹主要人物賈寶玉的特點 吳錦老師說 考生即使沒有看過 紅樓夢 全書 就是看題目也能答出2點 閱讀長篇名著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必須注重平時 長期堅持積累 1 建立閱讀小組 2 制訂閱讀計劃 3 組織實施閱讀 4 了解名著考試 名著范圍 高考題型分析 題型示例 解題指導 常見錯誤 喻旭初 假期不補課 花點時間讀點名著 命題者和語文教師似乎是貓和鼠的關系 1 大家猜 去年考過 紅樓夢 今年有可能考 三國 仍然考 紅樓夢 2 大家猜 應該考耳熟能詳?shù)?爆了個大冷門 概括說說 紅樓夢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的主要內容 3 去年是申論題 議論性文本 今年是分析鑒賞題 郁達夫紀念魯迅的一篇散文 用命題者的話是 讓你們猜不到 今年有幾個得意的變化 1 附加題概括類轉變?yōu)槲乃囶?2 實用類選考人太多 而論述性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明年很可能不會讓你選 考到哪類就做哪類 縮短閱讀的長度 3 今年文言文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 考點對了 文意卻反掉了 明年可能把文意放在評分的最前一條 所以關鍵字詞一定要落實 而句子大意也要 4 今年的第13題是命題者的得意之作 材料分析鑒賞題 15分 附加卷材料概括題突變?yōu)槲膶W作品賞析則出乎大部分師生的意外 去年是申論題 今年是分析鑒賞題 以往都是議論性文本 今年變成了郁達夫紀念魯迅的一篇散文 和學生平時練慣的題型有出入 24 3分 破裂似的心肺 對魯迅去世的悲痛 緊捏的拳頭 決心繼承魯迅的遺志 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和憤恨 對魯迅的價值沒有得到普遍認同的悲憤 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憤恨 25 6分 魯迅逝世后 千萬青年 對他的愛戴和崇仰使人們 更加認識到他的偉大 這表明了民族振興的希望 但 魯迅之死與黑暗勢力的迫害有關 魯迅逝世后 還有相當一部分國民無動于衷 麻木不仁 這表明當時中國還處在黑暗 蒙昧之中 魯迅逝世后 千萬青年更加認識到他的偉大 3 魯迅是偉大的人 中國因為有魯迅這樣偉大的人 民族才有希望 3 魯迅死后 還有一部分人無動于衷 麻木不仁 不擁護 不愛戴 不崇仰魯迅 3 答題思路是非常明晰的 26 6分 象征手法 2 魯迅雖然逝世了 但是他的精神不死 精神不死4 或作 魯迅雖然逝世了 但新的力量必然產生 產生力量4 或作 表達了對民族和文化振興的期盼 表達期盼4 2009年高考閱卷對2010年備考的啟示 一 命題尚有推敲處 命題有硬傷的 命題者將 上善若水 3700字精簡為1000余字 把一篇批評都江堰的文章改為贊頌類的 閱讀材料成了冠著作者名字的一篇改寫材料 文中段落語句間的邏輯關系都沒有了 討論文章答案時 無論是高校還是中學教師都覺得文章沒有邏輯性 學生勢必答不出來 命題者設計了 作用題 評價理解題 藝術特色題 題眼探究題 這些題恰恰 命 在閱讀的關鍵處 而原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話大都去掉了 考生怎么能按照命題者的思路回答得出來呢 高考進一步增加了閱讀的分量 提高了閱讀的能力要求 2009年現(xiàn)代文閱讀賦分進一步增加 從總分值來說 現(xiàn)代文閱讀所占總分達到了23 必考 15 選考 30 加試 理科考生現(xiàn)代文閱讀總分達38分 文科考生現(xiàn)代文閱讀總分達68分 而古詩文閱讀總分為37分 10 加試 分 二 回歸正道 閱卷每年都存在兩難的狀態(tài) 一方面要考慮讓學生都拿點分 但命題組定了答案 卻不讓突破 更不能推翻 只能修正 卻難以作為 比如13題 寫修辭就不給分 也不可寬泛 不然會失卻公平 盡管標準已經放寬 考生答到 議論 抒情 的仍然很少 另一方面 閱卷研究生越來越乖 但實際水平卻越來越低 而學生都是鮮活的生命 而放在他們面前的是十分規(guī)整 嚴肅 再造的試卷 框架知識是呆板的 文氣是靈動的 學生在回答時就要顯示出聰慧和機智 既然試題是猜不著的 即使猜著了也拿不到分 少做題 多讀書 多思考 才是正道 既要踏踏實實積累語文基礎知識 培養(yǎng)語文基本能力 又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 勤于思考 關注生活 社會 人生 概念技巧掌握得再多 再熟練 題目讀不懂 文本讀不懂 沒有一定的思想 表達能力不強 即使題目練得再多仍然無濟于事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才是根本 然而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功 更不是做題目做試卷做出來的 高考語文試卷的選文基本是難以猜測的 但試題的命題方式又具有一定的程式 選文的不確定性和題型的相對確定性構成了高考閱讀題特有的景觀 現(xiàn)代文閱讀的關鍵是信息的確認和整合 高考的命題是有制約性的 題目指向明確 考查具體 答案是有層次的 閱讀時對文章內容和形式都要有確切的認知 不能大而化之 有絲毫的模糊 試題的最大成功是 讓你猜不到 既然猜不到就不要猜 猜得越多 考得越多 學生就越倒霉 因為一切模擬都是滯后的 模擬來 模擬去 還有什么題目沒有出過呢 模擬得越全 命題就越偏 第13道題目就是原創(chuàng)的 所以吳錦老師對這道題目最最得意的 可是結果呢 三 認真反思 有效的指導教學行為 1 中學的審題教學沒有做好 2 答題的規(guī)范沒有做好 3 中學的很多基礎教學沒有落實 回顧高考前預測卷 沖刺卷 各種信息猜測鋪天蓋地而來 如雞肋般讓師生手足無措 當一切塵埃落定 發(fā)現(xiàn)當時所做的一切大多為無用功 還增加了學生的身心負擔 語文備考備什么 還是要以課程方案為指導思想 以考試說明為綱 踏踏實實地復習 千萬不能急功近利 帶著僥幸心理猜題押題 練習 試卷要做 但是不能濫做 做試題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 解題能力 答題技巧 是末不是本 四 不能跟著高考走 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今年文言文翻譯 考點到了 大意卻錯了 顯得很滑稽 閱卷是踩點給分 至于文意幾年沒提 針對這種情況 明年可能要強調大意 給大意得分點 但踩點得分是建立在中學文言文 直譯 的基礎上的 明年如果首先強調大意為主 是不是就意味著以后的文言翻譯大意譯出來就行了呢 如此會不會弱化我們中學的實詞虛詞教學呢 因為只要我大意能得2分 4分的題目 管它點不點呢 如是 我們文言文教學時 是不是每次在翻譯之前都應該先讓學生說出大意 在大意了解的基礎上再落實得分點呢 考試是一種公平的手段 也是一種選拔機制 這無庸置疑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考試制度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沒有一個國度像我們這樣的瘋狂更是一種真實 沒有一個地方像我們這樣走火入魔更令人悲哀 考試成了一種生命的負擔 教育的唯一目的 人生的唯一出路 一切都圍繞著考試 其實考試只是教育的很小一部分 更不是其全部價值和精髓 文理分不分 考什么 如何考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改來改去 改出了什么呢 考試今天的異化 既是歷史的延續(xù) 又是現(xiàn)今教育的畸形的催化 當新聞連篇累牘大書特書高考的時候 看到這種變態(tài)的發(fā)展 特別是看到普通百姓的子女前赴后繼在考試的壓力之下艱難成長的時候 教育者能不感到一種心痛嗎 我們說 一詞一句一份題 就是說要把握 感悟試題材料中關鍵性的一字 一詞 一句 即對這關鍵詞句作確切認知 確認 對詞句之間的關聯(lián)作準確把握 整合 高考承擔的任務 為特定環(huán)境所制約的特定形式 決定了它只能在一個相當狹窄 相當基本的層面上對語文學科進行考查 例如 語文試卷考查的古文閱讀 只是一般性地讀懂淺易文言文 古詩鑒賞 只是前鑒賞 是讀懂 泡開詩歌 現(xiàn)代文閱讀 只是為考試 量體裁衣 制作的一組試題 可是 這薄薄一張試卷上的有限考查 卻需要雄厚的思維能力 語言積淀和語言能力的支撐 展放在桌面上 試卷便是平坦的大地 而讓考生看到大地上站著大寫的 人 這正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南京大學 附屬中學 虞曄如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839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