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藝術原理考試總結.doc
《園林藝術原理考試總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園林藝術原理考試總結.doc(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園林藝術原理---電子講義 第1章 園林美學 一、園林藝術形式 二、園林藝術風格 指反映國家民族文化傳統(tǒng)、地方特點和風俗民情的園林藝術形象特征和時代特征。 1、 以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規(guī)則式園林 也稱規(guī)則式園林或西方式園林。 它的特點是中軸對稱,以建筑為主軸作為中心,左右對稱,延伸出直線園路。 如意大利根據(jù)本國的特點,將最初的封閉式、修道院式逐漸演變?yōu)橥ピ菏健仁健_地式園林。 2、 以中國為代表的自然式山水園林 長期以來受佛教、道教的影響,崇尚自然,將大地、山水看作是有情的東西,將園林看作是人與自然的交流。 以自然山水為藍本,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寄詩情畫意于自然園林之中,寓景于情,賦情于景,創(chuàng)造出深入人心的意境。 3、以英國為代表的風景式園林 著名學者錢博斯在考察了中國園林之后,于1750年開始修建“丘園”——英國皇家植物園。從此,中國園林盛行于英國,并由此影響到整個歐洲的造園思想。英國人經(jīng)過選擇消化,結合英國的地形地貌,創(chuàng)造出了英國的風致式園林。 三、中國古典園林史 殷商的臺和囿 狩獵、種草、種花、挖池筑臺、掘沼養(yǎng)魚、飼養(yǎng)動物 秦漢的苑 林苑、建章宮(一池三山) 魏、晉南北朝的寺廟園林 寄情山水,建造在山林中,樹木掩映,環(huán)靜幽靜 唐宋的寫意山水園 將文人畫家的感情寄托于山水園林,疊山造水,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極富詩情畫意。 明清園林 北京:西苑、頤和園、熱河避暑山莊、圓明園 江南:拙政園、網(wǎng)師園、滄浪亭、獅子林 《園冶》——世界第一部園林理論專著 4、 中國古典園林的分類 1、按占有者的身份分 (1)皇家園林 大比例、大尺度,強烈的對比色,金碧輝煌,充分體現(xiàn)皇家的威嚴和氣勢。建筑多為宮式,墻體厚重,雕飾嚴謹,體形粗壯。堆山理水氣勢磅礴,楹聯(lián)碑刻博大崇高,意境深遠。 (2) 私家園林 小比例,小尺度。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曲徑通幽,突出千變萬化的空間組合和寧靜志遠的氛圍。在建筑、堆山理水上,追求小中見大。植物配置清新雅致。 (3) 寺廟園林 多建于名山大川,借景、障景手法運用自如,園林空間虛實對比,古樹名木高聳,建筑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在滿足宗教和隱居的雙重需要的基礎上,體現(xiàn)世俗的美,創(chuàng)造神秘、莊嚴、隱密的氣氛。 2、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 (1)北方園林 地域寬廣,范圍較大;多為百郡所在,建筑富麗堂皇;風格粗獷,秀麗媚美不足。 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北京為代表。 (2) 江南園林 人口密集,地域范圍小;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園林景致細膩精美、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面積較小,略感局促。 江南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3) 嶺南園林 五嶺之南,終年常綠,又多河川,造園條件較好。其明顯特點是熱帶和亞熱帶景觀,山清水秀,植物繁茂,四季蔥郁,建筑物開敞通透。 5、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特點 1、 效法自然的布局 以自然山水為藍本,有山水則加以利用,無山水則疊山引水,將建筑、山池、樹木融為一體。 2、詩情畫意的構思 組景貴在“立意”—創(chuàng)造意境。園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簡單再現(xiàn),而是賦于其感情色彩。 3、 園中有園的手法 將園林劃分成幾個景點、景區(qū),既分割獨立又有聯(lián)系,形成虛實對比、層次豐富、曲折多趣的小園。 4、 建筑為主的組景 不僅占地較多,而且常居全園藝術構圖的主體、中心,占據(jù)主景的控制地位。 5、 因地制宜的地形處理 利用自身的地理條件,自然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不同風格的園林。 或以山著稱,以水得名,以花取勝,以竹引人。 第二章 園林藝術構圖法則 一、園林藝術構圖的含義 構圖即組合、聯(lián)系和布局。 園林藝術構圖是在工程技術、經(jīng)濟可能的條件下,將園林的構成要素及造型要素,依據(jù)其功能要求和美學法則作出統(tǒng)一安排的一種技法。包括對這些要素的取舍、剪裁、配置與組合。 與單純的平面構圖有很大區(qū)別。 2、 園林藝術構圖的特點 園林藝術是一種立體空間藝術。 園林藝術構圖是綜合的造型藝術。 園林藝術構圖受地區(qū)自然條件的制約,同時又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 3、 園林藝術構圖的法則 即園林構圖的美學法則,指園林的整體和部分組成關系中美的內在法則,也稱美的形式原理。 (1) 多樣與統(tǒng)一 統(tǒng)一(unity):園林的組成部分,它們的體形、體量、色彩、線條、形式、風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給人以統(tǒng)一的感覺。 包括形式統(tǒng)一、材料統(tǒng)一、線條統(tǒng)一、局部與整體統(tǒng)一等。 園林中常要求在統(tǒng)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有統(tǒng)一。 多樣與統(tǒng)一法則是一切藝術領域中處理構圖最概括、最本質的法則。 (2) 對比與協(xié)調 運用構圖中某一因素(形態(tài)、體量、色彩、空間)中兩種程度不同的差異以取得不同的藝術效果的表現(xiàn)形式。差異程度顯著的表現(xiàn)為對比,更加鮮明的突出各自的特點;差異程度較小的表現(xiàn)為協(xié)調,產(chǎn)生完整的效果。 1、對比(contrast) 概念:借兩種或多種性狀有差異的景物之間的對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顯。 類型:空間對比、體量對比、明暗對比、虛實對比、疏密對比、大小對比、方向對比、色彩對比、布局對比、質感對比、動靜對比等。 2、協(xié)調(harmony) (1)概念: 使園林中不同藝術形象和不同功能要求的局部,求得一定的共同性與相互轉化的技法。 (2)類型: 相似協(xié)調、近似協(xié)調、局部與整體協(xié)調 (3) 對稱與均衡法則 1、對稱(symmetry) 有中軸線可循,給人以莊重、嚴整、宏偉、壯觀的感覺。 在陵墓園林或大型景觀要求的規(guī)則式園林中采用較多。 包括絕對對稱和擬對稱。 絕對對稱:軸線兩側做對稱布置的景物,從形象、色彩、質感及體量上完全一樣,如同鏡面反映一般。 擬對稱:軸線兩側做對稱布置的景物,總體上是一致的,某些局部卻存在差異。 2、均衡(balance) 在不對稱的布置中求得平衡的處理,是視覺藝術的特性之一。 在自然界中,除了日、月、人和動物以外,絕大多數(shù)的景物是以不對稱均衡的狀態(tài)出現(xiàn)的,尤其是我國的自然式山水園林。 (4) 比例與尺度 1、比例 (1)概念 整體與局部或局部與局部之間的大小關系。 (2)在園林中的表現(xiàn) 在園林構圖中,園林景物本身、景物與景物、景物與總體之間都存在內在的長、寬、高的大小關系。 比例是園林構圖中用于調和景物尺寸的手段之一。 整體平面比例:各要素在整體平面上的關系,如陸地和水面,山地和平地,道路和整體園林等。 垂直方向上的比例:山體與建筑物、建筑與高大的喬木、與園林山石小品,與矮生花灌木等各景物的高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比例。 體積比例:景物自身的比例和景物與景物之間的比例。前者決定景物自身的景觀效果;后者決定園林整體的空間效果。 2、尺度 (1)概念 人與物的對比關系。以人的身高為標志,對比使用空間的度量關系。 (2) 在園林中的確定 欄桿、踏步、圍墻、座椅等以正常人的尺寸為依據(jù)。如園林中一般防護性欄桿的高度為1.1—1.2米,裝飾性欄桿的高度為15—30厘米。臺階踏步的寬度通常是30—40厘米。圍墻的高度常常是1.5—1.8米。座椅以人的小腿的長度為依據(jù),通常是40—60厘米。 尺度由園林的功能來決定。不同的園林形式,有不同的功能要求。隨著現(xiàn)代園林的發(fā)展,人們對空間的要求已經(jīng)超越了過去對園林空間的理解,所以園林空間的尺度常常很大、通透、開闊。 3、 有關比例和尺度的設計要點: (1) 牢記人的尺度要求 平均足長,步長 臺階的寬度 平均肩寬 幾個人并肩而行的路寬 平均坐高和小腿的平均長度 園椅、坐凳 平均身高 門的高度 汽車輪距 車行道寬度 汽車長/寬 停車場車位 (2)建筑材料決定了比例關系 條石 磚結構 木結構 混凝土 (3)功能和目的決定了比例尺度 宮殿、寺廟、教堂、紀念堂 江南私家園林 北京皇家園林 (4)植物配置影響比例關系 矮小植株長成參天大樹,使旁邊的景物體量變小,比例關系改變。 (5)園林分區(qū)的比例關系 游覽區(qū)和非游覽區(qū) 按各種方式分為若干小區(qū),按年齡分區(qū),按活動內容分區(qū),按不同景觀分區(qū)等,要以社會調查為依據(jù),以服務半徑為參考。 (五)節(jié)奏與韻律(六)聯(lián)系與分隔 1、概念: 某些組成因素作有規(guī)律的重復,在重復中又有變化。 韻律是節(jié)奏的深化,是有規(guī)律但又自由地抑揚起伏變化。 2、 類型 (1) 簡單韻律:由同一組成因素反復等距出現(xiàn)的連續(xù)構圖。如等距種植的行道樹,等高、等寬建成的階梯登山道等。 (2) 交替韻律:由兩種以上的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現(xiàn)的連續(xù)構圖。如公路上一株柏樹一株黃楊,一段階梯一段平臺。 (3)漸變韻律:園林布局連續(xù)出現(xiàn)重復的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規(guī)律的漸變(逐漸加大或變小,逐漸加寬或變窄,逐漸加長或縮短)的韻律特征。 (4)起伏韻律: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因素在形象上出現(xiàn)較有規(guī)律的起伏曲折變化。 (5)擬態(tài)韻律:某一組成因素做有規(guī)律的縱橫穿插,交錯布置。 (6)突變韻律:景物連續(xù)構圖中某一部分以較大的差別和對立形式出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突然變化的韻律感,給人以強烈對比的印象。 (六)聯(lián)系與分隔法則 園林構圖中不同的組成空間或局部之間存在必要的聯(lián)系與分隔。園林景物形體之間、室內外空間之間、局部空間之間可利用植物、土丘、道路、廣場、臺階、水面、橋、欄桿、花架、門窗等進行聯(lián)系與分隔。 1、聯(lián)系: 有形的聯(lián)系:道路、廊道、水系、景窗、廊窗、門洞 無形的聯(lián)系:景觀上相互呼應、相互襯托、相互對稱、相互對比,在空間構圖上造成統(tǒng)一協(xié)調藝術效果的內在聯(lián)系關系。 2、分隔:把不同景區(qū)、功能區(qū)、景點分隔開,形成各自特色,避免相互干擾,或創(chuàng)造隔景,或構成閉鎖的空間,或“俗則屏之” 。 四、園林藝術布局的方法 1、選點布局確定主題 (1)選點布局 相地合宜,構園得體。 選點就是相地,是指對園址的選擇、勘察與評價。園林綠地的選點常與自然山水、古樹名木、歷史文化等相聯(lián)系。 園林的布局形式、類型多種多樣,但都有一定的組織結構和景觀特色。應充分掌握原有自然風貌的特點,大膽改造、組織剪裁,合理安排園林各要素。地形地貌處理上要揚長避短、各得其所、發(fā)揮最好的作用。 (2)確定主題 園林的性質、功能是主題的決定性因素,內容、布局、風格、規(guī)劃設計的手法因其而異。 主題是根據(jù)園林的性質決定的,不同性質的綠地主題也不一樣。 2、 劃分空間進行功能分區(qū) 主題確定之后,還要根據(jù)地形地貌特點和功能要求劃分若干分區(qū)。 每一個分區(qū)都是一個風格各異的特定空間。 局部構圖的中心要服從全園的構圖主題。 綜合性公園: 觀賞游覽區(qū) 文化娛樂體育活動區(qū) 兒童活動區(qū) 園務管理區(qū) 服務設施區(qū) 分散建筑小品、路標、園椅、廢物箱、廁所等 3、 景色分區(qū) 園林中利用自然或人工創(chuàng)造的景色構成景點,由若干景點構成景區(qū),再由景區(qū)構成整個園林綠地。 景點是構成園林綠地的基本單元,可大可小。由景點組成的景區(qū)應有各不相同的風景特色。 景色分區(qū)要與功能分區(qū)的使用要求相配合,不一定與功能分區(qū)的用地范圍完全一致,有時需要交錯布置,形成同一功能區(qū)中有不同的景色,使得觀賞風景能有變化、有節(jié)奏、生動多趣、以不同的景色給游人以不同情趣的藝術感受。 4、風景視線和導游線 (1)風景視線 觀賞點與景點之間的視線,稱為風景視線。 顯,開門見山的風景視線,常采用對稱或均衡的中軸線引導前進,主景始終展現(xiàn)在前進的方向上,在每一段軸線的端部。在通往主景軸線的兩側,適當布置一些次要景物,然后一步一步的去接近主景。 開門見山的布局方法常用于紀念性園林和平坦用地上有特殊要求的園林。 隱,深藏不露,探索前進的風景視線。將景點、景區(qū)深藏在山巒、叢林之中,空間變幻莫測,景觀在游人的探索中開展。 忽隱忽現(xiàn),半隱半現(xiàn)的風景視線,常用在山區(qū)、丘陵地帶,古剎叢林中。 (2) 導游線 游覽欣賞線。 組織好風景視線,使游人充分觀賞到各個景點和景區(qū)。 序幕、高潮、尾聲;起景、高潮(主景)、結景三段式。 宜曲不宜直,曲線比直線更富有感染力。 大的園林綠地中,可將導游線路布置在景區(qū)的內側。小的園林中,為起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導游線宜在景區(qū)外側通過。 宜有變化,開合敞閉,身經(jīng)不同的境界。 小園林一條環(huán)形導游線??森h(huán)中加套,再加幾條游步小路。 大園林可布置幾條環(huán)形導游線,導游線與景點或景區(qū)采用串聯(lián)、并聯(lián)或串連并聯(lián)相結合的方式 第三章 園林空間藝術布局 園林空間藝術布局是在園林藝術理論指導下,對所有空間進行巧妙、合理、協(xié)調、系統(tǒng)安排的藝術,目的在于構成一個完整開放的美好境界。 布局的關鍵在于設計藍圖、規(guī)劃布置。 常從靜態(tài)、動態(tài)兩方面進行空間藝術布局(構圖)。 第一節(jié) 園林靜態(tài)空間藝術布局 靜態(tài)空間藝術:相對固定空間范圍內的內外審美感受。 1、 靜態(tài)空間的類型 活動內容:生活居住空間、游覽觀光空間、安靜休息空間、體育活動空間等。 地域特征:山岳空間、臺地空間、谷地空間、平地空間等。 開朗程度:開朗空間、半開朗空間、閉鎖空間。 構成要素:綠色空間、建筑空間、山石空間、水域空間等。 空間的大?。撼丝臻g、自然空間、親密空間。 形式:規(guī)則空間、半規(guī)則空間、自然空間。 空間的多少:單一空間、復合空間。 (1) 開敞空間與開朗風景 人的視平線高于四周景物,開敞空間所見到的風景是開朗風景。 在開敞空間中,視線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視平線向前,視覺不易疲勞。 開朗風景給人的藝術感染是目光遠大、心胸開闊。 (2)閉合空間與閉鎖風景 人的視線被周圍的景物屏障的空間,在閉合空間見到的景物是閉鎖風景。 閉鎖風景近景的感染力很強,但時間久了,會有閉塞、壓抑的感覺。 閉合空間的大小與周圍景物高度的比例關系,決定它的閉合度。 閉合空間多用四合院、林中空地、四周為山巒環(huán)抱的盆地、谷地、水面等來進行組織。 (3)縱深空間與集聚風景 在河流、溪谷、道路等的兩側,建筑、山丘、密林等遮擋兩側的視線,形成一個狹長的空間,叫縱深空間。 在縱深空間中,視線被導向空間的遠端,在遠端處布置的景物叫集聚風景。 集聚風景的特點是主景突出,有強烈的深度感。主景通常在視線的端部,狹長空間兩側的景物僅起引導、陪襯和對比作用。 2、 靜態(tài)空間分隔 1、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間 2、 以植物材料分隔空間 3、 以建筑和構筑物分隔空間 4、 以道路分隔空間 3、 靜態(tài)空間藝術構圖 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環(huán)境中,隨著諸多因素的變化,人的審美感受會各不相同。有意識地進行構圖處理,就會產(chǎn)生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 1、 風景界面 局部空間與大環(huán)境的交接面就是風景界面。 風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構成的。 2. 靜態(tài)空間的視覺規(guī)律 上述各種空間感,多半是由人的視覺、觸覺或習慣感覺而產(chǎn)生的。經(jīng)過科學分析,利用人的視覺規(guī)律,可以創(chuàng)造出預想的藝術效果。 觀賞點:游人所處的位置。 觀賞視距:觀賞點與被觀賞景物之間的距離。 觀賞視域:正常人的眼睛靜止時所能看到的視場范圍。不轉動頭部能看清景物的垂直視域為26度-30度,水平視域為45度。 (1) 最宜視距 正常人的清晰視距:25-30m 看到景物細部:30-50m 能識別景物類型:250-270m 能辨認景物輪廓:500m 能明確發(fā)現(xiàn)物體: 1200-2000m (2) 最佳視域 人們靜觀景物的最佳視距為景物高度的2倍或者是寬度的1.2倍。 建筑師認為,對景物觀賞的最佳視點有三個位置,垂直視角為180(景物高的3倍距離)、270(景物高的2倍距離)、450(景物高的1倍距離)。 (3) 不同視角的風景感受 觀景因視點高低即視角不同,分為仰視、俯視和平視。 ①仰視高遠 當仰角大于45度、60度、80度、90度時,由于視線的消失,使人產(chǎn)生高大、宏偉、崇 高和威嚴感。 ②俯視深遠 俯視角<450、<300 、 <200時,分別產(chǎn)生深遠、深淵、凌空感。 當<00時,則產(chǎn) 生欲墜危機感。 ③中視平遠 以視平線為中心的30度夾角視場,可向遠方平視。平視給人廣闊寧靜的感受。 第2節(jié) 園林動態(tài)布局 不同的空間類型組成有機整體,并對游人構成豐富的連續(xù)景觀,這就是園林景觀的動態(tài)布局。 1、 園林空間的展示程序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空間序列:不同層次的景觀因素在深度上的排列次序。 “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 ——揚州瘦西湖 組成因素: 起景:收心定情,一般從入口開始。 發(fā)展:漸入佳境,進入主題但沒有到達主景。 高潮:主景,強烈鮮明,標志性景觀,最優(yōu)美的景觀片段。 結景:令人回味,對意趣的總結。 1. 一般序列 二段式:常用于規(guī)則式園林,國外較多用,且適用于小空間、小面積的園林設計。 常表現(xiàn)的形式為: 起景——高潮(結景) 三段式:在我國園林中運用較多。 常表現(xiàn)的形式:起景——高潮——結景 2. 循環(huán)序列 現(xiàn)代綜合性園林或風景區(qū)系采用主景區(qū)領銜,次景區(qū)輔佐,多條展示序列。 各序列環(huán)狀溝通,以各自入口為起景,以主景區(qū)主景物為構圖中心。 3.專類序列 以專類活動內容為主的專類園林如植物園、動物園、盆景園等,這些都為空間展示提出了規(guī)定性序列要求,稱為專類序列。 植物園:以植物演化系統(tǒng)組織園景序列。 低等到高等; 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 單子葉植物到雙子葉植物; 哈欽森系統(tǒng)、恩格勒系統(tǒng)或克朗奎斯特系統(tǒng)等。 動物園: 低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食草類——食肉類——哺乳類。 2、 道路系統(tǒng)布局序列 三、景觀序列的創(chuàng)作手法 1.主調、基調、配調和轉調 以植物素材為例: 基調(背景):整體背景或底色的樹林; 主調(主景):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樹種; 配調(配景):配合主景的植物; 轉調:處于空間序列轉折區(qū)段的過渡樹種。 基調 主調 配調 過渡性的景觀為轉調——不可喧賓奪主。 主調和基調貫穿始終。 2. 景觀序列的起結開合 無論是單一還是復合空間,都應有頭有尾,有放有收,這是創(chuàng)造景觀序列常用的手法。 水之來源為起,水之去脈為結,水面擴大或分支為開,水之溪流又為合。 3. 景觀序列的斷續(xù)起伏 利用地形地勢變化,多用于風景區(qū)或郊野公園。 將多種景區(qū)景點拉開距離,分區(qū)段布置,在游步道的引導下,景序斷續(xù)發(fā)展,游程起伏高下。 4. 植物景觀序列的季相與色彩布局 植物是園林景觀的主體,有其獨特的生態(tài)規(guī)律,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呈現(xiàn)不同的景觀效果和展示序列。 在園林中,常以桃紅柳綠表春,濃蔭白花主夏,黃葉紅果屬秋,松竹梅花為冬。 在更大的風景區(qū)或城市郊區(qū)的總風貌序列中,可以創(chuàng)造春游梅花山,夏渡竹溪灣,秋去紅葉谷,冬踏雪蓮山的景相布局。 5.建筑群組的動態(tài)布局 將一系列不同形狀與不同性質的建筑群組按一定的觀賞路線有秩序的貫通、穿插、組合起來,就形成了空間上的序列。 對稱規(guī)整式: 以一根主要軸線貫穿,層層院落依次相套,向縱深發(fā)展。 不對稱不規(guī)整式: 布局曲折迂回,軸線周而復始,循回不斷。 第四章 園林藝術造景手法 第1節(jié) 風景與風景的感受 一、風景 風景是以自然物為主體所形成的能引起美感的審美對象。 風景的形象是多種多樣的。 園林和風景名勝,是由許多孤立的、連續(xù)的或斷續(xù)的風景,以某種方式剪接和聯(lián)系所構成的空間境域。 二、風景的特點 圖形性:風景的外在表現(xiàn)。 象征性:風景的思想內容,文學藝術特征等。 功能性:游、息、賞、玩、生態(tài)等。 3、 風景的感受 風景被感知的途徑有兩個系統(tǒng)。 首先景的感受通過人體的五種感覺器官去感受,即眼、耳、鼻、舌、身。按感覺的重要性,以視覺為最(形狀、色彩等),但是還需要其它器官去配合才能獲得全面的綜合的感受。 其次,人能思考,能聯(lián)想,當人身臨其境的時候,審美的客體和主體就會產(chǎn)生互動,作為客體的風景對人的作用因人而異(年齡、職業(yè)、性別、文化水平、社會經(jīng)歷、興趣和愛好)。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就在于強調感受,即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產(chǎn)生意境。 第2節(jié) 園林藝術造景手法 一、主景與配景 主景是園林風景空間構圖的主體,是園林藝術意境處理的主題,是全園視線的控制焦點。 配景是對園林主景起烘托、渲染作用的景物,起陪襯主題的作用。 突出主景的方法有: 1) 主景升高: “主峰最宜高聳,客山須是奔馳” 頤和園佛香閣、北海白塔 升高同時簡化背景,背景簡潔,不受其他環(huán)境因子的干擾,主題的造型和輪廓更為清晰。 2) 軸線和風景視線的焦點 軸線的端點或幾條軸線的交點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風景視線的焦點,是視線集中的地方。 天安門廣場、凡爾賽宮 3) 動勢向心 自然式園林往往沒有明顯的軸線或交點,但四周的景物往往具有向心的動勢,這些動勢線可集中到水面、廣場、庭院中的焦點上。主景布置在動勢集中的焦點上。 諧趣園、靜心齋、避暑山莊、留園、拙政園等 4) 空間構圖的重心: 規(guī)則式園林將主景布置在幾何中心上,在自然式園林將主景布置在構圖的重心上。 2、 對景與借景 對景:靜觀或動觀時安排在游人前方的一些景物,借以免除視覺中的寂寞感。 對景的關鍵在于“對”,在園內主要的觀賞點和游覽路線的行進方向上布置景物,以滿足游人視覺觀賞的要求。 對景有正對和互對之分。 正對是指在風景視線或軸線的端部設景,在規(guī)則式園林中應用較多。(靜態(tài)) 互對:在軸線、風景視線的兩側或道路、走廊的行進方向或進門轉折等變換空間處設景。(動態(tài)) 借景-是將園內視線所及的園外景色,有意識的組織到園內來,成為園內景色的一部分。 “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園冶 依視點、視角、視距的不同分為:遠借、鄰借、仰借、俯借和因時而借、因地而借。 遠借:借園林外遠處的自然美景(山巒、田野、村落、湖光等),只要極目所至的遠景,都可以登高望遠,盡收眼底。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筑高臺,造假山。 鄰借:距離不同的景物,借來以豐富園內景觀,將園內外景色融為一體。 通過門、窗、廊等將園內外的景色組織進來。 仰借:將園外高大的景物組織到園林中來。 古塔、高樓、山峰、參天大樹,藍天白云,明月繁星、天上飛鳥等。 俯借:是園林中最現(xiàn)實的手法,水中倒影,既加深了景觀的垂直深度,又擴大了空間 因時而借、因地而借:將四季景觀,氣象因子等各種與園林有關的因素均組織到園林景觀中來。 朝借晨露,晚借夕陽,春借桃柳,夏借荷塘。 日出、晨露(霧)、朝霞、落日、晚霞、夏雨、冬雪、山泉流水、鳥鳴松濤等。 3、 隔景與障景 隔景:將園林綠地分隔為大小不同的空間景域而互不干擾,以獲得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藝術效果,豐富園林景觀。 實隔:互不透漏 高墻、建筑、山石 虛隔:相互透漏 水體、橋堤、道路等 虛實隔:既隔又連,隔而不斷,長廊、花架、亭柱、柵欄、漏窗 障景:又稱抑景,在園林入口處安排一些景物,將全園風景做適當?shù)恼谘冢庥谝挥[無余的抑障手法。 雙重功能:一是屏障景物、改變空間、引導方向;二是作為前進方向的對景,故障景本身的景觀效果也很重要。 障景依據(jù)所用材料不同有山石障、影壁障、樹叢障、建筑障等。 布置宜自然,多采用不對稱的構圖,構圖宜有動勢,以便引導游人前進。 兩者不同之處: 障景是出其不意,本身就是景,許多時候起到障丑揚美的作用。 隔景旨在分割空間景觀,并不十分強調自身的景觀效果。 4、 框景與夾景 框景:利用門、窗、亭、廊、山洞、樹枝、樹干等組成的框,有選擇的攝取另一個空間的景色。 夾景:遠景在水平方向視線很寬,而其中又并非全部景色都很感人,因此,把左右單調的風景,用樹木、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只留中間合乎畫意的遠景,形成狹長空間,把人的視線集中到夾景上。 河流和道路上應用較多。 5、 透景與漏景 透景:當景物被高于游人視線的地上物所遮擋住時,要開辟透景線,這種處理方法叫透景。 漏景:由框景發(fā)展而來,一種若隱若現(xiàn)的景物表現(xiàn)。利用疏林、柳絲、花枝、竹影、漏窗、花墻等依稀可見的景。 6、 添景與抑景 添景:為求得主景或對景有豐富的層次,在缺乏前景和背景的情況下,在景物前面增加建筑小品或補種幾株喬木或在景物后面增加背景,使空間層次豐富起來的一種藝術處理手法。 通常以高大的喬木作為添景,既要體形巨大又要花葉美觀,如紅葉樹烏桕、柿子、楓香,常綠闊葉樹香樟、榕樹、廣玉蘭、垂柳、銀杏等。 抑景:先藏后露、欲揚先抑、先抑后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 7、 俯景與仰景 俯景:視線與地平線相交,垂直地面的線組產(chǎn)生向下消失的感覺。景物開展在視點的下方,且顯得愈加低、小。俯視景觀易產(chǎn)生開闊、驚險的效果。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泰山而小天下”。 仰景:視線上仰,不與地面平行。與地面垂直的線條有向上消失的感覺。景物高度方面有較強的感染力,易形成雄偉、高大、嚴肅的氣氛。 八、前景與背景 景色的空間層次模式可分為三層,即前景、中景與背景,也可稱為近景、中景和遠景。 第5章 園林組成要素藝術設計 1、 地形設計 1、 地形的功能 (1)園林的骨架:山水結合 (2)劃分和組織園林空間:化整為零和集零 (3)為園林植物(或動物)營造良好的生長(生活)環(huán)境:小氣候 (4)為園林建筑提供良好的基質:地基條件 (5)排除地面水 (6)美學功能:平地、山地、障景 2、地形的類型 (1)平地 平地:草地、廣場、建筑用地等,開闊空曠。 (2) 坡地 土坡、低丘陵坡、斜坡等。 (3) 高起的地形 嶺、峰、巒、頂、阜、崗、峭壁、懸崖等,強烈的限制空間。 (4) 低矮的地形 峽、峪、壑、塢,內向性、封閉感、私密感; (5)凹入的地形 岫、洞等。 3、 地形設計的一般原則 因地制宜,順其自然 邊坡穩(wěn)定,符合自然規(guī)律 與其他要素相結合(植物、排水等) 滿足園林工程設計要求 考慮為植物栽培創(chuàng)造條件 4、地形的處理手法 1) 平地 具有一定坡度的緩坡,0.5%-5%; 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廣場、交通廣場、建筑用地等; 用來接納和疏散人群,組織各種文體活動,供游人游覽和休息,造成開朗景觀等。 2)坡地 傾斜的地面:緩坡和陡坡。 緩坡:8-12%,有些可作活動場所; 陡坡:12%以上,作一般活動場所較困難;有平地配合時,可作看臺或種植池。 3) 堆山 假山,是以造景游覽為主要目的,以土、石等為材料,以自然山水為藍本并加以藝術的提煉和夸張創(chuàng)造而成的可觀可游的人工景觀。 具體手法 主次分明:眾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山盤互,祖山乃厚; 組合有致:高遠、深遠、平遠; 峰巒疊嶂:山形起伏、錯落有致; 一氣呵成:來龍去脈、一氣呵成; 曲折回抱:開放收合、山環(huán)水抱; 虛實相生:疏密相間、虛實相生。 4) 疊石 也稱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現(xiàn)山石的個體美。 疊石的方式有三種:特置、散置和群置。 特置:也稱孤置或獨置。用體量較大、輪廓線突出、姿態(tài)多變、色彩突出的山石作獨立景點。 散置:將山石零星布置,選材要求較低,但要組合得好,成為一整體。 要求:有聚有散,有斷有續(xù),主次分明,高低參差,前后錯落,左右呼應,層次豐富。 無定式,隨勢隨形而定點。 群置:將六七塊或更多的山石成群布置,作為一個群體來表現(xiàn)。 所占空間較大,體量較大。 2、 水體設計 水已成為園林藝術中不可或缺的、最富魅力的園林要素。 中國傳統(tǒng)園林無園不水,以山、石與水的關系最為密切。 園林中的水還具有調節(jié)小氣候、灌溉和養(yǎng)育樹木花草等實用功能。 先賢們對水有過極為深刻、極富哲理的詮釋,將水的本性擬人化,認為水具有德、仁、義、智、勇、善、正的品德。 1、 水的形式 自然界中的水: 江河、湖泊、瀑布、溪流、涌泉等。 園林設計中的水: 平靜的——湖泊、池面;流動的——溪流、水坡、水澗;跌宕的——瀑布、水簾、水梯、水墻;噴涌的——各種類型的噴泉。 2、 水面的布局 (1)規(guī)則式水體 包括對稱式和不對稱式兩種類型,面積較小,中小型庭院多采用這種方法。 特點是整個園林以水池為中心,沿水池四周環(huán)列建筑,形成一種向心、內聚的格局。 (2)自然式水體 擬自然式水體: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流線型水體: 無軌跡可循的曲線,自由流暢; 圖案式水體: 運用非幾何圖案作平面或立體 (3)混合式水體: 規(guī)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水體。 比規(guī)則式的自由靈活,富于變化,又較自然式水體易于與建筑環(huán)境相結合。 總之,各種類型的水體既可作為獨立的單體,也可以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園林水景。 東西方水景組成形式不同: 中國園林以自然式布局的水面為中心,遠近高低,起伏有致,再現(xiàn)水體的自然形態(tài)于意境之中。 西方水景著重幾何圖形的組合,以規(guī)則長方形的水體為主,突出人工造型與自然環(huán)境對比襯托。 現(xiàn)代水景融匯東西方水景布局的特點,水體成為溝通內外、上下、前后空間重要的媒介,這類水景稱之為水雕塑。 3、 水面的分隔與聯(lián)系 (1) 島 島的作用: 障景、隔景,增加水面的層次 良好的眺望點 被欣賞的對象 良好的活動空間 島的類型: 土山島:以土為主,和緩; 石山島:以石為主,險峻; 平島:泥沙淤積而成,坡度平緩,岸線圓滑; 半島:一面陸地,三面臨水; 島群:成群布置的分散的島嶼; 礁:水中散置點石。 島的布置要點: 忌居中、整形,一般在水面一側; 數(shù)量不宜過多; 形狀不宜雷同; 寧小勿大。 (2) 堤 堤的作用: 劃分空間; 游覽的通道; 本身即為景。 堤的布置要點: 不宜過長; 不宜居中; 不宜過高; 如設多橋,橋的大小形狀宜有變化。 (3) 橋 橋的作用: 分隔水面; 聯(lián)系兩岸; 本身即為景。 橋的形式: 曲橋 廊橋 平橋 拱橋 亭橋 橋的布置要點: 水面狹窄處; 不宜平分水面; 色彩風格與環(huán)境協(xié)調。 4、 常見的駁岸處理方式 草岸 假山石駁岸 石砌斜坡 階梯狀臺地駁岸 挑檐式駁岸 混凝土斜坡 其他 5、中國傳統(tǒng)園林理水的特點 (1)引水入園,挖地成池: 皇家園林水面較大,往往引江河湖海之水入園構成一個完整的活水系統(tǒng),私家園林中則講究“水意”。 (2)山水相依,崇尚自然: 自然山水園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基本形式,無山要疊石堆山,無水要挖池取水。 (3)“一池三山”已經(jīng)成為中國園林理水的傳統(tǒng)模式 (4)以水的詩情畫意,寓意人生哲理: 從水的形態(tài)、性格來寓意人生哲理,或加以人文化。 3、 道路廣場設計 園路廣場指綠地中的道路、廣場等各種鋪裝地坪,是園林的網(wǎng)絡。 園路廣場除了組織交通、運輸外,還有景觀上的要求(組織游覽線路、提供休憩地面等)。 1、 園路廣場鋪裝的功能作用 組織空間 引導游覽 組織交通:聚散、疏導人群 構成園景 提供休息場所 暗示游覽的速度和節(jié)奏:降速設計 2、 園路的類型 按性質和功能分: 1)主要園路:園路系統(tǒng)的骨干,從園林入口通向全園各景區(qū)中心、各主要建筑、主要景點、主要廣場的道路,4-6米; 2)次要園路:主要園路的輔助,分散在各景區(qū),連接景區(qū)內的景點,2-4米; 3)游憩小路:園路系統(tǒng)的末梢,引導游人深入到達園林各景區(qū)的各個角落,0.8-2米。 按鋪裝材料分: 1) 整體路面:混凝土路面、瀝青路面和三合土路面 2)塊料路面:預制混凝土塊、塊石、片石、卵石鑲嵌等。 3)簡易路面:煤渣路面、沙石路面、夯土路面等。 3、 園路設置路線的幾種形式 (1)直線式: (2)弧線式: (3)盤曲式: (4)經(jīng)過式: (5)環(huán)曲式: (6)集中式: (7)分歧式: (8)殊途同歸式: (9)若隱若現(xiàn)式: (10)障礙重重式 4、園路設計原則 (1)因地制宜:帶狀、環(huán)狀; (2)主次分明:車行道、人行道、散步小徑; (3)疏密得當:10-20%; (4)曲折迂回:宜曲不宜直,貴在自然; (5)滿足實用功能,以人為本:人行走為先; (6)滿足交通性和游覽性:游覽觀賞為主,交通功能從屬; (7)切忌園路設計無目的,形成死胡同:忌此路不通; (8)綜合園林造景設計。 5、園路設計注意事項 1) 兩條主要園路交叉時,可以正交,也可斜交,要求交叉在一點上。 如果是直線相交,兩個對角宜相等。兩條自然式園路相交于一點,所形成的對角不宜相等。 道路需要轉向時,離原交叉點要有一定長度作為方向轉變的過渡。 2) 兩路相交所成的角度不宜小于60度,若角度太小,可設立一個三角綠地,使交叉形成的尖角得以緩和。 3) 若三條園路相交在一起,三條路的中心線應交匯于一點。 4) 凡道路交叉所形成的大小角都宜采用弧線,轉角要圓滑。 5) 由主干道上分出來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 6) 在一眼能見到的距離內,道路的一側不宜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路交叉口。盡量避免多條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需要在交界處設置一個廣場。 7) 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時,應與建筑物漸趨垂直;順向建筑時,與建筑趨于平行。 8) 兩條相反方向的曲線路相遇時,在交接處要有相當距離的直線,忌呈“s”形。 9) 在設計園路時,由園路中心線向兩側作6%的傾斜,以利路面排水,積水處設雨水井。 10) 園路隨地勢高下起伏,形成大小不同的坡度以增加美觀。 11) 在平地上筑路,降低路基或提高道路兩側的地勢,道路鑲嵌在綠地中。 6、園林廣場設計 廣場的類型: (1)集散廣場:以集中、分散游人為主,不希望游人長久停留。 (2)休息廣場:供游人休息散步,打拳做操、兒童游戲、集體活動、節(jié)日游園等 (3)生產(chǎn)廣場:供園務管理、生產(chǎn)需要,曬場、停車場等。 設計要點: 1)建筑物前小廣場設計 與建筑物輪廓走向相協(xié)調,與建筑物風格一致,同時考慮建筑物周圍的道路分布狀況。 軸線吻合,雕塑小品和水體應分布在建筑物的主要軸線上或在兩側作均衡布局。 如果廣場與建筑物周圍的道路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兩者鋪裝應基本一致,多采用整體路面;如果廣場與道路有明顯的分界線,鋪裝形式可以不同,一般選擇塊料路面或碎料路面形式。 2) 公園、居住區(qū)等的小廣場設計 a.可以沒有明確的主題,但構圖要符合形式美法則,局部空間功能明確,空間聯(lián)系方便。有明確主題的小廣場,空間布局應圍繞主景展開。 b.廣場與道路有明顯的分界線,一般不允許車輛通行,鋪裝以塊料(大理石、花崗巖)和碎料(卵石等)為主,廣場線型以自然流暢為主。 c:豎向上應有較豐富的變化,可根據(jù)原有地形做上升或下沉式廣場,必要時人工形成微地形變化。 d:應布置較多的綠地,體現(xiàn)小環(huán)境特色,綠地功能與廣場功能相一致;草坪以耐踐踏為宜;宜布置碎料路面或步石在林間和草坪上。 3)停車場設計 停車數(shù)量的估計; 場內車輛的預留空間; 排列方式:垂直式、斜列式、直列式。 4、 建筑小品設計 在園林綠地中,園林建筑小品等既有使用功能的一面,又有可供人們游覽觀賞的一面,是園林景觀的重要構成要素。 1、 園林建筑 (1)按傳統(tǒng)形式分 亭、廊、榭、舫、廳堂、館、軒、齋、室、樓閣、塔、橋等。 亭 眺望、休息、遮陽、避雨的點景建筑。 廊 遮陰、防雨、休息;導游參觀和組織空間;透景、隔景、框景。 榭 有平臺挑出水面觀賞風景的園林建筑。 舫 旱船,船形建筑。 樓閣 登高望遠、游息賞景的建筑。 橋 a.位置:水面和溪谷的狹窄處,或做成曲橋。 b.大?。簯沂?,看水面大小。 c.造型:拱橋、平橋、亭橋、廊橋、汀步。 (2) 按使用功能分 游憩類建筑:亭、廊、榭、舫、廳、堂等; 服務類建筑:飲食業(yè)建筑設施、商業(yè)性建筑設施、住宿建筑設施和攝影部、售票房等; 公用類建筑:導游牌、路牌、停車場、存車處、廁所和供電、照明、供水、排水設施等; 管理類建筑:大門、圍墻等。 2、 園林小品 (1)花架 由柱子、橫梁等構成,是攀援植物的棚架。 點狀布置:亭架 線狀布置:廊架 面狀布置:棚架 園 門:門架 布置花架時注意: 一要格調清晰; 二要與周圍環(huán)境和綠化栽培在風格上統(tǒng)一。 三要為攀援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2) 園椅、園凳 供人們休息、賞景,藝術造型也能裝點園林。 設在安靜休息、景色良好、游人需要停留休息、有特色的地段,路旁、樹蔭下等。 常見的形式有直線形、曲線形、組合形和仿生模擬形。 (3) 景門、景墻、景窗 景墻:園林中的墻垣。 分割空間、組織游覽路線、襯托景物、遮蔽視線、裝飾美化。 常見形式有云墻、梯形墻、白粉墻、水花墻、漏明墻、虎皮墻、竹籬墻等。 景門:景墻上開設的門洞,指示導游、點景裝飾 景窗:又稱透花窗,既可分割空間,又可使墻兩邊的空間相互滲透,似隔非隔,若隱若現(xiàn),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隔而不斷的藝術效果。 景窗自身可成景,窗花玲瓏剔透,造型豐富,裝飾性強,造園中起點睛作用。 (4)雕塑 ① 紀念性雕塑:紀念人與事,以重要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為題材,常布置在紀念性園林綠地中。 ② 主題性雕塑: 用來揭示園林主題,展示地方特色文化。 ③ 裝飾性雕塑:裝飾點綴園林環(huán)境。豐富園林景觀、美化園林環(huán)境、滿足人們游覽觀賞需要。 ④ 功能性雕塑:兼具美的造型和一定實用目的。 ⑤ 陳列性雕塑:安置在園林中作為陳設性的雕塑。藝術家的知名作品、文物、民俗器物等展出。 (5) 欄桿 功能:防護、分隔、裝飾 高度:隨功能不同而不同。 臺階坡地:85-95cm, 懸崖峭壁:110-120cm, 坐凳式:40-45cm, 裝飾性:15-30cm。 (6) 園燈 園林中的照明設備,夜間照明,白天裝飾。 設置地點:園林出入口、廣場、道旁、橋梁、建筑物、花壇、踏步、平臺、雕塑、噴泉、水池等。 (7)宣傳牌與宣傳廊 進行宣傳教育、指導人們游覽的一種小品性設施。 可以標明園林的不同功能區(qū),不向景區(qū)、景點在園林中的位置及游覽路線,展出經(jīng)濟建設、科學技術、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內容。 3、建筑小品設計的一般原則 1)巧于立意:作為園林中局部主體景物,具有相對獨立的意境,應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才能產(chǎn)生感染力。 2)突出特色:突出地方特色、園林特色及單體的工藝特色,使其有獨特的格調,切忌生搬硬套。 3)融于自然:將人工與自然渾成一體,追求自然又精于人工。 4)注重體量:體量上力求與環(huán)境相適宜。 5)因需設計:除滿足美觀需求外,還應符合實用功能及技術上的要求。 五、植物種植設計 1、園林植物的功能 (1)建造功能:構成空間、強調與識別、美化與裝飾; (2)觀賞功能:大小、形態(tài)、色彩、質地等; (3)造景功能。 ①構成空間 開敞空間 半開敞空間 一面或多面受較高植物的封閉。 覆蓋空間 用具有濃密樹冠的遮蔭樹構成一個頂部覆蓋、四周開敞的空間。 封閉空間 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閉。 垂直空間 用高而細的植物構成一個方向直立、朝天開敞的室外空間。 (1)建造功能 ①構成空間 ②強調與識別 借助植物截然不同的大小、形態(tài)、色彩或與周圍環(huán)境物不相同的質地,在室外環(huán)境中突出或強調某些特殊的景物。 識別是指出或“認識”一個空間或環(huán)境中某景物的重要性和位置,植物能使空間更顯而易見,更易被認識和辨明。 ③美化與裝飾 從美學的角度看,植物可以將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聯(lián)結在一起;統(tǒng)一和協(xié)調環(huán)境中不和諧因素;突出景觀中的景點和分區(qū);減弱構筑物粗糙呆板的外觀;限制視線;形成框景。 (2)觀賞功能 ①植物的大小 ①植物的大小及其觀賞功能 大中喬木:10m以上,圍合空間,點綴、襯托高大建筑物或創(chuàng)造明暗空間變化,引導游人視線。 小喬木:5-10m,最接近人體的仰視角度,城市生活空間的主要構成樹種。 高灌木:2-5m,景觀分隔、空間圍合、屏障視線、限定不同功能空間范圍。 中小灌木:30cm-2m,空間尺度具親人性,形成矮墻、籬笆、護欄,形成半開放空間。 藤本植物:必須依附其他物體,常作為花架、涼棚、籬柵、巖石、墻壁等的攀附物,形成豎直懸掛或傾斜的豎向構圖。 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多用于園林中的色彩構圖,常用作出入口、廣場的構圖中心,裝飾小品及公共建筑附近。 地被植物:覆蓋地面的低矮草本植物,一般不超過30cm。 水生植物:以水為生境,豐富水面景色。 ②植物的形態(tài) ②植物的形態(tài)及其觀賞功能 根:根系發(fā)達的樹種,盤根錯節(jié); 干:形態(tài)、色彩; 枝:粗細、長短、數(shù)量和分枝角度; 葉:葉形和葉色; 花:種類繁多,色彩和芳香; 果:形狀、大小、數(shù)量、香味; 形:喬木的樹形:圓柱形、尖塔形、卵形、球形、半球形、傘形、垂枝柳、棕櫚形、風致形。灌木的樹形:團簇形、叢生形、拱枝形、匍匐形。 ③植物的色彩 ③植物的色彩及其觀賞功能 色彩通過植物的各個部分呈現(xiàn)出來。 色彩與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造、空間構圖以及空間藝術表現(xiàn)力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古典園林中用色彩來表現(xiàn)景觀;現(xiàn)代城市園林中 的“城市色塊”、秋色葉等。 ④植物的質地 ④植物的質地及其觀賞功能 粗質型:大葉片、濃密而粗壯的枝干;強壯、堅固、剛健。 細質型:有許多小葉片和微小脆弱的小枝,齊整密集;柔軟、纖細。 中質型:具有中等大小的葉片、枝干及適中密度的植物。多數(shù)植物屬此類型,粗質型和細質型之間的過渡。 (3) 造景功能 表現(xiàn)時序景觀; 形成空間變化; 創(chuàng)造觀賞景點; 形成地域景觀特色; 烘托建筑、雕塑等。 2、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原則 (1)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外來樹木為輔,尤其是喬木,這并不意味著對外來樹種的排斥。 (2)積極引種馴化,豐富當?shù)貥浞N。 (3)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相結合。 (4)植物配置所形成的風格必須與園林規(guī)劃風格相一致。 (5)植物配置務必考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學要求,做到因地制宜。 (6)植物與建筑、廣場、山石、水體的結合,務必與環(huán)境協(xié)調。 (7)考慮植物的時空變化和植物之間相互消長的關系。 (8)在空間構圖上符合造型藝術的規(guī)律。 3、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類型 (1)孤 植 將樹木單株或二、三株同一樹種的樹木緊密栽植在一起而具有單株栽植效果的種植類型。 表現(xiàn)個體美,常布置在草地的構圖重心上,或庭園、水邊、透視開闊的高地、山崗上,是園林種植構圖中的主景,四周要空曠,便于樹木向四周伸展,留一定的視距供人欣賞。 要求姿態(tài)優(yōu)美,樹體高大,色彩鮮明,壽命較長,特色顯著;樹冠寬大,枝葉茂盛。 (2) 對 植 兩株或兩叢相同或相似的喬灌木按照一定的軸線關系作相互均衡配置的種植類型。 常用于公園、建筑、道路、廣場的入口,突出入口的嚴整氣氛。 (3) 列 植 同一樹種或不同樹種沿一定方向(直線或曲線)等距栽植的種植類型。 整齊壯觀之感,深遠感和節(jié)奏感。 常用于莊嚴宏偉的大型建筑、大型廣場、庭園的前面或四周,整齊池邊的堤岸,規(guī)則式園林道路的兩側,紀念塔碑等具有懷念意味的庭園主路兩側。 (4) 叢 植 將幾株至一二十株同種類或相似種類的樹種較為緊密地種植在一起,其林冠線彼此密接形成一個整體的外輪廓線。 考慮群體美,也要考慮到個體美,挑選樹形、樹姿、色彩等方面有特殊價值的種類。 宜布置在大草地上、樹林邊緣、林中空地、水中島嶼、道路轉彎處、道路交叉口及山丘、山坡上等有合宜視距的開朗場地上。 兩株:一大一小,一俯一仰,一倚一直。栽植距離小于兩樹冠半徑之和。 三株:不等邊三角形,忌在同一直線上或成等邊三角形,彼此之間距離不要相等,最大的和最小的靠近一些成為一組,中間那個遠些為一組。 四株:3:1,不等邊四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忌成直線、正方形和等邊三角形。 五株:3:2或4:1;均衡。 (5) 群 植 多數(shù)(20-30株) 以至數(shù)百株喬木或灌木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園林藝術 原理 考試 總結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8717455.html